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欣雯
論文名稱: 使用者中心之產品介面設計與研究-以手持式行動裝置設計為例
The Study of User-Centered Product Interface Design:An Example of Handholding Mobile Device Design
指導教授: 鄧成連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使用性使用者中心介面設計手持式行動裝置
英文關鍵詞: Usability, user-centered, interface design, mobile devi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83下載:6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模式受到許多的轉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以往產品設計的重點在於產品的功能及形式,而介面設計只是產品的配角。自Wii的上市、iPhone的狂潮、手持行動裝置的生活化,介面設計成為領導產品設計的新趨勢。設計師不僅需設計出新的產品,更應重視使用者的需求,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因應而出。
    以手持式行動裝置設計為例,針對使用者中心設計相關理論、介面設計、手持式行動裝置等相關文獻進行探究。其使用者的認知模式及操作行為往往因背景、年齡、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經過案例分析與綜合比較之下,結果顯示,產品介面的設計架構與操作流程會影響使用者對系統的認知。若無法達到有效率的操作程序則會降低產品介面的使用性。研究發現使用性在不同設計架構之下的差異,並提出適切的介面流程設計。
    本研究之創作採用情境故事法之設計劇本的撰寫來釐清設計的問題,透過創作顯示,情境故事法在設計流程中扮演引導工具的角色並提供了互動的多面性。使用者界定與分析後得到設計的規範與限制,以利設計創作的進行。
    本創作以使用者中心為出發,提出以家庭成員互動連結為主的家庭手持式行動裝置設計。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提供了使用者一般化的設計流程,而情境設計法的設計撰寫提供了更多的設計方向與設計功能的確定。產品介面設計因應不同使用者而有其設計原則,唯有清楚的界定設計範圍與限制後,才能提出適切的使用性。
    本研究與創作結論如下:
    1.產品設計不只是提供功能與美觀造型,更應提出一個好的使用者模式,以得到良好的使用性。
    2.介面設計的模式需考量使用者認知,以達成直接操作的介面特性,並達到其設計一致性、明確回饋、視覺愉悅性與實用性。
    3.介面操作流程需有一致性的回饋反應,以提升操作時的使用效率。
    4.介面設計應符合使用者需求及心理認知,提出其熟悉適切的視覺設計,考量使用習慣、預期的互動模式以及視覺感受。
    5.提出家庭手持式行動裝置設計理念,以家為本位,使用者至上為設計概念,其手持行動裝置的創作依循使用族群的特性做設計,符合使用者中心。

    The advent of digital era has changed people’s lifestyle in many ways. In the pas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roduct design focuses on product's features and forms, and interface design only play a supporting role. Since the listing of Wii, the frantic enthusiasm of iPhone, and mobile handheld devices becoming part of everyday life, interface design has turned into the new trend of leading product design. Designers not only need to design new products, but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users' needs. User-centered design came into being.

    This study explored design for mobile devices, and reviewed literatures of user-centered design, interface design, mobile devices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The user's cognitive model and operation behavior often vary by their background, age, and environment. After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case studi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 interface design framework and operational processes will affect the user's cognitive system. Fail to reach the efficient operating procedures will reduce the use of the product interface. The study found that different design framework will affect the use of product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interface design process.

    The cre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using scenarios-based method of script writing to clarify design issues. The scenarios-based method plays the leading role in design process and provides diversity of interaction. User defined and analyzed provides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constraints to facilitate creative design.

    The creations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user-centered, and bring forward family-oriented mobile device design that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mily members. User-centered design provides generalized users design process, and design writing of scenarios-based design provides more directions and featur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esign. Product interface design will response to different users according to varied design principles, only when clearly defined scope and design restrictions, we can proposed appropriate usability.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
    1.Product design not only provides functional and beautiful shape, but also a good user model to achieve usability.
    2.Interface design patterns need to consider user awarenes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irect operation of the interface features, and achieve consistency of its design, clear feedback, visual pleasure and practicality.
    3.Interface operational processes need to have consistent response for feedback to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operation.
    4.Interface should be designed to meet users' needs and psychological awareness, appropriate to present its familiar visual design, consider the usage, the expected mode of interaction and visual experience.
    5.Proposed the idea of family-oriented mobile devi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amily, user-oriented design. The creation of the mobile devices is foll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group to meet the concept of user-centered.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目標 4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專有名詞解釋 5 第貳章、文獻探討 6 第一節、使用者中心 6 一、使用性的發展 6 二、何謂使用性 7 三、使用者認知心理 10 四、使用者中心(user-centered)設計 11 第二節、介面設計 14 一、介面設計 14 二、圖形使用者介面 19 三、觸控式使用者介面 21 第三節、行動裝置 22 一、PDA個人數位助理 23 二、智慧型手機 25 三、手持式導航設備 26 第四節、本章小結 27 第參章、研究方法與流程 29 第一節、研究方法 29 第二節、研究與創作流程 30 第肆章、案例分析 36 第一節、案例甲:GARMIN nuvi1480 可攜式車用衛星導航定位儀 37 一、案例背景 37 二、產品外觀介面說明 39 三、圖像介面設計架構 40 四、圖像介面功能分析 41 五、產品設計特色分析 48 六、介面操作分析 50 第二節、案例乙:TOMTOM one可攜式車用衛星導航定位儀 53 一、案例背景 53 二、產品外觀介面說明 54 三、圖像介面設計架構 55 四、圖像介面功能分析 56 五、產品設計特色分析 58 六、介面操作分析 60 第三節、案例丙:PAPAGO可攜式車用衛星導航定位儀 63 一、案例背景 63 二、產品外觀介面說明 64 三、圖像介面設計架構 65 四、圖像介面功能分析 66 五、產品設計特色分析 72 六、介面操作分析 74 第四節、案例分析比較 76 一、介面設計比較分析 76 二、圖像介面設計架構分析 77 三、介面操作流程比較分析 79 四、小結 80 第伍章、創作成果與分析 81 第一節、設計理念 81 第二節、使用者界定與劇本 82 一、老人的使用者分析 82 二、一般的使用者分析 83 三、兒童的使用者分析 84 四、設計之劇本 85 第三節、設計規範 88 第四節、設計方法與流程 88 一、設計方法 88 二、設計流程 89 第五節、設計成果 93 一、老人手持式行動裝置設計 94 二、一般大眾手持式行動裝置設計 101 三、兒童手持式行動裝置設計 106 四、介面操作流程 113 五、設計成果與特色 114 第陸章、創作討論與結論 118 第一節、結論 118 一、文獻結論 118 二、案例分析結論 118 三、創作討論與結論 119 四、主要結論 120 第二節、設計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2 附錄 126 附錄一、設計劇本第一版 126

