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宛靜
Hsieh, Wan-Ching
論文名稱: COLLEGE HIGH 街舞競賽對其參與者的文化認同與消費體驗影響之研究
The Influence of Street Dance Battle on Participations’ Cultural Identity and Consumption Experience: A Case Study Of COLLEGE HIGH
指導教授: 歐陽穎華
Ouyang, Ying-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街舞競賽文化認同消費體驗文化菱形模型
英文關鍵詞: Street Dance Battle, Cultural Identity, Consumer Experience, Cultural Diamond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16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8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街舞的起源本是出於生活上的發洩、貧富差距的現象,而衍伸出自我意識抬頭的 舞蹈方式之一,從生活文化到競技比賽再到表演藝術,從街頭的隨性延伸到休閒娛樂 的需求,最後躍上國際舞台舉辦的競技比賽與劇場式演出,一系列的轉型進步與融合 發展,將街舞的文化逐步普及於大眾的生活也漸漸往主流意識靠攏。在 2019 年 2 月巴 黎奧運會正式向國際奧運會提出將街舞納入正式比賽項目的消息轟動整個街舞圈,也 在此表示「競賽」作為街舞表現的手法,在多年的努力下得到了世界對街舞的文化認 同。
    因此,研究生將競賽作為主體,以個案 COLLEGE HIGH 來研究街舞參與者的發 展影響。主要是因為 COLLEGE HIGH 在初期的活動思維上,以仿造類似「甲子園」 的運動型競賽模式,強調團隊、激情、目標與光榮的內容行銷修飾了整個街舞競賽以 往的單調感,也因為街舞在被納入青年奧運後,證實了街舞在運動競賽下的發展是可 行的,讓競賽在街舞的表現形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次在 COLLEGE HIGH 首創賽 制的有趣及激烈競爭下,不但提高了各院校對於能夠進入決賽的渴望,同時放大了參 與者的文化認同並伴隨其消費體驗的生成,在街舞競賽的參賽者與觀眾之間產生不一 樣的關聯與影響。
    藉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街舞競賽中文化認同與消費體驗在參與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與影響,因此討論架構會採用 Wendy Griswold(1994)等學者的文化菱形模型,來分 析街舞競賽中參賽者與觀眾,以及作為經銷商的主辦單位,在文化認同與消費體驗的 考量下,彼此之間如何運作與相互作用。研究內容如下:一、分析街舞競賽的發展要素。二、競賽對街舞參與者的發展影響。三、街舞競賽的發展模型。

    The origin of street dance was one of the dance moves sprouted from, at first, the motivations of venting of life stress, disparity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etc. It allows peop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focus more on self-consciousness. Street dance had transformed a lot from living culture, skill competitions to performing arts as well as from casual street side expression, demand of leisure entertainment to finally making it to international stages of skills competitions and theatric performances. The series of changing and combination development have gradually brought street dance culture to a further commonly accepted scene and moved the culture closer to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In February of 2019, Paris 2024 officially proposed to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regarding including street dance in its official competitions. This news shocked the whole street dance cultural camp for becoming recognized as a kind of “official competition”, to certain degree, means that this cultural object is obtaining an international acknowledgement from the globe.
    Thus, this project applies competition itself as subject, doing a case study of COLLEGE HIGH street dance competition to research on its developmental influences on participants. The major reason of doing so is that, when COLLEGE HIGH was established, it simulated the athletic competition model and marketing measures of Koshien, laying more emphasis on teamwork, enthusiasm, goal pursuing and glory, adding entertaining flavors to street dance competitions before, which were relatively tedious. What’s more, after street dance being include in Youth Olympic Game, it was also prov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evelop street dance culture under the wings of sports competitions. Secondly, under the newly-made entertaining competition system of COLLEGE HIGH and fierce competition, participants’ eagerness to winning became stronger and stronger. Simultaneously, this also increased participants’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spurred people’s relevant consumer experience as audience, stirring up different connections between street dance participants and the audience.
    This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the inter-relation and influences among participants’ concerning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consumer experience within street dance competitions. Hence, the discussion structure is built on Griswold’s Cultural Diamond Model, analyzing how competition participants, the audience and the host,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consumer experience, function and interact.
