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溫志銘 |
---|---|
論文名稱: |
性表意自由之研究—以大法官解釋及相關規範為論述中心 |
指導教授: | 陳文政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6 |
中文關鍵詞: | 性言論 、刑法第235條 、猥褻 、羞恥 、價值 |
英文關鍵詞: | Sex Expression, Article 235 of the Criminal Code, Obscenity, Shame, Valu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1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關於性言論的大法官解釋主要為釋字第407號解釋及釋字第617號解釋,這兩號解釋均涉及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猥褻罪中有關「猥褻」與否的認定,惟大法官以性慾是否獲得滿足、是否引起普通一般人羞恥或厭惡感作為判斷是否構成猥褻的標準,本文認為有斟酌、檢討的空間。
本文將從美國學者納思邦(Martha C. Nussbaum)的噁心與羞恥之情感哲學取徑,檢視我國大法官以「引起普通一般人的羞恥或厭惡感」作為刑法規制猥褻物品或言論的理由所可能產生的問題,並論述國內學者對相關議題的觀點,以期更瞭解相關規定的合憲性。最後,本文將討論焦點集中在大法官對性言論規制的「價值」選擇,藉此說明「價值」在憲法解釋中的運用直接影響了性言論的保障,並進一步尋找刑法性言論規制之違憲審查的合理操作模式。
In our country, Chief Justice Interpretations about sex expression are mainly included in the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 407 and No. 617, both of which involve whether to judge "obscenity" that is also stipulated in Crime of Obscene Act in Article 235 of the Criminal Code. But only Chief Justice Interpretation takes whether sexual desire has been satisfied and whether shame sense or disgust is caused in ordinary people as standards for judgment of obscenity. This article sees it that there are spaces for consideration and review.
This article, from views of disgust and shame philosophy raised by US scholar Martha C. Nussbaum, views possible problems caused by our justices' standards that "whether sexual desire has been satisfied and whether shame sense or disgust is caused in ordinary people" are taken as standards for judgment of obscene material or expression. It also discusses about opinions of domestic scholars on related topic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onstitutionality of related regulations. Finally, this article focuses discussions on choices in "value" of sex expression regulations by justices to explain that use of "value" in constitution interpretation directly affects protection of sex expression. It further seeks rational operation modes for judicial review of sex expression regulations that is stipulated in the Criminal Code.
一、中文文獻
方佳俊譯,Martha C. Nussbaum著,《逃避人性—噁心、羞恥與法律》 (Hiding from Humanity: Disgust, Shame, and the Law),初版,台北:商周,2007年5月。
王唯鳳,《網路援助交際與刑法之比較法研究—以美國法制為借鏡》,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未出版。
王盛鐸,《出版品分級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7月,未出版。
王環珍,《言論自由的限度—從自由主義觀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1月,未出版。
甘添貴,〈性交、猥褻、調戲與性騷擾〉,收於《刑事法學新趨勢—Lothar Philipps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Lothar Philipps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台北:神州圖書,2004年4月,頁117-133。
江昭青,〈衛署國小版性教材漫畫超Q 三點全露 小學生:這樣太色了吧〉,《中國時報》,A3版,2007年11月22日。
何若薇,〈論刑法上之「猥褻」—以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及第二百三十四條與第二百三十五條為核心〉,收於《法學研究報告合輯(第四輯) —司法官第45期》,台北市:法務部司法官訓綀所編印,2006年9月,頁2005-2027。
李仁淼,〈網際網路與表現自由—自表現自由的觀點,思考網路色情資訊規制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元照,2003年12月,頁138-165。
李仁淼,〈網路內容規制立法之違憲審查與表現自由—以美國法上對網路色情資訊規制立法之憲法訴訟為線索〉,《中正法學集刊》,第12期,2003年7月,頁35-144。
李建良,〈強迫公開道歉與人性尊嚴之憲法保障:民事侵權事件中不表意自由與名譽權之法益權衡/釋字第六五六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第127期,新學林,2009年5月1日,頁221-232。
李建良,〈論基本權利的位階次序與司法審查標準〉,《憲法理論與實踐(三)》,一版,台北:學林文化,2004年7月,頁73-140。
