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康瀚文
Han-Wen Kang
論文名稱: 臺灣教師專業論述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rofession discours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譚光鼎
Tan, Guang-Di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4
中文關鍵詞: 教師專業論述分析教育改革
英文關鍵詞: teacher profession, discourse analysis, educational refor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0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台灣自1994年四一○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前後迄今(2010年),教師專業論述的形塑與發展過程。本研究先整理教師專業的相關文獻做為理論背景,並探究台灣自遷台後至1990年代教育改革間教師專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之後在研究方法上採取論述分析方法,對當時教師專業論述文本包括官方報告、報章媒體報導、民間團體刊物與學者專家的研究報告進行文本的分析、論述的詮釋與社會脈絡的解釋,並據以形成本研究的研究結論。

本研究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台灣教師的專業特徵從過去道德教化的角色走向專業人員的角色。
二、專業訓練的教師專業論述呈現一種開放走向緊縮的轉變過程。
三、專業組織的教師專業論述呈現出專業主義與工會主義間的對立過程。
四、專業評鑑的教師專業論述呈現出教師成為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
五、台灣教師專業論述的整體現象具有彼此影響、手法與現象互通,以及由官方主導、以市場機制為政策內容的現象。
六、台灣教師專業論述裡,教師已被社會大眾視為專業人員。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對政府官方、教師組織與未來研究的相關建議。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iscourse of teacher profession in the 410 Educational Reform in Taiwan since 1994. First, it reviews the literature for teacher profession to form the theoretic background. Then, it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or teacher profession since the Recession of Taiwan till educational reform in 1990s. The study adopts the methodology of discourse analysis which includes textual analysis, discoursive interpretation, and social contextual explanation. As for the objects of analysis are official reports, newspapers, mass media reports, civil organization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repor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ollowing features for the discourse of teacher profession in Taiwan as its conclusion:

1.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ese teachers have a major change from the moral and edifying role to professional role.
2.The discours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training shows a process of conversion from openness to restriction.
3.The discours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shows a process of opposition between unionism and professionalism.
4.The discours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shows a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of how teachers are regarded as professionals.
5.The above discourses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have comm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hey are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use the market mechanism as the policy content.
6.In the discourse of teacher profession, the public has already regarded teachers as professionals in Taiwan.

To sum up,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teacher organizations, and research groups to help improve teacher profession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目的………………………………………………………………11 第三節 名詞釋義………………………………………………………………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13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章節安排…………………………………………………40 第二章 教師專業的特徵與影響因素…………………………………………55 第一節 專業理論………………………………………………………………55 第二節 教師專業的特徵………………………………………………………74 第三節 教師專業的影響因素…………………………………………………88 第三章 台灣教師專業的歷史發展……………………………………………111 第一節 台灣光復到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推動前夕……………………………111 第二節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推動至解嚴前……………………………………127 第三節 解嚴後到教育改革運動興起…………………………………………144 第四章 師資培育多元化政策與教師專業論述………………………………163 第一節 鬆緊之間:三個師資培育的政策文本………………………………163 第二節 師資培育開放政策下的教師專業論述………………………………167 第三節 從開放到緊縮:教師專業訓練論述的轉變…………………………196 第四節 後續的社會實踐………………………………………………………213 第五章 教師組織與教師專業論述……………………………………………231 第一節 專業主義與工會主義…………………………………………………232 第二節 罷教權與教師專業論述………………………………………………242 第三節 教師工會與教師專業論述……………………………………………249 第四節 強制入會與教師專業論述……………………………………………264 第五節 教師組織興起的社會脈絡……………………………………………274 第六章 專業評鑑與教師專業論述……………………………………………283 第一節 公教分途論述…………………………………………………………284 第二節 績效評量的論述………………………………………………………292 第三節 