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燕茹
Chen, Yen-Ju
論文名稱: 開發案下的農村發展結構歷程和地方特質塑造—以灣寶為例
The Structur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Shaping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National Projects – A Case Study of WanBao
指導教授: 蘇淑娟
Su, Shew-Ji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新區域地理學結構歷程土地正義灣寶
英文關鍵詞: new regional geography, structuration, land justice, WanBao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2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9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農業政策鬆綁和工商發展思維下的臺灣,土地成為資本主義買賣交易的商品,層出不窮的建設和開發案席捲臺灣各地,造就一波圈地運動,後龍灣寶在此風波中,前後兩次面臨土地徵收、農村殞落的危機,卻皆能全身而退,灣寶的地方特質何在?本文採用新區域地理學的區域概念、結構歷程、社會正義與土地正義等理論與概念進行探討,將灣寶農村的發展歷程對應到Gilbert界定新區域地理學的三個關於區域的概念:「資本主義作用過程中的灣寶回應」、「灣寶的地方認同」和「社會互動下的灣寶地方實踐」,進而去理解「追求土地正義的灣寶」。

    研究結果發現,灣寶的生產關係從「旱作為主、牽罟為輔」轉變為「非稻即瓜、水旱輪作」,在面對資本主義奪取剝削的過程中,灣寶以全然的抵制回應,強調「以農為本」的生產模式;過程中透過在地草莽的抗爭,阻擋開發案的威脅,並藉由地方角度到整體視野的論述升級,突顯灣寶的地方認同;在捍衛基本的私產權同時,以農村價值和糧食安全強調土地正義的正當性,更在實際的行動中,與被圈地的農民串連,與跨國農民運動接軌,彰顯土地正義的價值。

    新區域地理學將區域研究視為動態的歷史地理過程,因此本文透過三個歷史階段的結構情境去理解灣寶的農村發展,期間,行動者和結構力量間的不斷互動,逐步突顯出灣寶的區域差異,也形塑出灣寶的地方特質。

    With the relaxation of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changing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land has become a commod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have taken the island state of Taiwan by storm, leading to a new wave of enclosure movement. In this storm, land expropriation and rural crisis have twice challenged Wanbao but it retreated safe and sound. What are WanBao’s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it possible? To probe this question, the theories of new regional geography and structuration and the concepts of social justice and land justice are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Wanbao village is connected to the three concepts of new regional geography, as proposed by Gilbert: “the local response to capitalist process”, “as a result of local and regional identification process”, “the spatial practice as a result of societal interaction”. With all the three concepts combined, Wanbao becomes a “land justice seeker”.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of Wanbao was shaped mainly by dry farming (supplemented by beach seine) in the early time to a more modern agriculture of rice and melons, made possible by better soil and irrigation recently. With the strenuous endeavor made by the locals for such an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locals’ attachment to land has been strong in WanBao. Faced with land expropriation, Wanbao responded with a determined resistance, signifying the agricultural mode of production for the locals. In the resistance process, local demonstrators fought against the menace of development projects. Combining a local and holistic global perspective, a solid WanBao identity has been prioritized. Along with the defense of the basic right to private property, land justice has been emphas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values of villagers and food security. Furthermore, when put into action, the locals’ demonstration was linked with the peasants affected by enclosure movements elsewhere and integrated into a global peasant movemen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ew regional geograph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regarded as results of a path-dependent dynamic process. The structuration of WanBao’s development has manifest the interacting agents and structure and shape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WanBao.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0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0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架構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4 第五節 研究範圍 17 第二章 邊陲位置和風沙環境下的農村形塑 18 第一節 邊陲的地理/歷史位置 18 第二節 風沙的自然環境 22 第三節 人地互動與農村形塑 29 第三章 農村地景再塑與地方認同 40 第一節 農村地景再塑 40 第二節 第一波徵地危機-1995年的「竹科四期擴建案」 45 第三節 後續發展與農村的再組織化 52 第四章 開發案下的農村發展結構歷程 59 第一節 第二波徵地危機-2008年的「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 59 第二節 開發案的社會結構 73 第三節 開發案的行動者 79 第五章 結論與影響 84 第一節 結論 84 第二節 影響 93 參考文獻 94 附錄 101 謝辭 102

