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佩婷
Hsu, Pei-Ting
論文名稱: 飛航服務人員職業倦怠、復原力與安全態度關係之研究-以臺北飛航情報區為例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urnout, Resilience and Safety Attitude for Air Traffic Service Personnel - A Case Study of Taipei 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
指導教授: 黃明月
Hwang, Ming-Yu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職業倦怠復原力安全態度飛航服務人員
英文關鍵詞: burnout, resilience, safety attitude, air traffic service personnel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ACE.002.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32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五大類第一線飛航服務人員其職業倦怠、復原力與安全態度的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飛航服務人員在職業倦怠、復原力與安全態度的差異情形,並進一步分析飛航服務人員其職業倦怠、復原力與安全態度兩兩變項之間的相關情形,最後探討職業倦怠與復原力對安全態度的預測力。
    本研究以飛航服務總臺的「五大類第一線飛航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包含飛航管制人員、飛航情報人員、航空氣象人員、航空通信人員、航空電子人員共計508名。研究工具採用自編問卷進行全面普查,發出問卷508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377份。調查結果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茲將所得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飛航服務人員的職業倦怠現況呈中低程度,其中以「情緒耗竭」構面得分最高。其職業倦怠的個別構面會因生理性別、飛航服務類別、現職工作年資與近六個月每月平均值班時數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飛航服務人員的復原力現況呈中高程度,其中以「家庭凝聚」構面得分最高。其復原力的個別構面會因生理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有無、飛航服務類別、現職工作年資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飛航服務人員的整體復原力會因飛航服務類別不同而達顯著差異。
    三、飛航服務人員的安全態度現況呈中高程度,其中以「團隊合作」構面得分最高。其安全態度的個別構面會因子女年齡層與近六個月每月平均值班時數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飛航服務人員的職業倦怠與復原力為中度且顯著負相關;其職業倦怠與安全態度為中度且顯著負相關;其復原力與安全態度為中度且顯著正相關。
    五、飛航服務人員的職業倦怠與復原力對安全態度具有顯著的預測力,職業倦怠與復原力可聯合解釋安全態度變異量的52.0%。
    依據前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予飛航服務管理者、飛航服務人員以及後續研究者,做為健康促進與未來研究的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us,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burnout, resilience and safety attitude for five sorts of front-line Air Traffic Service (ATS) personnel who worked in Taipei 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from five sorts of front-line ATS personnel who worked in Air Navigation and Weather Services, including air traffic control staff, aeronautical information staff, aeronautical meteorology staff, 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 staff, and aeronautical electronic staff.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 questionnaire was adapted for this study. 508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377 valid copies of them were returne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approximately 74.21%.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The burnout situation of ATS personnel was below average, while the “emotion exhaustion” dimension had the highest score. Furthermore, ATS personnel with various background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burnout situation in terms of gender, ATS classification, years of working in the current job and monthly duty hours in recent six months.
    2.The resilience situation of ATS personnel was above average, while “family coherence” dimension had the highest score. Also, ATS personnel with various background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resilience situation in terms of gender, age, children, ATS classification, years of working in the current job; moreo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overall resilience in terms of ATS classification.
    3.The safety attitude situation of ATS personnel was above average, while “Teamwork” dimension had the highest score. However, ATS personnel with various background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afety attitude in terms of children’s age and monthly duty hours in recent six months.
    4.There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burnout and resilience, between burnout and safety attitude with moderate magnitude;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lience and safety attitude with moderate magnitude.
