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煜雲 Lee, Yu-Yun |
---|---|
論文名稱: |
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Resource Class |
指導教授: |
陳李綢
Chen, Li-Cho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2 |
中文關鍵詞: | 身心障礙學生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 、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 |
英文關鍵詞: |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ental health,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2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5 下載:5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不同背景變項之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的現況與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大台北地區之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385人為研究對象,使用「國中生人際互動量表」、「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與「正向心理健康量表」作為研究工具,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中,男女學生在心理健康、人際關係上無顯著差異,唯女生人際關係分量表中因應人際困擾和人際互動的能力優於男生;男生比女生更常使用競爭策略因應人際衝突。
二、不同年級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在人際關係、心理健康無顯著差異;九年級學生比起八年級更常使用協調策略因應人際衝突。
三、不同特教鑑定類別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在運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有顯著差異。
四、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在面臨人際衝突時,愈傾向運用協調策略者,可推測其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狀況愈佳;愈傾向運用逃避策略者,可推測其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狀況愈差。
五、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的人際關係愈佳,其心理健康狀況愈佳。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做為實務工作者及未來
研究之參考。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resource class. 385 participants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were asked to complete self-report measures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ca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a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Positive Mental Health Scal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 t-test, ANOVA, MANOVA,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following ar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regarding with students’ gender. However, girls’ abilities in coping interpersonal distress and human interaction are better than boys. On the other hand, boys use “competitive strategy” more often to cope with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mparing to girls.
2. Between different students’ grad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with students’ grades. However, ninth graders use “coordination strategy” more frequent to cope with interpersonal conflict than eighth graders.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with students’ varied disability classification.
4. Students using “coordination strategy” to cope with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re outperforming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However, students who use “competitive strategy” to cope with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re wors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5. In resource clas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uld be a prediction factor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o evaluate thei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t coul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school administrant, teacher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in resource class education.
一、中文部份
王珏今(2014)。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態度、正向情緒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慧琦(2011)。大學生寬恕型態與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0,4-25。
石惠玲(2013)。教師期望與學童人際自我效能及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伍淑玉(2015)。國中生自尊、希望感、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
江承曉(199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逸萱(2005)。家庭危機與轉機: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和偏差行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李金蓮(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新民(2004)。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6,47-68。
沈淑鈴(2009)。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親子依附、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對受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佳蓉(2012)。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季儀(2006)。青少年知覺之家庭系統分化、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宛慧(2016)。國中生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怡慧(2005)。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梅琪(2008)。臺北市國小學童同儕衝突及其處理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慧姿(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明玉(2012)。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下)。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洪秀梅(2007)。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情緒覺察能力、自我概念對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科技大學,台南市。
洪宜昀(2002)。大學聽覺及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洪莉惠(2010)。國小學童師生關係、幸福感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婷婷(2007)。國中生身心健康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韋乃鳳(2004)。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格特質對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特殊教育通報網(2016)。特殊教育統計。取自特殊教育通報網:http://www.set.edu.tw/frame.asp,2016年10月20日。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益誠(2013)。受霸凌知覺對國中生心理健康影響之相關研究-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瑞君(2012)。臺北市高中學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其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慧儀(2003)。台灣地區高中生社會網絡、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馨文(2007)。台北市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莊宗運(2014)。高中職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莫麗珍(2003)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明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許舒雅(2007)。桃園區高中生獨生子女的親子三角關係、同儕關係與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李綢(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之發展。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6(3),343-368。
陳李綢(2014)。中學生正向心理健康量表之編製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4),1-22。
陳李綢(2014)。正向心理健康量表。臺北市:心理。
