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慧蘭
論文名稱: 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為例
指導教授: 張秀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公民參與公民參與態度公民參與行為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公立高中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現況,以作為加強高中生公民參與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一、二、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分層叢集取樣方式,計抽取5所學校,15個班級,共670名學生為有效樣本。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高中生之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家長管教方式、幹部經驗、社團經驗、大眾傳播媒介的接觸時間量與內容類型、教師教學方式等個人、社會因素,對公民參與態度(公共事務態度、社會關懷態度、社會責任態度、關心時事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班級參與行為、學校參與行為、社會參與行為)的差異情形。
    研究者廣為蒐集國內外相關的有效問卷為依據,經專家評鑑,自編成「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實證研究。調查所得資料分別採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百分比同質性考驗、皮爾遜機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各項考驗,所得之主要結果如下:
    一、 台北市高中生之公民參與態度傾向於積極、正向的反應。其中在「社會關懷」及「社會責任」的態度反應上,表現較佳(題平均數分別為4.05及4.01);在「公共事務」及「關心時事」的態度反應上,表現仍屬積極,但有待加強(題平均數分別為3.95及3.78)。
    二、 台北市高中生的社經地位、社團經驗長短、閱報時間量、看電視時間量、以及收看電視的內容不同者,其公民參與態度總體表現無顯著差異。
    三、 台北市高中生的性別、年級、家長管教方式、幹部經驗、上網時間量、閱讀報紙之內容類型、教師教學方式等的不同,其公民參與態度總體表現有顯著差異。其差異情形如下:
    女生高於男生;一年級高於二、三年級;受民主方式管教者高於受權威方式管教者;幹部經驗達三年以上者高於無幹部經驗者;上網時間達2小時以上者低於其他學生;接受民主的教學方式者高於接受權威的教學方式者。
    四、 台北市高中生之公民參與行為傾向於積極、正向的反應。其中在「班級參與」及「學校參與」的參與行為上,表現較佳(題平均數分別為2.88及2.54);在「社會參與」行為上,表現仍屬積極,但有待加強(題平均數為2.46)。
    五、 台北市高中生的年級與上網時間量的不同,其公民參與行為總體表現無顯著差異。
    六、 台北市高中生的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家長管教方式、幹部經驗、社團經驗、閱報時間量、收看電視時間量、閱讀報紙及收看電視之內容類型、教師教學方式等的不同,其公民參與行為總體表現有顯著差異。其差異情形如下:
    女生較男生積極;高社經地位背景者較低社經地位背景者積極;受民主方式管教者較受權威方式管教者積極;幹部經驗達三年以上者較其他學生積極;閱報時間達1小時以上者較不看報紙者積極;平均每天收看電視的時間在3小時以上者較其他學生消極;接受民主的教學方式者高於接受權威的教學方式者。
    七、 公共事務態度、社會關懷態度、社會責任態度、關心時事態度等四項公民參與態度彼此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班級參與、學校參與、社會參與等三項公民參與行為彼此之間亦呈顯著的正相關。且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之間均達顯著正相關。
    根據文獻探討及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茲簡述如下:
    一、 對學校的建議:安排多元的公民參與活動;注重課程的過程目標;加強教師的民主態度與積極的參與心態;並加強對家長的親職教育。
    二、 對教師的建議:以民主的方式經營班級與教學;注重「參與」的多元化教學;指導學生關心時事;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活動;落實學生參與行為的實踐與評量;鼓勵學生擔任幹部並養成看報紙的習慣;利用社會資源,充實教學內容;以公民參與作為統整各科教學的方法;以身作則一同參與公共事務;提高專業素養,加強在職進修。
    三、 對家長的建議: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以民主的方式管教子女;讓孩子有發表意見、參與決定的機會;多與子女討論公共議題,並鼓勵參與社區活動;注意並參與子女的媒體欣賞活動;從生活中培養子女的責任感與對社會的關懷。
    四、 對社區(社會)的建議:提供人民適當的組織、從與學校結合的參與活動開始,逐漸加強其認同感、給予各社經背景不同學生適當的參與管道及合適的活動內容、針對女性設計高度參與的活動、大眾傳播媒介應有效發揮其功能並注重其傳播內容。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公民參與的基本概念…………………………………….12 第二節 公民參與在公民教育中的意義及其重要性…………….23 第三節 公民參與態度…………………………………………….37 第四節 公民參與行為…………………………………………….44 第五節 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68 第二節 研究對象…………………………………………………..72 第三節 研究工具…………………………………………………..75 第四節 實施程序…………………………………………………..94 第五節 資料處理…………………………………………………..9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個人、社會因素與公民參與態度………………..……….98 第二節 個人、社會因素與公民參與行為………………..……..139 第三節 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之相關分析……..……..1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86 第二節 建議………………………………...………………….…19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205 二、英文部份………………………………………………………..212 附錄 附錄一 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摘要表……………………………..221 附錄二 台北市公立高中學生人數統計………………………....228 附錄三 公民參與態度及行為量表之專家諮詢名單……………..229 附錄四 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及行為量表預試題目項目分析 結果……………………………………………………....230 附錄五 台北市公立高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正式問卷…..235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2-1 民眾參與的階梯……………………………………….………...18 圖2-2 社群主義中的公民關係………………………………………..…29 圖3-1 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流程……………………....68 圖3-2 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架構……………………....69 表目錄 表2-1 參與層次在教育上的應用………………………………………… 19 表2-2 公民參與的類型………………………………………………….. 20 表2-3 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摘要..…………………………………….. 62 表2-4 影響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相關因素分析..…………………… 66 表3-1 本研究母群體人數…………….…………………………………. 72 表3-2 本研究有效樣本分佈及與母群之比較……………………….…. 74 表3-3 樣本之適合度檢定結果………………………………………….. 74 表3-4 家庭社經地位指數的計算方法……………………….…………. 78 表3-5 公民參與態度量表各分量表題目分佈情形……………………… 87 表3-6 公民參與態度量表之Cronbachα係數..………….…………….87表3-7 公民參與態度分量表相關矩陣……………………………….…. 88 表3-8 公民參與行為量表各分量表題目分佈情形…………………….. 91 表3-9 班級參與分量表各分項內容之題目分佈情形…………………….. 91表3-10 學校參與分量表各分項內容之題目分佈情形……………….…… 92 表3-11 社會參與分量表各分項內容之題目分佈情形……………………. 92 表3-12 公民參與行為量表之Cronbachα係數..