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翔群 Lee, Shane Chung |
---|---|
論文名稱: |
運動明星的形成與反思 The reflection on the idolization of a sports star -A case study of Wang, Chien Ming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Lin, Po-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1 |
中文關鍵詞: | 王建民 、運動明星 、媒體運動 |
英文關鍵詞: | Wang,Chien-Ming,sports star,mediaspor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4 下載:7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運動明星的形成與反思-以王建民為例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王建民被形塑成運動明星的因素與過程,以及王建民明星化背後值得我們反思的社會現象。本研究從社會學及大眾傳播理論的角度,以文獻分析法分析王建民相關報導、新聞評論、以及相關性論文著作,探討運動明星被生產的過程、原因、手法。此外,也以深度訪談法,訪問王建民各時期的教練,印證王建民的明星特質與媒體報導的正確性;並訪談報導王建民相關新聞媒體工作者、商品代言計畫執行者、王建民商品販賣者,釐清王建民明星化的過程。也從球迷、商品消費者的訪談結果,分析王建民明星化的社會心理因素。最後,反思王建民明星化後產生的各種社會現象。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王建民優異的成績是他成為運動明星的主要因素,加上他身處世界最高水準的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媒體刻意地篩選王建民的特殊人格特質,以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 theory)的報導方式,讓王建民知名度大增。王建民在這樣的報導下,成為媒體運動下,一種富涵象徵意義的文化商品。商品承載著台灣棒球的歷史與社會。商業組織利用商品意義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的情感與情感連結,共同形塑了他的明星形象。二、在王建民現象反思方面:王建民明星化產生了許多爭議的話題,在本研究通稱為「王建民現象」。包括媒體瘋狂追逐王建民,甚至以近乎偷窺的方式報導。王建民商品價格不斷水漲船高,讓一般球迷無力負擔,也引發過度商品化的爭議。這些現象之所以不斷發酵,與台灣社會亟欲為複雜的歷史背景、不斷低落的國際地位等現況覓求心理出口有關。因此,本研究建議應排除「功利」、「價值性」的功能取向去看待王建民現象,用運動美學「真」的立場,摒棄過度看待的「實用性」象徵意義,才能不被媒體操弄,回歸運動欣賞經驗的初心。
The reflection on the idolization of a sports star—
A case study of Wang, Chien-M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over the elements and process of how Wang, Chien-Ming was formed to be a sports star. The study analyzed the related news reports, news comments and related essays of Wang in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olog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ed idolization, reasons and techniques of forming a sports star. The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 was used to interview with the instructors in Wang’s growing periods to pro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a sports star and the accuracy of media reports. Some related journalists, merchandise endorsement executives, and merchandise sellers were also invited for the interviews to assist in making the process clear. Moreover, the outcomes of interviews with the sports fans and merchandise consumers helped to analyze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elements of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 sports star. Lastly, the research reflected various social phenomena of Wang’s idolization. The results were as below:
1.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Wang, Chien-Ming was the main element of his idolization, especially playing in the 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 The media intentionally selected Wang’s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reported in agenda-setting theory to increase Wang’s reputation. Therefore, Wang had become cultural merchandise carrying on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baseball history and society of Taiwa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eaning of merchandise utilized by commer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affections resonated from consumers formed his image together.
2.The reflections of the phenomena of Wang, Chien-Ming: the idolization of Wang created some controversial issues which were generally called “Wang phenomena”, including chasing of Wang or even reporting in peepers’ position. The prices of the related merchandise were rising up too much that the ordinary fans couldn’t afford, which might cause controversies of over commercialization.
The growing phenomena above are proved to be related to the complicated historical background, dropping national status, and seeking for the mental exi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Wang Phenomena” should be viewed in “pure” aesthetics of sport, instead of functional “utility” and “value” point of view.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practicability” should be abandoned so that people would not be controlled by media and would return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sport appreciation.
