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主要建構出對韓籍學習者的現代漢語「給」教學排序。在現代漢語中,「給」字為多義多句式的。隨著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深入發展,人們對「給」字的用法的認識日益深入。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給」的語義和功能分類仍然是教學上的難點。再加上「給」的多種句式更讓學習者感到困惑。因此本文從語義和句法結構的觀點分析現代漢語「給」,並以對比的方式來探討漢語「給」與韓語對應之情形,進而就此分析出韓籍學習者使用漢語「給」時中介語以及其教學方針。本論文之主要內容該要如下:
首先第一章的部分簡述研究動機、範圍、目的與內容架構之說明:第二章探討有關現代漢語「給」的文獻。本論文主要以鄧守信(1975)與Fillmore(1968,1971)對格語法理論為根據,不同角度的理論加以探討。而後到第三章,首先就第二章各學家的分類,架構出適合外籍學生的「給」字用法分類,再者以語義功能和句法結構的搭配來解釋現代漢語「給」的各項用法。接著在第四章,主要以漢語「給」與韓語的對比來探討,漢韓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點,並指出學習的難點以及教學建議。而後在第五章,透過漢語「給」各項用法之頻率調查和困難度之檢定,建立現代漢語「給」的教學排列順序;最後第六章,作本論文的總結,並提出後續研究的建議與省思。
中文部分
王力(1958)。漢語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艾祿(1982)動詞+在+方位結構芻議。語文研究,2,89-94。
向若(1960)。關於「給」的詞性。中國語文,64-65。
朴正九(1997)。漢語介詞研究。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朱德熙(1979)。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方言,2,81-87。
朱德熙(1983)。包含動詞「給」的複雜句式。中國語文,3,161-166。
吳竟存、梁伯樞(1992)。現代漢語句法結構與分析。北京:語文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珂(2005)。從“AVP給R”格式看動詞語義特徵對「給」字語法化的影響。漢語學習,3,75-79。
李煒(2004)。加強處置/被動語勢的助詞「給」。語言教學與研究,1,55-61。
李曉琪(1994)。介詞「給」、「為」、「替」兼論對外漢語虛詞教學。載於漢語研究與語法應用(頁265-275)。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載於吳福祥主編(2005)。漢語語法化研究(頁1-18)。香港:商務印書館。
沈家煊(1999)。「在」字句和「給」字句。中國語文,2,94-102。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金美順(2005)。現代漢語兼語句之語法研究與教學設計。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胡裕樹(1983)。現代漢語。香港:三聯書店。
袁毓林(2002)。論元角色的層級關係和語義特徵。世界漢語教學,3,10-22。
張伯江(1999)。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載於沈家煊主編(2004)。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頁25-46)。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黛琪(2005)。從受惠語義探討現代漢語中「幫」的詞類定位。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冊-語文分析組(頁12-27)。
陳光明(1988)漢語複合動詞的研究。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曾心怡(2003)。當今台語國語之句法結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湯廷池(1980)。動詞與介詞之間。國語語法論文集(頁169-179)。台北:學生書局。
傳雨賢、周小兵、李煒、范干良、江志如(1997)。現代漢語介詞研究。廣州:中山大學。
楊成凱(1986)。Fillmore的格語法理論(上)。國外語言學,1,37-41。
楊成凱(1986)。Fillmore的格語法理論(下)。國外語言學,3,110-120。
賈彥德(1998)。對現代漢語語義格的認識與劃分。語文研究,3,23-29。
趙元任(1968)。中國話的文法。台北:學生書局。(丁邦新譯,1994版)。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灣:師大書苑。
劉永耕(2005)。動詞「給」語法化過程的義素傳承及相關問題。中國語文,2,130-138。
劉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鄧守信(1983)。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義研究。黑龍江:黑龍江大學科研處。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總則。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冊-教學應用組(頁170-176)。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首屆國際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論文集(頁103-1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戴浩一(1985)。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黃河譯,1988)。國外語言學,1,11-19。
英文部分
Heine, B., & Kuteva, T.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C. J. (1968). The Case For Case. In E. Bach and R. T.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pp. 1-90).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Fillmore, C. J. (1971). Some problems for case grammar. 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Chappell, H. M. (1983). A semantic analysis of passive, causative and dative constructions in standard Chine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Saeed, J. I. (2003).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Li, C. N., & Thompson, S. A. (1974). An explanation of word order change: SVO>SOV.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12, 201-214.
Li, C. N., & Thompson, S. A. (1981). Mandar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yons, J.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g, T.-C. (1980). Doble-object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In T.-C. Tang (Ed.).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國語語法研究論集〕 (pp.363-389). Taipei: Student Book.
Teng, S.-H. (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In S.-H. Teng (Ed.). (2005).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漢語語法論文集〕(pp.79-86).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Teng, S.-H. (1975). A semantics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eng, S.-H. (1980). The semantics of causatives in Chinese. In S.-H. Teng (Ed.). (2005).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漢語語法論文集〕(pp. 283-298).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Teng, S.-H.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r.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3, 2, 41-52.
韓文部分
毛海燕(모해연). (2003). 동사「給」로 고성된 구문에 대한 고찰. 韓國:중국어문학지(中國語文學誌) .第15卷. 385-411
朴正九(박정구).(1995). 만다린 「給」의 용법과 그 통사 특성에 관한 고찰. 韓國:중국언어연구(中國言語研究). 第三集. 1-29.
Bak, Seon Ok(박선옥). (2002). 국어 보조동사 연구(國語補助動詞研究). 韓國:중앙대학교대학원박사논문(中央大學校大學院博士論文).
Bak, Sung Yun(박승윤). (2003). 국어수혜격구문의 문법화(國語受惠格構文之文法化). 韓國:담화와 인지. 第10卷1號. 105-120.
Gu, hyeon Jeong(구현정). (2003). 한국어 ‘주다’류 동사의 문법화 양상(韓語動詞「주다[ju da]」之文法化情況). 언어학제. 37. 3-24.
Li, Ik Seop(이익섭). (2005). 한국어 어법(韓國語文法). 韓國:서울대학교출판부.
Nam, Gi Sim、Go Yeong Geun(남기심、고영근). (1993). 표준국어문법론(標準國語文法論). 韓國:탑출판사.
Seo, Jeong Ju(서정주). (1996). 국어문법(國語文法). 首爾:한양대학교.
Yu, Yeon Suk(유연숙). (1998). 사동문의 두 유형분석(使動句兩種類型的分析). 韓國:영어영문학연구(英語英文學研究), 10, 177-193.
工具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編輯(1999)。實用視聽華語Ⅰ、Ⅱ、Ⅲ。台北:正中書局。
漢語虛詞辭典(1999)。北京:北京大學。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 .edu.tw/SinicaCorpus/index.html
北京大學語言研究中心:http://ccl.pku.edu.cn/
現代漢語語料庫: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