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韋縉 Chen, Wei-Chin |
---|---|
論文名稱: |
理雅各與《詩經》英譯 James Legg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She King, or The Book of Poetry |
指導教授: |
林慶彰
Lin, Ching-Cha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24 |
中文關鍵詞: | 理雅各 、王韜 、威利 、《詩經》 、《中國經典》 、《東方聖典叢書》 |
英文關鍵詞: | James Legge, Wang Tao, Arthur Waley, The Book of Poetry, The Chinese Classics,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15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英國傳教士暨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窮盡一己之力將中國典籍譯為英文,其主事《中國經典》系列(The Chinese Classics)與稍後參與的《東方聖典叢書》系列(Sacred Books of the East)自出版以來即備受學界重視。本文試圖以經典翻譯史的角度,來討論理雅各與《詩經》翻譯的問題。本文先將理雅各置放於《詩經》翻譯史的早期脈絡中,探究他繼承的觀點;其後則將以理雅各《詩經》英譯為中心,一方面在中國經典詮釋體系中探究理雅各所繼承的注疏傳統,另一方面則注重理雅各對《詩經》翻譯在西方世界的開創與延伸,以更完整地呈現理雅各在《詩經》翻譯史上留下的面貌。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從捍衛保守政教精神的漢唐注疏走向勇於疑古的宋代經說,卻皆以揭示聖人之說為依歸;而從宋代到清代的《詩經》學者們漸次朝聲韻考據的方向前進,希冀進一步楬櫫文本意涵。這發展的過程或可視為中國經學傳統中理性精神的發揚。但中國經典的西洋譯者除了以己身對經文的理解做出種種翻譯抉擇外,尚不免為其他目的服務,甚或受己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對中國經典進行誤讀與解構。本文試圖揭示翻譯經典此一工作除了繼承傳統外,也是延續經典詮釋傳統的一種方式。本文一方面討論、比較不同譯文的優劣缺失,另外一方面也試圖以譯文本身做為證據,檢視譯者在對中國經典文獻的理解中,所表現出的文化與歷史性意義,藉此表現出經典翻譯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詩經》翻譯是理雅各中國典籍翻譯事業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本文的目的,在藉由分析討論理雅各的翻譯性質及其時代背景,呈現其翻譯成果的意義與特殊性。理雅各鑽研中國經說,試圖於其《詩經》譯本重現中國傳統注疏格式,引進當時法國學界最新的《詩經》研究潮流,並認定《詩經》與「上帝」間存有關聯,這些特點讓理雅各的《詩經》英譯同時雜揉中西觀點。因此,理雅各《詩經》譯本的歷史定位,在於以另一語言延續中國經注傳統,同時也延續了利瑪竇以來透過中國古籍所創建的「古已有之」傳教精神。然而隨著文化與歷史背景變遷,宗教殖民與傳統經說勢力相繼消褪,理雅各取逕的翻譯路線遂可一而不可再。惟理雅各深具經學色彩的《詩經》翻譯亦激發出反動與生機,新譯本與相關研究至今仍方興未艾。
James Legge (1815-1897), a Scottish missionary and scholar, translated key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 throughout his lifetime. His efforts are faithfully preserved in The Chinese Classics, the 5-volume series initiated by him, and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a 50-volume set of Asian religious texts edited by Max Muller (1823-1900). Their reference values were instantly recognised after their public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various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mes Legge and various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Firstly, we try to investigate what James Legge inherited from earlier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secondly, we try to figure out how James Legge exploited the Chinese exegesis tradition in his various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finally, we focus upon how James Legge’s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influenced and widened the landscape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in the western world.
When it comes to the ideology adopted in interpreting The Book of Poetry, all schools claim the spirit of Confucius the Sage is within their grasp. Scholars from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fiercely defended the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elements in their commentary notes; in the Song Dynasty, scholars dared to challenge the canon itself; and since then, phonology and evidential studies have played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relevant studies to The Book of Poetry. The progression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wake of rationalism in the Chinese commentary tradition surrounding The Book of Poetry. On the contrary, Western translators of The Book of Poetry not only have to commit their endless interpretive decisions into their works according to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the canon, but serve other purposes. Based upon their backgrounds and purposes, their de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may turn out to be problematical misinterpretations. Nevertheless, through translations, the Chinese commentary traditions is presented and carried on in the Western world. In this study, James Legge’s various versions of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are discussed to show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and these translated results are also treated as a mean to investigate their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eanings, and present the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classics.
