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志勇 Chiang, Chih-Yung |
---|---|
論文名稱: |
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實踐之行動研究—以國中生法院參訪及模擬法庭為例 Toward 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law-related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using court trips and moot court as examples |
指導教授: |
劉恆妏
Liu, Heng-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5 |
中文關鍵詞: | 法治教育 、體驗學習 、法院參訪 、模擬法庭 |
英文關鍵詞: | law-related educati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court trips, moot court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7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26 下載:9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透過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的實踐,來瞭解體驗學習取向的教學策略對國中生學習法治認知的影響,並探討實踐歷程中學生對課程實施的意見與回饋,以及教師將面臨的困難與可能的解決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首先,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對國中生的法治認知學習能有正面的提升。其次,多數學生喜歡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的安排,認為體驗學習取向的課程設計可以增加學習興趣並可幫助學習法治知識,其中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活動是法庭旁聽及模擬法庭。另一方面,教師於課程實踐歷程面臨的困境包括課程實施時間安排的限制、參訪法院無法配合課程設計的要求、校內同儕不支持研究的壓力、以及教師上課時間掌控及帶領反思的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
最後,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供未來實施法治教育及後續研究之參考。希冀透過體驗學習理論的應用,為法治教育的推展注入新的活力。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outcome of adopting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towards law-related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threefold. First, findings show that the experiential approach lead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egal knowledge. Second, most students demonstrat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uch an approach, believing that it raise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content material. In particular, the students found court trips and moot court to be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Third, the teachers listed several potential challenges that may arise, including limit of teaching time, insufficient administrative collaboration, lack of research support in schools, and inadequate professional skills to conduct such a learning approach. The study provided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 It is hoped that the experiential approach will offer a new perspective to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壹、中文部分
王全興(2006)。體驗學習的理念及其在教育情境的應用。台灣教育,640,32-36。
王兆鵬(2012)。2011年刑事程序法發展回顧。台大法學論叢,41,1575-1599。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1)。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臺北市:揚智。
司法院(2004)。「新修正刑事訴訟法」宣導手冊。2015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work/work02/work02-02.asp
司法院(2013)。司法院104年度施政計畫綱要。2015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aboutus/aboutus06.asp
司法院(2015)。大法官解釋第86號。2015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86
司法院(2015)。大法官解釋第392號。2015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392
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北律師公會(2012)。認識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師手冊。臺北市:五南。
伍振鷟(1988)。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法院組織法。2015年5月1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B3%95%E9%99%A2%E7%B5%84%E7%B9%94%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刑事訴訟法。2015年5月1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88%91%E4%BA%8B%E8%A8%B4%E8%A8%9F%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憲法。2015年5月24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86%B2%E6%B3%95
何富財(2004)。能力帶著走—體驗教育的規劃與應用。師友月刊,444,58-60。
吳木崑(2005)。國小二年級綜合活動實施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35-54。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李宗葳、林新發、曾錦達、林文律(1994)。我國民主法治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教育部訓委會專案,11-02。
李宗葳(1996)。國小民主法治教育之課程內涵與課程實施之研究。臺北師院學報,9,19-52。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臺北市:心理。
李佩蓓(2005)。體驗學習方案融人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學生自我效能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李彥慧(2004)。由學生自治論學生法庭之建制與功能一以台大學生法庭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5,169-189。
呂啟元(2007)。國家政策評論基金會_從劫車與自焚案論司法改革。2015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710
林山田(2008)。刑法通論(上冊)。臺北市:元照。
林之婷(2010)。法治教育於八年級社會學習領域實施之行動研究-以案例教學法為方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作逸(2013)。國小個案班級運用民主基礎系列《認識責任》教材教學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孟皇(2011)。法治教育露曙光-從學測作文「學校和學生間的關係」談起。司法改革雜誌,82,72-73。
林孟皇、陳叡智(1998)。談國小法治教育之推展。研習資訊,15(5),64-87。
林佳範(2000)。「法治教育」或「教育與法治」—從教師管教行為淺談法治教育之言教與身教。公民訓育學報,9,201-218。
林佳範(2002a)。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公民訓育學報,11,53-66。
林佳範(2002b)。法治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司法改革雜誌,42,64-65。
林佳範(2002c)。從少年不良行為道犯罪行為的法令體系—探討親師的法治教育角色。公民訓育學報,12,123-142。
林佳範(2005)。廢髮禁是法治教育的結束或開始?校規的教育性意涵。師友月刊,459,1-2。
林佳範(2006)。論「寓教於禁」的法治教育觀與處罰之教育性意涵。全國律師,10(6),24-32。
林函緹(2014)。應用議題中心教學法於法治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公民資質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淑敏(2006)。體驗學習在國小社會領域教學實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鈺雄(2005)。檢察官論。臺北市:新學林。
林鈺雄(2006)。刑事訴訟法(上冊)。臺北市:元照。
林瑾芳(2012)。體驗學習方案應用於國小學童關懷能力培養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官秀玲(2009)。教師管教權與學生教育權衝突之解決—兼論學生法庭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季亞南(2009)。國中實施法治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性騷擾防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苑舉正(1999)。公民社會與法治教育。東海哲學研究集刊,6,243-266。
洪中夫(2010)。玩出反思力:101個活化教學的動態反思技巧。臺北市:校園書房出版。
