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敏雀
論文名稱: 淡蘭古道文山東線的開發、沒落與文化再興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e Geography of the Wenshan East Line of Tan-Lan Ancient Paths
指導教授: 鄭勝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淡蘭古道文山東線引力模式茶路古道遺址文化襲產
英文關鍵詞: ancient paths of Tan-Lan, Wenshan East Lin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gravity model, Cha-Lu Historic Trail, culture heritag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0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透過區域間人口的成長、交通路線的發展、運輸技術的革新、以及鄉土襲產保護等理論,探討兩百年來連結臺北、宜蘭兩節點交通網路的發展,以及在追求區間最短路徑的需求下,文山東線由多條「淡蘭古道」網路中脫穎而出的歷程;隨著工業革命對運輸技術之不斷革新,文山東線被一波波現代化的交通路線取代,如今僅殘存不連結之數段遺址供人作歷史與文化的研究與保存。
    根據文獻分析與田野調查,文山東線的發展歷程可界定出四個時期:一、清嘉慶以前(1796年)是山道開拓期: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交通早期以海運為主,但風險大;轉為陸運發展後,形成多條「淡蘭」山道網路,有位置最東北的蛤仔蘭古道;居中的白蘭古道;以及西南的文山東線與西線。
    二、清嘉慶至日治中期是古道與官道的形成期:北宜之間的交通發展,在清領時期是民間積極、官方消極的狀態。當臺北盆地的開發趨向東南,盆舷丘陵區上廣布茶園,於是當時最具經濟價值的茶業,加速了北宜間交通路線的開發。上述古道網絡的主線乃自東北向西南遷移,由乾隆末葉以前(1781年)的蛤仔蘭古道(淡蘭兩區單程需要六日);西移至白蘭古道(其東段經嶺古道、西段走草嶺古道,均需三日路程);道光初年(1821年)主線移向兩地間最短距離的文山東線(單程一天路程),因為官方後來參與修築後二者路線故亦稱「官道」。
    三、日治中期以來現代化交通工具的發展,是古道的沒落時期 : 日治大正十三年(1924年)宜蘭線鐵路通車;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北宜公路完成,以及民國九十四年底(2005年)北宜高速公路即將竣工。目前,鐵路與公路的最短旅運時間皆濃縮在2~1小時以內。古道沒落了、也被取代了。
    四、民國七O年代以來,古道遺址因歷史與文化的研究與保存而再興。由於北宜公路修建時,其南半段利用文山東線古道;北宜高速公路修建時,其路線與文山東線古道北半段重疊,因此古道僅殘存不連結之數段遺址,如「茶路古道」、「胡桶古道」及「跑馬古道」段等。古道的歷史與文化的研究,除了「跑馬古道」位於宜蘭縣,有公部門的參與外,其他路段皆賴民間文史工作室維護中,建議臺北市及臺北縣政府應及早重視這個問題。

    This thesis traces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between Taipei and Yilan areas during the last two hundred years. It applies themes of regional population growth, trade relationship, innovation of transport technology, and vernacular heritage conservation. It explains why and how the Wenshan East Line emerged as the shortest one among various ancient paths in the Tan-lan networks and was finally replaced by modern routes. Now only certain separate sections of the Line have been preserved to exist to provide opportunity for historic and cultural studies.