Among James Legge’s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three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offer a rar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how he negotiated the same texts over a timespan,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t qualities and characters of these versions. His religious upbringing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lso leave imprints within them. Familiar with Chinese commentary traditions, James Legge attempted to reproduce the commentary forms used in his own The Chinese Classics series. In addition, he introduced the latest anthropological viewpoints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Book of Poetry in French school to his readers, and firmly believed the Christian God can be found in The Book of Poetry. James Legge’s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thus combine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points. When viewed in historic contexts, these works not only extended the Chinese commentary tradition in another language, but revived the policy of accommodation initiated by Matteo Ricci back in the late 16th Century. After Western religious colonialism and the Chinese commentary tradition both stepped down the stage of history, the strategies James Legge applied to produce his various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 Book of Poetry are no longer satisfactory enough for newer generations of readers and translators alike. Nevertheless, James Legge’s efforts, developed from the soil of Chinese commentary tradition, go on nourishing reactions, appreciations, new studies and new translated versions.
中文著作
古籍
《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周易註疏》,〔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
-《尚書註疏》,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
-《毛詩註疏》,〔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周禮註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註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註疏》,〔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春秋左傳註疏》,〔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孝經註疏》,〔唐〕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論語註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爾雅註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註疏》,〔漢〕趙岐注,舊題〔宋〕孫奭疏。
〔清〕王鴻緒:《詩經傳說彙纂》。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影印《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曹粹中:《放齋詩說》,《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嚴粲:《詩緝》,影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第26冊。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元〕朱公遷:《詩經疏義》,收錄於《宋元明清十三經注疏匯要》第3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
〔元〕許謙:《詩集傳名物鈔》。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皮錫瑞:《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清〕王韜稿,潘光哲整理:《蘅華館雜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
〔清〕王韜:《弢園尺牘》,影印光緖庚辰〔1880〕天南遯窟本。
〔清〕王韜:《漫遊隨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王韜著,方行、湯志鈞整理:《王韜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王韜著,陳恆、方銀兒評註:《弢園文錄外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王韜著,朱維錚主編:《弢園文新編》。香港,三聯書局,1998年。
〔清〕王韜:《弢園老民自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明〕吳承恩:《西遊記》。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清〕張勻:《玉嬌梨》。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1年。
近人專著