Keywords: Wang, Chien-Ming, sports star, mediasports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市:銀禾文化事業。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修訂版)。台北市:銀禾文化事業。
王宗吉(2000)。運動社會學。台北市:洪葉。
王宗吉(2004)。媒體運動的社會歷程探討。學校體育,93,12,97-111
王波(譯)(2004)。視覺說服形象在廣告中的形象。北京:新華出版社。(Paul Messaris, 2003)
石義彬(2003)。單向度、超真實、內爆-批判視野中的當代西方傳播思想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
何秀煌(1990)。記號學導論。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吳宗立、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吳惠萍(2006)。約翰走路與威士忌品牌原形研究:業者與消費者觀點比較。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靖(譯)(2004)。媒體壟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Ben. H. Bagdikian,)
吳錫德(譯)(2003)。文化全球化。台北。麥田。(Jean-Pierre Warnier, 2002)。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台北市:貓頭鷹。(Paul Levinson, 1999)。
李永熾(1991)。消費社會與價值法則(上)。當代雜誌,67,24-29。
李先鋒(1996)。大學生青春崇拜心理。聯城師範學院學報。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秉憲(2007)運動員代言商品對棒球運動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以美國職棒紐約洋基隊球員王建民為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培元(1997)。 政治商品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李信達(2007)。從媒體議題設定理論解構「王建民現象」。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21。
杜力平(譯)(1991)。大眾傳播學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Melyin L. DeFlever & Sandra Ball-Rokeach, 1989)。
沙依仁(198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沈雲驄、湯宗勳(譯)(1995)。品牌行銷法則:如何打造強勢品牌台北(Building Strong Brands)。台北:城邦。(Aaker, D. A., 1994)
沈雲驄、湯宗勳(譯)(1998)。品牌行銷法則:如何打造強勢品牌。(Building Strong Brands )。商周出版社。(Aaker,1995)。
汪民安、陳永國(2003)。後身體文化、權力與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出版社。
周育萍(1998)運動愛之探討-以三重角度反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畢業論文,台北市。
季桂保(2002)。布希亞。台北:生智。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Kathryn Woodward)。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出版社。(Jean Baudrillard, 1995)。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以NIKE電視廣告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3(1),43-67。
林琪雯(1995)。運動與政權的維繫解讀戰後台灣棒球發展史。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蕙娸、陳雅汝(譯)(2003)。偷窺狂的國家。台北市:商周出版社。(Clay Cavert, 2002)。
林懷民(2004)。明星代言對產品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分析─以運動鞋商品為例。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畢業論文,新竹市。
邱金松(1988)。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邱建章(2003)。來去加州:休閒健身運動與生活風格之文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碩士畢業論文,台北市。
邱建章(2005)。運動明星與文化英雄。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趨勢研討會。
邱繡霞(2002)。運動媒體(Mediasport)的全球策略-以NBA在台灣發展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縣。
施正鋒(2006)。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施致平(1992)。記者專業意理與新聞製作流程對體育記者新聞報導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碩士畢業論文。
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市:時報。(Jean Baudrillard, 1997)。
洪煌佳(2003)。大眾傳播媒體與運動商品化的省思。台東大學體育學報,1,211-223。
洪煌佳(2006)。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運動商業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論文。
洪嘉文(1998)。談運動明星的形塑。大專體育,46,23-25。
洪嘉蓤、周靈山(2001)。媒體顯像的運動世界:符號與圖騰分析。大專體育,57,54-60。
洪禛璐(1998)。台灣「熟女」迷戀卡哇依現象初探。2004應用媒體暨動畫藝術理論與實務研討會,30-50。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市:巨流。
胡光夏(2004)。軍事社會科學的功能與運用。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所。
胡惠林、李康化(2003)。文化經濟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候致遠(1985)。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新聞之比較。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系碩士畢業論文。
凌燕(2004)。英雄、人、偶像。中國青年研究,7,7-17。
唐維敏、程宗明、黃麗玲、蔡崇隆、戴育賢、鄧宗德(譯)(1994)。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縣:遠流出版社。(Michael Gurevith,Tony Bennett,James Curran&Janet Woollacott, 1993)。
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Altrichter, H., Posh, P., & Somekh, B)
夏春祥(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季刊,31,57-96。
孫季、思筆(1995)。人生的偶像崇拜。台北縣:新雨。
徐亮、陸興華(譯)(2005)。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Stuart Hall)
徐詩思(譯)(2003)。NO LOGO。台北市:時報。(K.Naomi, 2002)。
