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敬惠 Chen, Ching-Hui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建成國中動態標誌設計研究 Research and Creation of Dynamic School LOGO on Jian Cheng Junior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廖偉民
Liao, Wei-Ming |
口試委員: | 黃文宗 蘇文清 廖偉民 |
口試日期: | 2021/07/1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設計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Desig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e Practice in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2 |
中文關鍵詞: | 企業識別 、動態標誌 、學校識別 |
英文關鍵詞: |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Dynamic Logos, School Identity System |
研究方法: | 調查研究 、 深度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89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8 下載:5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應108課綱與十二年國教上路之時,許多學校開始盤點學校內部課程與校本特色以符合學生需求,並發展出新的學校風氣與氛圍。臺北市立建成國中建校距今已超過半百的時間,在學校轉換與變更之時,更期待學校的校徽形象能與時俱進地進行修改與調整。林磐聳教授曾在企業識別系統一書中(1999)提及CIS意指為企業經營理念與精神文化,運用整體傳達系統(特別是視覺傳達),傳遞給企業周遭的關係者或團體(包括內部與大眾),使其對企業產生一致的認同感與價值觀。在時代變交替快速的現在,透過吳亭葶2018年對動態識別的統整與歸納,本論文將使用其原,並在研究過程中先進行學校動態識別案例分析,接著,透過問卷施測及深入訪談及的方式,了解學生與教師對於學校之期待與認識,最後,進行設計具有動態之效果之學校識別系統。本研究將所得到的資訊統整出設計步驟與方法,透過「容器」、「準則」、「背景」等三種不同動態手法,加入符號學概念進行三套模擬識別設計,設計出的作品期待在未來可以成為他校的參考模組及範例。
Taipei Jian-Cheng Junior High school was established in 1949, which was more than half a hundred years ago.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during the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school badge and their images must be revised and adjusted.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and induction of dynamic recognition from the study of Ting-Ting Wu in 2017, this paper applied the methods and implemented questionnair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discover the expectations and understanding for the school from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n, the dynamic Effective school identifica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Hopefully, as time and culture change through time and the new replaces the old, the new school identification can bring a novel style to the school. Besid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rticipants can see and the value of the school from the school brand.
期刊
尹毅(2007)。標誌設計的動態化趨勢。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4),94-96。
李新富(2003)。企業形象及其傳播課題之研究。台中技術學院學報,323-342。
林磐聳(1997)。台灣CIS的發展及案例賞析。美育月刊,90。
姚村雄(2001)。從記號學角度探討日治專賣時期台灣酒類標貼設計之視覺符號運作,設計研究,1。
施又瑀、張東晃(2017)。國民小學學校識別系統之規劃設計-以彰化縣一所小學為例。學校行政,107,105-129。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康龍魁、蘇誌誠、過修齊(2009)。學生家長對學校形象期望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9,201-228。
梁碧峯(2016)。漫談東海大學校徽與校旗。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11,64-81。
陳欽雨、張書豪、潘立諳(2014)。企業識別系統球隊認同感及球團形象對職業運動購票意願之影響-以國內某職業球團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9(1),95-117。
黃敬賢、楊清田(2012)。以符號學觀點解析太極圖像標誌設計之符號運用。藝術論文集刊,18。
黃義良(2002)。淺析學校行銷策略適用於中小學的具體作法。教育資料與研究,45,112-119。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7(4),17-23。
曾敏婷、尤依白、陳亮宇、張佳蕙(2016)。品牌形象設計應用之創作論述——以台灣手搖飲料企業形象設計案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313-336。
趙敏(2016)。動態標誌設計與應用。現代裝飾理論,7,西安 建築科技大學。
劉孟竹(2018)。企業識別系統概念與學校運動代表隊應用之探討。屏東科大體育學刊,8,11-18。
蔡金田(2009)。學校品牌建構與行銷管理之探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
藍俊雄、邱彥棠(2020)。學校行銷與就讀意願相關之研究-以某國中為例。管理資訊計算,9(1),70-80。
蘇文清(2007)。符號學與認知心理學基礎理論於視覺設計之運用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
書籍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俊良(2005)。基礎設計。臺北:藝風堂。
林磐聳(1999)。企業識別系統-修訂版。臺北:藝風堂。
約翰‧費斯克(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翻譯)。臺北:遠流出版社。
洪碩延(2019)。這就是符號學。臺北:城邦讀書花園。
高俊茂(1994)。CIS規劃設計技法。臺北:星狐出版。
朗濤設計顧問群(1996)。朗濤設計顧問公司的CI經驗(余友梅、高蘭馨,翻譯)臺北:聯經。
Dopress Books,度本圖書(2014)。溺設計:DYNAMIC LOGO看動態排列怎麼玩出品牌生存力。臺北:佳魁文化。
Dopress Books,度本圖書(2016)。進化中的品牌標誌設計 讓人ㄧ眼識別風格的101個Logo設計。臺北:佳魁文化。
論文
吳亭葶(2018)。臺灣六都城市動態標誌設計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淑芬(2005)。中等學校學校識別研究與視覺行銷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胡慧瑜(2008)。高級職業學校校徽設計視覺表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郭俊男(2009)。產品識別與品牌權益之研究-以蘋果公司(AppleInc.)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陳勉予(2015)。以深度訪談法探討消費者對掛耳式咖啡機之產品設計認知與忠誠度。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新竹。
劉晨旭(1999)。應用符號學探討設計物的意義脈絡—以手錶及行動電話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鄭佳宜(2006)。國民小學學校形象與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謝欣錦(2012)。大學校院視覺識別系統之規畫設計-以逢甲大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網站資料
Nina Gregier(2021)。Cracow School of Art and Fashion Design ID。檢索自https://reurl.cc/AkKVoZ
台塑企業企業識別(2020)。台塑。檢索自https://www.fpg.com.tw/tw/about/info/6
台鋁企業識別(2020)。台鋁。檢索自https://mld.com.tw/
色彩感覺(2020)。比你懂一些。檢索自https://designer-ab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