王立群:《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徵-王韜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大通書局,1976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美〕吉瑞德著,段懷清、周俐玲譯:《朝覲東方:理雅各評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朱自清、郭沫若、吳晗、葉聖陶編:《聞一多全集三:詩選與校箋》。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
沈定平:《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吳伏生:《漢詩英譯研究:理雅各、翟理斯、韋利、龐德》。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
呂健中、李奭學:《新編西洋文學概論:上古迄文藝復興》。臺北:書林出版,1998年。
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玉良:《《詩經》英譯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李玉良:《詩經翻譯探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李志剛:《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李明輝:《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李喜所主編:《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李奭學:《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李奭學:《中外文學關係論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年。
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文公-成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忻平:《王韜評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周寧:《中西最初的遭遇與衝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8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年。
岳峰:《在世俗與宗教之間走鋼絲:析近代傳教士對儒家經典的翻譯與詮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年。
林治平主編:《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90年。
林啟彥、黃文芳主編:《王韜與近代世界》。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1年。
林師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卓新平主編:《相遇與對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花宏豔:〈王韜與墨海書館傳教士的交往考略〉,《宗教學研究》2019年第2期,頁218-223。
〔美〕柯文著,雷頤、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孫尚錫:《利瑪竇與徐光啟》。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
高亨:《詩經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姜燕:《理雅各《詩經》翻譯與儒教闡釋》。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3年。
柯文:《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馬祖毅、任榮珍:《漢籍外譯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夏傳才:《詩經語言藝術》。臺北:雲龍出版社,1990年。
夏傳才:《詩經研究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馮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西平主編:《西方漢學十六講》。北京:外研社,2011年。
張志春(編著):《王韜年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
張海林:《王韜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張國剛等:《明清傳教士與法國漢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
張錯:《利瑪竇入華及其他》。九龍:香港城市大學,2002年。
張憲昌(主編):《中藥檢驗方法專輯(十三):易混淆及誤用藥材之鑑別(二)》。臺北: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2007年。
張靜編:《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胡美馨:《西儒經注中的經義重構-理雅各《關雎》注疏話語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年。
〔英〕理雅各著,齊英豪譯:《中國人關於神與靈的觀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
陶飛亞:《邊緣的歷史──基督教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忠慎:《朱子詩經學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
黃愛平、黃興濤主編:《西學與清代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雷田雨:《近代來粵傳教士評傳》。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二冊。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鄒振環:《西方傳教士與晚清西史東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熊文華:《英國漢學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裴普賢編著:《詩經評註讀本》上冊。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陳谷鋆:《傳教士與漢學家理雅各在中西文化上的傳譯貢獻》。臺北:秀威資訊,2020年。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次沅、馬莉萍:《中國歷史日食典》。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劉登閣、周云方:《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劉耘華:《詮釋的圓環:明末清初傳教士對儒家經典的解釋及其本土回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潘吉星:《中外科學之交流》。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3年。
