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錦裕 |
---|---|
論文名稱: |
學校情境中影響台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 |
指導教授: | 洪泉湖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阿美族 、族群認同 、偏見 、歧視 、原住民印象知覺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28 下載:17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情境中影響台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的因素」,以檢視阿美族國中生的族群認同情形,及學校情境中影響其族群認同之相關因素為何。
本研究所採用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訪問調查」及「完全參與觀察」三種方法,「問卷調查」研究法係以花蓮地區阿美族國中學生一、二、三年級為對象,採取叢集取樣方式,共計抽樣7所學校,每個學校抽樣一、二、三年級各一到三個班,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阿美族國中生的族群認同類型,並將所得資料以描述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百分比同質性考驗、積差相關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分析學生個人背景與學校情境中影響其族群認同的因素為何。在獲得初步資料後,再以訪問調查法進入研究場域進行訪談,並利用機會寄住原住民家庭進行參與式觀察。
依據問卷所得的資料將7個學校的族群認同情形作分類後,發現花蓮地區阿美族國中學生對於族群認同的類型多集中在雙向文化認同的調適者;其個人特質及其學校情境對其族群認同的影響如下:在個人背景方面,我族認同得分不因個人因素而有顯著差異,主流認同得分則因個人因素中的「性別」、「年級」及「父親職業聲望」而有顯著差異;就其學校情境中的影響因素之探討,我族認同得分因學校情境中的「教師歧視知覺」、「同學歧視知覺」而有顯著差異,主流認同得分學校情境中的「學業成績」、「同儕原住民印象知覺」、「教師原住民印象知覺」、「學校制度性歧視」及「各校差異」而有顯著差異。
從訪談中也獲得四點發現:(一)花蓮地區阿美族國中學生的族群認同情形多屬於雙文化認同類型,(二)其對我族認同方面,有感情上有較強的認同、族群投入較少的傾向;(三)多數學校並不覺得學校中有偏見或歧視的存在;(四)少數學生有歧視知覺或偏見知覺的感受,這些感受大多是來自於主觀上的想像。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及學位論文
王明珂(民86)。《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柏壽(民74)。《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民88)。《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齡慶(民81)。《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有鎰(民85)。《影響國小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亦園(民71)。《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李建興、簡茂發(民81)。《縮短山地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慧君(民84)。《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國中青少年生活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自我價值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
汪淑娟(民85)。《大專生山地服務隊的發展階段與醫群關係的演變—以輔大港安山地友團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淑媛(民87)。《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民87)。《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凌平(民90)。《原住民國小學生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院國教所碩士論文。
孫大川(民89)。《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孫家秀(民87)。《學校情境中的原住民族郡意象—台東融合國中師生關係面向的探討》。台東師範學院教研所碩士論文。
徐慶娟(民85)。《兒童同儕地位之家庭因素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雅雪(民89)。《族群認同與生命的交織~~四位原住民青年族群認同之生命經驗與民族誌電影~~》。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如慧(民90)。《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5)。《教育心理學,重訂版》。台北:東華。
張琇喬(民89)。《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許文忠(民87)。《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木柱(民76)。《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傳德(民88)。《一位國校校長的生命史》。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洪紀(民86)。《文化民族主義=Cultural Nationalism》。台北:揚智文化。
陳玉明(民79)。《山地族群國中生之自我觀念、教育及職業抱負與父母管教態度之關係》。政治大學邊疆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文(民86)。《原住民非行少年成長環境與學校經驗之探究》。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枝烈(民84)。《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科課程設計之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瑞芸(民79)。《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華(民89)。《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陳豔紅(民86)。《台灣原住民青年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以四位新竹泰雅族男性青年的生命故事為例<附冊:他們的生命故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劉曉春譯,Robert A. Baron & Donn Byrne著(2000)。《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文化。
黃宣範(民82)。《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
黃政傑(民8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民82)。《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師苑。
黃富源(民89)。《少年暴力犯罪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家庭結構、動力與社會學習觀點以論》。行政院青輔會: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一二一。
黃森泉(民89)。《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
