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淑娟
論文名稱: 國家與地方: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1700s-1945)
指導教授: 施添福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2
中文關鍵詞: 國家地方鄉街地點位置旗山
英文關鍵詞: state, local, town, situation, position, Chi-Sha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1下載:20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的鄉街發展,通常是一個區域特性的反映,對於台灣鄉街特性的研究,有富田芳郎、陳正祥、施添福等學者,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本文著重於將鄉街發展視為國家施為與地方條件對應下的結果,並以位處沿山地區的旗山街,歷經清代與日治時代的發展作為討論對象。本文以「地點-位置」的特性,作為鄉街「地方」條件的分析,以清代與日治時代國家對地方經營管理態度與投入程度差異,包含行政區劃分、族群政策、基礎建設、產業政策等視為「國家施為」,將國家與地方彼此作用的結果,投射在區域的發展脈絡。
    由於沿山鄉街有其限制性與優越性,在國家與地方的作用下,限制性與優越性的變動,帶動旗山鄉街市場圈的縮小與擴張。旗山街位在屏東平原的西北隅,卻和台南、高雄平原之間隔著內門丘陵,位於兩個地形區之間的經過性位置,旗山街前身的蕃薯寮,在清代就形成街肆,不過到清末止只發展成一條200公尺左右的街,人口約千人;日治時代卻逐日發展為萬人以上的沿山地區中心,究竟國家機制與地方條件如何在旗山街對應,帶來不同程度的發展?為主要研究焦點。
    經研究分析,本文發現就地方特性與國家行政機制而言,旗山雖多山,還是具備一個對外開放的交通系統,其具有沿山、聯繫府城和平原、番界通過、閩客接觸的地理位置特性。在國家的行政管理機制操作下,行政區的劃分變化頻繁,從清代位於台灣縣、鳳山縣交界,到日治時代幾度變動下,最後成為高雄州的下級行政區,且為旗山郡的行政中心。
    清代蕃薯寮街所在的羅漢外門里地區,由漢人取代原大傑顛社人的勢力後,慢慢在楠梓仙溪下游兩岸形成一個以福佬人為主的漢番雜錯的羅漢外門地區,人文劃定的番界與縣界沒有限制羅漢外門里福佬人活動的範圍。其以稻作、甘薯、姜黃、甘蔗等為主的為生活動,商業農作氣氛濃厚。清代對處於邊界的羅漢外門地區,立番界、設汛、置巡檢、開撫蕃機構,長期投以國家勢力經營。因為盜匪叢雜、清代軍事人員駐紮帶來的相對浮動、加上和鄰區瀰濃客家人長期的衝突,羅漢外門地區的社會風氣呈現浮動不安。在各聚落中,蕃薯寮街因其具有進出中路的起點、邊界要地、進出番界處、近河處形成渡口各優勢,乾隆中期蕃薯寮街慢慢形成街肆。受國家管理地方的消極態度影響,因防汛官兵軍紀不佳、台鳳邊界的浮動、閩客社會隔閡、楠梓仙溪中上游的封閉等作用,蕃薯寮街成為一個區域貨物流通受阻、腹地難以擴張的鄉街,街區並未擴大。不過蕃薯寮街也建立了天后宮來整合外門地區人群,成為羅漢外門地區集商業、軍事、行政、宗教的中地。
    日治時代國家勢力介入開發蕃薯寮街附近的山區與平原、調解族群的對立僵局,逐漸打通區域間的隔閡,促進了區域內部和外部的流通,使得旗山街外部區域的擴張,以蕃薯寮街為行政、軍事、交通中心的區域逐漸擴大,區域內各地事業發展帶動了人口增加與貨物流通情形,以蕃薯寮街作為中心的放射狀交通網絡,連結了區域內各地。旗山街成為沿山的門戶,其發展機制正是清代地方發展所缺乏的國家勢力。
    蕃薯寮街為治理沿山地區行政中心,帶來大量從事基本部門的人口,為了開發沿山與內山的資源,旗山連結了高雄、台南外部市場與沿山地區,國家勢力在旗山街的運作,一則強化「街」的中心地位,一則擴大其連結的區域;建立再度發揮旗山街「沿山位置」特性的結構。日治時代蕃薯寮街的門戶地位,比清代的經過性位置所提供的交易地點,更具有控制性。且將軍、政、警的國家服務部門,與民間商業、勞役、人力結合起來,成為旗山街吸引他地人口移入的潛力。
    日治中期以後,因為香蕉、鳳梨、特用作物等農業的發展,又帶動街區各事業蓬勃發展。因工作機會大為增加,吸引人群的移入。雖然有各種人群在旗山街區進出,但社會運作是穩定的。街區也不斷的擴張。街區並非自然的伸展,而是街區改正計畫主導下形成的發展型態。
    總言之,清代蕃薯寮街的發展,是自然的在地點的「限制性」、位置的「通過性」基礎上興起,卻因為國家沒有積極作為,所以「通過性」的優點並未積極發揮,因此,只有發展出一條鄉街。日治時代旗山街的發展,是政府積極降低對外聯絡的「限制性」,極力強化街區的「通過性」,提高其空間的輻輳性;被強化後的門戶地位,政府不斷投入經費維持其中心性。日治時代旗山街區的擴張,基本上就是國家徹底發揮了沿山鄉街門戶位置的結果。

