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秋紅 |
---|---|
論文名稱: |
藝文展覽空間在國民小學設置與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吉林國小吉林藝廊為例 A study of Space Application of Exhibition in Preliminary Schools-Case study on the JiLin gallery at Ji-Lin Preliminary School in Taipei |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曾永寬 Tseng, Yung-K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3 |
中文關鍵詞: | 展覽空間 、吉林藝廊 、藝術與人文 、校園閒置空間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7 下載: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幾年來臺灣新生兒出生率逐年降低,少子化現象導致一些學校被迫減班,學校閒置空間因此增多,許多學校開始思考如何有效運用這些空間,擴大學生的學習資源,學生藝廊的設立則是其中之一。
臺北市吉林國小自民國九十二年起在校園設置「吉林藝廊」,這個展示空間能貼近
社區文化、融合跨領域的教學。近年來吉林藝廊在這個基礎下辦理許多展覽活動,提供學童多元學習的機會。
本研究從吉林藝廊的沿革、展覽理論探討作文獻分析,並以問卷調查吉林藝廊展覽活動的現況,輔以實地訪談對照問卷蒐集的資料。問卷對象是吉林藝廊的校外參觀者及吉林國小師生,其比較對象是設有社區小小美術館的太平國小。從民國九十八年十月中開始實施問卷調查,到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初為止;以有效問卷總數計算,吉林藝廊校外參觀對象問卷共收回100份,假日時段及平日時段各50份,吉林國小教師問卷共回收59份有效問卷,吉林國小學生問卷總共收回284份有效問卷,太平國小教師問卷共收回48份有效問卷。
研究結果依據研究目的,呈現藝文展覽空間在國民小學設置與成效,發現國民小學設置展覽空間,提供了學童更多的參展和觀展的機會。就國小校園環境教育和藝術與人文學習的廣度而言,校園展覽活動提供社區互動和鑑賞教學的平台,更有助建構學生導賞的能力及參觀的禮儀須知。此外,也列舉出目前所見之困境與相關建議以供後續相關研究與其他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參考。
In recent years, newborn birth rate has reduced year by year in Taiwan. It causes many schools to be compelled to reduce classes. Therefore, the unused space in these schools increases. Many schools start to ponder how to use these spaces effectively,and expand students' study resources. One of them is to set up art galleries.
In 2003, the Ji-Lin gallery at Ji-Lin preliminary school was established in Taipei ,and it serves as the place for community affairs and multidisciplinary education interac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Ji-Lin gallery on this basis processes many exhibitions and provides students with multip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is study analyses literature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Ji-Lin gallery and the theory of exhibition. And it surveys the exhibition situations of the Ji-Lin gallery. Besides, it takes in the interview opinions of the two managers who are in charge of the Ji-Lin gallery. The questionnaire was surveyed by the visitors out of the Ji-Lin gallery,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 Ji-Lin preliminary school, and the teachers at Tai-Ping preliminary school with a small community gallery. The survey compares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 of the teachers at Ji-Lin with the result of the teachers at Tai-Ping.
This study purpose analyses the effect of the set-up and space application of art exhibition in preliminary schools. This research result finds that the schools can offer the students more opportunities to join and visit the exhibition if they have the space of art show.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breadth of campu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rt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the exhibition can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and teach students how to appreciate art. In addition, the exhibition can develop the interpretation abilities of students and teach students the correct ceremonies of visit. This study lists some difficulti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the schools, that are interested in the use of spare space in schools.