專業發展的論述………………………………………………………300 第四節 教師專業評鑑論述的後續社會實踐…………………………………317 第七章 綜合討論………………………………………………………………329 第一節 專業訓練的教師專業論述……………………………………………329 第二節 專業組織的教師專業論述……………………………………………333 第三節 專業評鑑的教師專業論述……………………………………………340 第四節 三個論述的歸納統整…………………………………………………345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351 第一節 結論……………………………………………………………………351 第二節 建議……………………………………………………………………356 參考文獻…………………………………………………………………………359 附錄………………………………………………………………………………377 附錄一 台灣省師範學校普通師範科暫行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教學時數表…377 附錄二 拯救國教大聯盟成立記者會新聞稿…………………………………378 附錄三 83-98學年度中小學統計資料………………………………………379 附錄四 我國各級政府赤字及債務餘額………………………………………382 附錄五 教師法草案強調公教不分離報導文本………………………………383 附錄六 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參與學校統計表……384

丁志權(2002)。第二代「師資培育法」的變革與展望。教師之友,43(4),30-36。
中國教育部師範司(2001)。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教育。
中國教育學會(1982)。教育組織與專業精神。台北:華欣。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0)。統計手冊。2010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2122&CtUnit=214&BaseDSD=7&xq_xCat=06
王為國(1995)。國小教師專業自主:一所國小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秋絨(1997)。我國國中師資培育學程之建構。台北:師大書苑。
王家通(1995)。中小學師資培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的展望:教育部與教改會教育政策報告書評析(頁59-70)。台北:師大書苑。
王家通、邱祖賢(1992)。師範教育法修正草案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89-100)。台北:師大書苑。
王紫籃(2010)。國民中小學教師罷教權之研究—全國教師會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之觀點。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王塗發(1996)。戰後台灣經濟的發展。載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冊(頁387-414)。台北:玉山社。
王煥琛(1989)。我國小學師資培育制度發展與趨向。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各國小學師資培育(頁1-22)。台北:師大書苑。
王瑞賢(1995)。國小每日生活時間的實踐邏輯。教育研究資訊,7(2),37-46。
王震武、林文瑛(1999)。另眼看教育改革。台北:桂冠。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台北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輔導教師設置試辦方案。台北:作者。
台北市教師會(1997)。台北市教師自律公約。2006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tta.tp.edu.tw/。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1969)。台灣省通誌(第二冊卷五):教育志.制度沿革篇。南投:編者。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1993)。重修台灣省通志:文教志(學校教育篇)。南投:編者。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卷2期)(1945)。2009年5月30日,取自http://gaz.ncl.edu.tw/guide.jsp?jid=34240081
台灣省政府祕書處(主編)(1947)。台灣省政府公報(民國36年)。南投:編者。
台灣省政府祕書處(主編)(1958)。台灣省政府公報(民國47年)。南投:編者。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1987)。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師範教育篇)。南投:編者。
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1994)。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
立法院(1994)。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字1028號。
立法院公報(1993)。第82卷第73期。
立法院公報(1998)。第87卷第40期。
立法院公報(2003)。第92卷第10期。
立法院祕書處(主編)(1981)。師範教育法案法律案專輯(第30輯)。
伍振鷟(1995)。師資培育法的變革與衝擊。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頁47-53)。台北:師大書苑。
全國教師會(2000)。教師專業守則。2009年3月16日,取自http://forum.nta.org.tw/v362/forumdisplay.php?f=10
朱輝章(1998)。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以教師會為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江丙坤(2004)。台灣經濟發展的省思與願景。台北:聯經。
江炳倫、吳文程(1992)。國民黨政治角色的演變。載於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頁121-14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江澄祥(1995)。五十年來的台灣政治發展及其問題。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百年來的台灣(頁56-109)。台北:前衛。
羊憶蓉(1991)。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頁133-170)。台北:中央研究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0)。中華民國統計年鑑(民國98年)。2010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2115&CtUnit=1049&BaseDSD=34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業(頁1-32)。台北:師大書苑。
但昭偉(1997)。師資培育研究應走的方向及關心的課題。教育資料集刊,22,27-40。
吳奇榮(2006)。不同師資培育制度對國小教師專業能力影響之路。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庚(200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八版)。台北:三民。
吳清山(1978)。我國國民中學師資培養制度及其素質之研究。教育文粹,7,56-66。
吳清山(1997)。教師組織的定位與展望。現代教育論壇,2,3-11。
吳清山(1998)。師資培育法及相關法規內容評析。教育資料集刊,23,97-118。
吳清山(2003)。師資培育法: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研究月刊,105,27-43。
吳清山(2004)。提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127,5-17。
吳清山(2005)。循序漸進推動教師換證、評鑑及進階制度。師友,461,7-11。