    The work is done through library research and fiel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Wenshan East Line is examined in four stages: (1)the exploring years before the Reign of Jia Ching (1796) when various trails competed with the less risky sea transport between Tan Shui and Kavalan was the main connection; (2)from Jia Ching to the middle term of Japanese occupation (1796 -1924) when the Line later became an Official road; (3)the modern period (1924-1970s)as characterized by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motor vehicle roads and railways and by the decline of Wenshan East Line; and (4)the recent renaissance of the Line as a result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value of ancient path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理論基礎與相關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範圍..........................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4 第二章 淡蘭古道開拓的歷史.......................16 第一節 原住民維生活動的形塑....................18 第二節 漢人移墾時期的通路.....................26 第三節 清領後期官道的興修.....................37 小結................................44 第三章 文山東線古道興起的時空背景 ..................46 第一節 臺北文山地區的開發與產業發展................46 第二節 噶瑪蘭地區的開發......................57 第三節 文山東線古道成為兩區域連絡的主線 .............64 小結................................68 第四章 文山東線古道沒落的歷程......................69 第一節 宜蘭線鐵道的修築與文山東線古道的沒落............69 第二節 北宜公路的修築與文山東線古道的空間關聯性..........77 第三節 北宜高速公路的興建與文山東線古道的空間關聯性........81 小結................................85 第五章 文山東線古道遺址在文化襲產上的價值................88 第一節 古道遺址在文化襲產上的價值.................88 第二節 以「茶路古道」遺址為例...................93 第三節 以「胡桶古道」遺址為例...................99 第四節 以「跑馬古道」遺址為例 ..................105 小結 ...............................11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4 參考文獻.................................118 謝誌..................................125 附錄...................................126 附錄一 淡蘭古道文山東線遺址之一—重修觀山嶺路橋碑.........126 附錄二 淡蘭古道文山東線遺址之一—「茶路」碑............127 附錄三 淡蘭古道文山東線遺址之二—胡桶古道入山口公廁興建沿革(記事)128 附錄四 淡蘭古道文山東線遺址之三—跑馬古道簡介...........129 圖  次 圖1-1 臺灣北部古道路線及其主要節點圖.................. 2 圖1-2 研究架構圖............................ 6 圖1-3 研究區—淡蘭古道三貂線與文山東線及西線路徑圖........... 7 圖1-4 古道襲產保育的基本概念架構圖...................10 圖1-5 研究進度與流程圖.........................15 圖2-1 淡蘭古道路線分支圖........................17 圖2-2 淡蘭古道三貂線路徑圖.......................22 圖2-3 淡蘭古道文山東線古道路徑圖....................33 圖3-1 漢人入蘭「三籍合墾」分布圖 ....................60 圖4-1 昭和10年(1935年)宜蘭線鐵路略圖 ................71 圖4-2 宜蘭線鐵路與文山東線古道位置圖..................73 圖4-3 北宜公路與文山東線古道相關位置圖.................78 圖4-4 臺北-宜蘭交通路線圖.......................82 圖4-5 北宜高速公路與文山東線古道相關位置圖...............84 圖5-1 淡蘭古道文山東線三處遺址位置圖..................91 圖5-2 茶路古道遺址位置示意圖......................94 圖5-3 胡桶古道遺址位置示意圖......................100 圖5-4 跑馬古道遺址位置示意圖......................107 圖5-5 北宜公路與北宜高速公路和文山東線古道的相關位置圖.........113 表  次 表1-1 臺北盆地與宜蘭平原近兩百年來人口數及人口增加趨勢一覽表...... 4 表3-1 1900年重要茶產地粗製茶製造戶數別.................54 表3-2 宜蘭開發大事紀..........................63 表3-3 淡蘭古道陸路北路三貂線各路線之演變表...............66 表3-4 淡蘭古道陸路北路文山線各路線之演變表...............67 表4-1 臺北盆地與宜蘭平原近兩百年來人口數據及淡蘭兩地旅程之變遷趨勢...86 表4-2 臺北宜蘭間交通路線一覽表.....................87 表5-1 茶路古道遺址的文化與觀光價值...................95 表5-2 胡桶古道遺址的文化與觀光價值...................102 表5-3 跑馬古道遺址的文化與觀光價值...................10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上河文化(2001),臺灣地區人文全覽圖.北島,臺北縣:上河文化。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譯(1970),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佈教,臺灣史研究初集,126頁。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市:聯經。