潘琳:《比較、爭論與詮釋-理雅各牛津時代思想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年。
冀愛蓮:《阿瑟.韋利漢學研究策略考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三聯書局,2002年。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英〕駱任廷:《英譯中國詩歌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顧長聲:《從馬禮遜到司徒雷登──來華新教傳教士評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蘇精:《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學位論文
丁大剛:《理雅各中國典籍翻譯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論文,2017年。
沈嵐:《跨文化經典闡釋:理雅各《詩經》譯介研究》,蘇州:蘇州大學比較文化與世界文學博士論文,2013年。
岳峰:《架設東西方的橋梁-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專門史博士論文,2003年。
林寧:《理雅各與王韜的對比研究》,花蓮: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姜燕:《理雅各《詩經》英譯》,濟南:山東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10年。
孫小玉:《試析英譯《詩經》與原著神髓之異同》,新北市:輔仁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張萍:《理雅各翻譯思想研究》,蘇州:蘇州大學翻譯學博士論文,2018年。
游鎮壕:《王韜《毛詩集釋》引陳奐《詩毛氏傳疏》研究》,臺北: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古典文獻組碩士論文,2014年。
熊秉純:《王韜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陳瑩:《王韜《毛詩集釋》研究》,杭州: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趙長江:《19世紀中國文化典籍英譯研究》,天津:南開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論文,2014年。
翟晗:《《詩經.國風》英譯比較研究舉例》,曲阜:曲阜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蔡富美:《理雅各《詩經.國風》韻文體英譯本研究》,南京: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期刊論文
丁大剛:〈典籍翻譯個案研究的微觀史建構-以理雅各中心的考察〉,《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2021年1月,頁7-15。
丁大剛、宋莉華:〈王韜輔助理雅各翻譯中國典籍過程考〉,《國際漢學》2020年第1期,頁117-125。
于俊青:〈威廉・瓊斯對《詩經》的譯介〉,《東方叢刊》2009年第4輯,2009年4月,頁128-141。
尹延安:〈漢學家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的原則與規範〉,《短篇小說》2017年14期,頁12-13。
王立群:〈上海墨海書館創始人麥都思與《聖經翻譯》〉,《中華讀書報》,2004年7月21日。
王燕、房燕:〈《漢文詩解》與中國古典詩歌的早期海外傳播〉,《文藝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頁45-52。
王輝:〈理雅各英譯儒經的特色與得失〉,《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03年7月,頁115-120。
王輝:〈從《論語》三個譯本看古籍英譯的出版工作—兼與劉重德教授商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14卷第3期,2003年9月,頁13-18。
王輝:〈理雅各、龐德《論語》譯本比較〉,《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20卷第5期,2004年9月,頁140-144。
王輝:〈理雅各的儒教一神論〉,《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2期,頁134-143。
文軍、郝淑杰:〈國內《詩經》英譯研究二十年〉,《外國語言文學》2011年第2期,頁93-98。
史凱:〈理雅各中國經典翻譯述略〉,《跨語言文化研究》2015年第00期,頁147-152。
左巖:〈詮釋的策略與立場-理雅各《詩經》1871年譯本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8期,2015年8月,頁85-91。
左巖:〈「扮成英詩的中國詩」-理雅各《詩經》1876譯本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7年第2期,頁101-106。
古偉瀛:〈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及其演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報》第25期,2000年6月,頁85-117。
包延新:〈《詩經》英譯概述〉,《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6期,2002年12月,頁36-38。
包延新:〈《詩經》英譯概述〉,《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5卷第1期,2003年3月,頁45-47。
皮述民:〈逸詩考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11期,1965年5月,頁117-163。
任運忠:〈《周易》理雅各譯本「厚翻譯」分析〉,《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6年6月,頁53-59。
江乾益:〈鄭康成毛詩譜探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7 卷第6 期,1984,頁31-40
朱子豪、郁紫薇:〈《詩經》英譯概述〉,《劍南文學》2013年第6期,頁156。
朱安春:〈接受美學視域下《詩經》意象翻譯的對比研究-以理雅各和許淵沖兩譯本為例〉,《校園英語》2017年第36期,頁208-209。
佟豔光:〈理雅各《詩經》英譯本與朱氏《詩集傳》的關係初探〉,《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10期,頁124-126。
沈建青、李敏辭:〈理雅各在牛津大學的漢語教學〉,《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8年第4期,頁76-89。
宋新:〈理雅各──從傳教士到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國際關係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頁30-34。