……………………….92 表3-13 公民參與行為分量表相關矩陣…………………………………. 93 表4-1-1 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之平均數、標準差……………………….99 表4-1-2 「公共事務態度」分量表得分統計…………………………..101 表4-1-3 「社會關懷態度」分量表得分統計…………………………..102 表4-1-4 「社會責任態度」分量表得分統計…………………………..102 表4-1-5 「關心時事態度」分量表得分統計…………………………..103 表4-1-6 男女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之t檢定…………………………..106 表4-1-7 年級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108 表4-1-8 年級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109 表4-1-9 社經地位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平均數、 標準差………………………………………………………. 111 表4-1-10 社經地位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 112 表4-1-11 家長管教方式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t檢定.. 114 表4-1-12 幹部經驗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平均數 、標準差………………………………………………………116 表4-1-13 幹部經驗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 117 表4-1-14 社團經驗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平均數 、標準差………………………………………………………119 表4-1-15 社團經驗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 119 表4-1-16 平均一天接觸大眾傳播媒介時間之人數分配……………. .120 表4-1-17 閱讀報紙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分 之平均數、標準差…………………………………………..123 表4-1-18 閱讀報紙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分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23 表4-1-19 收看電視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分 之平均數、標準差…………………………………………. 125 表4-1-20 收看電視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分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26 表4-1-21 上網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平 均數、標準差………………………………………………. 128 表4-1-22 上網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分之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 128 表4-1-23 最常接觸大眾傳播媒介內容類型之人數分配…………….. 131 表4-1-24 閱讀報紙內容版面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 分之平均數、標準差…………………………………………132 表4-1-25 閱讀報紙內容版面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 分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32 表4-1-26 收看電視節目內容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 分之平均數、標準差………………………………………. 134 表4-1-27 收看電視節目內容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 分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34 表4-1-28 接受不同的教學方式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得分 之t檢定……………………………………………………. 136 表4-1-29 本研究各自變項在公民參與態度之差異情形…………….. 138 表4-2-1 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 140 表4-2-2 「班級參與行為」分量表得分統計…………………………..141 表4-2-3 「學校參與行為」分量表得分統計…………………………..142 表4-2-4 「社會參與行為」分量表得分統計…………………………..143 表4-2-5 男女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之t檢定…………………………..145 表4-2-6 年級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147 表4-2-7 年級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147 表4-2-8 社經地位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平均數、 標準差………………………………………………………….150 表4-2-9 社經地位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150 表4-2-10 家長管教方式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t檢定… 152 表4-2-11 幹部經驗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平均數 、標準差……………………………………………………… 155 表4-2-12 幹部經驗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 155 表4-2-13 社團經驗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平均數 、標準差………………………………………………………158 表4-2-14 社團經驗不同的高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 158 表4-2-15 閱讀報紙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 之平均數、標準差……………………………………………161 表4-2-16 閱讀報紙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61 表4-2-17 收看電視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 之平均數、標準差……………………………………………164 表4-2-18 收看電視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64 表4-2-19 上網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平 均數、標準差………………………………………………..166 表4-2-20 上網時間量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之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 167 表4-2-21 閱讀報紙內容版面不同之學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 之平均數、標準差…………………………………………. 170 表4-2-22 閱讀報紙內容版面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 分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70 表4-2-23 收看電視節目內容不同之學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 之平均數、標準差……………………………………………172 表4-2-24 收看電視節目內容不同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 分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72 表4-2-25 接受不同的教學方式之高中生其公民參與行為得分 之t檢定……………………………………………………..174 表4-2-26 本研究各自變項在公民參與行為之差異情形…………….. 176 表4-3-1 公民參與態度分量表相關矩陣……………………………… 177 表4-3-2 公民參與行為分量表相關矩陣……………………………… 179 表4-3-3 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各分量表的相關係數……… 184 表5-1 本研究各變項之公民參與態度差異摘要………………….. 188 表5-2 本研究各變項之公民參與行為差異摘要………………….. 19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志嫻(1999):台北縣雙和地區國中生民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意茹(1997):當代自由主義社會公民德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川(1994):社區居民參與鄰里公園規畫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錦雀(1995):台灣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的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政部(1997):全國性社會團體名冊。內政部社會司。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9):台北市國中以上學校推展公共服務教育實施要點。訓育研究,38(3),81-82。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1987):推展公民教育發揮訓導功能實驗研究報告。台北:台灣書店。