    5.The burnout and resilience of ATS personnel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on power on safety attitude; in addition, burnout and resilience could explain 52% of the total variance in safety attitude join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ndings, this study has proposed suggestions to the ATS administrative managers, front-line ATS personnel and researchers for the work as reference in health promotion and future stud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五節 研究流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飛航服務人員介紹與相關研究 12 第二節 職業倦怠理論與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復原力理論與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 安全態度理論與相關研究 32 第五節 職業倦怠、復原力與安全態度相關研究與關係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4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5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倫理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8 第一節 飛航服務人員的背景變項、職業倦怠、復原力與安全態度之現況 分析 68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飛航服務人員其職業倦怠之差異分析 7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飛航服務人員其復原力之差異分析 84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飛航服務人員其安全態度之差異分析 91 第五節 飛航服務人員的職業倦怠、復原力與安全態度之相關分析 97 第六節 飛航服務人員的職業倦怠與復原力對安全態度之預測分析 100 第七節 綜合討論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20 附錄一 專家學者審查問卷內容效度意見表 134 附錄二 專家學者審查問卷之意見彙整 144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60 附錄四 正式問卷-紙本問卷 165 附錄五 正式問卷-Google Form網路問卷 171

    王紹穎(2007)。自我感、復原力與創傷後症狀之關聯性研究:以燒傷病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淑利(2009)。台南市銀行人員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佳鈴(2011)。飛航管制員工作動機、工作生活品質對組織承諾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王玉靜(2013)。工作涉入、旅客抱怨行為對航空公司第一線客服人員情緒勞務、職業倦怠與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
    王櫻芬(2015)。九二一地震後東南亞婚姻移民女性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王若涵(2016)。護理人員情緒感染、復原力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白立德(2012)。兒少保社工員展現復原力之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白倩如(2012)。機構安置少女復原力培育之行動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103-155。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臺北市,洪葉。
    江守寰(2008)。警察人員情緒勞務、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警察局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現。研究教育與發展期刊,4(3),173-196。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17)。近六年各機場旅客人數趨勢及增減率。檢索日期:2017年3月10日,檢索自:http://www.caa.gov.tw/big5/content/index.asp?sno=842。
    交通部觀光局(2017)。近十年來臺旅客及國民出國人次變化觀光統計圖表。檢索日期:2017年3月8日,檢索自:
    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315。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18)。電子式飛航指南-第二部航路篇。檢索日期:2017年3月13日,檢索自:
    http://eaip.caa.gov.tw/eaip/history/2018-01-01/html/index-zh-TW.html。
    汪曉萱(2013)。基層警察人員復原力與逆境思考模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市。
    吳宗祐、鄭伯壎(2003)。組織情緒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137-173。
    吳培琦(2007)。飛航諮詢服務品質、機師及簽派員滿意度與飛航品質關係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吳惠琪、張學善(2011)。醫療機構護理人員情緒智慧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4),12-23。
    吳秉叡(2012)。學習障礙學生解釋風格、希望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涂金(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
    吳佩璇(2014)。家扶受扶少年復原力環境保護因子、社會排除與希望感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吳雅琪(2015)。呼吸治療師的工作壓力、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吳煒聲(譯)(2016)。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原作者:Lopez, S. J., Pedrotti J. T. & Snyder C. R.)。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年:2015年)
    李瑛、晏碧華、顧祥華、楊仕云、屠金路、游旭群(2008)。航線飛行管理量表在中國的適用性研究。心理科學,31(5),1167-1172。
    李新民、陳密桃(2008)。職場希望信念與職場復原力、組織美德行為之潛在關聯:以幼兒教師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6(4),155-198。
    李代明(2009)。國籍民航機務人員對維修資源管理的安全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李政賢(譯)(2011)。正向心理學(原作者:Baumgardner, S. R. & Crothers, M. K.)。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9年)
    李雅惠(2012)。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合併改制後的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所)行政人員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嘉玉(2012)。飛航管制員背景對訓練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李宛儒(201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秋涼(2012)。弱勢家庭國中生堅毅特質、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家羚(2015)。國軍幹部參與救災復原力之探討-以復興航空澎湖空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何秀玉、李雅玲、胡文郁(2012)。老人復原力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9(2),88-92。
    呂佩玲(2010)。女性公共衛生人員工作壓力、挫折復原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岳峻天(2009)。我國軍民航管制人員訓練整合可行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
