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昭賓 |
---|---|
論文名稱: |
清代中期川陜楚地區流動人口與川陜楚教亂 ( 1736~1820 ) |
指導教授: | 莊吉發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37 |
中文關鍵詞: | 川陜楚 、流動人口 、民間秘密宗教 、川陜楚教亂 、川陜楚白蓮教亂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的撰寫的目的在於希望透過清嘉慶元年川陜楚教亂,探討清代中期川陜楚三省流動人口與民間秘密宗教,及流動人口與教川陜楚教亂之間關聯。主文部分共分為四章十一節。
首先透過清代中期川陜楚地區流動人口產生於不均衡的人口分部與人口壓力,再加上政府推行墾荒、攤丁入地、改土歸流政策的影響,形成向人口密度較低的川陜楚地遷徙流動。
經由民間秘密宗教的傳承、流動人口與民間秘密宗教的地緣關係、教派傳教者的活動等觀察流動人口與教派之關聯。與研究民間秘密宗教有何特殊的因素,從經濟性因素、社會福利功能及社群關係,看教派如何吸引流動人口參與。
其次,由清代長期對於民間秘密宗教的取締、教案的審理,重新檢視「官逼民反」一詞。而在教亂的發展上,川陜楚地區的移墾社會環境提供教派發展組織的可能性,及其偏遠的地理環境與薄弱的政府控制力提供教派成長與教亂時教徒流竄的空間。在鄉勇團練的組織主要可看出是由大多數的流動人口所組成,在教亂中其最大的功用在於提供一個安撫人心的主要工具。
在教亂後的善後處理並未按原定計畫施行,致使原有辦法中可以做為管理與安定地方的作用喪失。另在防微杜漸的預防措施,整飭吏治、強化保甲、興教化等,在無法確切落實於實際功能上,無法深入基層,致使預防措施難有作為。
一、檔案資料:
1.《川陜楚善後事宜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第5~6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3月。
3.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檔案系中國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編,《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鬥爭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
4.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室、資料室編,《清中期五省白蓮教起義資料》,第1~5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3月。
5.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7月。
6.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月。
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6月。
8.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6月。
9.《史料旬刊》,台北,國風出版社,民國52年6月。
10.《史館檔•皇朝食貨志》,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1.《外紀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2.《明清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61年3月。
13.《皇朝道咸同光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8年。
14.《軍機處檔.月摺包》,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5.《宮中檔雍正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6.《宮中檔乾隆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7.《宮中檔嘉慶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8.《教匪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9.陳 田、吳懷清纂修,《食貨志》,八行清繕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彭雨新編,《清代開墾史資料匯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21.道光朝《上諭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2.《剿捕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3.蔣維明編,《川湖陜白蓮教起義資料輯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二、官書典籍
1.《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3年9月。
2.《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3年9月。
3.《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3年9月。
4.《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3年9月。
5.王先謙修,《十二朝東華錄》,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7年8月。
6.《太平經》,收錄於《道家十三經》,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2月。
7. 象瑛著,《使蜀日記》,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3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80年7月。
8.《元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5年11月。
9.王慶雲著,《石渠餘紀》,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6年。
10.永明延壽著,《宗鏡緣》,收錄於《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11.石 侯著,《戡靖教匪述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7年。
12.汲修主人著,《嘯亭雜錄》,台北,廣文書局,民國76年。
13.何遠喬編,《名山藏》,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0年1月。
14.吳 含輯,《朝鮮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3月。
15.花沙納編,《德壯果公年譜》,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0年。
16.竺護法譯,《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收錄於《乾隆大藏經》,第36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81年10月。
17.林立人整編,《五部六冊經卷》,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民國83年6月。
18.《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4年4月。
19.《明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4年3月。
20.《明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9年1月。
21.《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1年10月。
22.周 凱著,《襄陽必告錄》,手抄稿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23.洪亮吉著,《卷施閣文甲集》,收錄於《洪北江先生全集》,據光緒3年授經堂重刊本影印,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8年4月。
24.陳子壯編,《昭代經濟言》,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第26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73年6月。
25.陳子龍等編,《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
26.陳振漢編,《清實錄經濟史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27.黃育楩著,《破邪詳辨》,《清史資料》,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8.〔康熙朝〕《大清會典》,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82年2月。
29.《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民國79年5月。
30.《清仁宗御製文初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31.《清仁宗御製文二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32.《大清十朝聖訓》,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4年4月。
33.《清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2年10月。
34.《清朝通典》,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2年10月。
35.寄湘漁父撰,《救荒六十策》,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8年10月。
36.賀長齡、魏 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月。
37.《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5年10月。
38.〔嘉慶朝〕《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81年6月。
9.鞏文生著,《從戎偶筆》,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9年。
40.魏 源著,《古微堂外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8年11月。
41.魏 源著,《聖武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6年。
42.羅思舉著,《羅壯勇公年譜》,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0年11月。
