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珠玲
Chu-Ling Liu
論文名稱: 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得獎國中生人格特質、創造環境及創造歷程之研究
指導教授: 陳昭儀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發明創造力國中生人格特質創造環境創造歷程
英文關鍵詞: invention, creativity, junior high students, personalities, environment contributed, invention proc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1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以第五十八屆紐倫堡國際發明獎九位國內得獎國中生作為主要研究參與者,探討得獎者在創造者個人特質、環境與歷程方面的創造模式。
    透過得獎學生與老師的訪談、二十七位同儕及家長的問卷和新聞媒體刊物的資料,以質性研究法分析、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個人特質方面:優秀聰穎、主動求知、喜歡思考、變通性強,觀察力強、富聯想力,堅持執著、勇於嘗試、富進取心、充滿自信;多元智能分析前三高分分別是數學/邏輯智能、知己(內省)智能、人際智能,整體而言,他們在音樂智能領域方面較不擅長。
    二、創造環境方面:在家庭方面父母願意放手讓孩子嘗試、冒險,支持參加比賽,家庭環境重視溝通、討論與表達,充滿腦力激盪與解決問題的機會,氣氛及穩定性高、重視親子互動與休閒、經濟狀況良好;在學校方面「科學暨發明研究課程」及良師典範的引導提供思考廣度的增加、開闊視野、改變思考模式、提升邏輯思考能力、開闊胸襟、放觀世界、豐富想像力、聯想力和認識發明與專利的機會。
    三、創造歷程問題解決模式:在個人創造歷程方面,個體利用觀察力綜合舊經驗和新知識發現問題和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在團體創造歷程方面,成員透過討論發現問題,在團體互相腦力激盪尋求最佳處理方案,進而發表與應用。
    最後,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提出實務及研究上之建議作為參考。

    This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creative modes among personalities of inventors and the environment contributing to their inventions. The subjects under study are the nine junior high students who won at the 58th Nuremberg International Invention Exhibition in 2006 .

    A questionaire was given to 27 classmates and parents. After an interview with the winners and their teachers, and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ress, the quality research method was applied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aspect of personality: Subjects exhibited distinguished, curious, thoughtful, flexible, observant, imaginative, persistent, willing to try, initiative, and confident traits. Multi-dimensional intelligenc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top three scores in mathematics/logic, self-knowing, and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Generally speaking, poor scores were demonstrated in music.

    2. The aspect of creative environments : In the family, parents are willing to let their children experiment, explore, and are supportive in competitive participation. They place value on communication, discussion and expression. There are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for brainstorm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The atmosphere and the stability at home are high.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leisure are considered. Parents are more likely to come from affluent backgrounds. The school provides the curriculum of "Science and Invention Research" and teachers provide them with guidance on inquisitiveness, vis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new ideas which helps them develop logical thinking,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 Topics covered are particularly the process of invention and patenting of inventions.

    3. The aspect of creation and the question solving pattern: Individual and group creation steps are similar. They can be divided in five steps -- finding problems, seeking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searching the best processing project, evaluation, testing and publishing, and communicating application.

