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昱麟
Kuo, Yu-Lin
論文名稱: 中興新村空間治理:結構與能動的對話
The Urban Spatial Governance of Chung-Hsing New Village: Dialogue between Structure and Agency
指導教授: 蘇淑娟
Su, Shew-Ji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結構化歷程權益關係人空間治理中興新村
英文關鍵詞: structuration, urban governance, stakeholders, Chung-Hsing New Villag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97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3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興新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疏遷計畫下的產物,係由國家力量及資本移植西方造鎮計畫「田園城市」(Garden City)設計理念建構而成的第二行政中心,而在西元1998年省府虛級化以及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以降,經歷兩次政黨輪替的政治角力與協商,將不同的空間想像加諸於此,陸續規劃大學城、非政府組織(NGO)國際會議中心、渡假型生活園區藝術村等計畫未果,直至2009年行政院核定中興新村為「高等研究園區」,今日同時具有「高等研究園區」與「文化景觀」矛盾的雙重屬性。
    本文旨在探究中興新村的空間治理,由行政特區轉化為高等研究園區,梳理中興新村區域發展的軌跡,解構其空間治理模式的改變;再者,透過田野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以結構化歷程分析權益關係人間(stakeholders)的交互作用,政府由上而下的統治(Steuerung,即英語的steering)轉化為治理(governance)的上下互動協商,權益關係人間的相互調適過程,尋找新的空間定位。
    中興新村作為一個具有多重屬性的特殊空間場域,空間利用與地景的變遷著實有其特殊性,中興新村的再發展案例,跳脫傳統線性思考與二元論的囹圄,解構並重新建構一個歷史場域的存在意義與價值,並嘗試在治理的途徑中尋求第三條路,在結構與能動中調和,發現中興新村的價值。

    Chung-Hsing New Village (CNV) was a product of national capital relocation of th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of ROC in 1956. It was the second national administrative center by adapting Garden City concept as a pursuit of modernization. With the downsizing of Taiwan’s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1998 and the 921 earthquake in 1999, CNV was faced with various spatial imaginations under the national and local political wrestling and negotiations. Plans for reusing CNV, such as college town, international NGO convention center, and artist village, all failed as a result of unbalancing stakeholders. However, in a 2009 plan of the Executive Yuan designated CNV into a national "Advanced Research Park", which makes it to have both roles of a national research park and a cultural landscape. As the two roles may be contradictory, the spatial governance of CNV becomes significant.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spatial governance of CNV. To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from administrative center to a research park, this thesis reviews the historic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village, and deconstructs its spatial governance mode. Further,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ll stakeholders from Giddens’ structuration perspective. This study reveals the political negotiations that transform a steering government process into a governing process, and tries to locate a new spatial orientation for CNV.
    Being a multi-facet spatial field, CNV’s spatial use and its landscape change demonstrate particular national symbols and local expectations. In the present case of re-developing CNV, linear and duality thinking should be avoided, so that a better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patial meaning and the historical value could be possible. By analyzing a third way in the process of spatial governance, reconciling between structure and agency may lead to a better way of re-locating the value of Chung-Hsing New Villag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 一、 研究區域概述 3 二、 研究範圍 4 第二章 文獻評述 7 第一節 結構化歷程(structuration) 7 一、 結構(structure) 9 二、 行動者(actor)與能動(agency) 10 三、 結構二重性(duality) 11 四、 權益關係人(stakeholder) 13 第二節 治理的概念 15 一、 治理的起源 15 二、 治理的意涵 16 第三節 「田園城市」:霍華德的設計理論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5 一、 文獻分析(Documents analysis):文獻資料梳理與分析 25 二、 田野調查——深度訪談:訪談作為一種行動 26 三、 參與觀察 28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9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9 第四章 中興新村及其脈絡:一個「移植」的新市鎮行政特區 31 第一節 非常年代的洪流:自「疏散」至「疏遷」計畫 31 第二節 援引西方造鎮理念:田園城市之實踐與反省 40 第五章 省級虛級化:中興新村再發展的政治競逐 49 第一節 精省:權力下的政治角力 49 一、 集權之終結? 49 二、 權力的移轉:省府組織調整 52 第二節 政黨輪替:多元競爭的空間政策 58 第三節 空間的轉折與重構:高等研究園區設立 66 第六章 新村,興村 75 第一節 意識的萌芽 75 一、 結構性的改變 75 二、 地方感的驅使 78 第二節 行動的發軔 81 一、 教育:扎根於土地 82 二、 觀光:文化微旅行 83 三、 公民:自覺與實踐 86 第三節 第三條路:過程的意義與價值 89 一、 「歸零」或「回到完整」 89 二、 調與和 93 第七章 時、空關係與市鎮:人與地的重新鍵結 101 第一節 中興新村時空發展的權益關係人 101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7

    西文部分
    Anacker, K. B. (2011). Global Urbanization. Eugenie L Birch and Susan M. Wachter, editors. Urban Geography, 32(8), 1240-1242.