殷國明(2004)。身體文化戰爭。社會觀察,5,12-16。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書局。
翁秀琪(2001)。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50,117-149。
翁秀琪等(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三角關係。台北市:三民書局。
翁秀琪譯(1994)。民意-沈默螺旋的發現之旅。台北:遠流。(Elisabeth Noelle-Neumann, 1992)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縣:揚智文化。
高堂堯(2007)。跨國媒體集團全球運動文化生產-以ESPN STAR Sports(ESS)的在台灣發展為例(1991-2006)。世新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常嫚芸(2002)。運動與「看」運動─身體經驗的擬像與真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畢業論文,台北市。
張元培(1997)。運動廣告與大眾文化。體育學報,22,35-46。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圖書公司(John Storey, 2000)。
張彥文(2004)。崇拜行銷營造消費幻境。東方企業家,10,20-26。
張酒雄等(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261-322。
張肇鍾(2005)。明星球員與球團特性對球隊態度、滿意度及忠誠度之影響-以中華職棒La New熊隊為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畢業論文,台北市。
許義雄(1983)。體育的理念。台北:現代。
許樹淵、許梓宜(2005)。運動教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寶強、羅永生(2004)。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社
郭欽榮(1991)。廣告明星形象與產品特性知覺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畢業論文,台北縣。
陳子軒(1999)。美、台棒球發展之比較研究-以媒體為中心觀點(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 and Taiwan baseball development-a media-centered perspective)。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蒼多(譯)(1991)。奇魅心理學。台北市:遠流。(Irvine Schiffer)。
彭富春(2004)。身體與身體美學。哲學研究。
渠東譯(2002)。社會分工論。台北縣:左岸文化。(Emile Durkheim)。
程予誠(1998)。傳播帝國新媒介帝國主義。台北市:亞太。
程文怡(2003)。媒介論述中明星的擬象建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論文,台南縣。
程芸芸譯(2000)。電視與社會。台北市:韋伯。
程峻、王丁財(2006)。運動美學探討。大專體育,85,86-91。
程紹同(1999)。第五促銷元素-跨世紀百億美元的贊助理念分析。台北:滾石文化。
程紹同(2003)。運動行銷學。台北:藝軒。
程紹同(譯)(2003)。運動行銷學。台北縣:藝軒(Bernard Mullin, Stephen Hardy, William Sutton)
紫石作坊(2004)。崇拜-七個信仰的方向八個作家的偶像。台北縣:新雅堂。
馮建三、程明宗(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市:五南。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縣:遠流。(Sut Jhally, 1990)。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市:時報。(John Tomlinson, 1993)
黃文雄(2000)。台灣人的價值觀。台北市:前衛。
黃光獻(1995)。解讀運動文本經驗。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成志、蔡守浦(2002)。美國職棒小聯盟球員培養制度之探討-從台灣年輕球員赴美談起。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市,遠流出版社。(星野克美,1997)。黃蕙娟、羅憲元(2003)。運動產業中媒體角色之初探。中華體育,17(4),8-16。
楊小濱(1996)。梅鐸聯手ESPN稱霸亞洲體育頻道。商業週刊,465,144-146。
楊守森(2003)。第一輯生命空間英雄崇拜與英雄誕生-靈魂守護。200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881。當代學術譯叢(2000)。消費文化-20世紀後期英國男性氣質與社會空間。南京:南京大學。(M.Frnk)。
董洪川(譯)(2005)。媒介、傳播、文化-一個全球性的途徑。北京:商務印書局。(James Lull, 2004)
廖青海(1996)。台灣報紙職業棒球新聞報導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畢業論文。
廖國明(2001)。商品化管理。台北: 中衛。
廖清海、羅元鴻(2005)。運動英雄的社會價值功能:以媒體觀點論述。大專體育,94,2-6。
管兵、劉穗琴、劉仲祥、何曉斌(譯)(2003)。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體育社會學-議題與爭議(第6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Coakley, J. J., 1998)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書局
劉一民(1987)。體育樂趣之探討-理性乎?實用乎?美感乎?。體育學報,12,19-33。
劉一民、周育萍(2005)。運動哲學心靈饗宴。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6)。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Bourdieu, 2004)。
劉昌德(1998)。媒體在運動商品化過程中的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215-247。
劉紅兵(2004)。芻議體育運動中的偶像崇拜。河北體育學報,18(1)。
劉維公(1991)。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劉曉倫(2000)。國中學生崇拜影視明星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論文。
蔡協哲(2001)。運動代言人贊助活動之研究:以美商如新公司贊助陳靜為例。台灣體育學院碩士論文。
蔡受百(譯)。有閒階級論。台北市:商務印書局。(Robet C.Solomon)
蔡松亭(1995)。性愛的魅力。台北:新雨。
蔡欣延、周宏室(2004)。從Adorno的美學觀點論「身體」運動教育的價值。中華體育季刊,18(3)。
蔡淑妹(2003)運動品牌代言人可信度來源因素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翔証(2006)。運動明星對網路使用者角色模範及行為意圖。運動知識學報,5,277-297
鄭柏伶(2004)。明星代言人曝光狀況與廣告效果之研究。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論文。
鄧伯宸(譯)(2004)。族群。台北縣:立緒。(Harold R. Isaacs, 2003)。
鞏卓軍(199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台北縣:立緒。
盧娜(譯)(2002)。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台北市:人本自然文化出版社。(Alfred Adler, 2000)。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消費。台北縣:揚智文化。
鮑曉明(2000)。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龍耘(譯)(2006)。理解電視與受眾解讀心理學。北京:新華出版社。(Sonia Livingstone, 2005)。