    國家與地方:旗山鄉街發展的詮釋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區的分析 22 第四節 研究觀點與架構 26 第二章 旗山的自然環 境與行政區沿革 30 第一節 自然環境 30 第二節 旗山的地理位置 38 第三節 國家行政區劃的空間意義 43 第三章 清代羅漢門地區的發展 54 第一節 清代的土地拓墾 54 第二節 聚落發展與維生活動 80 第三節 邊區浮動社會與國家設官經理 94 第四章 清代的蕃薯寮街:浮動邊區的中地 112 第一節 蕃薯寮街的興起 113 第二節 蕃薯寮街的發展 121 第三節 蕃薯寮街的商業網絡 127 第四節 蕃薯寮街街區的空間型態與社會整合 132 第五章日治時代國家政策施展下的區域擴張 147 第一節 制度的創設與國家勢力進入 148 第二節 地方發展基礎的整合 169 第三節 事業興起對地方的帶動 181 第四節 國家介入帶來沿山鄉街的發展動力 191 第六章 日治時代的旗山街:山地與平原資源的整合中心 192 第一節 國家力量強化門戶地位 194 第二節 內外部農林事業發展 205 第三節 工商發達與社會組織強化 215 第四節 街區擴張:從蕃薯寮街邁向旗山街 225 第七章 結論 232

    引 用 書 目
    一、中文部分

    1.史料
    王必昌
    1961《重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13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瑛曾
    1962《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09《平埔蕃調查書》,手寫稿。
    不著撰人
    1959《台案彙錄甲集》,台灣文獻叢刊,第3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59《安平縣雜記》,台灣文獻叢刊,第52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3《台灣私法物權編》,台灣文獻叢刊,第150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3《清聖祖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6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3《清世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67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3《台灣府輿圖纂要》,台灣文獻叢刊,第18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3《清仁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87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8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4《台案彙錄己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9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雍正硃砂奏摺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300種,頁196,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5《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第218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文儀
    1962《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元文
    1960《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6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姚 瑩
    1957《東槎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7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7《台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范咸
    1961《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高拱乾
    1960《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
    1961a《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
    1961b《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3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國瑛
    1959《台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55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叔璥