吳清基(1990)。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鐵雄、李坤崇(1997)。教師培育與法令變革的省思。台北:師大書苑。
宋明順(1988)。大眾社會理論—現代社會的結構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李奉儒(2008)。中央集權與教育市場:英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55-82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台北:南天。
李毓清、楊志強(2000)。教師信念之研究—以普通大學幼教學程學生為例。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12,113-140。
李筱峯(1996)。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載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冊(頁273-302)。台北:玉山社。
沈姍姍(1996)。專業主義、教師權力與教育行政體制關係:教師權力消長的動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9,103-128。
沈姍姍(1997)。教師專業與教師自主權之社會學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143-H-134-010)。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沈翠蓮(1999)。光復後(1945-1960)台灣師範學校課程與教學之研究。教育學刊,15,227-259。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台北:五南。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教。
周祝瑛、陳威任(1996)。國中日常教學活動之生態研究。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本(1963)。我國師範育實施現況及其問題。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研究(頁16-48)。台北:正中。
林玉体(1990)。黨化教育與校園運動。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75-188)。台北:巨流。
林俊諺(2004)。公立與公辦民營小學教師專業自主性比較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俶敏(2008)。人本教育基金會管教論述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彩岫(1987)。國民中學教師專業自主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清江(1981)。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教育研究集刊,23,1-72。
林清江(1986)。教育社會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清江(1989)。教師的社會責任。載於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變遷與調適—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頁72-84)。南投:編者。
林清江(1992)。我國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第三次)。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兩岸教育發展之比較(頁1-74)。台北:師大書苑。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五南。
林清江、楊國樞(1995)。現況分析與教育改革理念。載於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主編),第一次研討會會議記錄(頁1-18)。台北:編者。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
林鐘雄、石義行、施敏雄、邊裕淵(1983a)。復興基地的經濟建設:民國三十四年至四十九年。載於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頁1020-1214)。台北:近代中國。
林鐘雄、石義行、施敏雄、邊裕淵(1983b)。穩定中的快速發展:民國五十年至六十一年。載於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頁1215-1406)。台北:近代中國。
邱正雄(2007)。正視當前政府財政赤字及債務餘額問題的嚴重性。2010年10月24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1870
俞詠瑄(2010)。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罷教權看法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姜添輝(1998)。互動論觀點的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業成長—理想與實際(頁17-42)。台北:師大書苑。
姜添輝(2000a)。社會階級的意義與要素及其在教育研究的運用性與原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研所集刊,6,115-148。
姜添輝(2000b)。專業的涵義與教師專業地位。載於國立台南師範學院(主編),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頁97-122)。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姜添輝(2000c)。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1,1-24。
姜添輝(2001)。評論馬克思主義的普羅化論點及在教師專業與階級意識的意義。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33-58。
姜添輝(2002)。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影響教師專業自主權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157-195。
姜添輝(2003a)。英國教師組織的政治特性。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頁25-82)。台北:高等教育。
姜添輝(2003b)。教師是專業或是觀念簡單的忠誠執行者?文化再製理論的檢證。教育研究集刊,49(4),93-126。
洪仁進、王秀玲、康瀚文、謝馥宇(2006,6月)。教師素質提升與教學專業碩士師資培育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師大與僑大整合後強化未來發展計畫」舉辦之「邁向卓越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洪鎌德(1997)。馬克思社會學說之評析。台北:揚智。
胡家健(1947)。師範教育建設的我見。教育通訊,復刊3(3),6-9。
范信賢(1994)。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對小學教師生活世界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重建教育連線(2003)。教改萬言書。2010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3.nccu.edu.tw/~iaezcpc/c-edu%20reform.htm
孫志麟(2001)。開放後的省思--提升教師素質的機制。教育研究,89,43-49。
孫邦正(1963)。師範教育。台北:正中。
孫邦正(1985)。經師與人師。台北:商務。
孫智綺(譯)(2002)。P. Bourdieu著。防火牆: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台北:麥田。
徐正光(1989)。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03-126)。台北:巨流。