    田秀萍(1987):接觸大眾媒介行為與政治社會化關聯性之研究—以政大學生政治容忍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元康(1995):代自由主義理論。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朱雲漢(1979):台灣地區政治參與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諶(1987):台北市中小學公民教育績效之評估—日常生活行為取向之分析。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
    江雪齡(1999):服務學習與社區發展。中等教育,50(6),26-31。
    何福田(1991):大專院校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余霖(1985):影響國中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學校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鎮遠(1993):國中學生法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3),1-23。
    吳宜蓁(1995):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規劃與社區意識的提昇。台北市:文化總會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宋棋超譯(1992):加強公民參與—公民調查小組的設計、觀點和政策形成。Lyn Kathlene & John A.Martin著。立法院院聞,20(3),75-86。
    李美枝(1982):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沈六(1997):服務學習。公民訓育學報,6,43-60。
    林水波(1973):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11(3),13-22。
    林火旺(2000):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129-144。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
    林火旺(1995):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22(12),1071-1084。
    林正文(1981):父母教養態度與少年犯行為困擾之關係。台南師專學報,14,121-160。
    林明地(1990):美國教育改革運動中的「參與」策略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挑戰與各國因應策略。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
    林思伶(1989):性別與投票行為研究:七十五年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婦女投票參與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1980):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林清江(1988):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瑞欽(1983):參與即享受。訓育研究,22(2),17。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商務出版社。
    柯華葳譯(1990):社會學科中的民主課程。柯爾遜尼斯(Kaltsounis)著。國立編譯館通訊,3(3),5-10。
    姜文閔譯(1992):經驗與教育。杜威著。台北:五南出版社。
    段盛華(1988):台灣地區五專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泉湖(1998):從政治學論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載於張秀雄主編: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胡佛(1998):有權與無權,載於胡佛: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二)。台北:三民出版社。
    苗天蕙(1991):台灣地區大學女生政治定向與行為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頌西(1972):家庭權威模式、教養方式與兒童之政治功效意識:景美研究。思與言,10(4),35-55。
    袁頌西(1974):我國家庭政治化與少年政治功效意識之研究(上)(下)。思與言,11(5)(6),1-12,22-29。
    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的理論與內涵。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8,99-122。
    張秀雄、王錦雀(1997):二十一世紀公民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以國中公民與道德科為例。論文發表於師範大學主辦:八十六年度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張秀雄、李琪明(2000):我國理想公民資質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秀雄主編(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張妮秀(1982):高中生傳播行為與政治社會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統計處(2000):八十八學年度台閩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教育部。
    郭丁熒(1988):教師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俊(1983):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台北:財團法人資訊教育推廣中心基金會。
    陳文俊(1998):台灣地區學生的政治文化。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1(3),23-60。。
    陳文海(1999):公民參與之研究:在公共政策制訂與執行上的限制及其突破策略。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輝編譯(1988):美國的公民教育(pp.157-184)。Dan Conrad & Diane Hedin:參與式的公民教育。台北:東大出版社。
    陳光輝編譯(1988):美國的公民教育(pp.185-194)。Luvern L. Cunningham:公民教育的課程—公民參與。台北:東大出版社。
    陳光輝、詹棟樑(1998):各國公民教育。台北:水牛出版社。
    陳良益(1996):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忠慶(1980):假期青年自強活動對大學生政治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郎(1984):促進民眾與鄉村社區發展工作之途徑。社區發展季刊,25,28-35。