李建良,〈人權維護者的六十回顧與時代挑戰—試探大法官人權解釋的反多數困局〉,收於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下冊),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出版,新學林總經銷,2009年7月,頁467-534。
李念祖,〈良心的賠償還是懲罰?—論釋字第656號解釋的射程〉,《法令月刊》,第60卷第8期,2009年8月,頁4-20。
李念祖,〈菸品標示管制與言論自由之限制—釋字第五七七號解釋之研究〉,《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第1期,2005年8月,頁1-30。
李念祖,〈禁止猥褻言論的定義魔障〉,《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9期,新學林,2006年12月,頁52-54。
李茂生,〈論性道德的刑法規制〉,收於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主編《台灣法學新課題(一)》,台北: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2003年9月,頁291-329。
李惠宗,〈論比例原則作為刑事立法的界限—大法官釋字第五一七號解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學林,第18期,2001年1月,頁23-38。
李聖傑,〈妨害性自主:第一講 保護法益〉,《月旦法學教室》,第19期,元照,2004年5月,頁97-104。
邱貴玲,〈請嚴肅面對性教育〉,《中國時報》,A15版,2007年11月24日。
邱靖貽,《刑法之性管制—以兒童及少年之相關規範為論述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未出版。
吳 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版,台北:三民,2004年6月。
吳志光,〈刑罰的最後手段性與比例原則—簡評司法院釋字第六四六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新學林,第114期,2008年10月15日,頁173-175。
吳信華,〈大法官解釋對立法者之效力—「規範重複之禁止」?〉,《月旦法學教室》,元照,第92期,2010年6月,頁6-7。
林高玄,《猥褻物品合法認定問題之研究—以言論自由保障為中心》,私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未出版。
林芳玫,《色情研究》,初版,台北:臺灣商務,2006年11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導論〉,收於李鴻禧等合著《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初版,台北:元照,2002年12月,頁103-179。
林子儀,〈言論自由之理論基礎〉,《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初版,台北:元照,1999年9月,頁1-59。
林子儀,〈言論自由的限制與雙軌理論〉,《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初版,台北:元照,1999年9月,頁133-196。
林子儀,〈新聞自由的意義及其理論基礎〉,《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初版,台北:元照,1999年9月,頁61-131。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內亂罪:「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之闡釋〉,《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初版,台北:元照,1999年9月,頁197-228。
林佳儀,《猥褻、性與道德—由晶晶書庫案之爭議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未出版。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下)》,五版二修,台北:元照,2006年11月。
林東茂,〈猥褻的概念〉,『從「強吻案」談刑法上的猥褻概念』研討會研究報告,收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學林,2003年1月,頁77-82。
林東茂,《刑法綜覽》,二版,台北:學林文化,2003年8月。
林志潔,〈散布猥褻物品罪與性道德的刑事規制—簡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9期,新學林,2006年12月,頁74-78。
林志潔,〈誰的標準?如何判斷?—刑法第二三五條散布猥褻物品罪及相關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45期,元照,2007年6月,頁80-95。
林新輝、陳智華、陳惠惠,〈性教育教材露三點 家長反彈〉,《聯合報》,A8版,2007年12月15日。
林佩怡、朱芳瑤,〈監看動新聞 再罰50萬元 北市學校 禁訂《蘋果》〉,《中國時報》,A1版,2009年11月27日。
法治斌,〈司法審查中之平等權:建構雙重基準之研究〉,《法治國家與表意自由—憲法專論(三)》,一版,台北:正典,2003年5月,頁209-246。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三版,台北:元照,2008年9月。
法治斌,〈跳脫衣舞也受表意自由的保護嗎?—試論Barnes, Prosecuting Attorney of St. Joseph County, Indiana v. Glen Theatre, Inc.一案〉,《法治國家與表意自由—憲法專論(三)》,台北:正典,2003年5月,頁267-285。
法治斌,〈定義猥褻出版品:一首變調的樂章?〉,《法治國家與表意自由—憲法專論(三)》,台北:正典,2003年5月,頁247-265。
段重民,〈網路色情的刑事責任—從我國與美國的法律談起〉,《法令月刊》,第五十九卷,第12期,2008年,頁68-83。
紀凱峰,《論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猥褻物品之概念及處罰基礎》,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未出版。
洪殷琪,《網路色情資訊管制與分級制度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未出版。
施家倫,《論色情言論(Pornography)之言論自由—以女性主義的觀點為基礎》,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1月,未出版。
高鳳仙,〈論刑法之「強制猥褻罪」與性騷擾防治法之「性觸摸罪」〉,《台灣法學雜誌》,第118期,新學林,2008年12月15日,頁39-52。
高榮志,〈活跳跳的色情世界,死板板的釋字六一七〉,《全國律師》,5月號,2007年,頁38-54。