杜欣欣:〈馬若瑟《詩經》翻譯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1期,2012年3月,頁43-71。
李玉良:〈理雅各《詩經》翻譯的經學特徵〉,《外語教學》第26卷第5期,2005年5月,頁63-66。
李玉良:〈《詩經》譯本的底本及參考系統考析〉,《外語學刊》2009年第3期,頁101-104。
李玉良、于巧峰:〈《詩經》翻譯中的難題與對策〉,《宜春學院學報》第3卷第1期,2009年2月,頁55-59。
李玉良、王宏印:〈《詩經》英譯研究的歷史、現狀與反思〉,《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第14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36-39。
李志茗:〈避難香港期間的王韜〉,《貴州文史叢刊》1999年第6期,頁72-76。
李新德:〈「亞洲的福音書」─ 晚清新教傳教士漢語佛教經典英譯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第101期,2007年2月,頁13-22。
李新德:〈理雅各對《詩經》的翻譯與詮釋〉,《文化與傳播》2013年第5期,頁31-36。
武海霞:〈理雅各的中國宗教觀〉,《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1期,頁7-10。
邱業祥:〈經文辯讀與理雅各對「God」和「上帝」互譯的神學基礎〉,《聖經文學研究》第13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頁200-217。
岳峰:〈試析《周易》英譯的失與誤〉,《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頁86-89。
岳峰:〈《易經》英譯風格探微〉,《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01年6月,頁70-75。
岳峰:〈略論《詩經》英譯的韻腳處理──《小雅.采薇》譯文的啟示〉,《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2期,2002年6月,頁51-56。
岳峰:〈溝通東西方的橋梁—記英國傳教士理雅各〉,《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1期,頁10-11。
岳峰:〈關于理雅各英譯中國古經的研究綜述—兼論跨學科研究翻譯的必要性〉,《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2期,2004年6月,頁51-57。
岳峰:〈理雅各宗教思想中的中西融合傾向〉,《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頁88-97。
岳峰:〈翻譯史研究的資訊與視角—以傳教士翻譯家為案例〉,《外國語言文學》2005年第1期,頁34-40。
姜婷婷:〈目的論視角下的龐德、理雅各《詩經》英譯比較〉,《語文學刊》2016年第9期,頁31-32、137。
胡衛青:〈傳教士、儒學、儒學教育〉,《史學月刊》1996年第6期,頁49-54。
胡瑞琴:〈略論西方傳教士對儒家經典的研究〉,《蘭臺世界》2007年第16期,頁50-52。
段懷清:〈理雅各《中國經典》翻譯緣起及體例考略〉,《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05年5月,頁91-98
段懷清:〈理雅各與晚清中國社會〉,《漢學通訊》第24卷第2期,2005年5月,頁43-48。
段懷清:〈對異邦文化的不同態度〉,《21世紀》第91期,2005年10月,頁58-68。
段懷清:〈理雅各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漢學——評吉瑞德教授的《維多利亞時代中國古代經典英譯:理雅各的東方朝聖之旅》〉,《國外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頁81-83。
段懷清:〈理雅各與儒家經典〉,《孔子研究》2006年第6期,頁52-63。
段懷清:〈晚清英國新教傳教士「適應」中國策略的三種型態及其評價〉,《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頁118-116。
段懷清:〈試論王韜的基督教信仰〉,《清史研究》2011年第2期,頁22-30。
倪蓓鋒:〈論龐德翻譯的《論語》—兼與理雅各比較〉,《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7年2月,頁101-105。
耿強:〈副文本視角下16至19世紀古典漢詩英譯翻譯話語研究〉,《外國語》2018年第5期,頁104-112。
秦穎:〈英譯《中國經典》〉,《讀書》1995年第1期,頁76-78。
常寧文:〈中國近代史風雲人物—王韜〉,《無錫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3-24。
張小波:〈關于理雅各和辜鴻銘《論語》翻譯的對比研究〉,《株洲工學院學報》第14卷第4期,2000年7月,頁37-40。
張萍、王宏:〈從《詩經》三譯本看理雅各宗教觀的轉變〉,《國際漢學》2018年第2期,頁52-57。
黃忠慎:〈新舊典範的交鋒-《毛詩注疏》與《詩集傳》之比較研究〉,《文與哲》第28期,2016年6月,頁33-82。
陳小慰:〈在學科的交匯點上—讀《架設東西方的橋梁-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研究》〉,《外國語言文學》2004年第3期,頁71-72。
陳才:〈《詩集傳》對《毛詩》篇次的調整述論〉,《文津學誌》第6輯,2013年8月,頁103-113。
陳君靜:〈傳教士與海外中國學的創立〉,《貴州文史叢刊》1994年第4期,頁25-30。
陳侃理:〈天行有常與休咎之變--中國古代關於日食災異的學術、禮儀與制度〉,《中央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3分,2012年9月,頁389-443。
陳飛亞:〈簡評理雅閣英譯《論語》〉,《現代中醫藥》1999年第4期,頁44。
陳飛亞:〈一經一緯織美文—評理雅各英譯《論語》〉,《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卷第3期,2000年9月,頁38-42。
陳惠:〈漢學家阿瑟.韋利的養成〉,《開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5期,2013年9月,頁92-95。
陳琳琳:〈析論理雅各對《孟子》中些許成語典故的翻譯〉,《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5年6月,頁65-67。
陳慕華:〈析《左傳》英譯的失與誤〉,《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2006年3月,頁60-63。
陳雙雙、高博:〈《詩經》英譯研究十年綜述──基於類型學研究視角〉,《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頁102-105。
郭慧:〈理雅各翻譯思想在《詩經》英譯中的體現〉,《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頁82-83。
陸振慧:〈從《書經》兩個英譯本的比較看典籍英譯問題〉,《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6期(2006年十一月),頁51-55。
彭京:〈古文英譯的歷程與前景〉,《懷化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04年6月,頁101-102。