秦孝儀(主編)(1985)。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翁福元(1996)。九○年代初期台灣師資培育制度改革的反省:結構與政策的對話。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頁1-24)。台北:師大書苑。
高承恕(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9-19)。台北:巨流。
高強華(2000)。教師檢定考試的另類思考。中等教育,51(5),92-95。
高惠敏、高熏芳(2005)。家長對於教師評鑑之看法—以台北縣市為例。北縣教育,52,54-61。
高薰芳、楊欣燕(2005)。美加英澳等國教師專業標準發展對於我國教師素質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141-176)。台北:心理。
國史館(無日期)。蔣經國總統文物遺粹—解嚴。2009年5月13日,取自http://www.drnh.gov.tw/www/page/B/page-B-02_a_04.htm。
張其盷(主編)(1968)。蔣總統集。台北:國防研究院。
張芬芬(1992)。我國師範教育中的意識型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359-408)。台北:師大書苑。
張芬芬(2007)。英國教師評鑑之背景、趨勢與啟示:胡蘿蔔與棒子下的英國教師。初等教育學刊,28,1-32。
張春興(1983)。從師大學生的求學心態檢討師教法「加強師範生專業精神」構想的成效。教育心理學報,16,1-28。
張春興(1991)。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制度改革意見之調查研究。載於教育部(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頁265-309)。台北:正中。
張春興(2003)。師範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5,12-13。
張素偵(2003)。教師評鑑重要議題與推動策略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53,28-37。
張鈿富、王世英、周文菁(2006)。師資培育的供需問題與平衡機制探討。教育資料集刊,31,139-155。
張肇平(1989)。戒嚴法論。復興崗學報,29,395-417。
張德銳(1997)。教師評鑑的具體作法。載於黃政傑(主編),飛向教改的天空(頁204-214)。台北:漢文。
張德銳、丁一顧(2005)。我國師資培育制度的回顧與前瞻。研習資訊,22(6),30-36。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作者。
教育部(2010a)。重要統計資訊。2010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教育部(2010b)。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2010年11月1日,取自http://140.111.34.34/moe/News/news.php?id=156
教育部(主編)(1971)。教育法令。
教育部(主編)(2005)。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05年版)。台北:編者。
教育部(主編)(2005)。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05年版)。台北:編者。
教育部(主編)(2006)。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06年版)。台北:編者。
教育部(主編)(2007)。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07年版)。台北:編者。
教育部(主編)(2008)。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08年版)。台北:編者。
教育部(主編)(2009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
教育部(主編)(2009b)。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09年版)。台北:編者。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8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2009年6月15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_list.asp
教育部統計處(2008)。國民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97~112學年度)。2010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7basicstudent.pdf
教育廣播電台(主編)。(1988)。一週教育論壇。台北:編者。
教師人權促進會,昨開首次籌備會(1987,7月29日)。聯合報,2版。
教師代表座談教師法草案(1990,4月9日)。聯合報,4版。
梁忠銘(2001)。日本教師教育的探討。台東師院學報,12,71-86。
符碧真(1999)。誰來當老師?我國教師組成結構變化之研究。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377-397。
符碧真(2000)。師資培育制度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70,24-28。
莊巧玲(2008)。台灣公立中小學學校教師會定位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威冠(1998)。國小職前實習教師教學信念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郭丁熒(2001)。「盲、忙、尨、茫」讓教師壯志未酬?台灣小學教師理想與實際角色知覺差距來源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33-180。
郭為藩、郭生玉(1971)。本省師專學生的專業教育態度研究。師大學報,16:144-157。
郭淑珍(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郭諭陵(2007)。各國的教師組織概況及其政治性。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4(1),127-152。
陳正昌(1994)。國小教師之專業自主及其影響因素。現代教育,8(2),53-73。
陳玉娟(2005)。美國重要教育政策法案回顧與啟示—以「將每個小孩帶上來法案」為例。中等教育,56(5),152-163。
陳伯璋(1991)。我國師範教育政策與制度之發展與檢討。載於教育部(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頁141-161)。台北:正中。
陳冠州(2010)。本土認識與全球觀在社會學習領域權力/知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8a)。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3,171-195。
陳奎憙(1998b)。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571,2-11。
陳奎憙(1998c)。競爭與挑戰—新制師資培育面面觀。今日教育,63,27-31。
陳春榮(2005)。近年來政府教育經費的變動及因應策略。主計月刊,597,1-12。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
陳英豪、吳裕益、顏火龍、李坤崇(1988)。我國國小教師進修意見之調查研究。台灣省教育廳委託專案報告。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陳添球(1989)。國民小學教師自主性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日常生活世界的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6)。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檢討。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陳進吉(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分級制度問題探討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漢強(1980)。我國師範教育的改進。載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教育改革論文集(頁123-137)。台北:編者。
