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玉潔
Yu-Chieh Chung
論文名稱: 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繪畫表現與美感判斷能力之比較研究
Comparisons of the Drawings and Aesthetic Judgments between the Aboriginal and the Han Adolescent
指導教授: 林仁傑
Lin, Jen-Chi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漢族群青少年繪畫表現美感判斷
英文關鍵詞: aboriginal, the Han, adolescence, drawings, aesthetic judgmen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07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屏東縣來義中學國中部與麟洛國中,原住民與漢族群籍七年級的青少年學生為對象,透過繪畫能力、美術性向測驗與訪談問卷等方式,藉以比較討論原住民與漢族群學生在繪畫表現能力(主題表現、構圖、技法、空間創意以及符號運用)與美感判斷能力(點線面造型要素、形式原理與視覺效果、美術作品美感判斷及色彩感覺)之表現。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繪畫表現能力方面:
    1、整體看來,原住民青少年學生在作品中,繪畫表現能力優於漢族群青少年學生。
    2、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在繪畫表現能力會因族別上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3、原住民青少年學生在藝術作品的表現上,會呈現圖騰符號或傳統文化的生活經驗,有受其族群生活習慣的影響,而將其文化特色融入作品中的偏好。
    4、原住民青少年學生對於自己在繪畫表現的能力上,抱持認同態度的人數較漢族群學生為多。

    (二)在美感判斷能力方面:
    1、原漢青少年學生對於自我美感表現能力抱持認同與不認同態度者的人數相當。
    2、原漢青少年在顏色偏好上沒有顯著差異,常用的顏色有四種是相同的顏色,分別為藍、綠、紅、黑。
    3、在造型取向來源裡,明顯感受漢族群青少年視覺文化已受網際網路動態影像的刺激影響,但原住民青少年在其視覺文化的經驗中,似乎仍然以靜態書籍、畫冊為主要繪畫造型取向來源。
    4、在族別差異對藝術的影響中發現,原漢兩組學生在藝術上沒有族群偏見的問題。
    5、在美感判斷能力上,原住民青少年與漢族群青少年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ake comparisons on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drawing abilities which include subject expression and aesthetic judgments between the aboriginal adolescence and the Han adolescence by conducting drawing ability test , an aptitude test of art ,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on the seventh-grade students of the aboriginal adolescence and the Han adolescence from Lai-Yi Senior High School and Lin-Lo Junior High School in Ping-Tung County .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listed below:
    Ⅰ. The aspect of expressiveness of drawing abilities:
    1. On the whole the aboriginal adolescence show better drawing abilities in their works than the Hans .
    2. Drawing abilities vary from the difference of ethnic background between the aboriginals and the Hans .
    3. The aboriginal adolescence prefer to emerge thei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ir works , presenting symbolic signs and living experien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 influenced by their ethnic customs .
    4. Aboriginal adolescence take a greater attitude of identity than the Hans in showing their drawing abilities .

    Ⅱ. The aspect of aesthetic judgments:
    1. The numbers of students of the aboriginals and the Hans , hold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attitude of identity equilibrate in terms of the ability of self-aesthetic expression .
    2.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boriginals and Hans in their preference of colors . Among the most frequently adopted colors , blue , green , red , and black are commonly and simultaneously used by both .
    3.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sketch-orientation , it is evident that the stimulation of animated image on the Interne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image culture of the Hans adolescence , while the aboriginals adolescence still remain dependent on static books, and painting for their sketch origin .
    4. Artistically , there is no ethnic bias on the effect of art from ethnic difference .
    5. In the ability of aesthetic judgments ,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boriginals and the Hans .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目次------------------------------------------------------Ⅳ 圖目次----------------------------------------------------Ⅶ 表目次----------------------------------------------------Ⅷ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9 第一節 青少年繪畫發展之研究----------------------------------9 第二節 青少年美感發展之研究---------------------------------14 第三節 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之探討-----------------------------20 第四節 相關研究文獻之探討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25 第二節 研究架構--------------------------------------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27 第四節 研究工具--------------------------------------29 第五節 研究步驟--------------------------------------46 第六節 資料處理--------------------------------------47 第四章 統計結果與分析---------------------------------49 第一節 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繪畫表現能力測驗統計結果與分析------49 第二節 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美感判斷能力測驗統計結果與分析------69 第三節 原住民與漢族群青少年學生訪談及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3 第一節 結論-------------------------------------------83 第二節 建議-------------------------------------------88 參考文獻-----------------------------------------------93 中文部分-----------------------------------------------93 西文部分-----------------------------------------------98 附錄--------------------------------------------------100