    The study contents are as listed below:
    I.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factors of street dance competition
    II.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al effects competitions have on street dance participants
    III. Developmental model of street dance competition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譯意 6 第貳章 文獻分析 7 第一節 街舞的來龍去脈 7 第二節 競賽帶來的影響 3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0 第三節 研究假設 62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63 第肆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67 第一節 街舞競賽概述 67 第二節 個案分析:COLLEGE HIGH全國制霸 7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5 第二節 後續建議與未來發展 141 參考文獻 145

    一、 中文部分
    方千華(2008)。《表演視閾中的競技運動詮釋》,中國運動體育科學,第28卷,第6期。
    王至弘、李根芳譯,Peter Brooker 著(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
    王宏仁譯,Peter Corrigan著(2011)。《消費社會學》,台北市:群學。
    王兆毅(2013)。《文化參與、文化消費與文化機會-以台北華山與松山兩大文創園區為中心的研究》,國立高學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田孟容(2005)。《社會比較行為與線上參考團體消費影響力之研究—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何穎怡譯,Nelson George著(2002)。《嘻哈美國》,台北:商周。
    何哲欣譯,Tony Schirato著(2009)。《運動的文化分析》,台北:偉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李靜怡(2005)。《台灣青少年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永彬(2018)。《來台旅客對台灣的文化認同、國家印象對旅遊動機的影響之研究-以馬來西亞觀光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 》,新聞學研究,第56 集, 9-34頁。
    李建緯(2006)。《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暨大電子雜誌,第40期。
    李幼蒸(1994)。《結構與意義─現代西方哲學論集》,台北:聯經出版。
    吳聲佶(2009)。《台灣街舞文化的社會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吳秀娟(2019)。《嘉義地區青少年對韓國流行文化認同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韓國偶像團體為例》,南華大學管理學院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美萱(2014)。《從文化認同理論建構影響節慶活動支持態度關係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師範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吳美貞(2004)。《網路零售品牌消費經驗之研究-跨國性台日比較》,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林浩立(2005)。《流行化、地方化與想像:台灣嘻哈文化的形成》,人類與文化,第37期,7-28頁。
    林瑞端(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銘煌(2000)。《產品造形中的符號與符碼》,設計學報,第5季,第2期,73-8頁。
    施昱竹(2012)。《舞動台灣─ 談嘻哈街舞自1980年代末期進入台灣後,這20年來的發展流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深度報導碩士論文。
    俞建章、葉舒憲(1992)。《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久大。
    侯俞如(2012)。《街舞舞者風格層次之探討》,運動文化研究,第20期,39-70頁。
    胡朝淇(2014)。《文化認同、體驗價值與消費者價格敏感度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班 。
    唐維敏譯,Steven Connor 著(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 ,台北:五南。
    孫治本(2001)。《生活風格與社會結構的研究》,東吳社會學報,第11期, 81頁。
    孫治本(2001)。《疆界毀壞與生活風格──社會學應如何看待「生活風格現象」》,當代雜誌, 第50期, 27頁。
    秦孝華(2006)。《品牌形象與消費者涉入對品牌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陳厚宇(2012)。《街舞工作室的成功關鍵因素與商業模式》,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金盈(2005)。《中國競技運動政策研究-奧運戰略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思羽(2008)。《女性個人價值、涉入程度及品牌態度對運動時尚品牌消費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郭良文(1998)。《台灣近年來廣告中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內涵》,新聞系研究; 第57期, 頁127-157。
    許麗秋(2011)。《由布希亞消費符號論探討大學女性穿著內搭褲之文化意涵-以佛光大學為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班。
    葉志誠、葉立誠 (200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市:商鼎文化。
    張磊(2011)。《美學視閾下街舞運動探微》,華僑大學體育學院,襄攀學院學報,第32卷,第2期。
    張儒林譯,Dick Hebdige 著(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台北:駱駝出版社。
    張瑋倩(2015)。《休閒涉入、文化認同對快樂感之影響 - 以韓劇收視族群為例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旅遊健康研究所。
    張君玫譯,Storey John 著(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 巨流。
    張正霖、陳具擘譯,Victoria D.Alexander著(2006)。《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台北,巨流。