洪頌媖(2013)。活化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以美國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認識正義」為藍本(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慶堂(2006)。再審陳世美案。2015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mlc.moj.gov.tw/ct.asp?xItem=54953&CtNode=15061&mp=014
翁俊生(2009)。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美國「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翁國彥(2004)。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翁國彥(2006)。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台灣的法治教育。全國律師,10(6),4-23。
翁瑞美(2005)。班級法庭對國小學生法治知能及其相關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高涌誠(2003)。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律師雜誌,281,2-4。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廣孚(1992)。西洋教育思想。臺北市:五南。
莊世同(2005)。人文精神、守法意識與法治教育。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5,89-130。
莊展榮(2007)。體驗學習應用在綜合活動領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嘉馨(2008)。運用體驗學習提升國中二年級學生數學領域學習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育典(2005)。人權與法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當代教育研究,13(3),29-58。
許育典、翁國彥(2005a)。法治教育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上)。政大法學評論,85,133-172。
許育典、翁國彥(2005b)。法治教育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下)。政大法學評論,86,1-48。
許育典(2010)。法治教育在台灣中小學的實踐與檢討。載於湯德宗、鍾騏(主編),2010兩岸四地法律發展(下冊)-法學教育與法治教育。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許嘉玲(2010)。刑事訴訟法釋論。臺北市:一品文化。
教育部(1997)。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2015年5月9日,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5年5月9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login_type=1&header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2015年5月9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login_type=1&header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20,1-31。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 :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傑生(2003)。法治教育實例演練—看電影學法律。律師雜誌,281,99-102。
張澤平(2006)。散播法治的感覺—「法治教育向下紮根」活動2003年至2006年紀實。全國律師,10(6),38-47。
張樹倫(1998)。加強憲法教育¬落實民主法治。台灣教育,568,17-23。
陳彥廷(2012)。國(初)中公民教科書法治教育內涵之演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栓銘(2012)。電腦概念構圖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研究-以法治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惠美(2000)。合作學習。2015年5月20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588/?index=3
陳碧祥(1999)。教育改革與教育意識-兼談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課程與教學,2(4),89-101。
陳錫蕃、吳銘彥(2012)。國家政策評論基金會¬_論我國刑事審訊制度之爭議。2015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10977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旭田(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律師雜誌,281,38-49。
黃旭田(2006)。「友善校園」的困境、反省與推動策略。全國律師,10(6),33-37。
黃明月(2000)。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35-56
黃政傑(1994)。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姵菁(2013)。國中生學正義 -一個導師班級經營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國峰(2004)。人權法治教育理念之探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說起。學生輔導,95,105-115。
黃雅玲(2010)。從媒體識讀落實人權法治教育-以線上遊戲廣告識讀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榮村、賴惠德(1997)。各級學校法律教育之檢討。律師雜誌,210,41-47。
曾瀞萱(2014)。正義怎麼教-民主基礎系列「挑戰未來公民版」正義概念融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賈至妤(2006)。跨領域數學體驗學習對國小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董秀蘭(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在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應用:結構性爭論模式的實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2),53-64。
鄭文龍(2011)。台灣需要陪審團—人民當家做主的審判制度。臺北市:前衛出版。
蔡居澤(2012)。情境教學法在綜合活動領域教學的應用。體驗教育學報,6,173-178。
蔡姿娟(1998)。民主社會轉型下的法治教育。高市文教,63,38-40。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慧雯(2005)。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法治教育課程內涵探討-以康軒版第四冊第三本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6),36-51。
蔡墩銘(2012)。刑事訴訟法概要。臺北市:三民。
劉恆妏(1999)。由包公系列小說看傳統中國正義觀。月旦法學雜誌,53,35-46。
劉鴻蘭(2012)。體驗學習理論運用於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鄧毓浩(1998)。論青少年法治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221-232。
鄧毓浩(2011)。百年來我國國(初)中公民教科書的演變發展。論文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舉辦的教科書百年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國村(2002)。民主法治教育。師友月刊,416,57-59。
盧映潔(2012)。「我觀、我觀、我觀觀觀」人民觀審制度之嘉義地方法院模擬法庭觀察分析。司法改革雜誌,91,18-21。
魏玉鳳(2014)。以體驗學習進行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國小二年級生活課程之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127,6-13。
羅寶鳳、白亦方(2002)。經驗學習理論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策略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5(4),89-106。
貳、英文部分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995). AEE definition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The AEE Horizon, 15(1), 21.
Clark, L. H., & Starr, I. S. (1986). Second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ethods. N. 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Kappa Delta Phi.
Fott, D. (1961). John Dewey: America philosopher of democrac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raft, R. J., & Sakof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Lee, P., & Caffarella, R. S. (1994).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engaging learners in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tivities. In L. Jackson & R. S. Caffarella (Eds.), Experi- ential leaning: A new approach (pp. 43-54).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No. 6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arr, I. (1977). The law studies movement: A memoir.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55(1),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