陳維恪(2001)。工技系學生教育專業信念及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儀深(1996)。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載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冊(頁303-350)。台北:玉山社。
陳鴻瑜(2000)。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台北:翰盧。
彭富源(1996)。學校教師會與教師專業自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富源(1998)。臺灣教改新興勢力—學校教師會。教育資料集刊,23,55-78。
彭懷恩(2003)。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店。
游淑玲(2001)。不同國小師資養成型態學生的教育專業認知與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湯仁燕(199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湯宗岳(2002)。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師資培育生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湯瑞雪(2001)。國中教師角色轉變之研究-國家權力與教師專業自主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湯維玲(1997)。我國中學師資培育制度與專業教育課程。教育資料集刊,22,179-202。
湯維玲、梁崇民、王秋絨(2003)。法國教師工會:經驗與展望。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頁165-224)。台北:高等教育。
善弘(無日期)。戰後教育政策的制定--以九年國民教育政策為例。2009年5月15日,取自http://saturn.ihp.sinica.edu.tw/~liutk/shih/BBS/Forum3/123.html#0
舒緒緯(2001)。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之沿革。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究(頁221-278)。台北:揚智。
開放師資培育管道,師範教育法將修正(1990,1月17日)。聯合報,4版。
馮朝霖(1999)。啟蒙、團結與責任—論教師組織的實踐理性。全國教師會成立大會宣讀詞。2009年4月15日,取自http://forum.nta.org.tw/v362/epaper/1/1-15.htm
黃月美(2004)。Goodson課程史研究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光雄(1995)。我國師資培育的動向。師大校友,277,2-4。
黃坤錦(1992)。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頁617-637)。台北:師大書苑。
黃昆輝(1977)。國民中學教育實施成效的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國民教育與現代化(頁107-173)。台北:文景。
黃武雄(1997)。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政傑(1991a)。我國師範教育入學制度與學生待遇。載於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頁163-184)。台北:正中。
黃政傑(1991b)。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琇屏(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現況、困境與困應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9,71-88。
黃嘉莉(2000)。台灣國民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政策專業典範轉移之分析。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願景與承諾:展望新世紀的師資培育(頁52-79)。台北:台灣書店。
黃嘉莉(2004)。教師專業及其制度化之歷史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德祥(2002)。我國教師組織 的「正」與「誤」。教育研究月刊,99,73-77。
黃德祥、劉欣虹(2010)。美國中小學教師評鑑之政策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92,101-115。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2。
黃曉玲(2008)。屏東縣教師對教師組織工會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未出版,高雄。
黃錦樟、葉建源(編譯)(2000)。M. Fullan & A. Hargreaves原著,學校與改革—人本主義的傾向。台北縣:稻田。
楊志能(2001)。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概況之研究。公教資訊季刊,5(4),44-50。
楊洲松(2003)。修正「師資培育法」的檢視。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6,23-40。
楊國賜(1983)。社會變遷與教育危機。台北:百科。
楊深坑(1999)。知識形式與比較教育。台北:揚智。
楊深坑(2002a)。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台北:心理。
楊深坑(2002b)。從專業理念的新發展論我國師資培育法之修訂。教育研究月刊,98,79-90。
楊龍立(1995)。教師資格檢定之意見調查。台灣教育,533,38-44。
葉郁婷(2006)。台南市國中小教育人員對罷教權看法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葉耿勛、周道濟(1985)。復興基地的政治建設。載於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頁1607-2054)。台北:近代中國。
虞志長(1997)。國民小學管理模式、教師專業自主知覺與學校衝突感受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家怡(2008)。自由主義論對師資培育開放政策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4,157-166。
熊瑞梅、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法」形成的政策範疇影響力機制。台灣社會學,4,199-246。
維基百科(2010)。鑽石。2010年10月2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2%BB%E7%9F%B3
趙一葦(譯)(1983)。J. S. Brubacher著。現代教育哲學。台北:正中。
趙志揚、楊寶琴、鄭郁霖、黃新發(2010)。高級中學教師對教師評鑑認知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3(2),77-128。
劉文通(1987)。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春榮(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知覺、教師組織功能需求與教師專業承諾研究。高雄:復文。
劉春榮、吳清山、陳明終、林天祐、方慧琴(1997)。一般大學選修教育學程與師範校院學生對教育專業認知及其任教意願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炳華(1995)。教師結社權之探討。國民教育,36(2),25-38。
劉美慧、黃嘉莉、康玉琳(2007)。台灣教師評鑑制度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5(3),37-68。
劉真(1979)。教育與師道(下)。台北:正中。
劉慶仁(1998)。美國教師素質現況與改進措施。師友,367,34-36。