黃澤洋(民82)。《原住民青少年到平地的求學歷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麗滿(民81)。《山地、平地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校園疏離感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大和(民81)。《臺產院線錄影帶中,高中族與非高山族像之研究—社會心理與文化傾向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宗憲(民90)。《心理特質與環境因素對國中生中途輟學及犯罪行為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玲(民89)。《破殼而出:十四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鈴木質(民81)。《台灣原住民風俗誌》。台北:臺原。
蔡麗芳(民81)。《社交技巧訓練策略對國小兒童社交、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強(民75)。《山地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玉粉(民85)。《花蓮縣原住民、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學習適應與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秀智(民85)。《台北縣阿美族學童的族群態度、族群文化常識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錦慧(民87)。《族群通婚與族群觀—四季新村原住民婦女的經驗》。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世忠(民78)。《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韓梅玉(民85)。《資優生智力、學科成就、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光鼎(民87)。《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民90)。《多元文化教育》。台北:空大。
關復勇(民76)。《山地泰雅族國中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學業成就歸因與其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期刊論文
朱全斌(民86)。<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載於《新聞學研究》,第56期,35-64。
吳其諺(民82)。<吳鳳神話背後的影像—原住民在政策片中的意義>,載於《電影欣賞》,66期,48-52。
李道明(民83)。<近100年來台灣電視電影媒體對台灣原住民的呈現>,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81-9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高淑芳、裘友善、陳惠邦(民88)。<原住民教育現況調查研究----原住民學生就學及適應狀況資料分析>,載於《原住民族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09-125。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學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主辦。
張建成(民90)。<傳統與現代之間:論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載於《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B組論文》:126-143。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主辦。
許木柱(民78)。<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於徐正光、宋文里,《臺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台北:巨流。
許木柱(民80)。<弱勢族郡群問題>,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民80):《台灣的社會問題》,399-428。台北:巨流。
陳枝烈(民86)。<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文化認知之探討>,載於陳枝烈著,《台灣原住民教育》,273-298。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華(民85)。<從兒童的族群社會化談班級的族群關係經營>,《原住民教育季刊》,2,53-77。
陳麗華(民86)。<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原漢族群關係探討>,載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172-202。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
陳麗華、王鳳敏、鍾才元、賴秀智(民86)。<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兒童的接納態度之研究>,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159-186。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麗華、劉美慧(民88)。<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載於《花蓮師範學報》,9,177-226。
程健教、黃森泉(民87)。<原住民兒童族群社會化內涵分析>,載於《台中師院學報》,12,303-331。
黃美英(民83)。<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載於《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201-21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楊苑苑(民79)。<台北縣國中山地生與非山地生在自我觀念及生活適應上之比較研究>,載於《輔導月刊》,26(5、6),33-39。
詹馨(民73)。<泰雅族兒童的父母管教態度與人格適應>,載於《新竹師院學報》,10,1-48。
劉春榮、吳清山、陳明終(民84),<都會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關聯研究>,載於《初等教育季刊》,4,147-180。
譚光鼎(民84)。<台灣土著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習行為之研究>,載於《教育研究資訊》,3(6),102-114。台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譚光鼎(民85)。<探討少數民族教育成就的理論模式>,載於《花蓮師院學報》,6,25-72。
譚光鼎(民87)。<國小高年級學生族群關係態度的探討>,載於《原住民教育季刊》,12:1-23。
譚光鼎、湯仁燕(民82)。<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台灣書店。
貳、英文部份
Ⅰ、Books
Aboud, F. (1988). Children and Prejudice. New York, NY : B. Blackwell.
Atkinson, D., Morten, G., & Sue, D. (1983). Counseling American Minorities. Dubuque, IA: Wm. C. Brown.
Beckett, J. R. (1988). Past and present. Australia: Aboriginal Studies Press.
Cashmore, E. [et al.]. (1996). Dictionary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Cordeiro, Paula A., Reagan, T. G. & Martinez, L. P. (Eds.) (1994). Multiculturalism and TQE. Thousand Oaks: Corwin Press.
