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沛騏
Liu Peichi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用法之探討
Zero Conversion and Nominalization in Mandarin
指導教授: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兼類名物化動名兼類詞名詞化華語教學轉類
英文關鍵詞: zero conversion, nominalization, deverbal noun, derived noun,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convers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26下載:10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研究現代漢語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用法,以Chomsky (1970)分析英語的動名詞組 (gerundive nominal)和衍生名詞組 (derived nominal)的分析為架構,從深層結構探討現代漢語名物化用法,從詞彙層面探討兼類。根據本論文的分析,兼類是從基底詞彙產生,可以受名量詞修飾和並列關係作為判斷依據,名物化是從深層結構的句子演變而來,以句子謂語替代整個句子所表達的語義,現代漢語名物化的主結構是 N的[S]NP。有上可知,兼類是詞彙層面的問題,名物化是結構層面的問題。
    由於漢語是非型態語言,兼類和名物化用法容易相互干擾,造成區辨上的困難。本論文也整理出動名兼類詞和名物化用法,並提出現代漢語名物化程度的假設量表,假定從動詞轉類到名詞的過程為:動詞--> N的[S]NP--> N的V -->「對」介詞組 -->動名兼類 -->名詞。
    對華語教學而言,名物化用法的教學重要性大於兼類。名物化以書面用法為主,而且使用普遍,若納入華語教學中,有助提升中高程度以上之外國學生的華語能力。

    總目錄 總目錄 …………………………………………………………… i-iii 表目錄 …………………………………………………………… iv 摘要 ……..………………………………………………………. v 第一章 緒論 …………………………………………….. 1-5 1.1 研究範圍 ……………………………………………… 2 1.2 研究理論 …………………………………………... 3 1.3 研究限制 ……………………………………………… 3 1.4 論文架構 ……….………………………………….. 4 1.5 語料來源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19 2.1. 文獻探討 …………………………………………… 7 2.1.1. 胡明揚(1996,2000) ……………………………… 7 2.1.2. 呂淑湘(1980) ………………………………… 8 2.1.3. 劉月華(1983) ………………………………… 10 2.1.4. 陸儉明(1994) ………………………………… 11 2.2. 理論探討 ………………………………….………… 13 2.2.1. Chomsky(1970) …..…………………………… 13 2.3. 名詞解釋 ………………………………..………….. 17 第三章 現代漢語的動名兼類詞 ……..…………………… 21-50 3.1. 兼類定義 …………………………………………… 21 3.2. 兼類的相關研究 …………………………………………… 23 3.2.1. 相關學術研究………………………………………… 23 3.2.2. 兼類問題的焦點 ………………………………………… 28 3.3. 兼類判斷的方法………………………………………… 29 3.3.1. 英語的“兼類詞” ………………………………… 29 3.3.2. 動名兼類詞之原生動詞的特點 ……………………… 31 3.3.3. 動名兼類詞和原生動詞的語義關係 …………………… 39 3.4. 兼類結構的分析 ………………………………… 42 3.4.1. 以「報告」為例 …………………………………….… 42 3.4.2. 辭典對「報告」的解釋 ………………………………… 46 3.5. 動名兼類詞的判斷依據……………………………… 47 3.5.1. 名量詞和動量詞 …………………….……………………48 3.5.2. 並列關係 ……………………………………….…………48 3.6. 小結 ……………………………………………… 50 第四章 現代漢語的名物化用法 ………………………… 51-83 4.1. 名物化的定義 ……………………………………………… 51 4.1.1. Quirk et al (1985) …………………………………… 51 4.1.2. 現代漢語名物化的定義 ………………………………… 53 4.2. 現代漢語名物化的相關研究…………………………………54 4.3. 胡明揚的名物化分析……………………………….……… 60 4.3.1. 關於「這本書的遲遲不出版」的處理 ………………… 60 4.3.2. 胡的分析 ………………………………………………… 61 4.3.3.「這本書的遲遲不出版」的深層結構 ………………… 63 4.4. 現代漢語名物化的結構 ………………………….……… 65 4.4.1. 名物化用法的種類 ……………………………………… 66 4.4.2. 語料分析 ………………………………….………………67 4.4.2.1. 第一類名物化用法:N的[S]NP ……………………… 67 4.4.2.2. 第二類名物化用法:N的V ………….……………… 71 4.4.2.3. 第三類名物化用法:對NP、對N的V …… 78 4.5. 小結 ……………………………………………………………83 第五章 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的界定與名物化程度量表的假設……85-94 5.1. 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的界定 ……………………………… 85 5.1.1. 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的界定. …………………………… 85 5.1.2. 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用法整理表………………………… 86 5.2. 現代漢語名物化程度量表的假設 ………………… 88 5.3. 小結 ……………………………………………………… 94 第六章 現行華語教材中的語料和教學應用………………………95-110 6.1. 名物化用法的普遍性 ……………………………………95 6.2. 現行華語教材中的語料 ………………………………… 103 6.2.1. 語料 …………………………………………………… 103 6.2.2. 從華語教學立場看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的應用 ………… 107 6.2.2.1. 兼類:詞類標注問題………………………………… 107 6.2.2.2. 名物化:使學生能理解與應用……………………… 108 6.3. 教學上可行的實踐方法 ………………………………… 109 6.4. 小結 ……………………………………………………… 110 第七章 結論 ………………………………………………111-113 參考文獻 ………………….………………………………………115-123 附錄:語料整理 ………..……………………..……………125-132

    中文部分
    王弘宇. 2001.〈教材中詞類標注的針對性原則〉.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5期. 69-73。
    王俊毅. 2001.〈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分類考察〉.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5期. 17-23。
    尹世超. 2002.〈動詞直接做定語與名詞中心語的類〉. 於《語文研究》. 第2期. 1-7。
    朱德熙. 1982.〈3.3兼類,5.5名動詞〉. 於《語法講義》. 38-39, 60-61. 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 1980.《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 1983.《現代漢語八百詞》. 香港:商務印書館。
    呂淑湘. 1989.〈漢語詞法分析問題〉. 於《呂叔湘自選集》. 93-180.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 1947.《中國文法要略上下集》. 1977. 台北:台灣商務
    印書館。
    肖建安. 王志軍. 2001.〈名物化結構的功能及變體特徵〉. 於《外語與外語教學》. 第6期. 9-11。