43.嚴如熤著,《三省山內風土雜識》,收錄於《中國西北文獻叢書》,第127冊,蘭州,蘭州古籍書店,1990年10月。
44.嚴如熤編,張鵬翂補輯,《三省邊防備覽》,道光刻本影印,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2月。
45.釋道世撰,《法苑珠林》,收錄於《乾隆大藏經》,第123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公司,民國81年10月。
三、方志
1.于滄瀾纂、蔣師轍纂修,《光緒鹿邑縣志》光緒22年刊本,台北,中國文獻學會印行,民國65年。
2.王文昭修、曾慶奎等纂,《重修什邡縣志》,民國18年鉛印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56年10月。
3.王暨英修、曾茂林等纂,《金堂縣續志》,民國10年刊本,學生書局,民國56年10月。
4.朱世鏞修、劉貞安等纂,《雲陽縣志》,民國24年鉛印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7年3月。
5.朱廷獻修、劉日煃纂,《新鄭縣志》,康熙32年刊本,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印行,民國64年。
6.多 壽纂修,《恩施縣志》,同治3年修,民國20年鉛字重印本,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民國64年。
7.阮龍光修、邵自祐纂,《通許縣舊志》,乾隆35年修,民國23年重印本,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印行,民國64年。
8.李子春等纂修,《鳳縣志》,光緒18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
9.李良俊修、王荃善纂,《南充縣志》,民國18年刊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10.李炳靈、楊藻纂輯,《德陽縣續志》,光緒31年刊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11.吳章祁、徐楊文保纂,《蓬溪縣志》,道光24年刊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12.吳曾輝、吳 容纂修,《威遠縣志》,光緒3年刊、抄補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7年3月。
13.吳德準等纂修,《達縣志》,民國22年鉛印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0年3月。
14.余修鳳等纂修,《定遠廳志》,光緒5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
15.宋 曙等纂修,《敘永縣志》,民國22年鉛印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6年10月。
16.汪 灝修、鍾研齋纂,《續耀州志》,乾隆27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17.沈青崖、吳廷錫等撰,《續修陜西通志》,民國23年刊本,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8年7月。
18.邵陸纂修,《酉陽州志》,影印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19.郎承銳、余樹堂纂,《酆都縣志》,民國16年鉛印本,學生書局,民國57年3月。
20.岳永武修、鄭鍾靈等纂,《閬中縣志》,民國15年石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第56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
21.金大鏞修,王柏心纂,《東湖縣志》,同治3年刊本,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民國64年。
22.松 林修、何遠鑒纂,《施南府志》,同治10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23.周克埜纂修,《廣安縣志》,光緒33年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55年2月。
24.周國頤纂,《安岳縣志》,道光16年刊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25.郭鳳洲等修、藍培原等纂,《續修南鄭縣志》,民國10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
26.高維嶽修、魏遠猶纂,《大寧縣志》,光緒11年刊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0年3月。
27.高覲光等纂、陰懋德等修,《瀘縣志》,民國27年鉛印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28.袁景暉纂修,《建始縣志》,卷之3,〈物產〉,道光21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4年。
29.恩 聯修、王萬芳纂,《襄陽府志》,光緒11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6年。
30.陳步武、江三乘纂,鄭國翰、曾瀛藻修,《大竹縣志》,民國17年鉛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31.陳銘勳修,《渠縣志》,民國21年鉛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32.寇用平等纂,《壁山縣志》,同治4年刊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0年3月。
33.許曾蔭等修、馬慎修等纂,《永川縣志》,光緒20年刊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0年3月。
34.曹掄彬、曹掄翰纂輯,《雅州府志》,乾隆4年刊本,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2月。
35.曹紹樾、胡晉熙修,胡輯瑞等纂,《儀隴縣志》,同治10年刊本,中國地方志集成,第57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
36.梁兆麟修、崔映棠等纂,《綿陽縣志》,民國21年刊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6年10月。
37.戚朝卿纂修,《邢臺縣志》,光緒31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8年。
38.黃之雋等撰,《江南通志》,乾隆2年重修本,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8月。
39.黃世崇纂修,《利川縣志》,光緒20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4年。
40.張 琴修、范泰衡纂,《萬縣志》,同治5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41.張開文等纂修,《合江縣志》,民國18年鉛印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6年10月。
42.敖立榜、曾毓佐等纂修,《高縣志》,同治五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43.甯 湘纂,《邛崍縣志》,民國11年鉛印本,學生書局,民國57年3月。
44.解汝襄修,龔維錡等纂,《大邑縣志》,民國19年鉛印本,學生書局,民國56年10月。
45.楊芳燦等纂,《四川通志》,嘉慶21年重修本,台北,華文書局,民國56年12月。
46.楊廷望纂,《上蔡縣志》,康熙29年刊本,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印行,民國64年。
47.熊道琛、鍾 俊等修,李靈椿等纂,《蒼溪縣志》,民國17年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第57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
48.熊啟詠撰,《建始縣志》,卷之4,〈食貨志.戶口〉,同治5年刊本,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民國64年。
49.劉子敬等修、賀維翰等纂,《萬源縣志》,民國21年鉛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50.劉元熙修、李世芳纂,《宜賓縣志》,清嘉慶17年刻本,民國21年重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51.劉公旭纂,《安縣志》,民國22年石印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7年3月。
52.劉昌緒修、徐 嬴纂,《黃陂縣志》,同治10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53.劉湘修、施紀雲纂,《涪陵縣續修涪州志》,民國17年鉛印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0年3月。
54.劉德全等纂修,《洵陽縣志》,光緒30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9年。
55.劉德昌修、葉 澐纂,《商邱縣志》,民國21年石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年8月。
56.蔣德勳纂修,《樂至縣志又續》,民國18年刊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7年3月。
57.謝 勷等纂修《三台縣志》,民國18年鉛印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6年10月。
58.謝開來等修,王克禮、羅映湘纂,《重修廣元縣志稿》,民國29年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第19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
59.韓清桂等修,《銅梁縣志》,光緒元年刊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60.魏元燮、花映均修、耿光祜纂,《隆昌縣志》,同治元年刻,13年續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第31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
61.羅綬香等纂,《犍為縣志》,民國26年鉛印本,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7年3月。
62.廬起勳等修、劉君錫等纂,《長壽縣志》,民國33年鉛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63.龐麟炳、汪承烈等纂,《宣漢縣志》,民國20年石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64.佚名纂,《古宋縣志初稿》,民國24年石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第34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