    (一)中文文獻
    《漢人臺灣日日新報》,1910年4月12日。
    《臺灣日日新報》,1922年8月5日,版4。
    「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第1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紀錄,2008年12月23日。
    「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1次初審會議紀錄,2008年1月8日。
    「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紀錄,2008年8月19日。
    Anthony Giddens(1984),李康、李猛譯(2007):《社會的構成》。臺北縣:左岸文化。
    David Harvey,王志弘、王玥民譯(2010):《資本的空間》。臺北:群學。
    David Harvey,王志弘譯(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的發展理論》。臺北:群學。
    丁秀吟(2008):《臺灣地區農地重劃制度調整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論。
    小魯閱讀網(2014):《守護寶地大作戰新書分享會活動報導》。https://www.tienwei.com.tw/article/article1909。(2017/07/10瀏覽)
    中村孝志(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稻鄉出版社。
    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第256次審查會議紀錄,2009年6月18日。
    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第288次審查會議紀錄,2011年4月14日。
    尹章義總編(2002):《後龍鎮誌》,後龍鎮公所。
    王秋原、趙建雄、何致中(1997):〈區域地理研究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2:83-102。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帕米爾書局。
    朱淑娟(2009a):〈後龍科技園區政策說明會 農民抗議縣府黑箱作業、反對祖先農地被徵收〉,《環境報導》部落格。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09/04/blog-post_06.html。(2017/07/20瀏覽)
    朱淑娟(2009b):〈反對苗栗縣政府「鴨霸」徵收農地 後龍鎮灣寶里、海寶里農民反對後龍科技園區〉,《環境報導》部落格。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25.html。(2017/07/20瀏覽)
    江欣紋(2013):《臺灣農業土地利用之探討─以苗栗縣灣寶里為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碩論。
    江俊儒(2013):《農民的公民實踐—灣寶反徵收抗爭的經驗》,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5):《104年糧食供需年報》。file:///C:/Users/user/Downloads/BB_B05-1-B05-4_104.pdf。(2017/6/18瀏覽)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175次會議紀錄,2009年3月9日。
    何信昌(1994):《苗栗-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吳貞儀(2011):《權力與協作規劃:灣寶永續社區及公民環境主義的觀察與反思》,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論。
    吳珮瑜(2005):《苗栗縣後龍鎮聚落發展之研究》,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論。
    吳密察編撰(2012):《唐山過的故事—臺灣通史》。臺北:時報文化。
    吳媛華(1995):〈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計畫受挫〉,《聯合報》,10月9日,19版。
    李立國(1996):〈園區案 灣寶里願拱手讓人〉,《聯合報》,3月18日,14版。
    李承嘉(2012):《臺灣土地政策析論 : 從改革到投機的福爾摩沙》。臺北:五南。
    李彥甫(1995):〈苗栗後龍 評選第一〉,《聯合報》,1月19日,6版。
    李郁璇(2011):《農業多功能論下農村永續社區之研究─以苗栗縣後龍鎮灣寶社區為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論。
    李碧勳(1995):〈修改徵收條件 園區管理局退一步〉,《中國時報》,9月23日,13版。
    李碧勳(1996):〈後龍科學園區徵地說明會 反對聲浪多〉,《中國時報》,4月19日,14版
    李慧宜(2009a):〈灣寶西瓜保衛戰〉,《我們的島》,2009年4月27日。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7%81%A3%E5%AF%B6%E8%A5%BF%E7%93%9C%E4%BF%9D%E8%A1%9B%E6%88%B0#sthash.RBSgM46b.dpbs。(2017/03/20瀏覽)
    李慧宜(2009b):〈再生的爭議〉,《我們的島》,2009年2月23日。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5%86%8D%E7%94%9F%E7%9A%84%E7%88%AD%E8%AD%B0#sthash.xQrhVgeP.dpbs。(2017/03/25瀏覽)
    沈茂蔭(1962):《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姚萍(2013):《守護寶地大作戰》,仲雅筠繪。臺北:小魯文化。
    林玉茹(1995):〈清代臺灣中港與後龍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臺北文獻》,臺北:直字 111 期,頁74。
    林朝棨(1957):《臺灣省通誌》,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四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聖欽(2010):《臺灣北部王爺信仰文化的發展及其陸域性格分析--以竹南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
    社運發電機(2014):〈全國浮濫徵收地圖〉,《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24015。(2017/05/19瀏覽)
    後龍科技園區開發工作委會員第13次會議紀錄,2010年11月8日。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115-137。