    Finally, a further discuss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indings is made and suggestions in both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e offered.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創造的意義和內涵 …………………………………………… 9 第二節 發明與創造 …………………………………………………… 33 第三節 創意人之相關研究 ……………………………………………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5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 54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5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61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個人特質分析 …………………………………… 61 第二節 發明創造環境分析 …………………………………………… 96 第三節 發明創造歷程分析 ……………………………………………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31 第一節 結論 …………………………………………………………… 131 第二節 建議 …………………………………………………………… 136 參考文獻 …………………………………………………………………… 139 中文部分 ………………………………………………………………… 139 英文部分 ………………………………………………………………… 143 附錄 …………………………………………………………………………… 147 表次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創造力的定義…………………………………… 10 表 2-2 創造人格特質表 ………………………………………………… 13 表 2-3 創造性人格特質表 ……………………………………………… 16 表 2-4 多元智能的名稱、含意及其職業代表………………………… 17 表 2-5 創造歷程總整理 ……………………………………………… 21 表 2-6 發明與創造二種行為比較表…………………………………… 34 表 2-7 創意人物人格特質彙整………………………………………… 44 表 2-8 創意人物創作歷程彙整………………………………………… 46 表 2-9 創意人環境彙整 ………………………………………………… 47 表 3-1 得獎學生得獎作品、成績與組員………………………………… 50 表 3-2 得獎學生基本資料 ……………………………………………… 51 表 3-3 訪談、問卷及自評量表時間與地點整理 ……………………… 56 表 3-3 本研究之資料編號方式說明 …………………………………… 59 表 3-4 本研究之資料編號方式 ………………………………………… 60 表 4-1 九位得獎學生多元智能的平均分數 …………………………… 93 表 4-2 「科學暨發明研究」課程表 …………………………………… 103 圖次 圖 2-1 Dorothy Leonard’s五階段創新模式 ……………………… 25 圖 2-2 Csikzentmihalyi 創造力系統理論………………………… 28 圖 2-3 創意來源形成模式………………………………………………… 42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49 附錄 附錄一 訪談日誌 ………………………………………………………… 147 附錄二 「發明教室」之我思之我見……………………………………… 148 附錄三 得獎學生訪談單 ………………………………………………… 149 附錄四 得獎學生回憶錄 ………………………………………………… 150 附錄五 家長問卷 ………………………………………………………… 151 附錄六 「科學暨發明研究」社團活動實施計畫 ……………………… 15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中、鄭英耀(2000)。創造力發展量表之編製與試題反應分析。測驗年刊
    47(1),153-173。
    王思峰(2002)。團隊創造力:模式與發展。創造力與創意設計師資培育計畫書—商學類計畫書,第四章。台北: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中程教育改進計畫。
    王薉真譯(Ng Aik Kwang 原著)(2003)。Asian 創造力—為什麼西方人比東方人有創造力。台北:培生教育。
    王麗芳譯(大前研一著)(2006)。我的發想術。台北:聯經。
    毛連塭(1998)。創造力研究的理論。國小特殊教育,8,1-7。
    毛連塭(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伍大佑(2003)。團隊品質與玩興氣氛對團隊創新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益川(2004)。機械領域工程背景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明元(2007)。大愛劇場創意元素與人文精神精神之展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雪莉(2007)。別當直昇機父母。天下雜誌,368,106-120。
    李雪利(2008)。我不想上學。天下雜誌,395,142-144。
    吳明雄(2000)。我國發明人相關能力及性向與發明方法之研究。台北:師苑。
    余文爾(2005)。國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成效之影響。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益川(2004)。機械領域工程背景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奇芳(2001a)。廿一世紀組織決勝之道:論團隊創造力的本質與內涵。研習論壇,10,44-45。
    林奇芳(2001b)。研發團隊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宜瑄譯(Evan I. Schwartz著)(2006)。追蹤發明的思路。台北:臉譜。
    林奕宏(2000)。「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表現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展立(2000)。傑出科技創作學童創造特質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靜怡(2002)。創造力青少年其家庭環境之研究-以全國科展得獎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耀聰(2005)。由科技史探討發明創新的因素。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2-14。
    侯旭峰(2002)。傑出科技創作學童點子發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俞國良(1996)。創造力心理學。杭州:浙江人民。
    洪榮昭(2001)。你可以做個創意媽媽。台北:張老師文化。
    洪嘉穗(2004)。影響全國技能競賽得獎高職學生創意發展因素及高峰經驗之研究。台灣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曾如瑩(2007)。排行教養學。商業週刊,1045,20-30。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臺北市:學富。
    張玉成(198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東華。
    張志平(1985)。發明與教育。北京:發明創造者基金會。
    張慶勳(2005)。論文寫作手冊(增訂三版)。台北:心理。
    郭有遹(1983)。發明心理學。台北:中正。
    郭有遹(1992)。發明心理學。台北:遠流。
    賈馥茗(1970)。創造能力發展之實驗研究。師大教研所集刊,12,1-93。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世程(2004)。機械領域技術背景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英杰(2005)。創意競賽優勝團隊創造歷程之研究-以第三屆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競賽為例。師大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昭儀(1999)。我國傑出發明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昭儀(2003)。創意人物研究之回顧與探析。資優教育季刊,18,27-40。
    陳昭儀(2000)。傑出理化科學家之人格特質及創造歷程之研究。師大學報。45(1),27-45。
    陳昭儀(2006)。台灣傑出科學家之創造與生涯歷程。台北:五南。
    陳錦香(2007)。高創造力資優生父母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大賽首獎得主為例。台灣師大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龍安(1984)。「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龍安(2003)。創造力個案研究計畫。檢索日期:97.08.17。取自http://3q.creativity.edu.tw/modules/casestudy/index.htm。
    陳龍安、朱湘吉(1999)。創造與生活。台北:五南。
    廖瑞雯、王嵐編譯(1993)。科學發明家100。台北:太雅。
    葉忠福(2008)。創新發明的理論與實務。檢索日期:97.05.06。取自http://111.inventors.tw。
    楊崇森(2003)。專利法理論與應用。台北:三民。
    湯誌龍(1999)。高工機械科學生專業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柴昌維(2002)。工程教育創造發明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涂琦萍譯(Ethlie Ann Vare, Greg Ptacek 原著)(1995)。發明之母。台北:允晨文化。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Maxwell, J. A. 原著)(2001)。質化研究設計。台北:心理。
    查修傑譯(Daniel H. Pink 原著)(2006)。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台北:大塊文化。
    曹姮、江世雄譯(村上龍 原著)(2006)。工作大未來。台北:時報。
