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桐良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國民中學行政管理之個案研究 Cas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of Taipei Municipal Junior High Schools |
指導教授: |
游進年
Yu, Chin-Ni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9 |
中文關鍵詞: | 優質學校 、行政管理 |
英文關鍵詞: | quality school, administr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2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針對臺北市國民中學之行政管理進行個案研究,從中瞭解行政管理所蘊藏問題的分析及其因應策略,並能讓這些問題獲得解決。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以一所國民中學為個案進行研究,藉由文件分析法,匯集個案學校相關檔案,掌握豐富有效文件資料,藉以探討分析學校的發展脈絡,從觀察法與訪談法,觀察、記錄事實,可以從中獲得廣泛的校園資訊,並能發現與診斷個案學校行政管理模式,經過資料分析與討論,結合個人省思從中所獲得的啟示,以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營造校園成為學習型的組織。
二、e化管理與創新管理提升行政效率。
三、有效溝通凝聚向心力。
四、經費有限是普遍現象。
五、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低。
六、教師參加研習意願低。
七、教師自我省思少。
八、各處室仍然存在本位主義。
九、對行政人員獎勵少。
本研究對個案學校校長的建議如下:
一、多鼓勵行政同仁表達意見。
二、避免權威下的決定。
三、增加實質獎勵措施。
本研究對個案學校行政人員的建議。
一、行政人員應勇於公開場合陳述看法。
二、行政人員應製作標準作業流程圖。
三、鼓勵行政人員參加進修研習。
四、激發行政人員不斷創新。
五、鼓勵行政人員參加員工聯誼活動,紓解工作壓力。
Abstract
The research is aimed to conduct a case study of on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based on the school’s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unveil its problems and analyze them so as to provide with strategies to solve them.
Th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is qualitative research, done by the case study of on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Firstly, collect the correlative files of the case study school, so the documents are abundant enough for analyzing and learning the developmental context of the school. Secondly, by observing and interviewing, note down the facts about the school and then gain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ampus in order to figure out and diagnose the patterns of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the school uses. Through the data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bove school files and documents, and the personal inspiration by my self-reflecti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then proposed.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i. Operate and manage the campus to be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ii. Increase administration efficiency by e-management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iii. Effective communicate more to build staff’s sense of belonging to school.
iv. It is common that the budget is limited.
v. Few of the teachers would like to serve in th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vi. Teachers are not usually active in attending seminars
vii. Teachers seldom do self-reflection on their jobs.
viii. Departmental egoism exists.
ix. Incentives given to administration staff are few.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for the principal of the case study:
i. Encourage the administration staff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more often than before.
ii. Avoid decisions made by exercising one’s authority.
iii. Increase practical measures to reward the administration staff.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staff of the case study are as follows:
i. Administration staff should be active in expressing their thoughts in public.
ii. Administration staff should produce a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lowchart.
iii. Administration staff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attend professional seminars.
iv. Administration staff should be inspired to be innovative.
