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煊哲 |
---|---|
論文名稱: |
繪畫中社會關懷與象徵手法的結合 |
指導教授: |
陳淑華
Chen, Shu-Hw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6 |
中文關鍵詞: | 繪畫 、社會關懷 、象徵 、油畫 、林煊哲 、政治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8 下載:6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繪畫中社會關懷與象徵手法的結合
摘要
綜觀古今中外美術史,有許許多多藝術家在創作中反映出對社會環境的關注與感發,而社會環境包含的範圍非常廣闊,似乎只要是牽涉到人類活動的領域,都可說是社會環境的一環,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藝術家透過雙手與畫筆,在畫中表現出對政治現象的闡述、對戰爭的厭惡、對當權者的擁戴或是抗議、對階級型態的態度等等,從中或許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藝術與現實生活之間某種契合性、紀錄性。
個人在此研究計畫中,針對的是自身生長的土地上,社會中尤其是政治層面帶來的現象在自我內心引發出的感觸,再藉由繪畫手法抒發出來。面對著近年來台灣政治的風風雨雨,似乎也可在其中探索人性奇妙的特性,個人認為這在藝術表現上不失是個可運用的題材,因此嘗試在當中找出一些實現的可能性。
也許是本身個性使然,筆者自覺在情感表現上比較隱約,比較缺少外放的強烈特質,因此在創作表現上,似乎也比較偏愛混沌不明的視覺意識,在反覆思索推敲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之後,最後在諸多藝術形式的表現方式裡,決定採取象徵式的繪畫表現手法,來傳達個人心中的想法。過程中,筆者試圖在眾多藝術家與流派之間找出一些類似或符合個人需要的構成因子,並冀望從中找到值得學習與探討的特點,進而當做提升自我創作、立論的養分。
在本論文的研究架構上,第一章以動機為出發點,由個人欲探討的對象先做闡述,算是創作中的內容層面;第二章為表現手法的基礎,是形式層面;第三章是兩者之間的融合探索;第四、第五章則是筆者個人創作的說明與解釋。
(一)中文書籍:
1. 王熙元(高明等著),《憂患意識的體認》,台北市,國立台灣師大研
究室、文津出版社,1987年。
2. 朱伯雄,《拉菲爾前派與象徵主義美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2003 年。
3. 伍至學,《人性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台北市,臺灣書
店,1998年。
4. 何懷碩,《苦澀的美感》,台北市,大地出版社,1974年。
5. 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6. 林鬱,《巴爾札克語錄》,台北市,智慧大學出版社,1991年。
7. 施並錫,《大世紀紀事》,台北市,舞陽美術出版社,1998年。
8. 馬鳳林,《象徵主義》,武漢市,湖北美術出版社,2005年。
9. 陳琪華,《繪畫情境的象徵性─寓物寄情.獨處系列》論文,1998年。
10. 陳淑華,《油畫材料學》,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年。
11. 陳銀輝,《畢卡索》,台北市,光復書局,1977年。
12. 曾玉珊,《身體在畫面中的象徵性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3. 滕守堯,《藝術社會學描述》,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年。
14.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15. 謝東山,《台灣美術批評史》,台北市,洪葉出版社,2005年。
(二)譯文書:
1. Sister Wendy Beckett著 王哲雄審定,《繪畫的故事》,台北
市,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2.Jack Tresidder著 石毅、劉洐譯,《象徵之旅simbols and
their meanings》,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3. Paul Levinson著,宋偉航譯,《數位麥克魯漢》,台北市,貓頭鷹
出版社,2000年。
4. Wradysraw Tatarkiewicz著,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
史》,台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