瞿海源(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簡慶哲(1980)。國中學生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闕維正(2003)。運動商品化技術移轉模式之研究--以中華民國排球協會、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中華職業高爾夫球協會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畢業論文,桃園縣。
闕維正、林顯盛(2003)。淺談運動明星的價值。大專體育,92(4),32-43。
魏元良譯(2003)。殖民者與受殖民者。北京。中央編譯社。(Albert Memmi, 2002)。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羅小鳳(2006)。擬像:超真實的後現代性話語。湖南科技學院學報,3,10-24。
羅曉珍(2004)。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學分析。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35-50。
蘇維杉(1998)。台灣職棒運動文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畢業論文,台北市。
英文文獻
Andrews, L. D.&Jackson, J. S.(2001). Sport star-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porting
celebrity. Taylor&Frencis Books Ltd.
Arthur A. Raney&Jennings Bryant(2006). Handbook of sports and media。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Bourdieu, P. (1979).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 J .Press
(Padstow)Ltd.
Berger,A.A.(2000).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Thousands Oaks,CA:Sage Press.
Cashmore, E.(1996). Making sense of sport. T. J. Press(Padstow)Ltd.
Cashmore, E.(2002). BACKHAM.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Daniel., L., W.(2001).Sport fans--the psychology and social impact of spectators. Londan and New York:Routledge.
Guttmann, A. (2000).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In J.Coakley and E.Dunning(Ed.).Handbook of Sports Studie. London: Sage Press
Gitlin, T.(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dder,I.(1994).The interpretation of document and material cultur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393-402,London,England:Sage Press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ed. IL: Prentice-Hall Inc..
Kelly, J. R.&Godbey, G. (1992).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erriam, S. B. (1988). The New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ixon II.H.L.& Fery,J.H.(1996).A sociology of sport. Belmont,CA:
Wadsworth Publishing.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Raymond. B.,&Richard, H.(2000).Power Play sport, the media &Popular Culture. Ashford Colour press Ltd., Gosport.
Ronald, B.,W.(2007). Social Issues In sport. Division of Sport Distributors NZ Ltd.
Smart,B. (2005). The sport star- Modern aport and culture economy of sporting
clecbrity. SAGE publication india Pvt Ltd.
Slack, T.(1998). Studying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port: the need for critical analysis. Sociology of Sport Online
Wenner, L. (1989).Media, Sport, and Society: The Research Agenda, In Lawrence
A. Wenner (Eds.). Media, Sport, and Society, pp.13-48. London: England.
William,N.(2002)。Media relations in sport. Morgantown, WV :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2002.
網路部份
王覺一(2007)。「王建民坐穩亞洲一哥」。2007/10/2取自蘋果日報網路電子報
http://blog.1-apple.com.tw/competition/index.cfm?Fuseaction=PersonArticle&ArtID=43415
杜堽(2006)。「王建民投資學」。2007/7/23取自巴菲特投資理財討論區。
http://valueguide.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_29.html
何榮幸(2006)。「支持王建民,抗議爛媒體……」2007/9/12取自中國時報網路電子報。
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ho/archive/2006/08/22/2271.html
郭力昕(2007)。台灣之光不是只有一個。2007年7月24日取自中國時報網路電子報。
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print.php?storyid=757
黃國洲(2006)。值得為他魂千夢縈 。2007/9/28取至中國時報網路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彭蕙仙(2006)。拒絕王建民。2006年11月20日取自中國時報網路電子報。
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peng/archive/2006/11/20/2754.html
維基百科(2007)。王建民。2007年7月25日,取自維基百科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BB%BA%E6%B0%91
TVBS電子報(2006)。2007/8/10取至TVBS電子報「不滿養子報導 王建民謝絕台灣媒體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comedy20060817120822
http://blog.chinatimes.com/alex/gallery/1594.html
http://www.nike.com.tw/justdoit/download/wangpaper/1024/1024x7681.jpg
http://www.wretch.cc/blog/yijia&article_id=686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