    陳秋燕(1994):北高兩市國中學生政治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彥(1977):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靜蘭(1996):社區居民文化活動參與及需求之研究—都市社區與鄉村社區的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彭如婉(1997):從當代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瀧森(1985):國中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板橋地區國三學生公民教育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隋杜卿(1986):台灣地區大學生的政治文化類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2000a):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新教學法之一。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371-387。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黃玉(2000b):服務學習與高等教育。論文發表於東吳大學主辦:高等教育潛在課程研討會。12月27日,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景裕(1994):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現代公民性及家庭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賢(2000):台北市國中生內外空信念、家庭溝通型態與政治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宜音、張志學等譯(1997):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下)。台北:遠流出版社。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極東(1992):社團活動與民主教育。訓育研究,31(3),1-6。
    溫秀紅(1973):台灣地區大學生的政治文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貴琳(1999):公共服務教育-建國中學經驗談。訓育研究,38(3),37-38。
    董秀蘭(1998):政治教育的抉擇—為什麼?教什麼?八十七學年度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廖添富(1993):個人政治功效意識、政治參與態度與家庭社會化變項之關係。公民訓育學報,3,105-123。
    廖添富(1994):我國大專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
    廖添富(1995):台灣北部地區大學生現代公民性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8):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1-26。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9):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公民訓育學報,8,1-14。
    劉美琳(1995):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自我觀念與法治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姝言(1997):自由主義及其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性國(1993):大眾傳播媒介對政治態度於行為之影響。傳習,11。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蔡漢賢主編(1984):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蕭揚基(2000):台灣中部地區高中學生公民意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簡妙娟(1992):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世界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寶鳳(1996):成人在組織中的學習理論之初探。社教雙月刊,76,24-35。
    蘇癸玲(1998):鄉村學校義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123-145。
    二、英文部份
    Al-Jibouri,O.M.(1985). Social status,personal control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ong aspiring leaders : Male- Female comparisons.(doctor dissertation,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Digital dissertations,AAT8610348.
    Allport,G.W.(1935).Attitude.In C.Murchison(ed.).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Worcester, Mass:Clard University Press.
    Almond,G.A. & Verba,S.(1963). The civic culture: Pa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rnstein,S.R.(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35,217.
    Bagnall,R.G.(1989).Researching participation in the educa- tion:A case of quantifed distor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8,(3),251-260.
    Baik,J.M.(1994). The effects of eniveronmental and personalfactors on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Korean students.( doctor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Georgia). Digital dissertations,AAT9520811.
    Barber, Benjamin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ttistoni, Richard M. (1985).Public Schooling and the Edu-cation of Democratic Citizenship,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Chandler, R.C. & Plano,J.C.(1988).The publicadministration dictionary.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Couier,Pilip (1975).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liberal demo- cracy.Lexington,Mass: Lexington.
    Cunningham, J.V. (1972).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2(special issue),589-602.
    Dannis,J.,Lindberg,L.,McCrone,D.& Stiefhold,R. (1973).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o democratic orientations in four western systems,In C.G.Bell(ed.). Growth Change,129-154.Encino:CA:Dickenson.
    Deustch,K. (1961).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55,493-514.
    Dewey,John.(1899). The social and society.
    Dewey,John.(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o.
    Dewey,John.(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c- Graw-Hall.
    Engle, Shirley H. & Ochoa, Anna S. (1988). 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 versity.
    Engle,S.H.(1988).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citizenship.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Eyler,J. & Giles,D.E.Jr.(1999).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 learning.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shers.