    邱惠娟(201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邱精文(2012)。日本航空集團防範人為因素影響飛航安全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昌富(2003)。中華民國飛航管制民營化可行性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穗娜(2005)。安全領導及工作者安全態度對於組織安全文化、安全績效之影響—以台灣自來水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繼正、陳淑芬(2008)。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1–17。
    林益生(2008)。睡眠與工作環境對飛航管制員疲勞影響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林定翰(2012)。飛航管制員指派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林宛蒨(2014)。護理人員職業倦怠、復原力及病人安全文化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彩杏(2015)。學校主計人員工作壓力、角色衝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佳瑩(2016)。民航局航詢員工作壓力與壓力反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林苡甄(2016)。資料探勘於醫療人員復原力之研究-以中部某大型區域級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教育大學,彰化市。
    林家右(2016)。醫護人員在病人安全文化上之探究-中區某醫院2014年資料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教育大學,彰化市。
    林苡甄、李怡慶、黃志璿、吳信宏(2017)。利用資料探勘於病人安全文化的復原力研究-以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3(2),36-48。
    周宛樺(2016)。機構安置少年歸屬感、多元參與機會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周恩平(2016)。正念、復原力、職場霸凌、工作倦怠與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洪瑞斌、陳怡璇(2009)。工作倦怠歷程模式之探索:以餐飲企業主管爲例。應用心理研究,43,19-48。
    洪瑞斌(2013)。職業倦怠研究在台灣之回顧與前瞻。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3),107-140。
    侯望倫(1985)。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組織氣候、角色特性、人格特質與壓力症狀的關係。管理評論,3(3),38-46。
    侯玉波(2003)。社會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侯欣妤(2013)。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挫折、工作投入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柯宏君(2011)。國際觀光旅館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柯斈姍(2015)。國中生心理性別、失落經驗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施寒月(2008)。製造業員工安全態度對安全行為績效影響之評估-以安全自我效能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苗書翰(2010)。台北地區機車騎士駕駛知識、安全態度及駕駛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紀孟君(2012)。莫拉克風災災後移地重置之原住民婦女復原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柳曉諠(2016)。單親幼童家長復原力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瑋(2003)。我國與歐日港飛航管制人員訓練方式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馬于雯(2005)。心理強度量表之發展以及復原力對軍校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專題研究94年專題研究彙編,99-134。台北:政戰學校。
    高翔、徐祥剛(2011)。量表CD-RISC在空中交通管制員中的應用。中國民航大學學報,29(06),27-30。
    高翔、徐祥剛(2012)。Connor-Davidson復原力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學員中的適用性分析。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5(02),102-106。
    夏麗娟(2012)。飛航管制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姬毓廷(2015)。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復原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倪必娟(2017)。失智症主要照顧者的照顧壓力、復原力與社會資源運用之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飛航管制員Ming(2001)。天空部落格-飛航管制員Ming的生活點滴部落格。檢索日期:2017年3月25日,檢索自:http://ming010.tian.yam.com/posts。
    飛航規則(2014)。檢索日期:2017年3月21日,檢索自: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9%A3%9B%E8%88%AA%E8%A6%8F%E5%89%87。
    飛航服務總臺網頁資料公開業務統計(2017)。民國95年至105年飛航管制航機架次。檢索日期:2017年3月21日,檢索自:http://www.anws.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189&article_id=483。
    郭盈卿(1999)。空服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郭浚經(2007)。臺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仲偉、盧衍良(2011)。臺灣飛航管制員於不同管制階段下之工作壓力探討。航空太空及民航學刊系列B,43(2),107-115。
    郭仲偉、湯美玲、葉鈺菁、呂婉甄(2011)。台灣航管員工作壓力之探討。2011年海峽兩岸觀光旅遊研討會,高雄。
    郭怡慧(2012)。臺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聯之研究─教師復原力與學校支持之調節效果(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家妤(2013)。毒癮愛滋更生人復原力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張麗玉、黃椿玲(2008)。發現復原力-愛滋患者的社會工作處遇實務探討。臺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4,53-69。
    張慧如(2010)。一枝草,一點露:復原力對資源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張火燦、劉嘉雯、許宏明、繆敏志、童志隆(2011)。主管心情感染與員工創新行為的關係:敬業貢獻與工作倦怠的中介角色。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1(2),1-24。
    張琋婷(2012)。國中生數學之課業壓力、學業復原力、因應策略與數學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花東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張有恆(2012)。航空運輸學。臺北市:華泰。
    張傳琳、陳坤虎、李怡真、王沂釗、何緼琪、危芷芬、許育齡(2013)。正向心理學。臺北市:洪葉。
    張淑慧(2013)。犯罪少年中止犯罪歷程之研究-以復原力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市。
    張曦文(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幽默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春興(2013)。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東華。