Administration staff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join the school’s social activities to release the work pressur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3)。教育行政組織,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119-124)。臺北市:心理。
丁一顧、張德銳(2005)。中小學家長參與及其與教育品質的關係。教育研究月刊,135,85。
王千倖(2002)。從變格理論談學校資訊科技教育,載於張銀富(主編),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440-442)。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18)。高雄市:麗文。
王文霖(2001)。高級中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如哲(1999)。教育行政的回顧與展望,載於教育行政(297-302)。高雄市:麗文。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臺北市:五南。
王如哲、黃月純(譯)(2004)。Edward Sallis,&Gary Jones原著。教育知識管理。臺北市:五南。
王如哲等(譯)(2004)。Joseph Murphy, Karen Seashore Louis原著。教育行政研究手冊。臺北市:心理。
王弘杰(2006)。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經營。師友,472,48-51。
王瑞壎(2006)。從學校行政領導與管理之差異省思校長角色。教育研究月刊,142,94-95。
王慧秋(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王嬿淑(2005)。教育政策行銷之個案研究—以台北市教育局精緻教育政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文雄(2001a)。導論,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23)。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雄(2001b)。溝通,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156-169)。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雄(2001c)。評鑑,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246-247)。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雄(2001d)。人員,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282-288)。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志正(2005)。從實務看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的時代意義、困境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29,19。
朱博湧(2005)。藍海策略台灣版。臺北市:天下文化。
何金針(2003)。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幼獅。
李呈奇(2002)。大學推動校園e 化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幸(2001)。國民中學學習型組織、教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飛鵬(2006)。有做、做完、做對、做好。商業周刊,979,12。
何瑞薇(譯)(2001)。Edward Sallism原著。全面品質教育。臺北市:元照。
李政宏(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管理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粵強(2001)。團隊績效管理導向對組織信任及組織團隊績效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李蕙年(2005)。高級中等學校學習型組織、知識管理能力與學校效能相關性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百祿(2004)。學校領導-願景、領導與管理。高雄市:復文。
吳奇美(2006)。優游山林做學習的主人。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吳明清(2001a)。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清(2001b)。教育向前跑(續)-教育改革的思維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清(2004)。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五南。
吳武雄(2006)。創造優質˙掌握優勢-打造紅樓新傳奇。發表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聯合舉辦之「臺灣北區中小學校長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臺北市。
吳宗立(2003)。學校行政研究。高雄市:復文。
吳思達(1999)。高職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3)。學校行政(再版三刷)。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1)。教育發展研究。臺北市:元照。
吳清山(2002)。當前校長遴選制度的迷思與省思。教師天地,118,8-13。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3)。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5a)。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05b)。優質學校中課程發展、教師教學與專業發展之指標內涵及實踐策略分析。教師天地,134,23。
吳清山(2005c)。學校創新經營方案之建構。中等教育。56(3),17-25。
吳清山(2006)。創造優質掌握優勢,載於吳美慧(主編),優質學校2006-行政篇(頁14)。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清山、林天佑(2006)。趨勢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33,156。
吳清山、賴協志(2006)。國民中小學校創新經營成效阻力與因應途徑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41,69。
吳清基(1990)。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8)。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2001)。學校行政新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2005)。迎接2005臺北市教育品質年談建構優質學校教育環境。教師天地,134,4-8。
吳清基等(2006)。優質學校2006-行政篇。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堂鐘(2002)。臺北縣之國民中學工作團隊之知覺管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天祐(2003)。教育行政計畫,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76-84)。臺北市:心理。
林天祐(2004)。英國中小學教育品質管理策略及方案。教育研究月刊,123,52。
林志成(2004)。建構卓越的教育績效責任文化。教育研究月刊,124,43-44。
林志成(譯)(2004)。Joseph Murphy & Karen Seashore Louis原著。學校及文化。載於張鈿富(總校閱),教育行政研究手冊。臺北市:心理。
林明地(1998)。學校領導:平衡邏輯與藝術。臺北市:五南。
林明地(1999)。教育行政領導,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82-87)。高雄市:麗文。
