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麗 秋 |
---|---|
論文名稱: |
預防國中生網路沉迷主題課程介入之效果研究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Prevention Program among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董貞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3 |
中文關鍵詞: | 網路沉迷 、國中生 |
英文關鍵詞: | Internet Addicti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9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針對國中學生發展「預防國中生網路沉迷主題課程」,目的在了解實施預防國中生網路沉迷教學對學生網路沉迷知識、拒網自我效能、拒網路沉迷社會支持、網路沉迷行為之影響,以及學生對課程的意見與反應。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雲林縣2所國中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立意取樣一所為實驗組學校(共76人),另一所為對照組學校(共80人),實驗組持續4週接受4個單元的預防國中生網路沉迷教學介入課程,對照組則無教學介入。前測在介入前一週施測,後測則於完成介入後的一週進行施測,以瞭解實驗介入後所產生的立即效果。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統計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進行討論,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ㄧ、實驗組之「拒網自我效能」後測得分優於對照組,有顯著的立即
效果。
二、實驗組之「網路沉迷知識、拒網路沈迷社會支持、網路沉迷行為」
後測得分與對照組未達顯著效果。
三、學生對預防國中生網路沉迷主題課程滿意度達八成。
根據本研究結果,可供國內推廣預防國中生網路沉迷教育及相關研究參考。建議未來相關介入的研究能用行為科學理論和策略,相信必能增進預防國中生網路沉迷教育之效果。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Prevention Program among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understand the evaluation from the experiment group students in this program.
The study was constructed on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and it sampled seventh graders of 2 schools in Yunlin as subjects. These students were non-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n=76), and the control group (n=80).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the intervention curriculum of 4 units for 4 week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thing. One week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pre-test; one week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se two groups took the post-test in order to know the immediate effect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using Percentile Description, Chi-square, and one way ANCOV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immediate effect of self-efficacy to refuse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effect in the control group.
2.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of Internet Addiction, social support to refuse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behavior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feel highly satisfied with the preven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Program.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out the prevention educa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Program and related studies. We suggested intervention-related researchers can use behavior science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effects of the prevention program.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2008年10月1日,取自:
http://eteacher.edu.tw/
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2003)。網路咖啡與青少年身心之影響研討會論文。臺北。
王秀燕(2002)。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王建楠(2004)。每天上網超過四小時小心網路成癮症。2008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4/5/4/ n529203.htm
王智弘(2007)。校園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模式之建立。台灣心理諮商通
訊,210。
王錦慧(2005)。國中生網咖使用、網路沈迷之調查與網咖少年成長團體之輔導成效。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
古欣卉(2006)。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網路成癮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關聯探討。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8)。TWNIC 2006年1月台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08年10月1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白育甄(2004)。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朱美慧(2002)。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
江南逸(2003)。國中生使用網路之偏差行為和網路沉迷程度對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何振珮(2007)。花蓮市國民中學學生網路成癮傾向與身心健康、學業成績之相關性研究。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
吳佳煇(2004)。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資訊社會研究,4,173-189。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感情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吳清基、林宜隆等(2005)。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高中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清基、林宜隆等(2006)。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國中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清基、林宜隆等(2006)。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國小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李曉君(2005)。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生為例。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
周倩(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總計畫)(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7-2511
-S-009-012-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周倩(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二:網路沈迷現象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7-2511-S-009-013-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周榮、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論文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台北,6月18日至19日。中華傳播學會學刊,卷2-12。
林生傳(1990)。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林旻沛(2004)。大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
林清山(1986)。心理與教育統計。台北:東華書局。
林季謙(2003)。不同網路能力、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中小學生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林珊如、蔡今中(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三:中學生網路沈迷現象之深度訪談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7-2511-S-009-014-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珊如、蔡今中(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三:中學生網路沈迷現象之深度訪談研究(2/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9-2511-S-009
-007-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邱聖玲(2004)。中學生網路沉迷與改善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姚應水、高塵、金岳龍、王珥梅、葉冬青(2006)。大學生網絡使用及網絡成癮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國學校衛生,27(10),844-846。
施香如(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四: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沉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2/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7-2511-S-009-
015-N),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范傑臣(2002)。高中生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對網路沈迷的影響—以桃園縣某高中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
財團法人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的白絲帶工作站(2006)。2008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i-link.org.tw/care/care_third /care_2.37.php
張仁獻(2003)。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梁良淵(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私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陳佩庭(2008)。臺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
陳金英(2004)。網路成癮現象之實證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8,39-58。
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沉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高雄。
陳美文(2004)。運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具網路沉迷現象之國中生之諮商成效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
陳國文(2007)。高中學生族群網路使用行為、成癮及戒減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