    張婉真(2009)。《消費文化、博物館與社會大眾》,博物館學季刊 ; 第23卷第2期,頁5-19。
    湯雅竣(2017)。《論競技運動之國家任務-以國家代表隊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
    黃桐絹(2015)。《運動藝術美學饗宴》,大專體育第135期,頁1-16。
    黃桐絹(2012)。《運動藝術發展與探討》,大專體育第118期,頁7-13。
    黃吉村、劉宗其(2005)。《文化認同下國族形象廣告效果之探討—以哈日風潮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13卷第2期,頁417-449。
    程峻、王丁財(2006)。《運動美學之探討》。大專體育,第 85 期,頁86-91 。
    無名氏譯,伊萊休·卡茨 著(2016)。《人際影響:個人在大眾傳播中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曾少千(2003)。《我買故我在: 芭芭拉˙ 克魯格與消費文化》,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哲學報。
    運動學概論。教育部99年度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必修課程教師教學增能研討會。
    楊欣茹(2011)。《台灣獨立音樂的文化消費研究:文化消費炫耀性再思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與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碩士班。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
    劉憶勳(2005)。《體現‧風格-初探青年街舞者的身體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縣。
    劉維公(2000a)。《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雜誌,第168期,頁10-25。
    劉大基譯(1991),Susanne, k. Langer (1953) “Feeling and Form. London: Routledge”《情感與形式》,台北: 商鼎出版。
    劉瞻(2013)。《中國男子籃球聯賽現場觀眾體驗品質對 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北京金隅隊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蔡瑀芩 (2014)。《從祀壺信仰探討吉貝耍居民文化認同之研究 ─以符號社會學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鄧成連(2011)。《文化符號應用於創意商品之創作探討 -以太極符號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系。
    鄧守棋(2010)。《統一7-ELEVEn獅隊球迷後援會成員參與動機、滿意度與球隊認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賴麗萍(2011)。《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三位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賴珆緽 (2005)。《台灣客家舞蹈創作研究 -以朗格符號論美學為基礎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鍾霓譯,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著(2006)。《五感的時代-視聽嗅味觸的消費社會學》,台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謝楚培(2011)。《就是要『風潮』-次文化消費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蘇志鵬,劉述懿(2017)。《劇場藝術-台灣當代街舞創作的跨領域傾向初探》,運動研究第26卷,第2期,頁1-11。
    二、 英文部分
    S. Craig Watkins. (2005) Hip Hop Matters : Politics, Pop Culture,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a Movement. Boston : Beacon Press.
    Price, Emmett George III. (2006) Hip Hop Culture.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Scott,John & Marshall,Gordon. (2009)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rnton, Sarah. (1995)Club Cultures : Music, Media and Subcultural Capital.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Whiteley, S. & Bennett,A. & Hawkins, S.(2004) Music, Space and Place :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 Burlington, VT : Ashgate
    三、 網路資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辭彙、學術名詞既辭書資訊網。(2000,12)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2/
    HYPEBEAST ARTS藝文。(2018,11)
    https://hypebeast.com/zh/2018/11/battle-of-the-year-interview-kid-david-lilzoo-bojin
    2019 新光盃熱門街舞大賽
    https://active.skl.com.tw/Dance/Home/Role
    2019 捷運盃街舞大賽
    http://www.metrotaipeidance.com.tw
    BOTY 華人百科
    https://www.itsfun.com.tw/Battle+of+the+year/wiki-0675307-6178186
    BOTY 中文百科
    https://www.newton.com.tw/wiki/Battle%20of%20the%20Year
    COOL雜誌-BOTY專欄報導
    https://www.cool-style.com.tw/wd2/archives/tag/boty
    BOTY台灣活動網站
    http://www.hrc.com.tw/news.php?id=37
    TOYOTA x BOTY 跨界合作
    https://www.toyota.com.tw/event/toyotaandboty/
    COME ON’ 5678。BOTY 主辦人實境採訪專欄
    http://comeon5678.com/post/2218
    COME ON’ 5678。COLLEGE HIGH 全國制霸歷年回顧報導
    http://comeon5678.com/post/2651
    TeamSkip官方網站
    http://www.obsbattle.com/zh-tw/ch-tw/ch15.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