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鄒萍萍
論文名稱: 社區營造與地方探討--以新竹市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為例
指導教授: 譚鴻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社區總體營造社區規劃師行動者網絡社會資本地方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8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制度是台灣近年來推行的兩大社區政策,其主要的理念不僅是再造社區的地景,更希望激發民眾參與社區事務,凝聚社區意識,故這兩大政策最大的意義在於由下而上的充權,藉由社區營造的過程,培養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的行動力。然而,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政策實行多年下來,卻有許多需要反省與檢討之處,本文藉由回顧新竹市兩個曾經參與社區營造的社區—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了解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政策實行的困境。

    金山社區原是傳統客家聚落,六十年代末期因為科學園區進駐,當地的景觀與生活方式產生巨變,大量的外移人口與土地徵收,使得原有的人情網絡被迫打散,客家文化也漸漸式微,專家學者與當地里長藉由參與社區總體營造欲喚回過去的社區價值。內湖社區位於新竹市邊陲,過去因為鄰近港口曾有過繁華的老街榮景,但是因港口淤積使得老街生意不如往昔,社區規劃師進駐此區後,希望藉由老街再造,喚回過去的老街榮景以帶動當地觀光業的發展。本研究以地方、行動者網絡與社會資本等理論架構分析,研究發現社區營造網絡穩定與否,在於轉譯時必須尊重社區的地方傳統,轉譯若能鑲嵌於地方傳統之上,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比較兩社區,社區與社區營造專業者的連結程度在於結構縫隙的有無,若社區居民中有扮演結構縫隙的角色較能使橋樑資本順利連結,進而塑造穩定合諧的社區營造網絡。

    第一章 緒論 1 研究動機 2 研究目的 4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社區相關文獻回顧 8 2.1.1社區定義的探討 8 2.1.2 台灣社區政策演變 11 2.1.3社區總體營造 13 2.1.4社區規劃師 15 2.2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 19 2.2.1行動者網絡概念討論 19 2.2.2 行動者網絡的空間與權力 22 2.2.3行動者網絡與社區研究 23 2.3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26 2.3.1社會資本與民眾參與研究 27 2.3.2充權(empowerment)與社會資本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3.1研究方法的選擇 31 3.1.1個案研究 31 3.1.2質性研究 32 3.1.3 為什麼是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 33 3.2研究資料蒐集與處理 34 3.2.1 進入田野 34 3.2.2資料蒐集 34 3.2.3資料分析 36 3.2.4資料驗證 37 3.3研究倫理 39 3.3.1我的身分 39 3.3.2自願與不隱蔽原則 39 3.3.3尊重個人隱私與保密原則 40 第四章 金山社區參與社區營造案例 41 4.1金山社區介紹 42 4.1.1金山社區的歷史脈絡 43 4.2金山社區參與社區總體營造 45 4.2.1專業團隊與社區營造 45 4.2.2 社區營造策略與經過 46 4.3 營造後的金山社區(1999~迄今) 51 4.3.1社區發展協會的社區想像 52 4.3.2三段式的建築空間與認同 54 4.4小結 67 第五章 社區規劃師參與內湖老街空間改造案例 69 5.1內湖社區介紹 69 5.1.1內湖社區的歷史背景 70 5.1.2內湖老街的現況 71 5.2社區規劃師參與空間營造過程 72 5.2.1內湖老街規劃發軔期 72 5.2.2內湖老街規劃工程期 73 5.3改造過後的社區 85 5.4居民真正的需要 87 第六章 討論與分析 88 6.1社區營造專業者與社區規劃師 88 6.2社區營造與地方 91 6.3行動者網絡與社區營造 93 6.3.1 網絡中的行動者 93 6.3.2 轉譯的過程 96 6.4社會資本與社區營造 99 第七章 結論 102 7.1研究發現 102 7.2 反思理論與田野 105 7.3研究限制與建議 107 附錄一 109 附錄二 110 謝辭111