陳淑惠(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2/2(臺灣大學生網路沈迷傾向的性別差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9-2511 -S002-010-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淑惠(2002)。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需求與適應觀點研究(二):網路沈迷學生之心理治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0-2520-S-002-001),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淑惠(2003)。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病理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月刊,86,16-35。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彭郁歡(2004)。青少年休閒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
馮嘉玉(2002)。國中學生電玩遊戲使用經驗、成癮傾向及其自覺健康狀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黃鈞源(2008)。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質與網路沉迷現象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
黃雅彗(2005)。生活壓力與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以新莊地區國中生為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楊媄媜(2005)。國中生網路成癮與心理需求相關性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
溫嘉民(2006)。國中學生人格特質、電玩成癮傾向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
葉俞均(2006)。探討大學生憂鬱症狀、拒網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在網路成癮模式中之角色。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
葉靜君(2003)。現實治療團體對改善網路成癮大學生之成效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
廖思涵(2006)。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沉迷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鄭淳憶(2006)。國中學生網路素養及網路成癮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
盧浩權(2005)。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生活壓力、負面情緒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高中生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盧麗卉(2002)。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
戴秀津(2003)。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相關因素及其身心健康影響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戴秀津、楊美賞、顏正芳(2004)。台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慈濟醫學,16(4):241-248。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謝亞嫻(2005)。現實治療團體對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男高中生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
謝明達(2004)。國民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區辨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
謝龍卿,黃德祥(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6-7,29-62。
謝寶蓮(2007)。臺北縣國中生網路成癮與電腦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藍菊梅(2005,12月)。網路沉迷的矯正。Young Game攻略關懷青少年研討會。台中市,中信大飯店。
羅士媛(2005)。團體課程對「網路成癮」國中學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122-147.
Bandura, A. (1986). The self system in reciprocal determin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33, 344-358.
Beard, K. W.& Wolf, E. M.(2001). 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4(3), 377-383.
Brenner, V.(1996). An initial report on the online assessment of Internet addiction:The first 3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Http//www.ccsnet.com/prep/pap/pap8b/638b012p.txt
Brenner, V.(1997).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ay.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 879-882.
Caplan, G. (1974). 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th :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hou, C. & Hsiao, M. C.(2000). Internet addiction usage, gratification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the Taiwan college students’case. Computers & Education, 35(1): 65-80.
Cohen, S. & Syme, S. L. (1985). Issues in the study and appli- 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Dautton, W. H., Rogers, E. M., & Jun, S. H.(1987). Diffusion and social impacts of personal computer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2), 219-250.
Ferris, J. R. (1997).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oms, and consequences. Retrieved October 29,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hem.vt.edu/chem-dept/dessy/honors/papers/ferris. html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October 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hysics.wisc.edu/~ shalizi/internet _addiction_criteria.html.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NY: Academic Press.
Griffiths, M. (2000). Does Internet and computer addiction 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3(2), 211-218.
House, J. S., Robbins, C. & Metzner, H. L. (1982). The associ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ctivities with mortality: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the Tehcumseh Community Health Study.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16,123-40.
Kaltiala-Heino, R., Lintonen, T. & Rimpela, A. (2004). Internet addiction?Potentially problematic use of the Internet in a population of 12-18 year-old adolescents. 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2(1), 89-96.
King, S. A. (1996). 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 Retrieved October 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ebpages.charter.net/stormking/
iad.html
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 Schorlis, W. (1998). 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v53(9), 1017-1031.
Marlatt, G. A.(1985). Relapse prevention:Theoretical rationale and overview of the model. In Marlatt, G. A. & Gordon, J. R.(Eds.), Relapse prevention.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1), 13-29.
Pawlak, C. (2002). Correlates of Internet use and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Buffalo.
Suler, J. (1998).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Retrieved December 18,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cybaddict.html
Tsai, C. C., & Lin, S. S.J. (2001). Analysis of attitudes toward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f Taiwanese adolescents.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4(3), 373-376.
Tsai, C. C., & Lin, S. S.J. (2003). Internet addiction of adolescents in Taiwan: An interview study.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6(6), 649-652.
Tolsdorf, C. C. (1976). Social networks,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Family process. 15(4), 407-417.
Walther, Joseph B. & Boyd, Shawn (2002). Attraction to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Suppor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pp.153-188). Cresskill, NJ: Hampton .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5, 1996, Toronto, Canada. Retrieved October 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etaddiction.com/articles/newdisorder.htm.
Young, K. S. (1997). Levels of depression and addiction underlying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Young, K. S. (1998).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Young, K. S., & Rod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sPsychology and Behavior,1(1) , 25-28. Retrieved October 1,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etaddiction.com/articles/
cyberpsychology.htm
Young, K. S. (2004). Internet addiction: A new clinical phenomenon and its consequenc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4), 4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