    中文部分:
    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199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台灣書店。
    王國川、翁千惠 譯(2005)。質性資料分析:如何透視質性資料。台北市:五南。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市:史博館。
    田哲益(2003)。排灣族神話與傳說。台中市:星辰。
    瓦倫汀 著、潘智彪 譯(1991)。實驗審美心裡學(上)<繪畫篇>。台北市:千華圖書出版。
    朱進財(1991)。屏東縣排灣族青少年學習與思考方式、創造性、認知發展與自我統整之研究。
    伍賢龍(2002)。國小原住民兒童與非原住民兒童學習風格之研究。九十一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21-447。
    安海姆 著,李長俊 譯(1976)。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朱柔若 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智揚文化。
    米甘幹‧理佛克(Mikagkag Lifuk)(2003)。原住民族文化欣賞。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余民寧(2000)。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三民。
    吳蕙貞(1994)。族群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天泰(1998)。九○年代台灣原住民教育文化的政策與措施。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41-366。台北市:師大人文中心。
    吳惠琴(2004)。幼兒繪畫表現形式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原住民及一般幼兒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敏(2004)。「創造性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幟(1997)。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仁傑(1988)。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美術科學習成效之評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仁傑(1992)。評介帕森斯(Parsons, Michael J.)的《審美能力發展階段論》。美育,20,16-27。
    林慶信(2002)。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惠(1999)。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的認知風格、推理表現與問題解決表現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平地國小學童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敏(2002)。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永裕(2003)。兒童對校園公共藝術的美感判斷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麗晴(1996)。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推理表現與其策略使用之差異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麗晴、高淑芳(1998)。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推理表現差異性之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第十期。1-27。
    洪泉湖、吳學燕 主編(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孫大川 計畫主持(1996)。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實錄報告書。台北市:文建會。
    高震峰、陳秋瑾(2002)。教育學與藝術教育。黃任來 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下)。臺北縣:桂冠。255-269。
    郭禎祥(1993)。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台灣書店。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奇祿(1961)。臺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台北:南天文化出版社。
    陳瑞芸(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國立台灣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枝烈(2002)。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學習適應、學習成就關
    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部委託編印。
    陳奐宇(2000)。創造思考教學對圖形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國
    小四年級與六年級普通班為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瑞和(1995)。屏東縣排灣族國中應屆畢業生接受技職教育之意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
    陳瓊花(1998) 。試探性研究-兒童與青少年在描述,表示喜好,和判斷一件藝術作品時的觀念傾向。師大學報,43(2),1-19。
    陳瓊花(2000)。兒童與青少年如何說畫。台北市:三民。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台北市:三民。
    陳瓊花、伊彬(2002)。心理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任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156-191。
    陳瓊花、黃祺惠、王晶瑩等著(2005)。當前視覺藝術教育研究的趨勢。「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1-22。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陸雅青(1999)。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的心靈世界。臺北市:心理。
    莊鳴鳳(1998)。國中學生美術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任來主編(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上)∕(下)。臺北縣:桂冠。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德祥(199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德祥 等譯、Richard M.Lerner 著(2006)。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趙惠玲(2004)。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見至(2002)。原∕漢族群關係課程方案在高雄市國中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豐榮 (1992)。視知覺與審美反應之發展。美育,26,13-19。
    劉仲嚴(2004)。藝術教育學新論:後現代藝術教育。香港:劉
    仲嚴。
    潘惠雯(2005)。國民中小學學生美感素養與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潔(2004)。排灣族與魯凱族視覺藝術圖像課程設計與解析-以屏東縣瑪家國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
    究所碩士論文。
    謝佩均(2001)。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扶育(1998)。 搖滾祖靈 : 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群像。台北市 :
    藝術家出版。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龔玉萍(1995)。多元文化藝術教育之研究-以台灣排灣族群藝術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部分:
    Clark ,Gilbert & Zimmerman, Enid(2004). Teaching talented art student: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America:Columbia University,pp19-51.
    Eisner, Elliot W.(1972). Education Artistic Vision.New York: Macmillan.
    Gardner H.(1981).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Works of Art. New Jersey; Humalities , pp.123-147.
    Gollnick, Donna M. and Philip C. Chin(1983).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St. Louis:The C. V. Mosby Company.
    Helga Eng(1957).The Psychology of Children’s Drawing. London: Kegan Paul.
    Housen, A.(1983).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Measuring Aesthetics Development.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erschensteiner, G.(1905). Die Entwickelung der zeichnerichen Begabung. Muenchen:Gerber.
    Lownfeld, V. & Brittain, W. L.(1982).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New York: Macmillan.
    Luquet, G. H.(1927). Le dessin enfantin. Paris: Alcan.
    Newman, B. M. & Newman, P. R.(1986). Adolescent development. Columbus, OH: Merrill Publishing Co.
    Parsons, M. J.(1987).How We Understand Art.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M. J.(1990).Aesthetic literacy:The psychological context.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24(1),pp135-146.
    Piaget, J.(1972). Intellectual evolution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Human Development, 15, pp.1-1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