    張嘉芸(2014)。國中教師感恩、創造性轉化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雯婷(2014)。探討領導風格對安全績效之影響─以安全態度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張玲玲(2014)。高中職藝術群教師工作壓力、復原力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芳華(2015)。訓練成效、員工安全態度與職業災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張庭瑄(2016)。飛航管制員人力排班最佳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陳芊妤(2005)。新進飛航管制員實務訓練教學模式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彥廷(2006)。飛航管制員HELLOS模式之驗證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馨怡(2009)。國中生感恩、復原力及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宜娜(2010)。幼教師職場復原力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春志(2011)。航空修護人為因素與安全態度關聯度初探—以國內一維修廠為例。航空太空及民航學刊系列B,43(2),89-97。
    陳桂英(2013)。護理人員病人安全態度解釋因子的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陳怡君(2013)。青少年家庭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正昌(2013)。SPSS與統計。臺北市:五南。
    陳盈利(2014)。軍民機場飛航管制員教育養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陳奕霖(2014)。北部飛航服務園區管制員指派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陳誼芳(2015)。國中生社會支持、希望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慧雯(2015)。國中生幽默感、自我效能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雅惠、侯貴圓、鄭嘉惠、王拔群(2016)。北部某醫療體系新版病人安全文化調查結果。醫療品質雜誌,10(3),66-73。
    陳婷妤(2016)。社區癌症病友的社會支持、復原力與生活品質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陳宥慈(2016)。臺南市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學習適應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尹雯(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復原力之研究-以教務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錦錫(2017)。大專生生涯自我效能、復原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思逸(2016)。Y世代員工堅毅人格、生涯復原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許惠妙(2003)。飛航管制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許燦祥(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梁雅薇(2008)。漁船船員之安全態度與訓練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漁業署遠洋漁業開發中心「基本安全訓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市。
    梁議德(2003)。民用機場飛航管制員的角色壓力與工作態度之關係--從角色理論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連乙璇(2011)。空服員情緒智力、職業倦怠與生活品質相關因子之研究─以台灣地區航空公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連淑君、劉盈利、洪嘉宏(2014)。飛航管制員工作疲勞之影響因素。航運季刊,23(2),101-122。
    陸洛、李慧美與謝天渝(2005)。牙醫師職業壓力與身心健康與職業倦怠之關係:以高雄市牙醫師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7,59-80。
    黃臺生(2001)。工作倦怠相關理論探述。中國行政,70,37-67。
    黃湄鈴(2004)。飛航管制人員之工作疲勞及環境因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黃芳銘(2005)。結構方程式: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嘉偉(2010)。飛航管制員休閒活動參與、阻礙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黃建鳴(2010)。機場跑道入侵人為風險因子之探討-以飛航駕駛員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國茹(2011)。應用職能模型探討我國飛航管制員選訓流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黃建瑋(2012)。矯正工作人員壓力源、職業倦怠與職業承諾關聯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柔穎(2014)。同性戀生活適應與復原力調查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曾秀亞(2004)。維修資源管理(MRM)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曾文志(2004)。如何和孩子談復原力。師友月刊,448,60-65。
    曾文志(2005a)。在逆境中求生-兒童發展的危機因子與預防。師友月刊,456,44-51。
    曾文志(2005b)。復原力的構念與研究之分析。台中護專學報,4,36-56。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莊麗君、許義忠(2007)。以增進復原力為目標之bbm模式進行休閒教育之實驗。中華輔導學報,21,71-98。
    莊清如(2014)。亞斯伯格症大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程千芳、游一龍(2011)。航空心理學。臺北市:洪葉。
    覃鴻(2011)。空中交通管制員職業倦怠研究。科技信息,22,I0110-I0110。
    彭文輝(2013)。從人因工程觀點評估飛航管制人員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傅紹文(2010)。莫拉克颱風後災區青少年逆境感受、復原力、社會支持與焦慮、憂鬱情緒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
    楊麗娜(2010)。中國鋼鐵公司員工工作壓力、身心健康及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長錦(2012)。分析台灣飛航管制服務品質及其與飛航管制滿意度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楊宜璋(2013)。高中學生倦怠感、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淑雅(2013)。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楊登順(2013)。承攬商員工安全態度與訓練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東部某火力發電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葉婉榆、鄭雅文、陳美如與邱文祥(2008)。職場疲勞量表的編製與信效度分析。台灣衛誌,27(5),349-364。
    詹大岳(2008)。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態度、組織氣氛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廖智慧(2007)。航空公司客服人員之情緒勞務負擔與職業倦怠感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乾肇(2011)。安全領導與安全態度對安全行為影響的探討─以CCFL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趙乃儀(2011)。體育背景人士生涯轉換歷程與其復原力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齊沛瑜(2016)。K他命使用者中止歷程之復原力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市。
    劉嘉惠(2004)。飛航管制員工作壓力評估與尿中17-羥基皮質醇之測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劉宏一(2008)。塔裡的男人─飛航管制員的世界。臺北市:世界民航。
    劉盈利(2013)。飛航管制員工作疲勞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市。
    劉智菁(2013)。綻放生命中的水芫花─高風險家庭青少年復原力之發展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劉斐瑛(2014)。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劉慧君(2015)。腦瘤病患之復原力、因應取向與健康生活品質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劉育春(2016)。國中生數學考試焦慮和學業成就之關係:以學業復原力為調節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玄奘大學。