    劉良璧
    1960《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蔣毓英
    1985《台灣府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謝金鑾
    1962《續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盧德嘉
    1960《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藍鼎元
    1958《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藍鼎元
    1958《平台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4種,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專著
    高縣府
    1959《高雄縣志稿藝文志》。高雄縣政府。
    山林管理所編
    《高雄山林管理所業務概況》,高雄山林管理所。
    台灣總督府幕僚編著,
    1914,《台灣總督府陸軍幕僚歷史草案》,台北:捷幼。
    必麒麟著
    1993,陳逸君譯《老台灣》,臺原出版社。
    伊能嘉矩
    1996《台灣踏查日記》,南天書局。
    伊能嘉矩
    1991《台灣文化志》,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
    伊能嘉矩原著,溫吉譯
    1957《台灣番政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柯志明
    2001《番頭家》,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
    吳田泉
    1993,《台灣的農地開發與水利設施》,台灣農業史,頁305-306。
    吳進喜、許淑娟、李明賢
    1997,《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李允斐
    1997《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林文睿監修,何培夫主編
    1995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高雄市.高雄縣篇》,國立中央圖書館。
    施添福
    1982《台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台灣師大地理系。
    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頁59-60,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洪敏麟編
    1978《台灣南部地區抗日份子名冊》,第三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夏黎明
    1992,《台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台北市: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陳秋坤
    1994《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4),頁213-222。
    陸軍幕僚編
    2000《台灣總督府陸軍幕僚歷史草案》,捷幼。
    黃瓊慧等撰
    2000《台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致誠
    1996,《高雄縣產業》,高雄縣政府。
    溫振華
    1997《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縣文獻叢書系列。
    鍾幼蘭等
    2001《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7》,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3.學位論文
    池永歆
    1996《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元」區域構成為例》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池永歆台灣師大地理博論
    吳育臻
    1987《新竹縣大隘三鄉聚落和生活方式的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進喜
    2000《二層行溪流域的開發和區域特色(1668-189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學明
    1986《金廣福隘墾與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北埔台灣師大歷史碩論
    李允斐
    1989《清末至日據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芬
    1987《台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的生活調適》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2000《綠島的區位與人文生態的變遷》,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明賢
    1991 《咸菜甕—一個沿山鄉街的空間演變》,頁1-121,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慧
    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慧
    2002《台南縣南化鄉菜寮溪流域人文生態系統的變遷》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施雅軒
    2001《竹苗原住民區域的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
    夏黎明
    1992《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台灣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張瓊文
    2001《土地、社會與國家:新店地區的空間性轉化》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梁宇仁
    1988《清末北埔聚落構成的研究—一個客家居住型態之探討》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莊英章
    1978《林杞埔—一個台灣市鎮的台灣經濟發展史中研院民族所專刊乙種第八號
    莊淑姿
    1996《香蕉產業與鄉村發展之研究—以旗山鎮為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碩
    2002《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農林土地開發》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黃瓊慧
    1996《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楊宗穆
    2001《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展(1790-1945)》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楊淑卿
    1992《北港區域之形塑與演化》,頁1-113,台灣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詹瑋
    2001《台北文山地區百餘年來的變遷與發展(1761-1945)》政大歷史所博論。
    謝繼昌
    1984《仰之村的家族組織》中研院民族所。
    鍾謹霖
    1998《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鍾寶珍
    1992《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蘇仁榮
    1990日據時期新埔街庄的形成與發展》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4.研討會、期刊論文
    王世慶
    1987 <日據初期台灣撫墾署始末>,《台灣文獻》,38(1),頁203-243,台灣省文獻會。
    1991,《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萬龍譯
    1985,台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五輯,頁372,台灣省文獻會
    林朝棨
    1957,<台灣地形>,《台灣省通志稿 卷一 土地志‧地理篇》,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松井先生 陳金田譯
    1990 <訪問台灣的模範部落>,《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昭和11年刊於台灣日日新報),頁163-18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國川
    1995﹤地理學的內涵與地理教材的組織﹥,《地理教材的設計與實踐》,頁173-187,台北:師大書苑。
    施添福
    1995,﹤日治時代台灣東部熱帶栽培業經營和區域發展﹥,《台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論文》,頁6-10,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施添福
    1996,<蘭陽平原傳統基層社會空間的形成及其演變>,《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頁30-78,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施添福
    1989 <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台灣風物》,39(2):1~42。
    1990 <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台灣風物》,40(1):37~66。
    1999 《天庾正供與鹿港飛帆》,<五十年來台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省文化處主辦和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承辦。
    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33-112,南港: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0,「南台灣鄉土學術研討會」中發表<台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組織-以民雄為例>嘉義:中正大學。
    2001<日治時代台灣東部熱帶栽培業經營和區域發展>,台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論文,頁1-50,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4<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頁2。
    1998<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2001,頁88-102,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2,<日治時代台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台灣史研究8(1),頁17,南港: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2<國家、環境與台灣內山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中部罩蘭埔為例>,環境史國際研討會,頁1-51,南港: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3<日本殖民下的東部台灣:第二台灣的論述>,研討會論文集,頁33-112,南港: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0,《關山鎮志》(下),關山鎮公所。
    康豹
    2002〈南台灣的殖民政府與地方社會:1915年噍吧哖事件的歷史背景〉,「生活、知識與中國
    溫振華
    1996《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縣文獻叢書系列,頁43-44。
    旗山鎮公所
    〈藝文篇〉《旗山鎮誌》第三冊,暫訂頁1-9,未出版現存於旗山鎮圖書館
    吳進喜
    1999《羅漢門地區的開發與中心移轉》台灣師大地理碩論