高玉泉,〈論虛擬兒童色情資訊之規範與言論自由—從國際兒童人權的立場評析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近的一則判決〉,《律師雜誌》,第278期,2002年11月,頁51-62。
高玉泉,〈網際網路上兒童色情資訊規範之回顧與檢討(1999-2002):一個由兒童人權出發的觀點〉,《中正法學集刊》,第11期,2003年4月,頁3-62。
高玉泉、施博琦,〈全球網路內容安全體系之建構—以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人性尊嚴之維護為中心〉,《檢察新論》,第2期,2007年7月,頁188-204。
高玉泉,〈後網路時代網路內容規範之演變與評價—以未成年人保護為中心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0期,2005年4月,頁91-116。
高松景,〈三點露不露 無關色情〉,《中國時報》,A19版,2007年11月23日。
晏涵文,《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初版,心理,2004年9月。
郭志嵩譯,John Stuart Mill著,《論自由》( On Liberty ),初版,台北:臉譜,2004年9月。
梁玉芳,〈看見政壇恐同症〉,《聯合報》,聯合筆記,A11版,2009年3月1日。
許育典,《憲法》,二版,台北:元照,2008年2月。
許育典,《文化憲法與文化國》,初版,台北:元照,2006年6月。
許育典、張立群,〈當保護兒童槓上言論自由〉,《中國時報》,A15版,2008年1月6日。
許育典,〈充斥言語霸凌的學校〉,《台灣法學雜誌》,第149期,新學林,2010年4月1日,頁47-48。
許育典、翁國彥,〈當我們抵制色情如鴕鳥…〉,《中國時報》,A15版,2004年1月10日。
許育典,〈反制動新聞,還有辦法〉,《中國時報》,A16版,2009年11月27日。
許育典,〈多元文化國下色情管制的憲法正當性—以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動物戀網頁案為例〉,《東吳法律學報》,第十七卷第二期,2005年12月,頁1-92。
許玉秀,〈妨害性自主之強制、乘機與利用權勢—何謂性自主?—兼評台北地院九一年訴字第四六二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學林,2003年1月,頁16-36。
許宗力,〈談言論自由的幾個問題〉,《法與國家權力(二)》,初版,台北:元照,2007年1月,頁193-225。
許福生,《刑事政策學》,自版,台北:三民,2005年3月。
張必昇,《猥褻概念的解構與性自主概念的重構—以「性羞恥感」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未出版。
張嘉尹,〈防衛性民主的幽靈—檢討大法官釋字第644號解釋〉,《法令月刊》,第60卷第8期,新學林,2009年8月,頁63-76。
張君豪,〈打馬賽克仍觸法? R片業者移送〉,《中國時報》,C1版,2007年10月21日。
張明玲譯,Al Cooper編著,《網路與性:愛的尋求與病的治療》(Sex and the Internet: A Guidebook for Clinicians),初版,台北:書林,2006年5月。
陳文政,《美國司法違憲審查理論與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未出版。
陳子平,〈從強吻案談強制猥褻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學林,2003年1月,頁83-93。
陳子平,〈刑法第二三五條散布猥褻物品等罪之合憲論與違憲論(下)—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與日本實務及學說〉,《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元照,2008年6月,頁182-201。
陳子平,〈刑法第二三五條的「猥褻之文字、圖畫」—誠品春宮畫冊,無「封」起浪〉,《月旦法學教室》,第45期,元照,2006年7月,頁70-76。
陳子平,〈台灣刑法有關性犯罪修改的相關議題〉,《法學新論》,第18期,元照,2010年1月,頁1-27。
陳起行,〈由Reno v. ACLU一案論法院與網際網路之規範〉,《歐美研究》,第三十三卷,第3期,2003年9月,頁599-628。
陳愛娥譯,Karl Larenz著,《法學方法論》(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lt),初版,台北:五南,1999年7月。
黃仲夫,《刑法精義》,修訂二版,台北:元照,2008年1月。
黃榮堅,〈刑法妨害風化罪章增修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51期,元照,1999年8月,頁81-92。
黃榮堅,〈棄權又越權的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9期,新學林,2006年12月,頁55-73。
黃舒芃,〈「價值」在憲法解釋中扮演的角色—從釋字第617號解釋談起〉,收於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上冊),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出版,新學林總經銷,2009年7月,頁191-221。
葉慶元,《網際網路上之表意自由—以色情資訊之管制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6月,未出版。
楊惠琪,〈「近年最離譜體罰」 學生互玩小雞雞 師狂摑小2童9巴掌〉《蘋果日報》,A1版,2010年3月27日。
楊勝雄,《論網際網路上色情資訊之管制措施對言論自由之限制—以電腦網路
內容分級處理辦法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7月,未出版。
廖元豪,〈Virginia v. Black與種族仇恨言論之管制—批判種族論的評論觀點〉,《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二○○○~二○○三》,焦興鎧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7年,頁105-150。
廖元豪,〈羞辱弱勢族群的言論自由?—種族侮辱言論之限制可能性〉,《月旦法學教室》,第45期,元照,2006年7月,頁6-7。
廖元豪,〈仇恨言論管制、族群平等法,與反歧視法〉,《台灣法學雜誌》,第127期,新學林,2009年5月1日,頁1-11。
廖元豪,〈愛國、燒國旗,與言論自由的雙軌理論〉,《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元照,2004年7月,頁8-9。
廖元豪,〈建構以平等公民權(Equal Citizenship)為基礎的憲法權利理論途徑—對傳統基本權理論之反省〉,收於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下冊),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出版,新學林總經銷,2009年7月,頁365-428。
蔡墩銘,《刑法各論》,修訂六版,台北:三民,2008年2月。