陳李綢、蔡順良(2006)。中學生情緒智慧、同儕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自我效
能及生活適應測量指標研究成果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邁向卓越教育研討會-教育指標與學習評鑑師資培育政策」宣讀之論文(台北市)。
陳李綢、蔡順良(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臺北市:心理。
陳佳齡(2006)。不同教育階段學習障礙學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昌蘭(2001)。陽光照不到的青春--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問題的歸因與因應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陳俐穎(2013)。手足競爭經驗者的人際衝突因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彭幼玫(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壓力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馮喬琳(2006)。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衝突類型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如君(2013)。青少年的親子三角關係與人際衝突解決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伶如(2007)。國中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佳雯(2014)。大台北地區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珮真(2013)。國中生幽默風格、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莉雅(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手足關係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惠芳(2008)。國小ADHD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惠惠(1996)。自我與人際溝通。臺北市:張老師。
黃筱甄(2008)。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嘉惠(2010)。嘉義市國中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及其焦慮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禎貞(2007)。台灣與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泛文化比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德祥、李介至(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23,163-195。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台北:桂冠出版社。
楊宜璋(2013)。高中學生倦怠感、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趙芳玫(2003)。高中職學生的焦慮與憂鬱傾向之探討--以台北縣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歐滄和(1989)。高中學生校園人際壓力因應風格及有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孟如(2010)。國中生個人特質、安全感感受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明若(1994)。國小學童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蔡金蓮(2009)。高中職學生家庭系統分化、自我概念與人際衝突解決策略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科技大學,臺南市。
蔡淑遠(2006)。國小兒童於親子衝突情境中角色取替能力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蔣乃辛(1989)。人際衝突處理風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工學院,臺北市。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體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世昌(2005)。國民中學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賴雅純(2006)。成人依附類型與人際衝突事件及其衝突知覺與解決策略對大學生憂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戴淑梅(200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秀華(1997)。桃園地區國中生之心理健康研究:親子關係、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簡茂發(1983)。國小學童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6,71-88。
魏頡(2015)。國中生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東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雅慧(2005)。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降低國小二年級學童攻擊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蘇曉佩(2011)。國中資源班學生的親子互動關係、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適應之研究:以學習障礙及輕度智能障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部份
Adler, A. (1927).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Aldwin, C. M., & Revenson, T. A. (1987). Does coping help?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2), 337-348.
Allport, G. W.(1961). Pattern of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lake, R. R., & Mouton, J. S. (1964). The managerial grid.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Brammer, L. M. (1993). The Helping Relationship: Process and Skill. New York: Petrocelli Books.
Causey, D. L., & Dubow, E. F. (1992). Development of a self-report coping measure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Psychology,21, 47-59.
Corsano, P., Majorano, M., Champretavy, L. (2006).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experience of being alone. Adolescence, 41(162), 341-353.
Devito, J. A. (1994).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Cours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A., and Gruen, R. J. (1986).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6), 992-1003. .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Herman-Stabl, M. A., Stemmler, M., & Petersen, A. C. (1995). Approach and Avoidant Coping: Implications for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4, 649–665.
Horney, K. (1937).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Keyes, C. L. (2002). The mental health continuum: From languishing to flourishing in lif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3(2), 207-222.
Kilmann, R. H., & Thomas, K. W. (1977) "Developing a Forced-Choice Measure of Conflict-Handling Behavior: The MODE Instru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7(2), 309-325.
Laursen, B. (1996). Closeness and conflict in adolescent peer relationships: Interdependence with friends and romantic partners.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New York: Ridge Pres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aslow, A. (1971).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Y: Wiley.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Pondy, L. R. (1967).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Concepts and model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2(2), 296-320.
Rahim, M. A. (1983).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09, 189-199.
Rinaldi, C. M. (2003).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 of children with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in hypothetical and observational peer conflic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63, 3497.
Schutz, W. C. (1958). FIRO: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Oxford, England: Rinehart.
Schutz, W. C. (199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o Alto, CA: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y, 55(1), 5-14.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London, UK: Routledge.
Thomas, K. W. (1976). 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Chicago: Rand McNaiiy.
Walton, R. E. (1987). Managing Conflict:Interpersonal Dialogue and Third—Party Role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