林明地(2006)。論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組織再造。教育研究月刊,144,6。
林建維(2002)。國際企業研發人力資源策略、創新管理對組織創新能耐影響之研究—以M企業集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俊杰(2005)。桃、竹、苗四縣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知識管理相關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婉如(2006)。臺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鎮坤(2001)。計畫,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108-109)。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如美(譯)(2004)。Noel M.Tichy & Nancy Cardwell著。教導型組織。臺北市:天下。
邱雅娟(2004)。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錦昌 (2001)。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臺北市:元照。
周崇儒(2003)。教育行政理論發展,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42-43)。臺北市:心理。
周錫欽(2005)。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士琳(2002)。學校行政體系中微觀政治現象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明發(2001)。領導,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200)。臺北市:師大書苑。
施宜煌(2005)。知識經濟時代教師專業成長意涵的探討。中等教育,56(6),103-106。
范熾文(2001)。學校行政革新—領導、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商鼎。
范熾文、周昌柏(2006)。學校經營需要創新的思維與行動。師友,10,43-47。
洪有順(2004)。高中教師知識管理行為與教學行為的相關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雪卿(2004)。優質學校營造之研究—以教師效能為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瑞璇(2005)。一位女性主義者的大學行政領導之路。中等教育,56(6),19。
高又淑(譯)(2004)。Joseph Murphy & Karen Seashore Louis原著。導論。載於張鈿富(總校閱),教育行政研究手冊。臺北市:心理。
高佳斌(2004)。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升教師教學效能。中等教育。55(6),89。
高強華(1994)。教育沉思錄。臺北市:南宏。
高強華(2000)。前瞻二十一世紀新教育。臺北市:南宏。
徐月娥(2006)。營造優質的校園環境與重塑學校組織文化。發表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聯合舉辦之「臺灣北區中小學校長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臺北市。
徐作蓉、余學敏、謝勝隆、王巧媛(2005)。各國品質獎評審標準之探討。優質學校。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秦夢群(2001)。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二版五刷)。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2)。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的省思。教師天地,118,17。
秦夢群(2003)。教育行政-實務部分(三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郭秋勳(譯)(2004)。Joseph Murphy & Karen Seashore Louis原著。教育行政
的國際化:理論、研究、政策、實施。載於張鈿富(總校閱),教育行政研究手冊。臺北市:心理。
郭進隆(譯)(2004)。Peter M. 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市:天下。
許士軍(1993)。管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許清福(2005)。國民小學行政人員知識管理、組織氣氛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玉珊(2006)。營造心靈無限學習的空間。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陳志嘉(2002)。國民中學施行全面品質管理之可行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9-35)。高雄市:麗文。
陳秀娟(2006)。國小環境教育資源網站建置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幸仁(2005)。從結構-行動觀點談校長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29,27-28。
陳昆乾等(2000)。卓越的校務經營。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陳建志(2005)。國民小學知識管理缺口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荻卿、張景媛(2004)。內隱認知在問題解決歷程中的腳色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教育研究資訊,12(3),118。
陳梧桐(2001)。經營策略之創新管理─以IC企業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陳寶山(2005)。學校行政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冠學。
陳櫻桃(2001)。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人員輔導工作全面品質管理信念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昭玲(2006)。打造學習e樂園。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陳錫珍(譯)(2006)。學校領導者在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42,121-122。
陳雪麗(2004)。教師反省與心靈成長-省思札記應用初探。中等教育,55(2),123。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4)。中華民國教育年報。臺北市:作者。
張志明(1999a)。教育行政組織,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53-54)。高雄市:麗文。
張志明(1999b)。當前教育改革議題,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261-263)。高雄市:麗文。
張明輝(1998)。學校行政革新專輯。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明輝(2001a)。方法,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363-372)。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1b)。革新,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494)。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臺北市:學富。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能力。社教雙月刊,114,15-19。
張明輝(2004)。精緻學校經營的策略與執行措施。教師天地,128,9。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10-14。
張明輝(2006)。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41。