蔡維音,〈網路分級制下之鄉民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35期,元照,2005年9月,頁26-27。
蔡書瑜,〈從法益觀點看刑法散布猥褻物品罪〉,《法學研究報告合輯(三)司法官第46期》,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編印,2007年9月,頁1782-1796。
鄭逸哲,〈從所謂「強吻案」談猥褻、可罰的猥褻和如何處罰可罰的猥褻—評桃園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易字第一二六六號判決、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上訴字第三五六一號判決和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非字第一六八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元照,2003年4月,頁255-265。
鄭逸哲,〈「公然猥褻」和「公然性交」均未必犯罪〉,《法令月刊》,第六十卷第一期,2009年1月,頁4-15。
鄭亘良譯,Laura Kipnis著,〈如何觀看色情〉,收於甯應斌、何春蕤編《色情無價:認真看待色情》,初版,桃園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8年8月,頁35-75。
劉靜怡,〈「言論自由」導論〉,《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元照,2004年12月,頁73-81。
劉靜怡,〈言論自由、誹謗罪與名譽權之保障〉,《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元照,2005年11月,頁36-46。
劉靜怡,〈言論自由的雙軌理論與雙階理論〉,《月旦法學教室》,第28期,元照,2005年2月,頁42-51。
劉靜怡,〈猥褻性言論與表現自由〉,《月旦法學教室》,第32期,元照,2005年6月,頁52-61。
劉靜怡,〈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Reno v. ACLU判決談網路內容規範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第32期,元照,1998年1月,頁99-114。
劉靜怡,〈一個自由主義女性法學者的憲法反思:錯亂「淨化」價值觀下的情色言論規範框架曾否改變?〉,《律師雜誌》,第313期,10月號,2005年,頁38-60。
劉靜怡,〈網路社會規範模式初探〉,《臺大法學論叢》,第二十八卷,第1期,1998年10月,頁1-46。
劉靜怡,〈性言論與性管制—從歐洲人權法院的經驗看我國釋字第六一七號及釋字第六二三號解釋〉,收於顏厥安、林鈺雄主編《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二)》,初版,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出版,元照總經銷,2008年10月,頁301-349。
劉靜怡譯,Lawrence Lessig著,《網路自由與法律》(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初版,台北:商周,2002年7月。
盧映潔,〈強制猥褻與性騷擾「傻傻分不清」?—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第五次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71期,元照,2009年8月,頁215-228。
盧映潔,〈由強吻案談起—論我國刑法第二二四條強制猥褻罪之猥褻行為的界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學林,2003年1月,頁94-100。
盧映潔,《刑法分刑新論》,一版,台北:新學林,2008年8月。
盧映潔,〈強吻案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90期,元照,2002年11月,頁236-240。
二、外文文獻
Dahl, Robert A. (2000), On Democracy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rving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Lampl-de Groot, Jeanne (1962), Ego ideal and superego,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7:94-106.
Lewis, Helen Block (1971), Shame and Guilt in Neuro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Winnicott, Donald W. (1965),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nc).
三、網路資源
(1)廖元豪,〈全無章法的「猥褻可禁論」—亂抄美國憲法實務的結果〉,發表於2006年6月25日由台灣性別人權協會主辦之「探討刑法235條法律座談會」,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aobruce/3/1271568261/20060715124815/,訪問日期:2010年1月25日。
(2)廖元豪,比現行法更糟的「行政院版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台灣法律網,網址: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1648,&job_id=143952&article_category_id=1580&article_id=74711,訪問日期:2009年9月10日。
(3)廢除刑法235行動聯盟,網址: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2303,訪問日期:2008年10月8日。
(4)聯邦通訊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fcc.gov/cgb/consumerfacts/obscene.html,訪問日期:2010年5月8日。
(5)〈警認海賊王暴力色情漫畫 女工讀生被法辦〉,法源法律網,網址:
http://www.lawbank.com.tw/fnews/news.php?type_id=1&seq=1&nid=67444.00訪問日期:2010年5月13日。
(6)許澤天,〈刑法規範的基本權審查—作為刑事立法界限的比例原則〉,2009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第七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網址:http://www.iias.sinica.edu.tw/upload/conferences/20091211/20091212-2-1.swf,訪問日期:2010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