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申佳姬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給」句法、語義分析與教學排序
指導教授: 鄧守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終點格受惠格與事格語法化使成義教學語法教學排序漢韓對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93下載:17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建構出對韓籍學習者的現代漢語「給」教學排序。在現代漢語中,「給」字為多義多句式的。隨著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深入發展,人們對「給」字的用法的認識日益深入。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給」的語義和功能分類仍然是教學上的難點。再加上「給」的多種句式更讓學習者感到困惑。因此本文從語義和句法結構的觀點分析現代漢語「給」,並以對比的方式來探討漢語「給」與韓語對應之情形,進而就此分析出韓籍學習者使用漢語「給」時中介語以及其教學方針。本論文之主要內容該要如下:
    首先第一章的部分簡述研究動機、範圍、目的與內容架構之說明:第二章探討有關現代漢語「給」的文獻。本論文主要以鄧守信(1975)與Fillmore(1968,1971)對格語法理論為根據,不同角度的理論加以探討。而後到第三章,首先就第二章各學家的分類,架構出適合外籍學生的「給」字用法分類,再者以語義功能和句法結構的搭配來解釋現代漢語「給」的各項用法。接著在第四章,主要以漢語「給」與韓語的對比來探討,漢韓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點,並指出學習的難點以及教學建議。而後在第五章,透過漢語「給」各項用法之頻率調查和困難度之檢定,建立現代漢語「給」的教學排列順序;最後第六章,作本論文的總結,並提出後續研究的建議與省思。

    目錄 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前學者對「給」的用法分類 5 一、 劉月華等(1996) 5 二、 呂叔湘(1999) 6 三、 傳雨賢等(1997) 8 四、 小結 10 第二節 「給」的相關句式研究 11 一、 朱德熙(1979) 11 二、 沈家煊(1999) 13 第三節 漢語「給」的語義格 15 一、 有關「給」的語義功能之爭議 15 二、 格語法(case grammar)與介詞 16 三、 語法學者對終點格(goal)之解釋 18 1. Fillmore對與事格(dative)和終點格(goal)的處理 18 2. 鄧守信(1983)對「終點格(goal)」的解釋及定義 19 四、 語法學者對受惠格(benefactive)之解釋 20 五、 語法學者對與事格(dative)之解釋 22 第三章 「給」字的語義與句法分析 24 第一節 「給1」的基本語義與句式 26 第二節 「給2」的語義和句法功能 27 一、 「給2-1」的語義和句法功能 27 1. 標誌終點格之「給2-1」 27 2. 動詞語義特徵與句式分佈關係 31 3.介詞「給2-1」 32 二、 「給2-2」的語義和句法功能 37 1. 標誌終點格之「給2-2」 37 2. 能與「給2-2」搭配之動詞(動詞組)限制 38 3. 介詞「給2-2」 40 第三節 「給3」的語義和句法功能 44 一、 「給3」的歧義引出的相關爭議 44 二、 引介某事件之接受者之「給3」 46 三、 標誌終點格之「給3」 48 1. 終點格在語義和句法上的特徵 48 2. 終點格之再次定義 50 3. 比較受惠格與終點格 50 4. 比較「給3」和受惠格前介詞「為」、「替」、「幫」 52 5. 標誌「終點格」之「給3」 53 四、 介詞「給3」與語法化 54 1. 介詞「給3」源於動詞「給1」 54 2. 「給3」的語法化與相關限制 56 第四節 「給4」的語義和句法功能 58 一、 表使成義(causative)之「給4」 59 1. 標誌施事者(agent)之「給4」 59 2. 「給1」、「給3」、「給4」之間的語義連貫性 60 3. 「給4」動詞搭配上的限制 61 4. 「給4」與「讓」 63 二、 「給4」源於「給1」 64 三、 使成動詞「給4」 66 第四章 漢韓對比分析 68 第一節 對比範圍 68 第二節 漢韓對比 70 一、 「給1」與韓語對比分析 70 二、 「給2-1」與韓語對比 71 三、 「給2-2」與韓語對比 72 1. 相當於「給2-2」的韓語「에게[ege]」與「주다[ju da]」 72 2. 漢語T3與韓語S2的相異點 74 四、 「給3」與韓語對比 75 1. 補助動詞「아/어 주다[a/eo ju da]」之語義 75 2. 韓語S3所能搭配之動詞範圍 78 3. 漢語「給3」和韓語補助動詞「a/eo ju da」之相異點 82 4. 小結 85 五、 相當於「給3」、「給4」之韓語使成動詞 86 1. 韓語直接使動與間接使動 86 2. 相當於漢語「給3」的韓語直接使動句 89 3. 相當於漢語「給4」的間接使動 91 4. 漢語「T4」與韓語「S3」的對應關係 93 第三節 韓籍學習者之中介語 95 一、 預測韓籍學習者之中介語 95 二、 韓籍學習者之中介語與教學建議 97 三、 結語 105 第五章「給」的教學排序 107 第一節 使用頻率 108 第二節結構、語義的困難度與跨語言差距 110 一、 漢語「給」之結構困難度與跨語言差距 112 二、漢語「給」之語義困難度與跨語言差距 114 第三節 現有的教材之整理與檢視 117 第四節 現代漢語「給」的教學排序 119 第六章結論 121 第一節 總述 12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省思 123 參考文獻 125