張家宜(2004)。中美國家品質獎應用於高等教育之比較與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3,5-11。
張盈霏(2005)。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新堂(2005)。高級中學知識管理、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鈿富總校閱、王如哲、馮丰儀、李安明、郭秋勳、鍾任琴、楊振昇、湯堯、江芳盛、林志成、林明地、王麗雲、陳玉娟、陳錫珍、吳政達、林海清、孫志
麟、林妮燕、高又淑等譯(2004)。Joseph Murphy & Karen eashore Louis著。教育行政研究手冊。臺北市:心理。
張銀富(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張慶勳(1998)。學校教育與行政。高雄市:復文。
張德銳(2003)。教育行政激勵,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195-196)。臺北市:心理。
曾燦燈(2000)。學校組織創新氣氛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彭瓊瑤(2001)。國民中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傅燕鈴(2006)。重建安平人的獨特文化。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黃三吉(2006)。打造一所具國際競爭力的優質小學。發表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聯合舉辦之「臺灣北區中小學校長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臺北市。
黃乃熒(1999a)。教育組織文化,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246)。高雄:麗文。
黃乃熒(1999b)。教育行政溝通,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115)。高雄:麗文。
黃木蘭(2006)。人才屬於放對位置又肯努力的人。師友,472,24。
黃光雄(2000)。教育概論(第八刷)。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宗顯(2004)。平衡計分卡的基本觀念在學校創新經營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4,57。
黃秀媛(譯)(2005)。W.Chan Kim & Renee Mauborgne原著。藍海策略。臺北市:天下文化。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振球(1990)。學校管理與績效。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振球(1992)。績優學校。臺北市:師大書苑。
游重光(2006a)。藝術灌溉心靈校園傳唱美麗樂章。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游重光(2006b)。「第三學期」鋪出康莊大道。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
推手。臺北市:作者。
游進年(1990)。國民中學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馮丰儀(譯)(2003)。Tony, B.L., Bell, R. B., Ron, G., & Peter, R.原著。教育管
理學新論:理論、政策與實踐。臺北縣:韋伯。
馮觀富(2002)。教育行政學Q&A。臺北市:風雲論壇。
葉天賞(2001)。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純愿(2006)。品質改善團隊採用知識管理機制對團隊績效之影響。元智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詹棟樑(2002)。學校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4)。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高等教育。
國家品質獎(2006)。2006年7月29日,取自://nqa.csd.org.tw/main.htm
楊烈惠(2006)。灌注科學與環境教育觀念與精神。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楊惠芳(2006)。開發想像力與執行力。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楊振隆(2003)。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實施全面品質管理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振昇(1999a)。教學視導,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頁137-140、頁170)。高雄市:麗文。
楊振昇(1999b)。教育行政決定,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頁142)。高雄市:麗文。
楊振昇(譯)(2004)。Joseph Murphy & Karen Seashore Louis原著。重新思考學校的進步。載於張鈿富(總校閱),教育行政研究手冊。臺北市:心理。
楊振富、潘勛(譯)(2005)。Thomas, L. F. 原著。世界是平的。臺北市:雅言。
蓋浙生(2001)。教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志揚(2002)。學校校能研究,載於張銀富(主編),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306)。臺北市:五南。
趙雅玲(2006)。營造優質學校的策略作法。發表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聯合舉辦之「臺灣北區中小學校長優質學校經營」研討會,臺北市。
談戴明獎(2006)。2006年4月12日,取自http://myweb.hinet.net/home14/hanchingchung/deming/2/21998044.htm。
熊鈍生(1980)。辭海(增訂二版)。臺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蔡進雄(2003)。學校行政與教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蔡進雄(2001)。學校行政領導。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4)。邁向授權賦能評鑑導向的校務評鑑。中等教育,55(2),13。
蔡菁芝(2003)。教育行政決定,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93-97)。臺北市:心理。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精緻教育-臺北市優質學校教育手冊。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優質學校卓越臺北。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6)。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2006年4月12日,取自
http://tpqs.tp.edu.tw/。
歐士賢(2006)。教師的時間管理。2006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cdps.hc.edu.tw/3in1/part2/a/09.htm。
劉世閔(2006)。教師兼職行政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0,141。
劉復苓(譯)(2001)。Arthur, K. Y.原著。組織學習能力。臺北市:聯經。
劉偉瑩(2006)。為學生點燃學習之火。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
市:作者。
劉漪晴(2006)。揮灑知識價值創新發展教學。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
推手。臺北市:作者。
劉漢癸(2005)。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勝能(2000)。學校組織創新氣氛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48。