劉興漢(1992)。我國國中師資培養問題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97-253)。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89)。新制師院的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各國小學師資培育(頁23-38)。台北:師大書苑。
潘志煌(2010)。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本土化變革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蔣中正(1966)。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台北:中央。2009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6/0043/0019.htm
蔣建白(1963)。教師進修問題。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研究(頁205-222)。台北:正中。
蔡佩芳(2009)。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政策分析。教育研究,17,129-142。
蔡青妤(2005)。教育改革中教師專業論述分析─以政府與全國教師會四個溝通場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清華(1997)。美國師資培育改革研究。高雄:復文。
蔡清華(2003)。美國教師組織與教育專業權運作關係之研究。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頁83-114)。台北:高等教育。
蔡壁煌(1988)。我們需要一部什麼樣的「教師法」。載於教育廣播電台(主編),一週教育論壇(頁73-76)。台北:編者。
蔡壁煌(1990)。我國教師組織將何去何從?載於黃政傑(主編),一週教育論壇(頁187-197)。台北:編者。
蔡學儀(2004)。台灣經濟論。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鄭彩鳳(2002)。國中教師對分級制度知覺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3,37-65。
鄭彩鳳、林漢庭(2003)。中小學教師組織工會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459-492。
鄭淑華、楊思偉(2010)。日本東京都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56(1),65-98。
鄭敦仁、海格德(1992)。台灣政權的轉變:理論與比較觀點。載於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頁1-4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鄭照順(1984)。國民中學組織結構類型與教師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偉池(2004)。國小英語教師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新煌(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46)。台北:巨流。
蕭新煌、黃世明、翁仕杰(1995)。百年來台灣社會力的沈浮與轉型。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百年來的台灣(頁110-149)。台北:前衛。
賴佳欣(2006)。國內學者研究教師分級制度之論述分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錢幼蘭(2001)。新世紀教師形象與角色。師說,156,18-23。
駱明慶(2004)。流浪教師哪裡來?2004年10月25日,取自http://blog.yam.com/lakatos/article/4982910&page=7&limit=30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
薛光祖(1980)。當前師範教育問題之研究。載於中華學術院(主編),教育學論集(頁450-457)。台北:編者。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
薛鴻輝(2005)。教師會或教師工會:中小學教師的組織認同探討—以台北縣市、高雄縣市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謝文全(1988)。如何使教育人員團體充分發揮功能。載於教育廣播電台(主編),一週教育論壇(頁21-24)。台北:編者。
謝文全(2000,3月)。台灣地區師範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展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師範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視聽教育學會(主編),兩岸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9)。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金青(1994)。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7,361-390。
謝洲融(1978)。教師應扮演的角色。師友,134,26-28。
鍾任琴(1994)。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瞿立鶴(1979)。近三十年來我國中等學校師資之培養與進修。教育資料集刊,4,77-115。
瞿立鶴(1992)。教師專業教育制度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31-51)。台北:師大書苑。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1998)。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簡虹珠(1997)。專業導向的教師評鑑。北縣教育,16,18-22。
魏萼(1983)。民國六十年代邁向高度開發的經濟。載於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頁1407-1690)。台北:近代中國。
羅廷光(1947)。中國師教運動之今昔觀。教育通訊,復刊3(3),9-11。
羅清水(2000)。國小教師評鑑的理念與方法。國教學報,11,1-16。
羅德水(2006)。再談教師的階級定位與立場。2006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111836
譚光鼎、康瀚文(2006)。論九五高中課綱改革—意識型態與課程的辯證關係。課程與教學季刊,9(1),19-31。
嚴育玲(1995)。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的社會背景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永明(2000)。迎接新世紀的教育挑戰—以英國教師綠皮書之因應策略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挑戰與各國因應策略(頁183-208)。台北:揚智。
蘇永明(2003)。英格蘭的「教學總會」。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頁1-24)。台北:高等教育。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54,18-31。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台北:五南。
饒邦安(1999)。教師法中有關教師組織及其任務之沿革與展望。高中教育,6,4-11。
饒邦安(2005)。影響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實施的相關因素與推動策略。國立編譯館刊,33(2),16-29。
饒邦安(2007)。我國教師組織定位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Aldrich, R. (1990). The evolu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N. J. Graves (Ed.),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ogress (pp. 12-24). London: Kogan Page.