    侯旭峰(2002)。傑出科技創作學童點子發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東方出版社編輯部(1976)。新編東方國語辭典,656。台北:東方。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齊思賢譯(Bennis Warren and Thomas Robert 原著)。奇葩與怪傑。台北:時報。
    葉玉珠(2005)。創意發展:生育乎?養育乎?教育研究月刊,133,63-76。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經濟部智慧局財產局(2007)。認識專利。台北:經濟部智慧局財產局。
    郭素蘭(1994)。國小資優兒童與普通兒童在家庭社經背景與父母管教態度上的差異。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課程綱要小組(2000)。「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錢毓綺(2001)。影響團隊創造力因素之研究-以廣告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育容譯(2006)。(大前研一)創新者的思考。台北:商周。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東傑譯(John Naisbitt 原著)(2006)。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台北:天下。
    詹秀美(1988)。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鎔瑄(2001)。學生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志禹(2000)。傑出發明人高發育先生的故事。教育月刊,80,71-76。
    詹志禹(2001)。「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計畫子計畫一「我國小學教育階段創造力教育政策」規劃報告。台北:教育部。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台北:天下。
    關原成(1998)。揚起創造的風帆—中小學生發明創造36講。北京:人民。
    盧雪梅(1990)。創造性的人格特質。創造思考教育,2,33-39。
    羅吉台、席行蕙譯(Thomas Armstrongm 原著)(2001)。多元智慧豐富人生。台北:遠流。
    二、英文部分
    Bandrowski, J. F. (1985). Creative Planning Throughout the Organization.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Barron, F. (1988). Putting creativity to work.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76-9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ron, F., & Harrington, D.(1981).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2, 439-476.
    Basadur, M. S. (1995). Optimal Ideation-Evalution Ratio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 63-75.
    Callahan, L. M.(1978). 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Virginia: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 Children.
    Guilford, J. P.(1971). Creativity and its caltiration.NT: Harper and Row.
    Guilford, J. P.& Hoepfner, R. (1971). The analysis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Helson, R. (1996). Arnheim award address to divison 10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9, 295-306.
    Herderson, S. J. (2004). The Finer Dimensions of Enjoyment.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6, 293-31.
    Isaksen, S. G. & Trefflinger, D. J. (1985).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he Basic Course. Buffalo, NY: Bearly .
    Koberg, D., & Bagnall, J. (1981). The All New Universal Traveler: A Soft-Systems Guide To Creativity, Problem-Solving, And The Process Of Reaching Goals. Los Altos, CA: William Kaufmann.
    Lair, J. (1984). Change induction groups psychotherapy, integrity groups, peer counseling In R.J. Corsini (Ed.).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2, 493-494.
    Leonard, D. A., & Swap, W.C. (1999). When Sparks Fly.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449-4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onahan, T. (2002). The do-it-yourself lobotomy-open your mind to greater creative thinking. NY: John Wiley & Sons.
    Mooney, R. L. (1963). A Conceptual Model for Integrating Four Approaches to Identifcation of Creative Talent. In C. W. Taylor, & F. Barron.(Eds), Scientific Creatifity: Its Re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pp.331-340). New York: Wiley.
    Osborn, A. F (1953). Applied Imagination.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
    Osborn, A. F. (1956). Your Creative power (12th ed.)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Rhodes, M(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 42, 305 -310.
    Roth, W. M.(2001). Learning science technology design.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 387(7), 768-790.
    Runco, M. A. (2004). Creativ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vol.55, pp.657-687.
    Stein, M. I.(1967). Creativity and culture. In R. L. Mooney, & T. A. Razeik(Eds), Explorations in creativity. New Work: Harper.
    Sternberg, R. J. (1988). 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 In Sternberg, R. J.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125-14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1985). Beyond IQ: Atriarchic theorey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51,677-688.
    Sternberg R. J. (2005).Creativity or creativities? IN teri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3, 370 – 382.
    Taylor(1988). Creativity: Progress and Potential. New York: McGrow-Hill.
    Tomlinson-Keasey, C., & Keasey, C. B. (1993).Graduation from college in the 1930s:Terman 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In K. D. Hulbert & S. D. Schuster (Eds.) Women’s lives through time:Educated wome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63-9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it think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in its testing. In Sternberg, R. J.,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las, G.. (1926). The Arts of Thought, Jonathan cage, pp. 79-96.
    Wallas,G.(1976).The arts of thought.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oodman, R. W., Sawyer, J. E.& Griffin, R. W. (1993). 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2), 293-32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