    王譔博(2006)。輔助溝通應用於人機互動版面設計與使用性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中市。
    何宗翰(2003)。圖形化呈現方式應用於行動電話人機介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
    何宜澄(2008)。電子行動裝置之使用者介面設計研究-以員警之交通違規告發勤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
    吳宏道(2002)。以虛實概念探討消費性電子產品介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雲林。
    吳亞仁(2008)。觸控式螢幕介面設計之使用性研究-以手持式汽車導航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呂學政(2006)。可攜式冰箱之觸控螢幕介面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卓良政(2000)。圖像式操作介面之研究_以數位相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南市。
    林永財(2004)。KTV電腦點歌螢幕操作介面使用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林憲宸(2009)。不同操作型態在使用者心理認知之影響以手持式個人數位裝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林維峰(2008)。數位相框使用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徐弘良、陳立杰(2007)。觸控式手持數位電視切換及節目選單之概念設計。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徐崎翔(2007)。影響使用者行為的產品設計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徐瑜卿(2006)。行動多媒體通訊產品使用者介面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張紹勳(2000)。研究方法。台北市:滄海。
    張嘉佑(2004)。護理人員專用平板電腦之操作介面與使用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郭如萍(2006)。使用者中心設計取向之網站使用性實踐初探:意義、方法與台灣網路產業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陳文剛(1992)。網站之文化使用性研究-以華文入口網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中壢。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俊瑋(2006)。數位學習系統之設計原則研究-以故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市。
    黃啟峰(2005)。手機選單操作介面設計之案例式推理系統建構及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黃富順(2008)。高齡者的終身教育。國立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南投。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廖哲政(2002)。高齡化社會之產品使用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雲林縣。
    趙芳婷(2006)。以生活型態探討高齡者之產品介面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劉明強(2002)。軟硬體介面互動性探討-以行動電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
    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2008)。關鍵設計報告(改變過去影響未來的互動設計法則)(許玉鈴譯)。台北市:cite城邦媒體。
    蔡旺晉(2004)。高齡者產品介面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雲林。
    蔡麗珍(1999)。複雜功能消費性產品選單設計與功能鍵配置之使用度分析以行動電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台中。
    蕭貴霙(2007)。互動介面設計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林口。
    Benyon, D.;Turner, P.&Turner, S(2009)。人機介面(互動式系統設計)(郭學武譯)。台北市:碁峰資訊。
    Lidwell, W.;Holden, K.&Butler, J.(2008)。設計的法則(100個影響認知、增加美感,讓設計更好的關鍵法則)(呂亨英譯)。台北市:原點。
    Norman, D. A. (2000).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 設計心理學(卓耀宗譯)。台北市:遠流。
    Preece, J.;Rogers, Y.&Sharp, H.(2006)。互動設計(跨越人-電腦互動)(陳建雄譯)。台北市:全華。
    Bannon, L. J. (1991). From human factors to human actors: The role of psycholog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tudies in systems design. In J. Greenbaum & M. Kyng (Eds.), Design at work: Cooperative Design of Computer Systems (pp.25-44).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udin, J. (1990),The computer reaches out: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interface design.In Proceedings of CHI’90,261-268.
    Jarrett, C. (2001). Usability means user-centred desig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4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Chicago,USA.
    Mandel, T. (1997). The elements of user interface design. New York:Wiley.
    Nielsen, J.(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San Francisco, CA: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Norman, D. A., & Draper, S. W. (Eds.). (1986). User Centered System Design; New
    Perspectives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reece, J. (1988). A Guide to Usability-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Thomas, P., & Macredie, R. D. (2002).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usability.Computer-Human Interfaction, 9(2), 69-73.
    Weiss, E. H. (1995). The retreat from usability: User documentation in the post-usability era. ACM SIGDOC Asterisk Journal of Computer Documentation,19(1), 3-18.
    Wixon, D., & Jones, S. (1995). Usability for fun and profit: A case study of the design of decrally version 2. In M. Rudisill, C. Lewis, P. G. Polson & T. D. McKay (Eds.),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Design: Success Stories, Emerging Methods,and Real-world Context (pp. 3-35).
    Zajicek, M.(2001),Interface design for old adults.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1EC/NSF workshopon universal accessibility of ubiquitous computing:providing for the elderly,Alcacer do Sal,Portugal,May 2001.ACM Press:New York,pp60-6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