    Galston Willian A.(1991). Liberal purpose:Good,virtues and duties in the liberal state.-Cambridge: 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
    Garson,G.D.&Williams,J.O.(1982).Public administration:con- cepts,reading,skills. Boston,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Inc.
    Glennie,E.J.(1997). 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resources: The effects of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on soci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en and female.( doctor dissertation,Duke University ). Digital dissertations,AAT9814514.
    Gresens,L.A.(1998). A study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o young voter-s in Louisiana.( doctor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Digital dissertations,AAT9916029.
    Gutmann,Amy(1993). Democracy & democratic education. Stu- 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12(1),1-9.
    Harris,E.M.(1992). Dreaming reality: small media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cristical educational practice.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Narrowcasting in the Town of Buchans,Newfoundland,Cananda.University of Toronto.
    Hayes,A.M.(1985).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political attitude and behavior.(doctor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igital dissertations,AAT8512422.
    Held,D.(1988). Model of Democray.Oxford:Basil Blackwell.
    Hepburn,A.M. & Napier,D.J.(1980).Validation of an instru- ment to measure political attitudes. Paper presented in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64,Boston,April. ED186491.
    Hyman,H.H.(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N.Y.: The Free Press.
    Ignatieff,Michael(1995). The myth of citizenship.In Beginner,Ronald(ed.). Theorizing Citizenship,New York:Syay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53-77.
    Jacoby, B., & others.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and practi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Jennings,M.K. & Niemi,R.G.(1981). Generations and politic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olb,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ymlicka,W. & Norman,W.(1994). Return of the citizen: Asur-vey of recent work on citizenship theory. Ethics,104,352-379.
    Lackey,A.S. & Dershem,L.(1992). The process of pedagogy: What dos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each?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127,(3),220-224.
    Langton,K.P.(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plant,J.T.(1998). Political learning in adolescence :a survey of politicalawareness and attitudes o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heartland. ( doctor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Digital dissertations,AAT9828785.
    Levenson,G.(1972). The school’s contribution to the learn- ing of participatory responsibility. In B.G.Massialas( ed.), Political youth,trational school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ence-Hall.
    Lewis,H.S.(1962). The teenage joiner and his ouientations toward public affairs:A test of two mulitiple group mem-bership hypotheses. (doctoral disserlatio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Disseriation Abstracts,1962,23,1405-1406.
    Lipest,S.M.(1963). Political man. N.Y.: Doubledry Co.
    McClosky,H.(1964).Consensus and ideology in American poli- tic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361-382.
    Murray,C.E.et al.(1954). Group work in community life.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Oakley,P. & Marsden,D.(1984).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 . Geneva:Internation Labour Organi-zation.
    Oldfield,A.(1990). Citizenship & community: Civic republicanism &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Routledge.
    Orum,A.M.,Cohen,R.A. Grasmuck,S. & Orm,A.W.(1974). Sex,soci-lization and politic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9(2),197-209.
    Philips,G.Howard & Long,Randy L.(1978). Citizen participa- 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verce,7-11.
    Pratte,Richard(1988). The civic imperative. 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ReyNolds,H.T.(1974). Politics and the common man. Illionis: The Dorecy Press.
    Sills,Darid L.(1966). Joining the foundation,in Roland L.Warran(ed.) Perspectives on the American Community. Chicago: Rand McNally.
    Smith,E.S.(1999). The making of citizens : Social capital and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youth. doctor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Digital dissertations,AAT 9937893.
    Stanton,T.K.,Giles,D.E.Jr.,& Cruz,N.I.(1999). Service-Learn-ing:A movement`s pioneers reflect on its orgins,prac- tice,and future.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sher-s.
    The Social Studies(1997). Excerpts from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 The Social Studies,Sep./Oct.,210-214.
    The Social Studies(1997). Standards of quality for school- based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 learning. The Social Studies,Sep./Oct.,215-219.
    Torney,J.V., Oppenheim,A.N., & Farnen,R.F.(1975). Civic edu-cation in ten countries. N.Y.: John Wilog & Sons.
    Waldo,D.(1984). 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summary view. New York: Chandler & Sharp.
    Walzer,Michael(1974). Civil society and civic virtue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 Social Reasearch,41(4),606-607.
    Wiledon,Arthur F.(1970). Community development:The dynamics of planned change.Totown,Jersey:The Bedminister Press.
    Wolman,B.B.(1973). Handbook of general psychology. N.Y.: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e.
    Ziblatt,D.(1970). High schoo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Sigel,R.S.(ed.). New York: Randon House. 365-37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