鄭秋貴(2003)。國民小學實施績效管理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彩鳳(2003)。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鄭彩鳳(2004)。教育績效管理與績效責任。教育研究月刊,124,7。
鄭曜忠(2000)。高級中學行政主管知識管理態度、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賴鑫城(2004)。英國教育改革的啟示。師友月刊,448,32。
錢得龍(2006)。增加曝光率-學校行政的走動管理。師友月刊,463,44-50。
謝文全(1991)。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2)。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志森(2004)。國民小學行政主管知識管理態度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雲嘉地
區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謝長榮(2005)。臺南縣國民小學教師應用知識管理於創新教學之現況與問題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鍾任琴(譯)(2004)。Joseph Murphy & Karen Seashore Louis原著。共創兩性兼容的職場。載於張鈿富(總校閱),教育行政研究手冊。臺北市:心理。
蕭昭君(譯)(1997)。Kenneth G. Wilson,&Bennett Daviss原著。全是贏家的學校-借鏡美國教改藍圖。臺北市:天下文化。
蕭穗珍(1999)。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載於學校變遷與學校革新。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顏永進(2001)。知識管理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運作現況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38-39。
顏若映(2002)。行政決定理論,載於張銀富(主編),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77)。臺北市:五南。
羅吉希(2006)。教學創新的文學饗宴。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羅政璋(2006)。讓每個學生都成功。載於94年標竿100-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作者。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譚以敬(2004)。學校自我評鑑之可行途徑。中等教育,55(2),24-25。
蘇子仁(2004)。臺北市實施教師資訊能力檢定之省思及未來推廣策略。載於教育研究月刊,123,124-125。
戴久永(譯)(1997)。Deming,W.E.原著。戴明的新經濟觀。臺北市:天下文化。
二、英文部分
Aspin D.N., Chapman,J .D., &Wilkinson, V.R.(1994).Quality schooling. London:Cassell.
Ball, S.(1987).The micropolitics of the school. London: Methuen.
Beckman, T. (1999).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J. Liebowitz(Ed.)Knowledge management: Handbook(1-1-1-22).New York: CRC .
Buber, M. (1957).Pointing the way. New York: Harper&Row.
Burns, J.M.(1978).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Row.
Colin, B. J. & Peter, H. (1994). Developing quality schools.London:Falmer Press.
Colin, R.&Colin, M.(1989).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MA:Open University Press.
Costigan, R.D., Ilter, S.S., & Berman, J.J(1998). A multid dimensional study of trust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X (3): 303-317.
Crosby, P.B. (1984).Quality without tears .New York: Mcgraw-Hill.
Dror, Y.(1973).The planning process: A facet design, In A, Faludi(Ed.). A reader in planning theory, p.330. New York:Porgamon.
Genck,F.H.(1983).Improving school performance, New York: Prager.
Glasser, W.(1990).The quality schcool.New York : Harper & Row.
Gorton,R.A.(1987).Schoo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Dubuque, IA:Wm. C.Brown .
Greenfield,W.D. (1991).The micropolitics of leadership in a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In J. Blasé (eds.), The politics of life in schools: Pow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pp.161-184). Newbury Park, CA: Sage.
Juran, J.M. (1988).Juran’s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New York: Free.
LeCompte, M. D., Preissle, J., & Tesch, R(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Maslow, A.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New York: Harper & Row.
Meyer,J.W.,&Rowan,B. (1983).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in In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New York: John W.Meyer & W.Richard Scott(eds). Beverly Hills, CA: Sage.
Nonaka, I.,&Takeuchi, H.(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lis,E.(1993).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PA:Kogan page
Sergiovanni,T.J.(1992).Moral leadershi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veiby, K. E. (2000). What is knowledge management . Retrieved Nov 11,2006,from
http://www.sveiby.com.au/knowledge management.html.
Steers,R.M.(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4th ed.).New York: Harper Collins .
Stern, G. G. (1970).People in contexe: Measuring person-environment in education and industry. New York: Wiley.
Stoner, J. A., & Freeman, R.E.(1989).Management(4th ed.).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Yukl,G.(2006).Leardership in organizations(6th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