    蔡昆哲(2007)。飛航管制人員執勤疲勞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蔡金倉(2008)。飛航管制服務品質滿意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
    蔡育龍(2012)。知覺控制、安全態度與安全績效之研究-以高雄市污水處理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蔡麗燕(2016)。中部三縣市國中學生失落經驗、依附關係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蔡貞芬(2016)。成人視覺障礙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宜臻(2016)。逆風的祝福-原住民經濟弱勢單親家庭之青少年的復原力展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永安(2014)。人為因素與飛航安全。科學發展,495,20-24。
    潘義鉦(2003)。國籍航空公司維修資源管理(MRM)與安全態度及其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蕭文(1999)。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4。
    蕭文(2000)。影響創傷壓力症候反應因素之探討及在心理復健上的涵義。發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承辦之兒童創傷後諮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1。
    蕭郁蓉(2015)。衝偏出跑道重大意外事件之飛航駕駛員人為因素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蕭冰如(2016)。長照機構老年住民復原經驗與復原力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蕭正宇(2016)。探討某精神科教學醫院護理人員遭受身體攻擊之復原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鍾政淋(2005)。國內飛航管制人員風險因素模式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鍾佳惠(2013)。桃園縣國民中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復原力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戴禎儀(2011)。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美倫(2012)。臺南市國中教師成就動機、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戴士鈞(2016)。國際觀光旅館廚師領導型態、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謝宛芸(2015)。航空公司人員知覺組織支持、職業倦怠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聯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韓致凱(2012)。知覺組織支持、復原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以憲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簡杏霏(2011)。C航空公司空服員休閒參與對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
    蘇雅文(2012)。我國飛航管制員工作壓力因素之研究-AHP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蘇國智(2015)。花蓮地區大學生復原力、憂鬱傾向與生活壓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鐘聰明(2016)。郵政業安全領導與安全態度之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南藥理大學,臺南市。
    竇金龍(2011)。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探討飛航管制員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Atkinson, J. W. (1988). Coping with stress at work. London, England: HarperCollins.
    Antonovsky, A. (1993).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Sense of Coherence scal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36(6), 725-733.
    Airbius (2016). Airbus GMF Global Market Forecast 2016-2035 Mapping Dema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airbus.com/company/market/global-market-forecast-2016-2035/.
    Bradley, H. B. (1969). Designing for change: Problems of planned innovation in correction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381(1), 89–98.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enard, B. (1991). Fostering resilience in kids: protective factors in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San Francisco: Western Center for Drug-free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Bernston, G. G., Cacioppo, J. T., & Gardner, W. L. (1999). Emo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0, 191 –214.
    Bernadette, B. (2004). Analysis of the Flight Management Attitudes and Safety Survey(master’s thesis). Saint Mary’s University, Hailfax, N.S .
    Boeing (2016).Traffic & market outlook current market outlook 2016–2035. Retrieved from:
    http://www.boeing.com/commercial/market/long-term-market/traffic- and-market-outlook/.
    Carmezy, N. (1991). Resiliency and vulnerability to adverse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overt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4(4), 416-430.
    Cox, S., & Cox, T. (1991). The structure of employee attitudes to safety: A European example. Work and Stress, 5, 93–106.
    Connor, K. M., & Davidson, J. R. (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8(2), 76-82.
    Donald, I., & Canter, C. (1993).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accident plateau. Health and Safety Information Bulletin, 215, 5-12.
    Diaz, R. I., & Cabrera, D. D. (1997). Safety climate and attitude as evaluation measures of organization safety.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9(5), 643-650.
    Erikson,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Edwards, E. (1973). Man and machine systems for safety(Man machine systems for flight safety, studying accidents, human factors in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nel). Outlook on safety, 21-36.