    Arthur, W. B. (1989).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 The Economic Journal, 99(394), 116-131.
    Bhatta, G., & Gonzalez, J. L., III. (1998). Evolving Context of Governanc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 J.: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Center, W. H. (2008). World heritage information kit http://whc.unesco.org/uploads/activities/documents/activity-567-1.pdf
    Cooke, P. (2001).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lusters,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0(4), 945-974.
    Freeman, R. E.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Boston : Pitman.
    Freeman, R. E. (2001). A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modern corporation. Perspectives in Business Ethics Sie, 3, 144.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Polity Press.
    Gray, R., Owen, D., & Adams, C. (1996). Accounting and accountability :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corpo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London : New York: London :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Gregory, D. (2009).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Howard, E. (1898).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Lefebvre, H. (1974). La production de l'espace: Paris: Editions Anthropos.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OX, UK
    Cambridge, Mass., USA: Oxford, OX, UK
    Cambridge, Mass., USA : Blackwell.
    Lynch, K. (2014). The Image of the City城市的意象 (初版. ed.). 臺北市: 臺北市 : 遠流.
    Marsh, D., & Stoker, G. (2002).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ollenkopf, J. H. (1983). The contested c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lson, R. R., & Winter, S. G. (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ur global neighbourhood :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199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imer, S. (2007). Geographies of production I.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1(2), 245-255.
    Strauss, A. L., 徐宗國, & Corbin, J. M. (1997). 質性硏究槪論. 臺北市: 巨流.
    WorldBank. (1992).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中文部分
    王文誠(2009)。關係經濟地理 : 臺灣科學園區的發展、轉變與調適 =.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 Taiwan's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s(初版)。臺北市:臺北市 : 師大地理系。
    王志弘 (2009)。 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Dialectics in Multitude an Exploration Into/Beyond Henri Lefebvre's Conceptual Triad of Production of Space]。地理學報(55),頁 1-24。
    王志弘、顧德文、克洛克、柯瑞(2006)。人文地理概論(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初版)。臺北市 :巨流。
    王莉 (2008)。 簡論紀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及其分析途徑[Brief Introduction of Giddens' Structuration Theory and Its Analysis Route]。蘭州交通大學學報, 27(2),頁 51-54。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臺灣省政府中興新村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紀錄
    。南投市中興新村 : 臺北市:南投市中興新村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臺北市 : 正中經銷。
    台灣省政府 (2010)。 省政新聞:「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籌設計畫」已按計畫積極推動進行。省政新聞。
    台灣省政府 (2017)。 台灣省政府全球資訊網。取自 http://www.tpg.gov.tw/
    台灣省政資料館 (1997)。 臺灣省政建設概況。
    喬麗英 (2007)。 吉登斯結構化理論中“行動”概念的深度審視[Investigation of Anthony Giddens' Structuration Theory-Study the Concept of "Action" in Structuration Theory Deeply]。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0(5),頁 111-115。
    江大樹(1997)。臺灣省政府的組織定位與精簡方向。
    江尚書、周素卿、吳幸玲 (2010)。 都市再發展與新自由主義治理的經驗模式:以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開發為例[Urban Redevelopment and Neoliberal Governance: Empirical Model for (Re-) Developing the Taipei Main Station Special District]。都市與計劃, 37(2),頁 167-191。
    自立早報(1988),5/13,自立早報。
    吳堯峰、丘昌泰(1998)。從組織重組觀點論臺灣省政府革新動態--「體制變革」、「人力資源」「組織氣候」三面向之析探。。
    吳鄭重 (2004)。 “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全球化台北與市場多樣性的生活城市省思[Food Markets and the Geography of Everyday Life: Globalizing Taipei as a Living City of Market Diversity]。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頁 47-99。
    李光中、王鑫、蔡嘉玲 (2012)。 邁向協同治理?權益關係人參與自然地景保育的機會和限制[Towards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for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in Na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of Taiwan]。地理學報(65),頁 27-52。