    施添福(2009):〈國家與地域社會:從中國歷史上的鄉里制度談起〉,《第2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暨施添福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11月12-13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編。
    施琅(1958):《靖海記事》,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洪江波(2009):〈乾淨的土地才是永恆的價值 反對設立苗栗縣後龍科技園〉,《生態臺灣》,25:34-33。
    洪東嶽(2006):《重修苗栗縣志卷二十一水利志》,苗栗縣政府。
    洪銘德(2011):〈臺灣農地重劃辦理成果及省思〉,《農政與農情》,232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coa.gov.tw/ws.php?id=24221&RWD_mode=Y&print=Y(2017/3/18瀏覽)
    洪鐮德(1996):〈紀登士的結構兼行動理論之析評〉,《美歐月刊》,11(11):85-105。
    胡家瑜(1999):《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胡慕情(2010):〈黏土〉,《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http://gaea-choas.blogspot.tw/2010/05/blog-post_31.html。(2017/07/10瀏覽)
    胡慕情(2015):《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新北:衛城。
    胡慕情(2016a):〈天問〉,《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http://gaea-choas.blogspot.tw/2015/10/blog-post_7.html。(2017/07/13瀏覽)
    胡慕情(2016b):台北國際書展講作節選。原題目為《被政治背叛的土地:從灣寶、樂生到航空城》。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223-opinion-books-taipeibookfair01/(2017/07/13瀏覽)
    胡蓬生(2005):〈後龍將有科學智慧園區 灣寶、海寶300多公頃地可望「敗部復活」〉,《聯合報》,6月3日,C2版。
    苗栗縣政府(2007):《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徐世榮(1999):〈新社會運動、非營利組織、與社區意識的興起〉,《中國行政》,66:1-19。
    徐世榮(2011):〈民眾參與 落實土地正義〉,《中國時報》,4月21日,A16版。
    徐世榮(2016):《土地正義-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一段被淹蓋、一再上演的歷史》。新北:遠足文化。
    徐旭(2014):《社區動員如何可能?-以灣寶與大埔反土地徵收抗爭為例的比較研究》,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論。
    留方萍(2006):《一個聚落的生與死──三重市後埔仔的聚落發展與地方感形塑》,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張天寶(2009):〈苗栗縣後龍鎮灣寶里的歷史及綠色環境維護〉,《生態臺灣》,25:20-29。
    張天寶、蘇綉鳳、吳淑玲(2003):《後龍灣寶-咱庄頭的故事》,苗栗縣文化局。
    張峻嘉(2002):〈苗栗南庄地區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環境與世界》,6:31-56。
    張書銘(2009):〈強權非民主,灣寶居民沒有未來〉,《生態臺灣》,25:30-33。
    張惠妹(2008):《清代後壠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論。
    張翔一(2010):〈屯地點火 引爆臺灣高房價〉,《天下雜誌》,445:92-95。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32:1。
    許洲郎(2009):《風砂水患下後龍人文生態之變遷》,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論。
    許博任(2014):〈浮濫圈地之成因及其抵抗〉,《臺灣人權學刊》,2(3):159-167。
    陳一姍、熊毅晰(2010):〈我們的土地 他們的豪宅〉,《天下雜誌》,445:80-91。
    陳國川(1991):〈我國國中地理教材的主題和地理概念分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7:1-37。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逸輿(2009):〈苗栗灣寶社區綠色的根─反後龍科技園區為例〉,《生態臺灣》,25:39-43。
    陳逸輿(2011):《從環境倫理角度探討─「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之爭議問題》,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論。
    陳源在(2001):〈新區域地理學的概念與解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361-374。
    彭明輝(2011):《糧食危機關鍵報告:臺灣觀察》。臺北:商周。
    黃丙煌主修(2002):《後龍鎮志》,苗栗縣後龍鎮公所。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敏中(1995):〈科學園區評選 地方盼和諧結局〉,《聯合報》,1月17日,13版。
    黃敏中(1996):〈園區計畫 動得起來嗎?〉,《聯合報》,5月4日,14版。
    黃智偉(2002):《省道台一線的故事》。臺北:城邦。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107:79。
    新竹科學園區(2000):《二十週年專刊》。http://www.sipa.gov.tw/home.jsp?mserno=201001210113&serno=201001210118&serno3=201002250017&menudata=ChineseMenu&contlink=content/20years_2.jsp&level3=Y。(2017/04/20瀏覽)
    楊以諾(2015):〈苗縣府財務危機 矛頭直指劉政鴻〉,《客家電視台》。http://web.pts.org.tw/hakka/news/detail.php?id=122566。(2017/03/15瀏覽)
    楊秉煌(1999):《都市發展下的正義問題》,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博論。
    楊秉煌(2001):〈地理學與社會正義〉,《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9:67-92。
    楊英(1958):《從征實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楊修銓(2005):《苗栗縣後龍鎮灣寶社區有機生態藝術村產業輔導計畫》,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楊震海(1996):〈後龍科學園區設置計畫 絕不改變〉,《中國時報》,1月6日,14版。
    楊憲州(1994a):〈科學園區三用地 利弊參半〉,《中國時報》,12月23日,16版。
    楊憲州(1994b):〈科學園區管理局 重點要求〉,《中國時報》,12月23日,16版。
