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後,臺灣現代化過程加速,整個社會經濟環境有明顯改變, 新打港潟湖沿岸區亦受到明顯的衝擊:工業化使潟湖水域受污染,潟湖沿岸聚落的養殖水源與漁業活動空間因而消失;島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魚類蛋白質需求的增加以及養殖技術的進步,使養殖魚類更加商品化與雜異化;運輸工具,交通路線的改善,亦使新打港潟湖沿岸區與外界的互動更加頻繁.凡此種種,在在皆說明了維繫潟湖沿岸共同生活網絡的紐帶已漸消失,各聚落因而依其補同的自然,人文條件而有不同的發展蛻變方向. 新打港潟湖沿岸區域,在區域發展過程中,人與潟湖的關係,隨著社會過程的演進與自然環境的變化,而漸疏離.原有的區域整合力量:以潟湖為中 心形成的生活網絡,也因此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型態的區域整合力量:區域意識漸浮現. 新打港潟湖沿岸區由人群的運作所產生的區域意識,表現在居民懷念往昔以潟湖維生的日子及為抵制潟湖環境被破壞而積極參與的抗爭活動.區域意識使原本看似瓦解的區域在凝結,而區域整合力量---由生活網絡到區域意識的浮現,也就是區域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