    林可凡、胡太山、解鴻年、賈秉靜 (2012)。 地方產業群聚之演化-以新竹地區為例[Industrial Cluster Formation and Evolution-The Case of Hsinchu Area]。建築與規劃學報, 13(1),頁 45-73。
    林家五、胡宛仙 (2011)。 非營利組織之組織認定歸類模式:利益關係者理論觀點[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Categorization Model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takeholder Theory Perspective]。臺大管理論叢, 22(1),頁 97-133。
    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1965)。 南投文獻叢輯十三。南投文獻叢輯。
    建設廳疏散房屋工程處 (1960)。 疏散工程總報告書 第一輯。 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
    施慧美 (2005)。 情境教育在藝術教育上的運用-以日本名古屋市立千種台中學為例。台灣教育(633),頁 15-25。
    洪鎌德 (1996)。 紀登士社會學理論之述評[Anthony Giddens: From Sociological Theory to Social Theory]。臺灣社會學刊(20),頁 163-210。
    紀登斯、李康、李猛(2007)。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李康與李猛譯)(初版)。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版)(第研究法系列冊)。臺北市
    高雄市 :巨流出版 ;麗文文化總經銷。
    胡湘湘 (2014)。 打造全球智慧製造中心 中臺灣創新園區開幕。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范希周 (1988)。 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年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分析。
    倪進誠 (2005)。觀光地理學近年研究趨勢探析-兼論後遊客現象之萌現。
    倪進誠 (2013)。 機會與命運-苗栗南庄泰雅地區觀光發展辯證[Opportunity and Destiny-Dialectic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tayal Area, Nanjhuang, Miaoli]。地理學報(68),頁 43-68。 doi: 10.6161/jgs.2013.68.03
    夏珍(1997)。政海沉沉楚天闊 : 宋楚瑜二十三年政壇紀實。臺北市:臺北市 : 商業周刊。
    夏鑄九、畢恆達、朱哲良、謝昇佑、宋盈萱、蔡宜礽等人 (2009)。 城鄉通訊。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通訊。
    孫本初、鍾京佑 (2005)。 治理理論之初探:政府、市場與社會治理架構[An Initial Study on Governance Theory: Analysis Framework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公共行政學報(16),頁 107-135。
    徐進鈺 (2011)。 市民城市權論述的建構:找回城市的使用價值[The Construction of Right to the City-Bringing Use Value back in]。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1),頁 469-47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妍君 (2009)。 馬英九總統視察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期勉成為推動創新研發最強有力的引擎。中科簡訊。
    黃紫翎 (2011)。 在地食物中反身性的抵抗歷程-探討合樸農學市集及其所串連的另類食物網絡。文化研究月報(116),頁 29-49。
    楊友仁、蘇一志 (2005)。 地方成長聯盟轉化與空間治理策略:以台南科學城爲例[The Growth Coalitions and Spatial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f Tainan Technopolis]。都市與計劃, 32(1),頁 1-23。 doi: 10.6128/cp.32.1.1
    詹景陽、陳淳斌 (2004)。 安東尼•紀登士“結構一行動理論”之研究:兼論全球化與第三條路的關係。嘉義大學通識學報(2),頁 181-200。
    榮芳杰 (2016)。 重新認識廢墟/空間 ta Vol.251。台灣建築報導雜誌 = Taiwan architecture.,頁 76-79。
    臺灣省政府(1998)。臺灣省憲政改革建言實錄。南投市:南投市 : 臺灣省政府。
    鄭國泰(2007)。管制治理 : 理論與實務分析 = Regulatory governance : theory and practice。:高雄市 : 麗文文化, 2007.11. 初版。
    賴維堯 (1998)。 精省來龍去脈與精省暫行條例重要規定。空大學訊,頁 49-52。
    謝東閔(1988)。歸返。台北市:台北市 : 聯經。
    謝嘉梁 (2008)。 精省後臺灣省政府組織與業務功能之探討。中國地方自治, 61(6),頁 3-19。 doi: 10.6581/lsgc.2008.61(6).02
    鍾起岱 (1996)。 台灣省組織再造的變革與反省。人事月刊, 23,頁 62~72。

    羅美娥、施添福(2001)。臺灣地名辭書. 卷十, 南投縣。南投市:南投市 : 省文獻會。
    蘇淑娟(2016)。都市理論新思維 勞動分工、創意經濟與都會空間
    New Insight for Urban Theories: Discourse on Division of Labor, Creative Economy and Urban Space。台北市:巨流圖書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9)。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籌設計畫書。

    碩博士論文
    王怡雯(2003)。中興新村的現代性─西方理想城鎮規劃的台灣經驗。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台中市。
    王培鴻(1990)。省府要塞:中興新村聚落空間之社會歷史分析。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新北市。
    林曉慧 (2013)。中興新村流轉年代的文化資產價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雲林縣。
    周志龍(1984)。台灣省政府中興新村對於南投縣發展衝擊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台中市。
    張孟儒(2012)。地方發展即領域的再尺度化問題─南投中興新村案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新北市。
    許阿雪(1989)。光復後台北市都市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北市。
    曾惠絹(2000)。從政策終結理論探討精省過程(1996-1998)。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恩宇(1997)。花園城市理念與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台南市。
    廖盈琪(1999)。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永和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市。
    戴嘉慧(2013)。台灣花園城市 中興新村-烏托邦想像之境?。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新北市。
    劉學成(2007)。政策終結之研究-以精省案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新北市。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