    尹章義總纂(1994),新店市志,臺北縣︰新店市公所
    毛治國(1991),文化資產與觀光遊憩之關聯,研考雙月刊,第15卷第5期(165期),34-39頁。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1998),北宜高速公路計畫,國道新建工程年刊,30-35頁。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2004),北宜計畫,臺北市: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伊能嘉矩原著,臺灣文獻委員會編譯(1991),臺灣文化志,臺中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文化資產保存法,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吳田泉(1933),臺灣農業史,臺北市:自立晚報。
    吳振鐸(1980),臺灣農家要覽(上冊)二、茶葉,臺北市:豐年社,502-560頁。
    呂學麟(2000),北宜直線鐵路經濟效益分析,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文良(1999),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李佩蓉(1990),宜蘭地區產業結構變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李俊賢(2004),沿著北宜高發燒—宜蘭熱,大地地理雜誌,第198期,臺北縣:秋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8-48頁。
    卓克華(1994),淡蘭古道與金字碑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09期,69-128頁。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172-173頁。
    坪林鄉公所(2002),坪林鄉志,臺北縣:坪林鄉公所。
    宜蘭縣政府主計室編(1950、1995、2004),宜蘭縣統計要覽,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林能士總纂(1997),深坑鄉志,臺北縣︰深坑鄉公所。
    林煙庭(1999),臺灣古道特輯,臺北市︰國民旅遊。
    林滿紅(2001),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市︰聯經。
    林衡道(1984),臺灣史,臺北市: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96-299頁。
    花松村編纂(1996),臺灣鄉土全誌,第二冊,臺北市:中一出版社,459-475頁。
    邱銘源(1999),國道建設應用生態工法準則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七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施長安、蕭百興總纂(2002),石碇鄉志,臺北縣︰石碇鄉公所。
    施俊文(1961),宜蘭縣志,卷四,經濟志交通篇,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施添福(1982),臺灣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地理研究叢書第1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施添福(1999),開山與築路:清台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30期,65-99頁。
    施添福編(2004),高級中學地理(一),臺北: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雅軒(2000),清代茶葉生產分工與地域關係—以石碇為例,北縣文化,第64期,35-41頁。
    柯培元(1961),噶瑪蘭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92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郁永河(1959),稗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唐羽(1989),吳沙入墾蛤仔難路線與淡蘭古道之研究,臺灣文獻,第40卷,第4期,171-228頁。
    唐羽(1997),古代噶瑪蘭與前山間交通道路之研究,宜蘭研究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唐淑芬(1992),談淡蘭古道與劉明燈題碑,史聯雜誌,20期,214-223頁。
    孫榮光(1992),宜蘭的變與不變──北宜高速公路衝擊宜蘭社經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徐雪霞(1984),清代宜蘭的發展,臺北文獻,直字69期,131-133頁。
    徐惠隆(1992),蘭陽的歷史與風土,協和台灣叢刊31,臺北市︰臺原。
    徐惠隆(1997),嶺古道探源紀行,宜蘭文獻雜誌,25期,101-109頁。
    根岸勉治(1964),噶瑪蘭熟番之移動與漢人之殖民,臺灣風物14,7-15頁。
    高拱乾(1987),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第2種,臺北市:大通書局。
    高傳棋(2000),臺灣傳統文化產業的再造—以石碇鄉和深坑鄉為例(下),北縣文化,第67期,52-72頁。
    高傳棋(2000),臺灣傳統文化產業的再造—以石碇鄉和深坑鄉為例(上),北縣文化,第66期,37-51頁。
    張政亮、鄧國雄、吳健蘭(2004),臺北地區漢人聚落拓墾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40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張振岳(1994),臺灣後山風土誌,協和台灣叢刊47,臺北市︰臺原。
    張震鐘(2000),石碇聚落生活空間的踏勘,北縣文化,第64期,28-34頁。
    盛清沂(1960),臺北縣志,臺北縣: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莊松林(1959),荷蘭之台灣統治,臺灣文獻,第10卷,第3期,22-23頁。
    莊錫財監修(1985),頭城鎮志卷2,開闢志,宜蘭縣:頭城鎮公所,44頁。
    許靜琇(1994),花蓮地區北迴鐵路通車前後區域發展差異之比較研究,臺大地理研究所碩論。
    郭弘斌(2001),荷據時期臺灣史記,臺北市:臺原。
    陳田泉(1933),臺灣農業史,臺北:自立晚報。
    陳秀春等(1999),深坑的發展與茶葉的關係,地理教育,第25期,89-106頁。
    陳其南(1998),歷史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社區產業發展,歷史月刊,123期,14-21頁。