Apple, M. W. (1980). Curricular form and the logic technical control: Building the passive individual. In L. Barton, R. Meighan, & S. Walker (Eds.), Schooling, ide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London: Falmer.
Apple, M. W. (1986). Teachers and text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Apple, M. W. (1988). Work, class and teaching. In J. Ozga (Ed.), Schoolwork: Approaches to the labour process of teaching (pp. 99-118).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Apple, M. W.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Apple, M. W. (1995). Education and power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Apple, M. W. (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Apple, M. W. (2001a). Educating the “right” way: Markets, standards, God, and inequality. New York: Routledge.
Apple, M. W. (2001b). Market, standard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2(3), 182-196.
Becker, H. S. (1962). The nature of a profession. In N. B. Henry (Ed.), Education for the professions (pp. 27-46).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rgen, B. H. (1988). Only a schoolmaster: Gender, class and the effort to professionalize elementary teaching in England 1870-1910. In J. Ozga (Ed.), Schoolwork: Approaches to the labour process of teaching (pp.39-60).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nstein, B. B. (1990).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New York : Routledge.
Braverman, H.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Burgess, R. G. (1986). Sociology, education, and schools. New York: Nichols.
Busweel, C. (1988). Pedagogic change and social change. In J. Ozga (Ed.), Schoolwork: Approaches to the labour process of teaching (pp. 119-132).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R. J. & Neill, S. R. (1994). Primary teachers at work. London: Routledge.
Caplow, T. (1966). The sociology of work. New York: McGraw-Hi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4)
Carr-Saunders, A. M. (1966). Profession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H. M. Vollmer & D. L. Mills (Eds.), Professionalization (pp.3-9).Oxford: Clarend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8)
Corwin, R. G. (1965). Professional person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 1-22.
Cullen, J. B. (1978).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ism: A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New York: A Petrocelli Book.
Davis, K. & Moore, W. E. (1966).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In R. Bendix & S. M. Lipset (Eds.), Class, status and power (2nd ed., pp.47-53).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5)
Densmore, K. (1987). Professionalism, proletarianization and teacher work. In T. S. Popkewitz (Ed.), Critical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pp.130-160 ). London: The Falmer.
Durkheim, E. (1966).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G. Simpson, Trans.). New York: Fre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3)
Education Trust. (2003). In need of improvement: Ten ways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as failed to live up to its teacher quality commitments. Washington, DC: Education Trust.
Elbaz, F. (1983). Teacher thinking: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N. Y.: Nichols.
Elsbree, W. (1939). The American teacher: Evolution of a profession in a democracy. New York: American Book.
Etizoni, A. (Ed.)(1969). The semi-profession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Teachers, nurses, social worker. New York: The Free.
Fairclough, N. &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 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pp.258-284). London: Sage.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MA: Polity.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Fairclough, N. (2001). Language and power (2nd ed.). Essex,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Fairclough, N. (2002). Discourse as social practice. In M. Toolan (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s, vol2: Leading advocates, (pp.1-22).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s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Floud, J. and Scott, W. (1961). Recruitment to teaching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A. H. Halsey, J. Floud and C. A. Anderson (Eds.). 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pp. 527-544). London: Free.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 M. Sheridan Smith, Trans.). London: Tavistock.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9)
Foucault, M. (1977).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D. F. Bouchard, Ed.; D. F. Bouchard, & S. Simon Trans.).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New York : Pantheon.
Foucault, M. (1979). Truth and power: an interview with Alessandro Fontano and Pasquale Pasquino. In M. Morris, & P. Patton (Eds.), Michel Foucault: Power, truth, strategy (pp. 29-48). Sydney, Australia: Feral.
Furlong, J. (2001). Reforming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ing teachers: accountability, professionalism and competence. In R. Phillips & J. Furlong (Eds.),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state: Twenty-five years of politics, policy and practice (pp.118-135).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Furlong, J., Barton, L., Miles, S., Whiting, C., & Whitty G. (Eds.)(2000). 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Re-forming professionalism. Buckingham,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ee, J. P.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Routledge.
Gee, J. P.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Goode, W. J. (1969). The theoretical limit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In A. Etzioni (Ed.), The semiprofessional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Teachers, nurses, social workers (pp. 266-314). N.Y.: Free.