    中文部分
    王力(1958)。漢語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艾祿(1982)動詞+在+方位結構芻議。語文研究,2,89-94。
    向若(1960)。關於「給」的詞性。中國語文,64-65。
    朴正九(1997)。漢語介詞研究。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朱德熙(1979)。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方言,2,81-87。
    朱德熙(1983)。包含動詞「給」的複雜句式。中國語文,3,161-166。
    吳竟存、梁伯樞(1992)。現代漢語句法結構與分析。北京:語文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珂(2005)。從“AVP給R”格式看動詞語義特徵對「給」字語法化的影響。漢語學習,3,75-79。
    李煒(2004)。加強處置/被動語勢的助詞「給」。語言教學與研究,1,55-61。
    李曉琪(1994)。介詞「給」、「為」、「替」兼論對外漢語虛詞教學。載於漢語研究與語法應用(頁265-275)。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載於吳福祥主編(2005)。漢語語法化研究(頁1-18)。香港:商務印書館。
    沈家煊(1999)。「在」字句和「給」字句。中國語文,2,94-102。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金美順(2005)。現代漢語兼語句之語法研究與教學設計。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胡裕樹(1983)。現代漢語。香港:三聯書店。
    袁毓林(2002)。論元角色的層級關係和語義特徵。世界漢語教學,3,10-22。
    張伯江(1999)。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載於沈家煊主編(2004)。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頁25-46)。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黛琪(2005)。從受惠語義探討現代漢語中「幫」的詞類定位。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冊-語文分析組(頁12-27)。
    陳光明(1988)漢語複合動詞的研究。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曾心怡(2003)。當今台語國語之句法結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湯廷池(1980)。動詞與介詞之間。國語語法論文集(頁169-179)。台北:學生書局。
    傳雨賢、周小兵、李煒、范干良、江志如(1997)。現代漢語介詞研究。廣州:中山大學。
    楊成凱(1986)。Fillmore的格語法理論(上)。國外語言學,1,37-41。
    楊成凱(1986)。Fillmore的格語法理論(下)。國外語言學,3,110-120。
    賈彥德(1998)。對現代漢語語義格的認識與劃分。語文研究,3,23-29。
    趙元任(1968)。中國話的文法。台北:學生書局。(丁邦新譯,1994版)。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灣:師大書苑。
    劉永耕(2005)。動詞「給」語法化過程的義素傳承及相關問題。中國語文,2,130-138。
    劉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鄧守信(1983)。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義研究。黑龍江:黑龍江大學科研處。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總則。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冊-教學應用組(頁170-176)。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首屆國際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論文集(頁103-1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戴浩一(1985)。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黃河譯,1988)。國外語言學,1,11-19。

    英文部分
    Heine, B., & Kuteva, T.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C. J. (1968). The Case For Case. In E. Bach and R. T.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pp. 1-90).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Fillmore, C. J. (1971). Some problems for case grammar. 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Chappell, H. M. (1983). A semantic analysis of passive, causative and dative constructions in standard Chine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Saeed, J. I. (2003).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Li, C. N., & Thompson, S. A. (1974). An explanation of word order change: SVO>SOV.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12, 201-214.
    Li, C. N., & Thompson, S. A. (1981). Mandar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yons, J.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g, T.-C. (1980). Doble-object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In T.-C. Tang (Ed.).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國語語法研究論集〕 (pp.363-389). Taipei: Student Book.
    Teng, S.-H. (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In S.-H. Teng (Ed.). (2005).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漢語語法論文集〕(pp.79-86).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Teng, S.-H. (1975). A semantics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eng, S.-H. (1980). The semantics of causatives in Chinese. In S.-H. Teng (Ed.). (2005).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漢語語法論文集〕(pp. 283-298).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Teng, S.-H.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r.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3, 2, 41-52.

    韓文部分
    毛海燕(모해연). (2003). 동사「給」로 고성된 구문에 대한 고찰. 韓國:중국어문학지(中國語文學誌) .第15卷. 385-411
    朴正九(박정구).(1995). 만다린 「給」의 용법과 그 통사 특성에 관한 고찰. 韓國:중국언어연구(中國言語研究). 第三集. 1-29.
    Bak, Seon Ok(박선옥). (2002). 국어 보조동사 연구(國語補助動詞研究). 韓國:중앙대학교대학원박사논문(中央大學校大學院博士論文).
    Bak, Sung Yun(박승윤). (2003). 국어수혜격구문의 문법화(國語受惠格構文之文法化). 韓國:담화와 인지. 第10卷1號. 105-120.
    Gu, hyeon Jeong(구현정). (2003). 한국어 ‘주다’류 동사의 문법화 양상(韓語動詞「주다[ju da]」之文法化情況). 언어학제. 37. 3-24.
    Li, Ik Seop(이익섭). (2005). 한국어 어법(韓國語文法). 韓國:서울대학교출판부.
    Nam, Gi Sim、Go Yeong Geun(남기심、고영근). (1993). 표준국어문법론(標準國語文法論). 韓國:탑출판사.
    Seo, Jeong Ju(서정주). (1996). 국어문법(國語文法). 首爾:한양대학교.
    Yu, Yeon Suk(유연숙). (1998). 사동문의 두 유형분석(使動句兩種類型的分析). 韓國:영어영문학연구(英語英文學研究), 10, 177-193.

    工具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編輯(1999)。實用視聽華語Ⅰ、Ⅱ、Ⅲ。台北:正中書局。
    漢語虛詞辭典(1999)。北京:北京大學。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 .edu.tw/SinicaCorpus/index.html
    北京大學語言研究中心:http://ccl.pku.edu.cn/
    現代漢語語料庫: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