程鋼:〈理雅各與韋利《論語》譯文體現的義理系統的比較分析〉,《孔子研究》第70期,2002年第2期,頁17-28。
〔瑞士〕費樂仁著,衷鑫恣譯:〈傳教士漢學家的中國經典出版的比較:理雅各、顧賽芬、衛理賢〉,《國際漢學》2013年第1期,頁100-119。
雷雨田:〈傳教士與近代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流〉,《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頁14-22。
楊明麗:〈理雅各《論語》「厚翻譯」研究〉,《理論與實踐》,2015年第12期,頁11。
楊晉龍:〈陳奐及《詩毛氏傳疏》的評論與傳播〉,《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9期,2011年9月,頁147-186。
楊慧玲:〈從稿本《九經索引》到理雅各《中國經典》的「漢字與短語」〉,《國際漢學》2008年第3期,頁108-112、206。
楊慧玲:〈從新發現的稿本看理雅各的中國經典翻譯-解析理雅各中國經典的翻譯過程〉,《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頁122-128。
溫靜:〈對原著的理解和風格的再現—對《論語》兩個英譯本的比較分析〉,《零陵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196-198。
董娟:〈論理雅各對朱熹《詩》學的接受〉,《孔子研究》2015年第2期,頁145-152。
聞一多:〈詩新臺「鴻」字說〉,《清華學報》第10卷第3期,1935年7月,頁557-563。
劉永利:〈從《論語》兩個英譯本比較看翻譯的文化轉向〉,《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2期,2006年4月,頁89-92。
劉性峰:〈典籍英譯的意義〉,《皖西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5年2月,頁105-107。
劉洪濤:〈兩個《論語》英譯本的對比研究〉,《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7年4月,頁120-122。
劉家和、邵東方:〈理雅各英譯《書經》及《竹書紀年》析論〉,《中央研究所歷史語言所集刊》第71本第3分,1990年9月,頁681-744。
劉國敏:〈顧賽芬《詩經》譯本研究〉,《國際漢學》2015年第3期,頁127-138。
盧夢雅:〈葛蘭言與法國《詩經》學史〉,《國際漢學》2018年第2期,頁58-65、205。
錢林森:〈18世紀法國傳教士漢學家對《詩經》的譯介與研究-以馬若瑟、白晉、韓國英為例〉,《華文文學》第130期,2015年5月,頁10-19。
蔣向豔:〈讓文學還諸文學:耶穌會士顧賽芬詩經法譯研究〉,《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6期,2018年11月,頁27-32。
〔美〕韓南,段懷清譯:〈作為中國文學之《聖經》:麥都思、王韜與“《聖經》委辦本”〉,《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2期,2010年3月,頁16-37。
鄭中求:〈馬禮遜《華英字典》與《詩經》的早期英譯〉,《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6期,2013年11月,頁159-162。
鄭和明:〈理雅各、貝恩斯《周易》譯本比較分析〉,《井岡山醫專學報》第12卷4期,2005年7月,頁168-169。
鄭惠雯:〈從理雅各到賈福相:論《詩經》英譯之重譯現象〉,《翻譯學研究集刊》第16期,2013年11月,頁41-59。
樊培緒:〈理雅各、辜鴻銘英譯儒經的不及與過〉,《中國科技翻譯》第12卷第3期,1999年8月,頁50-52。
謝大衛著,張靖譯:〈詩意的欲望與天國的律法-理雅各的《詩經》與翻譯意識〉,《基督教文化學刊》2015年春季號,頁3-35。
謝駿:〈王韜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新聞大學》2002年夏季號,頁51-54。
顏德如:〈王韜:中西經典之間的信使〉,《21世紀》2001年2月號,頁54-56。
羅軍鳳:〈王韜與理雅各學術交往的切實證據〉,《蘭州學刊》2016年第9期,頁11-15。
羅軍鳳:〈王韜春秋曆學的學術背景及其學術交往〉,《清史研究》第4期,2017年11月,頁74-83。
外文著作
Chai, Eugene H. (1990). “Oriental Division,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braries, Volume 1990, Number 89, pp. 33-8.
Chan, C. M. C.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translation: Chinese and English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Master's thesis, Hong Kong: Lingnan University, 2017. Retrieved from http://commons.ln.edu.hk/tran_etd/18/
Couvreur , Seraphim. Cheu King: Texte chinois avec une double traduction enfrancais et en latin. Ho Kien Fou: 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1896.
Davis, John Francis. The Poetry of the Chinese. London: Asher & Co., 1870.
De Gruchy, John Walter, Orienting Arthur Waley: Japonism, Orientalism, and the Creation of Japanese Literature in English. Honolun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Giles, Lionel. “The Book of Songs by Arthur Wale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issue 2 (Apr. 194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1, p. 159-160.
Giradot, Norman J.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 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Johns, A. F. “A Preliminary List of the Published Writings of Dr. Arthur Waley,” Asia Major, New Series, Volume 7, Part 1.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1959, p. 1-10.
Jones, William. The Works of Sir William Jones, Vol. 1. London: John Stockdale & John Walker, 1807.
Jones, William. The Works of Sir William Jones, Vol. 4. London: John Stockdale & John Walker, 1807.