一、專書
Edmund Burke Feldman(2003),李文珊、談玉儀譯,《藝術教育的本質》,臺北:五觀。
Elliot W. Eisner(1991),郭禎祥譯,《藝術視覺的教育》,臺北:文景。
G. Elli s Burcaw(2000),張譽騰審訂,《博物館這一行》,臺北:五觀。
李宜君(2004),《臺灣的再生空間》,臺北:遠足文化。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台北:三民。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黃光男(2000),《如何開發博物館的社會資源》,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湯志尼(2008),<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析>,《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頁3-63。
萬知新(2005),<閒置校舍在利用之探究>,《學校建築:現代化vs.國際化》,臺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頁181-197。
劉婉珍(2002),《美術館教育理念與實務》,臺北:南天。
藝術走進校園編輯委員會編撰(1994),《藝術走進校園導覽手冊》,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二、期刊
George E Hein(1997),林彩岫譯,<建構主義者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博物館學季刊,No.11(4):頁27-30。
王湘瀚(2004),<臺灣社會人口變遷對教育政策發展的影響>,社會科教育研究,No.9:頁267-268。
伊遯(2000),<閒置空間與藝術村的關係訪談藝術家陳建北>,藝術99專輯,No.3:頁10-13。
李麗芳(1997),<博物館學習與學校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No.11(3):頁3-9。
吳世偉 (2001),<漫談學府藝廊的策展與學習活動規劃>,藝術教育新世界,No.第二輯,台中:台中縣政府。
洪毅妍(2001),<臺灣美不美>,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美的學習:頁64-69。
教育部(1998),教育部公報,No.286期:頁45-46。
郭禎祥(1993),<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之一)>,美育月刊,No.2 月:頁10-25。
陳欽育(1999),<普遍設立學校博物館的重要性>,台灣美術,No.12(2):頁67-74。
張全成(1992),<從鑑賞教學的加強談美術教育的多元功能與目標>,國教世紀,No.26(4):頁39-47。
劉婉珍(1997),<美術館與學校的合作與互動>,博物館季刊,No.11(3):頁11-18。
劉婉珍(1997),<美術館教育的特質與發展>,博物館學季刊,No.11(4):頁55-61。
蘇振明(1997),<兒童美術鑑賞的涵義與教育功能>,國教月刊,No.43(7.8):頁30-43。
三、論文
林芳平(2000),《國立台灣美術館「行動美術館」課程設計與執行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明發(2000),<建構學習理論對博物館教育的啟示>,《教育部2000年博物館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暨南大學。
黃于珊(2000),《博物館展示環境與參觀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所究碩士論文。
張玉璜(2001),<閒置空間更生利用的魅力形塑-空間規劃與整修>,《藝術‧進駐‧經營與管理,建構藝文發展契機與閒置空間之關係研討座談會》,文建會藝術村籌備處,臺北市:頁78-82。
廖敦如(2004),《「學校主導」的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型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劉婉珍(2001),《教育改革的新契機:學校與博物館合作落實教改的意義與策略》,九十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國立台中師院,台中。
四、網站
CIA中央情報局,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rankorder/2127rank.html(2009年4月9日上網瀏覽)
王映之(2004),<如何在校園規劃美術展覽落實兒童藝術教育>,網路資源。(2009年4月26日上網瀏覽)
文建會,www.cca.gov.tw(2009年4月9日上網瀏覽)
內政部統計處,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2009年4月18日上網瀏覽)
台中縣政府(2002),<臺中縣政府辦理九十一年度「故宮複製文物藝術欣賞學習列車」實施計畫>,http://www.tcc.edu.tw/news/board_show.php?bo_no=4911(2009年5月5日上網瀏覽)
呂燕卿(2004),<如何實施鑑賞教學>,取自http://www.aerc.nhctc.edu.tw。(2009年4月26日上網瀏覽)
國語日報,http://www.mdnkids.com/
第九屆文馨獎http://www.ncafroc.org.tw/9thwenxin/about.htm(2009年12月20日上網瀏覽)
博物館學季刊,http://info.nmns.edu.tw/library/pub/quaterly/
思影藝術教育網站,http://sfs.hyes.tyc.edu.tw/art/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 617&forum=1&0(2009年10月3日上網瀏覽)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市政統計週,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nw_listN.asp(2009年4月18日上網瀏覽)
臺北市吉林國小全球資訊網,http://www.clps.tp.edu.tw/vschool/index2.asp#
臺北市太平國小社區小小美術館網站,http://www.tpes.tp.edu.tw/art/index.html
網路資源,http://www.tmoa.gov.tw/action/artreso.htm(2009年5月5日上網瀏覽)
數位報紙新聞資料庫,http://www.ttsgroup.com.tw/news.htm
五、報紙
許玉君(2005,4月26日),<經建會推估100年後台灣剩800萬人>,聯合報,A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