    邵敬敏. 1990.《漢語語法學史稿》.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周領順. 2000.〈英漢名—動轉類詞對比研究〉. 於《外語教學與研究》. 第32卷第5期. 340-344。
    俞志強. 2001.〈古漢語教學中名物化的英譯問題〉.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5期. 63-67。
    胡裕樹. 1992.〈詞的分類〉. 於《現代漢語》. 326-341.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胡裕樹. 范曉. 1994.〈動詞形容詞的“名物化”和“名詞化” 〉. 於《中國語文》. 第2期. 81-85。
    胡明揚主編. 1996.《詞類問題考察》.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學
    院。
    胡明揚. 2000.〈關於”名物化”問題〉. 於《廣州華苑學術版.華語教學與研究》. 第1期. 29-35. 廣州:暨南大學。
    胡明揚. 1996.〈兼類問題〉. 於《詞類問題考察》. 215-257.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學院。
    胡明揚. 1996.〈現代漢語詞類問題考察〉. 於《詞類問題考察》. 1-21.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胡明揚. 1996.〈動名兼類的計量考察〉. 於《詞類問題考察》. 258-285.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施春宏. 2001.〈名詞的描述性語義特徵與副名組合的可能性〉.於《中國語文》. 第3期. 212-224。
    高云莉. 方琰. 2001.〈淺談漢語賓語的語義類別問題〉. 於 《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6期. 62-65。
    陸儉明. 1994.〈關於詞的兼類問題〉. 於《中國語文》. 第1
    期. 28-34。
    黃宣範. 1983.(中譯本)《漢語語法》. Li &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台北:文鶴。
    黃宣範. 1983.《語言哲學 : 意義與指涉理論的研究》. 台北:文鶴。
    黃苕冠. 2000.《現代漢語徒手動作動詞<打>字的語意、語法探析》. 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郭永松. 2000.《從認知觀點檢視現代漢語名動化與動名化的限制與路徑》. 碩士論文.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許斐絢. 1999.《台灣當代國語新詞探微》. 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湯廷池. 1977. 《國語變形語法研究第一集移位變形》.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 1988. 《漢語詞法句法論集》.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 1978.〈國語、英語、日語句法的對比研究:存在句、準分裂句與關係子句〉. 於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 240.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溫鎖林, 劉開瑛. 1998.〈漢語名、動、形兼類詞的兩種鑑別方法〉. 於《語文研究》. 第1期. 29-33。
    楊育芳. 1999.《從內部時間結構看漢語的動詞》. 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趙元任. 1968. 《中國話的文法》. 丁邦新譯本. 1991. 香港:學生書局。
    鄒溱. 2001.〈漢英詞兼類比較〉,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Vol 36:3, pp. 11-24.
    鄧守信. 1984. (中譯本)《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 台北:學生書局。
    劉月華等. 1983.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字版. 1996. 台北:師大書苑。
    蔣雅文. 2000.《漢語詞彙裡的基本層次效應》. 碩士論文.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韓玉國,2001,〈現代漢語形容詞的句法功能及再分類〉,《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47-54。
    譚景春,2001,〈從臨時量詞看詞類的轉變與詞性標注〉,《中國語文》,第4期,291-301。
    (排序依照作者姓氏之筆畫)
    英文部分
    Chomsky, Noam. 1970. Remarks on nominalization. In Readings in English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184-221. Jacobs and Rosenbaum, Waltham, MA: Ginn.
    Cook, V.J. 1988.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UK: Basil Blackwell Ltd.
    Grundy, Peter. 2000. Doing Pragmatics. London: Arnold.
    Giv&oacute;n, T. 1993. English Grammar: A Function-based Introductio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Kubler, Cornelius C. 1985. A Study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Modern written Chinese. 《白話文歐化語法之研究》. Taipei: Student Book.
    Maynard, Senko K. 1997. Shifting Contexts: The Sociolinguistic Significance of Nominalization in Japanese Television News. Language in Society. 26(3):381-99. Boulder, CO.
    Maynard, Senko K. 1996. Contrastive Rhethoric: A Case of Nominalization in Japanese and English Discourse. Language Sciences. 18(3-4):933-46. Oxford, England.
    O’Grady, Dobrovlosky. 1996. Contemporary Linguistic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Canada: Copp Clark Ltd.
    Paris, Marie-claude. 1979. Nominaliz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The Morpheme ‘DE’ and the ‘Shi’…’De’ Construction. Paris: Universite Paris VII, Department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Quirk, R., S. Greenbaum, G. Leech & J. Svarvik.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Great Britain: Blackwell
    Publishers.
    Tai, James. 1986. Nominaliz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By Marie-claude Paris. Universite Paris VII, 1979. 168pp: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Vol. 21:1, pp. 79-83.
    Teng, Shou-hsin. 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Vol.9:2, pp. 84-9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