    書籍部份
    Nick Wates&Charles Knevitt著,謝慶達、林賢卿譯(1993)。社區建築 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台北市:創興出版社。
    Rande Hanson&John Mcnamara,謝慶達譯(1998)。夥伴 鄰里-公司合作模式的 社區復甦實例。台北市:創興出版社。
    Randolph T. Hester, Jr.,張聖琳譯(1999)。造坊有理:社區設計的夢想與實驗。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Tim Cresswell著,王志宏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文建會。
    文建會(2002)。文化白皮書。台北:內政部。
    王千文(2005)。公私協力執行的經驗性研究~以台北市社區規劃師制度為例。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碩士論文。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俊隆(2004)。民眾參與避鄰設施設置過程之研究:以竹南焚化廠與新店安坑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廠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王振寰(2003)。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資本。科學發展第362期,52~56。
    何致中(1989)。安遷戶環境適應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安遷戶為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敏雄(2001)。社區規劃師推動經驗之研究 以台北市中山區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尹超(2001)。新竹市科學園區的後殖民聚落空間結構閱讀。新竹市文化局。
    李丁讚等(1997)。金山面社區史。新竹市文化中心。
    李承嘉(2005)。行動者網絡應用於鄉村發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1895~1945年發展為例,地理學報第三十九期,p1-p30。
    林振春(1998)。社區小百科。台北市:光寶出版社。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台北:陽昇教育基金會。
    林崇傑等著(1996)。市民的城市。台北市:創興出版社。
    林清文(2006)。認識社區營造。內政部。
    林國棟(2006)。社會資本建構公民社會的概念分析,黃埔學報第五十一期,p19-p29。
    邱俊良(2004)。新竹縣社區規劃師操作經驗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所碩士論文。
    胡寶林(2003)。社區營造與社區規劃師制度之研擬再探討,中原大學室內設計 系學術研討會第二屆論文集,p467-p469。
    徐震(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桑德斯著,徐震譯(1982)。社區論。國立編譯館。
    莊錫全(2004)。社區營造過程中社區規劃師角色功能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
    郭麗津(2004)。從社區培力到「社區規劃師」—台北市社區規劃體制化進程之分析(1995-2004)。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川(1996)。台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台灣省文獻會。
    陳其南(1999)。從社區營造談永續台灣,新世紀好厝邊研討會手冊,p1-p8
    陳幸均(1999),老市中心社區之空間實踐:萬華大理街社區之個案研究。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玉(2004)。內湖老街景觀改造的三個衝突。玄奘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柳均(2001)。高科技的想像:新竹科學園區與地方發展。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君(2002)。危機與轉機:追蹤萬華大理街社區的空間實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107期。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縣:左岸文化出版社。
    新竹市文化中心(1997)。金山面社區營造期末報告。新竹市文化中心。
    新竹市文化中心(1998)。金山面二年期末報告。新竹市文化中心。
    新竹市文化中心(1999)。金山面三年期末報告。新竹市文化中心。
    新竹市政府(1999)。風城的社區圖像:新竹市社區白皮書。新竹市文化中心。
    新竹市政府(2004)。新竹市九十三年度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制度暨社區基本培力實施計畫。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2005)。新竹市九十四年度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制度暨社區基本培力實施計畫總結服務成果輯。新竹市政府。
    群峰藝術工作室(2001)。新竹市八十九年度社區規劃師工作成果報告書-香山內湖里˙娜魯灣村。群峰藝術工作室。
    葉青修(2003)。台中市社區規劃師制度執行經驗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
    監察院(2005)。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
    蔡宏進(2005)。社區原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蔡勇美,章英華(1999)。台灣的都市社會。巨流。
    蔣玉嬋(2001)。社區總體營造與學習型組織之探討。社教雙月刊。
    蕭家興(2002)。社區規劃學-住宅建築社區化之規劃。台北:唐山出版社。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社。
    簡汝育(2007)。行動者網絡與地方發展:魚池紅茶產業再造。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鴻仁(2004)。規劃制度的轉向--對社區規劃師制度的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30:3,72-77。

    英文部分
    Anna R Davies(2002).Power,Politics and Network:Shaping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Area,34(2),190~203.
    Burt(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l Bagley and Clare L. Ackerley(2006).I am much more than just a mum.Social captital, empowerment and Sure Start.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21(6),717~734.
    Callon, M. (1986).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In Power, Action, Believe: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d. J. Law, pp.196-233.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Coleman(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95~120.
    Fox,S.(2000).Communities of Practice ,Foucault and Actor-Network Theory.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7(6),0022~2380.
    John F .Freie(1998).Counterfeit community:the Exploitation of our Longings for Connectedness.USA:Rowman&Littelfield.
    Kenneth B .Hall&Gerald A. Porterfield(2001).Community by Design:New Urbanism for Suburbs and Small Community.USA:MCgraw-Hill.
    Murdoch, J (1998). The space of Actor-network theory. Geoforum, 29(4), 357-374.
    Murdoch, J.(2006). Post-structuralist geography. London: Sage.
    Manning,N.(2002).Actor Network,Policy Network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ociology of Health&Illness,24(5),644~666.
    Miraftab,F.(2004).Making Neo-liberal Governance:The Disempowering Work of Empowerment.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9(4),239~259.
    Peterman,W.(2000).Neighborhood Planning an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 London:Sage.
    Woods, M.(1997). Researching rural conflicts: hunting, local politics and actor-network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4, 321-34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