Larcharme, Alexandre de. Confucii Chi-king sive liber carminum, ex latina P. Lacharmi interpretation. Stuttgart: Sumptibus J. G. Cottae, 1830.
Legge, Helen Edith. Missionary and Scholar. London: 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995.
Legge, The Notions of the Chinese Concerning God and Spirits. Hongkong: Hongkong Register Office, 1852.
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 Vol. I. & II. “The Four Books.”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1985.
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 Vol. III. “The Shoo King.” London: Trubner & Co., 1865.
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 vol. IV. “The She King.” Hongkong: Lane Crawfrod & CO., 1871.
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 Vol. IV. “The She King.”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1985.
Legge, James.The Chinese Classics, Vol. V. “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 Hongkong: Lane Crawfrod & CO., 1872.
Legge, James. The Book of Poetry. London: Trubner & Co., 57 & 59, Ludgate Hill, 1876.
Legge, James.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he Texts of Confucianism, Part 1. The Shu King, The Religious Portions of The Shih King, The Hsiao King. New Dehli: Jainendra Prakash Jain At Shri Jainendra Preass, 1996.
Legge, James.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he Texts of Confucianism, Part II. The Yi King.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882.
Legge, James.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he Texts of Confucianism, Part III. The Li Ki. Oxford: The Claredon Press, 1885.
Legge, James.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he Texts of Taoism, Part II. The Writings of Kwang-Tsze, Part II & III, The Thai-shang Tractate of Actions and Their Retributions. Appendixes.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891.
Lethbridge, “William Thomas Mercer (1822-1879): Hong Kong’s Poet Laureate?”, i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13 (1973), p. 151-153.
Lister, Alfred. “Dr. Legge’s Metrical Shi-King” The China Review, Vol. 5, No. 1, Hong Kong: China Mail Office, 1876, pp. 1-8.
Medhurst, Walter.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Shanghai: Mission Press, 1848.
Morris, Ivan, ed. Madly Singing in the Mountains: An Appreciation and Anthology of Arthur Waley. London: Harper Torchbooks, 1972.
Morrison, Robert. 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cao: East India Company’s Press, 1815 (Vol. 1, Part 1), 1819 (Vol. 1, Part 2).
Muller, Max, Life And Letters Of The Right Honourable Friedrich Max Muller, Vol.1,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03
Muller, Max, Life And Letters of The Right Honourable Friedrich Max Muller Vol.2,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02.
Mungello, D. E. Curious Lan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Peih-ying Lu, John Corbett, ‘James Legge’s Translation of the Shi Jin, or Book of Poetry,’ In John M. Kirk, Iseabail Macleod (Eds.), Scots: Studies in its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New York: Rodopi, 2013, p. 245-258.
Percy, Hau kiou choaan, or, The Pleasing History, V. 1, London: R. & J. Dodsley, 1761.
Percy, Hau kiou choaan, or, The Pleasing History, V.4, London: R. & J. Dodsley, 1761.
Pfister, Lauren F. Striving for ‘The Whole Duty of Man’. Frankfurt: Peter Lang, 2004.
Pfister, Lauren, “James Legge’s metrical Book of Poetry”,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 60, No. 1, 1997, pp. 64-85.
Puttenham, Goerge; Whigham, Frank & Rebhorn, Wayne A. (Eds.). The Art of English Poesy: A Critical Edition,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Waley, Arthur. Chinese Poems, London: Lowe Brothers, 1916.
Waley, Arthur.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 New York: A. A. Knopf, 1922.
Waley, Arthur. “The Eclipse Poem and Its Group,” T’ien Hsia Monthly, Vol. 3. Shanghai: Sun Yat-sen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Oct. 1936.
Waley, Arthur. Chinese Poems,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1956.
Waley, Arthur. The Book of Songs.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Waley, Margaret H. “Arthur David Waley, 1889-1966. A View from within his Family,” 1968. Retrieved: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18c0d010008dw.html(Nov. 9, 2019)。
Williams, Samuel Wells. 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anton: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56.
Winternitz, Moriz, A General Index to the Names and Subject-Matter of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10.
Won Man Kong. James Legge: A Pioneer at Crossroads of East and West.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al Publishing CO., 1996.
Wylie, Alexander. 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 Shangha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