    二、日文部分
    1. 專論與史料
    山口藍
    1940 <暴騰の姜黃とは如何なり作物なりゃ>,《台灣農會報》,3(1),頁40-50
    土屋重雄
    1897,《台灣事情一班》,中國方志叢書第115號,成文出版。
    石橋亨
    1903〈蕃薯寮聽管內山下富源〉《台灣協會會報》第8卷,第53號,頁10-12。
    台灣大觀
    1923〈南部台灣に於けろ殖產及び工業〉,《最近の南部台灣》,(大正12年,台灣大觀社印),頁435,成文出版。
    阿緱廳
    1916《阿緱廳》,阿緱廳出品協會。
    旗山街役場
    1928-1938《旗山街管內概況》。1942《旗山街管內概況一覽簿》。
    旗山郡役所
    1933《旗山郡要覽》,台北:成文。(1934、1935、1940)
    旗山青年會
    《會報》,第一號(大正12年印),頁79--109。
    旗尾山人
    1901,〈蕃薯寮管內新港卓侯及び大傑巔社熟番移住及沿革〉,《台灣慣習記事》。
    台南新報社
    1907,《台灣南部紳士錄-蕃薯寮廳》,頁493-497,台南:台南新報社。
    台南縣報
    台南縣公文第83號(台南新報第388號附錄),縣令22號,〈改定街庄社長管轄地域〉,明治33年11月13日,頁12-13。
    台灣支部報
    1904〈蕃薯寮廳下產業狀況〉,《台灣協會會報》,10(74),頁20-22。
    台灣大觀社
    1923〈南部台灣に於けろ殖產及び工業〉,《最近の南部台灣》,(大正12年台灣大觀社印),頁454-457,成文出版。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1898 <嘉義以南畜產業>,《台灣殖產報文》,第一卷第二冊,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1898<臺北臺中臺南三縣下地質及礦物>,《台灣殖產報文》。
    和崎恒一
    1942 <高雄州旗山郡に於けゐ苧麻の栽培>,《台灣農會報》,4(5),頁61-65。
    高雄州教育會
    1930,《高雄州地誌》,中國方志第286號,成文出版。
    森口 雄稔編著,伊能嘉矩原著
    1992,《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板橋:台灣風物雜誌社。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1904《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第一回事業報告》。
    1905《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一編,第二編,台北: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1905《臨時台灣舊慣調查第一部報告書》。
    1905《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卷(一)。
    《台灣私法物權篇》。
    1904《台灣大租取調書》。
    富田芳郎
    1950 <東勢>《台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頁48-52,台灣風物雜誌社。
    富田芳郎
    1943 <後篇—台灣の町>《台灣文化論叢》,頁187-221,清水書店版。
    富田芳郎
    1944 <高雄州旗山の町の變遷>,《民俗台灣》,4(3),頁24-27。
    熱帶產業調查會
    1935 《バナナ產業ニ關スル調查書》,頁1-13,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蕃薯寮廳報
    明治36年,《蕃薯寮廳報》第1號,(台南新報第1026號),頁223-224。。
    蕃薯寮廳報第41號、第61號。
    府報:第96號。
    會報
    1901〈台灣南部經濟界ノ的實情〉,《台灣協會會報》,6(33)株式會社ゆまに書房。
    1902〈楠梓坑蕃薯間ノ道路〉,《台灣協會會報》,7(42),株式會社ゆまに書房。

    2.統計資料

    台灣總督府企劃部編
    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38年~大正8年份。
    台灣常住戶口統計,昭和7年~13年份。
    台灣總督府臨時國勢調查結果表,大正14年,昭和10年份。

    3.地圖及其他
    《台灣堡圖集》,台北:遠流。
    經建版,二萬五千分之一,內政部。
    日治時代土地台帳,旗山段、圓潭仔段、旗尾段、溪州段、北勢段、磱碡坑段。
    日治時代地籍圖。
    日治時代戶口簿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5年:檔號4682。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檔號4882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6年:4410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6年:4417。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8年,檔號4868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44年,檔號1531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44年,檔號5540。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44年,檔號6152002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昭和9年,檔號10357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檔號:985。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檔號1103。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5695。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44年,檔號:5543。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5年:檔號4395。

    三、西文
    Hart, J.F.(1982) The Higheset Form of the Geographer`s Ar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ers, 72(1):1-29.
    Hartshorne, R.(1939),The Nature of Geography, AAG.
    John Fraser Hart(1982),The Highest Form Of The Geographer’s Art,A.A.A.G,pp. 72(1):1-29。
    P. Steven Sangren(1987,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anford, California.
    John R J.&Gregory,D.&Smith,D.M.,ed.(1996)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4th edtion,Oxford Blackwe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