    楊憲州(1994c):〈國科會勘查科學園區四期用地 三方較勁〉,《中國時報》,12月23日,16版。
    楊憲州(1995d):〈後龍科學園區說明會 不歡而散〉,《中國時報》,3月14日,14版。
    楊憲州(1995e):〈後龍科學園區徵地協調 談不攏〉,《中國時報》,9月7日,13版。
    楊憲州(1995f):〈後龍科學園區擴建案將成泡影〉,《中國時報》, 9月30日,13版。
    楊憲州(1995g):〈科學園區設後龍 苦苓腳地主不愛〉,《中國時報》,2月28日,16版。
    葉啓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臺北:三民書局。
    葉敏慧(2012):《從政治機會結構觀點檢視反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行動》,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班。
    葉菁凰(2012):《社基保育的鄉村實踐—灣寶社區保衛戰》,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論。
    廖本全(2011):〈不合理、不適當且沒必要〉,《命土悲歌》部落格。http://banbrother.blogspot.tw/2011/04/blog-post_12.html。(2017/07/20瀏覽)
    廖綺貞(2006):《重修苗栗縣志卷十四地政志》,苗栗縣政府。
    臺灣主婦聯盟(未載年代):〈關於我們〉,《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網站》。https://www.hucc-coop.tw/about-us。(2017/04/28瀏覽)
    臺灣省議會公報(1970):第24卷第24期,頁1132。
    臺灣農村陣線(2011):《還我土地正義:民間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說明》。http://www.taiwanruralfront.org/issue-01-info.php?id=147。(2017/02/26瀏覽)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4):《清代大租調查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1911):《臺灣の林野》,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編繪 ,洪廣冀整理。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1917):《林野調查報告書》。
    劉政鴻(2005):〈中國國民黨第17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7次專題報告-領航苗栗 讓夢實現〉,《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 http://2014.kmt.org.tw/page.aspx?id=33&aid=1745。(2017/03/25瀏覽)
    劉進慶(1992):《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
    劉澤民(2004):《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下冊,南投市:國史館臺灣史文獻館。
    蔡培慧(2009):《農業結構轉型下的農民分化(1980-2005)》,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博論。
    鄭玉惠(2000):《集體行動與地域性的再建構--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蕭喬薇(2015):〈十年大旱,農民承擔?!〉,《巡田水季刊創刊號》。
    賴典章(2007):《重修苗栗縣志卷二自然志》,苗栗縣政府。
    賴思妤(2011):《徵收(變更)農地供做工業區之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性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之比較》,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論。
    蘇綉鳳(2009):〈灣寶人與西瓜情〉,《生態臺灣》,25:36-38。

    (二)外文文獻
    Agnew, J.(1987).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Place and Politics.
    Agnew, J. A. (1987). 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London:Allen and Unwin.
    Entrikin, J. N.(1994). Place and Reg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8(2):227-233.
    Gregory, D.(1978). Ideology, science and human geography. London:Hutchinson.
    Gilbert, A.(1988). The New Regional Geography in English and French-speaking Countr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2(2):208-228.
    Harvey, D.(1992). Social Justice, 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6:588-601.
    Harvey, D.(1993). Class relations, social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Keith, M. and Pile, S.(eds). Place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London:Routledge.
    Harvey, D.(1996). Justice, Nature and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Oxford:Blackwell.
    Johnston, R. J.(1991).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4th ed., London:Edward Arnold.
    Johnston, R.J.(1997).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5th ed., London︰John Wiley & Sons.
    Johnston, R. J.(1994):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3rd ed., Oxford:Basil Blackwell.
    Pred,A.(1984). 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4(2):279-297.
    Sayer, A.(1989). The New Region Geography and Problems of Narrativ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7(3):255.
    Smith, D. M.(1994). Geography and Social Justice, Oxford:Blackwell.
    Young, I. M.(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