De Vos, G. A. (1982). Ethnic Pluralism: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Edited By George De Vos And Lola Romanucci-Ross;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2ed ed.). New York: Norton.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artup, W. W. (1983). The peer system.. in E. M. Hetherington & P. H. Mussen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elopment. New York: Wiley.
Huff, J. D. (1997). To Live Heroicall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utnik ,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J. S. Phinney & M. J. Rotheram (eds). (1986).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Beverly Hills : Sage Publications
Jackson, P.W.(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ewin, K. (1994).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New York: Harger.
Miles, R. (1989). Racism. New York: Routledge.
Tajfel, H.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inorities. New York: Minority Rights Group.
Tajfel, H. (1982).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 Cambridge.
Wicker, L. C. (1977). Racial Awareness and Racial Identification among American Indian Children as Influenced by Native American Power Ideology and Self-concept. Nor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Ⅱ、Artical
Asher, S. R. (1983). Social competence and peer status: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 Child Development, 54, 1427-1434.
Coie, J. D. & Dodge, K. A. (1988).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on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the school: A cross-age comparison. Child Development, 59, 815-829.
Comer, J. P. (1988). Educating poor minority children. Scientific American, 25(5), 42-48.
Cross, W. (1978). The Thomas and Cross models of psychological nigresc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 4, 13-31.
Fordham, S. (1988). Racelessness as a strategy in Black student’ school success: Pragmatic strategy or pyrrhic victor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8, 54-58.
Leclezio, M. K., Kouw-Potgieter, J., & Souchon, M. B. S.(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of manuritian immigrants in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6, 61-69.
Marcia, J.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51-558.
Marcia, J.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159-187). New York: Wiley.
McEwen, M. K. (1996) New Perspectives on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S. 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 Book for the Profession (3rd ed), (pp188-217).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Ogbu, J. U.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 A. Gibson & J. U.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3-33). New York: Gerland.
Olloendick, T. H., Weist, M. D., Borden, M. C., & Greene, R. W. (1992). Sociometric status and academic,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 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0(1), 80-87.
Patterson, C. J., Kupersmidt, J. B., & Griesler, P. C. (1990).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self and of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as a function of sociometric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61, 1335-1345.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i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Phinney, J. S. (1989). 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9, 34-49.
Phinney, J. S. (1989).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9, 169-173.
Phinney, J. S. (1995).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in A. M. Padills (Ed.), Hispanic psychology-Critic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 57-70. london: Sage.
Phinney, J. S., Ferguson, D. L., & Tate, J. D. (1997). Intergroup attitudes among ethnic minority adolescents: Acausal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68(5), 955-969.
Phinney, J., & Alipuria, L.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older adolescents from four ethnic group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3.
Porter, J. R. & Washington, R. E. (1993). Minority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in Annual Review of Socilogy, 19, 139-161.
Pyant, C. T., & Yanico, B. J. (1991). Relationship of racial identity and gender-role attitudes to black women’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8(3), 315-322.
Richerd, S. E. (1987). Rampant problemsand promising practic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saddvntaged giftd children. The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1, 149-154.
Rotheram, M. J., & Phinney, J. S. (1987). Introduction: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J. S. Phinney & M. J. 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158-179). Newbury Park, CA: Sage.
Schermerhorn, R. A., 1974, Ethnic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Ethnicity, 1. 1-14
Smith, E. J. (1991).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minority status. i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0, 181-188.
Vaughan, Graham M. (1986). A 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Phinney, Jean S. & Rotheram, Mary Jane (ed). in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73-91.
Wakefiekd, W. D., & Hudley, C. (1999). Influence of the Presence of Others and Ethnic Identity on Male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Responses to Racial Discrimin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C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0 065)
參、網路資料
花蓮縣政統計:http://www.hlhg.gov.tw/static/analysis_table/pop_analysis.htm
行政院原民會:http://www.apc.gov.tw/cip/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