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辰洧
論文名稱: 大學校院培育工藝設計人才核心課程之研究
指導教授: 侯世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工藝設計工藝設計人才核心課程
英文關鍵詞: Craft design, Craft design talents, Core Curricul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工藝產業在70至80年代中期曾扮演臺灣經濟奇蹟的要角,隨著全球化及產經結構變遷的衝擊,工藝產業轉而以具獨創性的設計作為發展重心,也成為現代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政策。
    政府在2002年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即針對工藝產業中的創意設計人才進行重點培養,目的在於提升創意設計產業的品質與水準。而本研究旨在以國家發展政策為基礎,探討臺灣工藝設計核心課程架構與內涵,以期望對未來的工藝設計產業人才培育議題有所貢獻。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及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對工藝設計人才培育深入研究之大學教授、知名學者及專業人士施測,歷經三回合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一、工藝設計人才的職場工作可從設計、教學及研發、創作及銷售工作等發展。於「設計」方面依其適合的程度共有以「文具禮品設計」為主的7個面向;「教學」方面依其適合的程度共有以「工藝教學」為主的 2 個面向;而在「研發、創作及銷售」方面依其適合的程度則有以「時尚工藝設計」為主的4個面向。
    二、培育工藝設計人才核心能力可分為基礎核心能力和專業核心能力。「基礎核心能力」依重要性依序有以「設計鑑賞之能力」為主的8項能力;而「專業核心能力」依重要性依序有以「設計學理與實務應用能力」為主的19項能力。
    三、培育工藝設計之核心課程,可從基礎核心能力以及專業核心能力進行轉化。本研究建議基礎核心課程者,分別以「製圖」等15門課程為主;而專業核心課程則應以「設計美學」等12門課程為主。

    From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70′s to 80′s, Craft industry playe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stone of the economic miracle in Taiwan. With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shif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raft industry transferred its focus into original designs. And also became the important policy for modern economic industry's development.
    In the important governmental policy “Challenge 2008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the sub-project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referred to foster talents in creative design industry. The goal w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ed up the creative design industry i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on the base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to probe into the cor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the intension of craft design in Taiwan.
    Literature review and delphi techniques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 in this study. Through adopting against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professors and famous scholars in craft design,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
    1. The career of craft design talents can be developed in design, teaching, researching, developing, creation, and sale, etc. In the dimension of designing, arranged by the degree of its suitability there were 7 items headed by "the design of stationery and gift ". In the dimension of teaching, arranged by the degree of its suitability there were 2 items headed by "Craft teaching". In the dimens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 create and sale, arranged by the degree of its suitability there were 4 items headed by "the fashion craft design"
    2. The core competency of the training craft design tal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undational core competency and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y. The degrees of its importance in the foundational core competency were 8 abilities headed by “the ability of design appreciated.” The degrees of its importance in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y were 19 abilities headed by "Design theory and the ability of the Practice application"
    3.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e craft design could be transformed form the foundational core competency and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y. This research proposed 15 courses that were the main facts belonging to the foundational core curriculum as "Basic Drawing", "Basic Design", etc. 12 courses that were the main facts belong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were as "Design aesthetics", "Originality Design Method", etc.

    謝 誌 I 摘 要 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設計的內涵 7 第二節 工藝的內涵 25 第三節 國內外工藝設計課程內涵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6 第四節 研究樣本 5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58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63 第一節 德懷術問卷實施時間 63 第二節 工藝設計人才從事之職場工作 64 第三節 培育工藝設計人才之核心能力 74 第四節 培育工藝設計人才之核心課程 84 第五節 專家綜合建議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101 附錄 107 一、德懷術專家審查函 107 二、德懷術專家審查及委員名單 108 三、德懷術專家審查用卷 109 四、德懷術第一回合問卷 118 五、德懷術第二回合問卷 127 六、德懷術第三回合問卷 143