    陳俊彰(2000),淡蘭古道石碇段的實質生成環境及其所展現的人河關係,北縣文化,第64期,46-51頁。
    陳偉志(1994),可及性與區域發展—以臺灣地區西部運輸走廊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論。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陳淑均(1963),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陳進傳(1998),大清來治——楊廷里五度入蘭略考,宜蘭文獻叢刊17,「宜蘭研究」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5-228頁。
    陳澤民(2001),園林類文化地景保存機制之研究—以松山菸廠庭園為例,臺大園藝學研究所碩論。
    陳澹然編(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曾迺碩總纂(1988),臺北市志,卷六,經濟志交通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曾喜城(2001),[李文古]客家民間文學文化資產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論。
    程振粵(1980),運輸學概要,臺北市︰三民。
    馮正民(1995),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之迷思,跨世紀臺灣--運輸、防災與區域發展(上),臺北市︰前衛,243-253頁。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黃服賜(1999),在地社區領袖參與鄉土襲產保育的人文意涵:以臺南麻豆、臺北龍坡為例,臺大地理研究所博論。
    黃服賜(2000),鄉土襲產保育基本概念架構之建立,地理學報,第28期,91-110頁。
    黃炫星(1991),臺灣的古道,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黃逢昶(1960),臺灣生熟番記事,臺灣文獻叢刊,第5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黃萬翔(2001),從「活化文化資產」到「城鄉生命重現」—21世紀城鄉規劃發展之新思維,北縣文化,70期,101-115頁。
    溫振華、戴寶村(1998),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溫皓平(1996),北迴鐵路建設前後東部各縣發展狀況之分析,臺大土木工程學系碩論。
    詹瑋(1991),從老街話深坑歷史滄桑,歷史月刊,42期,79-82頁。
    詹瑋(1992),石碇懷古,歷史月刊,53期,116-119頁。
    廖風德(1990),清代之噶瑪蘭,臺北市:正中書局。
    翟灝(1958),臺陽筆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1),宜蘭總體空間發展綱要計畫,宜蘭縣綜合發展計畫第一次修訂,宜蘭:宜蘭縣政府。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7),臺北市志,卷六,經濟志交通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編(1950、1995、2004),臺北市統計要覽,臺北市:臺北市政府。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銀行文叢第18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鐵路管理局(1995),「南港宜蘭鐵路截彎取直路線規劃」。
    趙祐志(1991),臺北最早的茶鄉—深坑初探,史學會刊,35期,60-95頁。
    劉克襄(1957),橫越福爾摩沙,外國人在臺灣的旅行,臺北市︰自立報社。
    劉克襄(1993),茶路—從臺北公館到深坑,聯合文學,10卷2期(110),34-40頁。
    歐宗明(2001),穿鑿雪山難上難—台灣築路者的挑戰,大地地理雜誌,第158期,臺北縣:大地地理文化科技事業股份有限公司,38-66頁。
    蔡丁財總編輯(1999),戀戀碧潭情,臺北縣:新店市公所。
    鄭茂正(1983),淡蘭古道巡禮,史聯雜誌,3期,92-97頁。
    盧世標總纂(1959),宜蘭縣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蕭百興、施長安(2000),「空間」在社區營造中的重要性—以邊陲石碇為例,北縣文化,第64期,4-27頁。
    戴慧琪(2002),古蹟文化資產價值判定之研究—以文化資產價值的論述為依據,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論。
    戴寶村(1984),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戴寶村(2001),宜蘭縣交通史,宜蘭縣史系列經濟類3,宜蘭縣政府。
    謝金鑾(1962),續修臺灣縣志,臺灣銀行,第140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蘇丁福(1976),臺北宜蘭區域間運輸系統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宜君(2001),宜蘭縣人口與社會變遷,宜蘭縣史系列社會類3,宜蘭:宜蘭縣政府。

    二、西文部份
    Bradford, M.G. and W.A. Kent(1977),Human Geography :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93.
    Carr, M.(1987),Patterns : Process and Change in Human Geography,Macmillan Education Ltd. p.242.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2005),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50–1900)--: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rticle, Page 66 of 113.
    Haggett, Pater(1965),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 ,London : Edward Arnold Ltd , p.18.
    Johnston, R.J., D. Gregory, G. Pratt and M. Watts (2003),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 Blackwell Publishing, PP.320-321. & PP.855-856.
    Taaffe, E.J. and H.L. Ganthier(1973),Geography of Trans portation, Prentice-Hall, Inc.,Englewood Cliffs,N.T.,pp.17-2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