    Eagly, A., & Chaiken, S. (1998).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 McGrow Company.
    Freudenberger, H.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 159–65.
    Friborg, O., Hjemdal, O., Martinussen, M., & Rosenvinge, J. H. (2001).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rwegian scale for measuring adult resilience. Journal of the Norweg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8(4), 310-317.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 226.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 Martinussen, M. (2003). A new rating scale for adult resilience: What are the central protective resources behind healthy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12, 65-76.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 M., & Flaten, M. A. (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 213–219.
    Fletcher, D., & Sarkar, M. (2013).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 review and critique of definitions, concepts, and theory. European Psychologist, 18, 12–23.
    Gaines, J., & Jennifer, J. M. (1983).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a high stress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4), 567-586.
    Garmezy, N. (1985). Stress-resistant children: 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 213–233.
    Guldenmund, F. W. (2000). The nature of safety culture: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Safety science, 34(1), 215-257.
    Goldstein S., & Brooks, R. B. (2013). 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 children. New York, NY: Springer.
    Heinrich, H. W. (1959).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4th ed.). NY: Mc Graw- Hill.
    Harrison, W. D. (1983). A social competence of model of burnout.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 New York, NY: Pergamon Press.
    Helmreich, R. L. (1984). Cockpit management attitudes. Human Factors, 26, 63-72.
    Hobfoll, S. E. (1989).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513-524.
    Helmreich, R. L., Merritt, A. C., Sherman, P. J., Gregorich, S. E., & Wiener, E. L. (1993). The flight management attitudes questionnaire (FMAQ).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NASA/UT/FAA, 9394.
    Helmreich, R. L., & Merritt, A. C. (1998). Culture at work: Na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influences. London: Ashgate.
    Kotler, P. (2001). Country as brand, product and beyond: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rand Management, 9(5), 249-261.
    Kotler P. (2002). Marketing management. (11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uthar,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71, 543-562.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ur, 2, 99–113.
    Maslch, C., & Jackson, S. E. (1982). Burnout in health profession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 Social Psych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227-251.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6).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2nd ed.). Palo Alto, Californi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96).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 (MBI-HSS). Palo Alto, Californi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
    Maslach, C., Jackson, S. E., & Leiter, M. P. (1996). MBI: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anual (3rd ed.). Palo Alto, Californi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McDonald, N., Corrigan, S., Daly, C., & Cromie, S. (2000).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safety culture in aircraft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s. Safety Science, 34, 151–176.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27-238.
    Murray, C. (2003). Risk factors, protective factors,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ing the adult transitions of youth with high-incidence disabilitie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4(1), 16-26.
    McCormack, N., & Cotter, C. (2013). Managing burnout in the workplace: A guide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Retrieved from: Elsevier.
    Parasuraman, S., & Alutto, J. A. (1984). Sources and outcomes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al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7(2), 330-350.
    Pearson, L. C., & Moomau, W.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 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29(1), 37-53.
    Rutter, M. (1987). Psychology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3), 316-331.
    Robbins, S. P. (200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Sexton, J. B., Helmreich, R. L., Wilhelm, J. A., Merritt, A. C., & Klinect, J. R. (2001). The flight management attitudes safety survey (FMAS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uman Factors Research Project Technical Report 01, 1.
    Schaufeli, W. B., & Buunk, B. P. (2003). Burnout: An overview of 25 years of research and theorizing. The Handbook of Work and Health Psychology, 2, 282-424.
    Shirom, A. (2003). Job-related burnout: A review. In J. C. Quick & L. E. Tetrick (Eds.),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aylor, J. C. (1998).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maintenance resource management (MRM) interventions in airline safety (Annual Report FAA Grant N0. 96-G-003). Retrieved from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website: https://www.faa.gov/about/initiatives/maintenance_hf/library/documents/media/human_factors_maintenance/evaluating_the_effects_of_maintenance_resource_management(mrm)_in_air_safety.pdf
    Tusai, K., & Dyer, J. (2004). Resilience: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18 (1), 3-8.
    Werner, E., & Smith, R. (1992). Overcoming the odds: High risk childre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alsh, F. (2006). 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2nd ed.).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Wagnild, G.M., & Young, H. M. (1993).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 165-178.
    Wright, M., & Masten, A. (2005).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Fostering positive 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 In S. Goldstein & R. Brooks (ed.), 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 Children. New York: Springe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