Hanson, E. M. (199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rd ed.). MA: Allyn and Bacon.
Hargreaves, A. & Goodson, I. (1996).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Aspirations and actualities. In I. F. Goodson & A. Hargreaves (Eds.),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pp.1-27). Washington, D.C.: Falmer , Taylor & Francis.
Harris, K. (1982). Teachers and classes: a Marxist analysis.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oy, W. E. & Miskel, C. G. (1982).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Hoy, W. E. & Miskel, C. G.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Hoyle, E. & John, P. (1995). The idea of a profession. In E. Holye & P. John (Ed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pp. 1-18). London: Cassell.
Hughes, E. C. (1958). Men and their work. New York: Free.
Hughes, E. C. (1984). The sociological eye. London: Transaction.
Jackson, J. A. (Ed.)(1970). Professions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T. J. (1972). Professions and power. London: Macmillan.
Kaplan, L. S., & Owings, W A. (2003). The politics of teacher quality. Phi Dlta Kappan, 84(9), 687-692.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666088)
Kendall, G., & Wickham, G. M. (1999). Using Foucault’s methods. London: Sage.
Larson, M. S. (1980). Proletarianisation and education labor. Theory and Society, 9(1), 131-171.
Lawn, M. & J. Ozga (1988). The educatnonal worker? A reassessment of teachers. In J. Ozga (Ed.), Schoolwork: Approaches to the labour process of teaching (pp. 81-98).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Leggatt, T. (1970).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In J. A. Jackson (Ed.), Professions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pp. 153-17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eberman, M. (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indsey, M. (1961). New horizons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Lortie, D. C. (1969). The balance of control and autonomy i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In A. Etzioni (Ed.), The semiprofessional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Teachers, nurses, social workers (pp. 1-53). N.Y.: Free.
Lortie, D. C. (1975). School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Culloch, G. (2002). 'Disciplines contributing to educa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and the discipline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50(1), 100-119.
Mills, S. (1997). Discourse. London: Routledge.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2000). Retrived Septemper, 30, 2007, from http://www.nbpts.org/standards/stds.cfm
National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1975). Code of ethics. Retrived October, 30, 2010, from http://www.nea.org/home/30442.htm
North Central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2005). Implementing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Teacher?quality?improves students?achievement. NCREL quick key 8 action guid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89532)
Olssen, M. (1996). In defense of the welfare state and of publicly provided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1, 337-362.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10). Retrieved July 11, 2010, from 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term=profession
Oxford Dictionaries (2010). Retrieved July 11, 2010, from http://oxforddictionaries.com/view/entry/m_en_gb0664700#m_en_gb0664700
Ozga, J. (Ed.)(1988). Schoolwork: Approaches to the labour process of teaching.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Ozga, T. & Lawn, M. (1981).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and class: A study of organized teachers. London: The Falmer.
Parsons, T. (1968). Profession. In 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2, pp. 536-547). New York: Macmillan.
Parsons, T. (1991). The social system (S. Turner, Trans.). London: Routledg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1)
Popkewitz, T. S. (1987). Ideology and social form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T. S. Popkewitz (Ed.), Critical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Its folklore, theory and practice (pp.2-33). London: The Falmer.
Popkewitz, T. S. (1991).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Power/ 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orter, A. C. (1988). External standards and good teach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elling teachings what to do.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9509)
Sawyer, R. K. (2002). A discourse on discourse: An archeological history of an intellectual concept. Cultural Studies, 16(3), 433-456.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impson, R. L. & Simpson, I. H. (1969). Women and bureaucracy in the semi-professions. In A. Etzioni (Ed.), The semiprofessional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Teachers, nurses, social workers (pp. 196-265). N.Y.: Free.
Spaull, A. D. (1994). Teacher unions. In T. Husen & T. N. Postlethwait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nd ed., pp. 6073-6079). New York: Pergamon.
Stinnett, T. M. (1968). The profession of teaching. New York: The Center for Applied Reasearch in Education.
Theo van Leeuwen (2008). Discourse and practice: New tools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min, M. M. (1966).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In R. Bendix & S. M. Lipset (Eds.), Class, status and power (2nd ed., pp.53-58).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3)
Waller, W. (1965).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Wile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2)
Wilensky, H. L. (1964).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0, 137-158.
Wodak, R. (2001).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In. R. Wodak & M.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p.63-94). London: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