    一、中文部份
    天下雜誌(2003)。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36,1-44。
    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秀文(1997)。從社會之演變探討臺灣工業設計之發展。和春學報4,頁199-212。
    王秀雄(1987)。美術設計的點、線、面。台北:大陸書局。
    王藍亭(1999)。設計教育的內涵及其發展之探討。1999跨世紀人文、科技國際設計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丘永福(1994)。設計基礎。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2005)。2006年3月10日取自:http://140.116.42.1/history.htm 。
    行政院(2003)。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佐口七朗(1991)。設計概論。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吳江山(1991)。展示設計。台北:錦冠出版社。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系統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9, 297-301。
    呂建政(1995)。國民中學童軍教育教材未來發展方向。中等教育,46(6),66-77。
    李台安(1998)。世界各國發展工業設計的政策與措施。工業簡訊,第28卷第2期,70-104頁。
    李蒼江(2004)。臺灣工藝產業經營提昇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官政能(1995)。產品物徑。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東方技術學院(2006)。2006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tf.edu.tw/top/department/Art/01.htm。
    林志偉和林傳璋(1992)。基本設計。台北:正文書局。
    林建仲(1996)。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基本能力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編),八十五年度科學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多元化師資培育制度之數學即科學教師檢定及培育模式研究」整合型計畫,157-161。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崇宏(1997a)。基本設計教育課程的規劃理論與方法---以「造形」為主之教學方法探討。1997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PB67-74。
    林崇宏(1997b)。基本設計課程研究。東海學報38卷,P97-114。
    邱宗成(2003)。設計概論。台北:鼎茂圖書。
    洪文珍和翁徐得 (2001)。日本21世紀傳統性工藝品產業政策藍圖─ 邁向新生活文化的創造。臺灣工藝季刊,6。台北: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洪慶峰(2005)。臺灣工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契機。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5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ncaf.org.tw/news/index_news.asp?ser_no=360。
    英國伯明翰藝術和設計學院(2006)。2006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biad.uce.ac.uk/site/about/campus.htm
    夏勳(1979)。設計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高月惠(2003)。我國室內設計師所需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鳳技術學院(2006)。2006年3月10日,取自:http://163.24.234.54/design/int.html。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1998)。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所誌 南投:工藝所。
    張文雄(1996)。設計中心式的專業設計人才培育模式研究。中日設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5-34頁。
    張柏烟(1991)。商業設計人力實務能力培育成效與實際運用之差距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6)。2006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u.htm?UNITID=139&CATEGORYID=260&FILEID=130551&open。
    教育部技職司(2001)。技職體系一貫課程設計群課程發展計畫結案報告。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許志傑(1979)。工藝設計與實習。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陳接枝(2005)。臺灣工藝發展策略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陳清海(1989)。工藝設計。台北:正文書局。
    陳毓彬(1991)。商品暢銷看設計。台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1。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楊裕富(1995)。建築與室內的設計資源(一):設計的美學基礎。雲林:雲林技術學院。
    楊裕富(1996)。設計教育的演變:以西方設計教育對我國的影響為例。1993工業設計研討會論文集。新竹:中華工學院。
    經濟部(2003)。2004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台北: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
    葉眉君(2000)。工業設計課程學程化規劃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2006)。2006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dt.ntust.edu.tw/history.html。
    臺灣經濟研究院(2003)。臺灣工藝產業現況調查。台北:臺灣經濟研究院。
    臺灣藝術大學(2006)。2006年3月10日,取自http://crafts.ntua.edu.tw/xoops/html/。
    劉人誠(1997)。設計素養內涵之研究—產品開發程序中創意思考階段之設計素養內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美麗(2001)。文化政策與臺灣工藝發展(1979-1999)。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未出版,台中。
    鄭源錦和陳源德(1997)。以專業設計能力為導向之設計教育。設計,75期,頁48-53。
    鄭聰興(2004)。設計工作者能力分析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14-28。
    簡茂發和劉湘川(1993)。電腦會議式大慧調查法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資訊與教育月刊,35,6-11。
    顏水龍(1952)。臺灣工藝。光華印書館:台北。
    羅浮堡大學設計與科技學系(2005)。2005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lboro.ac.uk/departments/cd/index.html。
    嚴貞(1997)。我國專業設計人才培育模式之研究-以專業實務設計為導向的設計教育:個案教學模式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 85-2514-S-224-001-EE。
    二、外文部份
    Esslinger, H.(1990). Digital Bauhaus, Design News, 222, 53-55.
    Faherty,V.(1979). 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sults of a dephil survey.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15(1),12-19.
    Krippendorff, K.(1994). Redesigning Design An Invitation to a Responsible Future, PA: U. of Pennsylvania.
    Mark, C.(1991). Human Resources Managing- the complete guidebook for design firms, John Wiley & Sons, Inc, America.
    Pill, J.(1971). The Delphi method: Substance, context, a critique and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Social Economics Planning Science.5, 57-71.
    Raskin, M. S.(1994). The Delphi. study in field instruction revisite experts consensns on issues and reserch.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30(1),75-89.
    Shallcross, D. (1981). Teaching creative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