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芳儀 Chu, Fang-Yi |
---|---|
論文名稱: |
荀子與《周易》關係研究 |
指導教授: |
黃瑩暖
Huang, Ying-N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荀子 、周易 、孔子 、卜筮 、義理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0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春秋戰國是中華歷史上文化融合、百家爭鳴的輝煌時期,思想家們提出了諸多社會改革的理念與方法,在神道思想猶存的年代,人文精神因此有了突破性的發展,荀子(名況,約340-245B.C.)便活躍於此一時期。荀子秉承儒家思想,對「人」抱持高度的肯定與關懷,注重高尚品格的養成與追求,故特重教育的功能,這部分也彰顯在對經典的論述與傳承之中。
本篇論文主要在探討荀子與《周易》的關係,先略述各家學者對於此一主題的研究成果,再從荀子之前《周易》的源流發展觀察,確立其卜筮與義理的應用傳統;繼而比較《荀子》一書中關於卜筮的討論及引論《周易》的詮釋傾向,可發現其確實延續了孔子治《易》的思維路徑,且已然涵蓋排除占筮活動後,春秋以降知識分子關於《周易》卦象及卦爻辭的討論範疇。對於《周易》的義理內涵,實具有繼承與再開創的貢獻。
最後,立足於對歷史發展的觀察,以及對人文世界的高度肯定,荀子學說致力經營的方向,便是構築「禮義之統」來適應異說蜂起、價值丕變的時代環境。因而研究荀子與《周易》的關係,最終需回歸此一核心論述來觀察。於是筆者就〈勸學〉篇中荀子對「經」的定義,參照〈禮論〉及〈天論〉篇的觀點,尋繹荀子未將《周易》與《詩》、《書》、《禮》、《樂》與《春秋》並列的原因,實有其欲強調的學術偏重,以及適應環境斟酌損益的時代意義。
一、古籍與輯注本(依年代先後排列)
三國‧吳‧韋昭著:《國語韋氏解》上下冊,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著:《周易王韓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晉‧陶淵明著:《陶淵明詩文彙評》,臺北:世界書局,1998年。
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纂疏:《周易集解纂疏》,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宋‧朱熹集注:《詩經集註》,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宋‧朱熹注:《四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1995年。
宋‧朱熹著,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第六冊,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允晨文化總經銷,2000年。
宋‧朱熹注:《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
清‧紀昀等著:《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焦循著:《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汪中著:《述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王先謙著:《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郭慶藩著:《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王先謙著、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民國‧阮廷卓著:《荀子斠證》,臺北:華南鑄字廠,1959年。
民國‧梁啟雄著:《荀子柬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民國‧梁叔任著:《荀子約注》,臺北:世界書局,1977年。
民國‧王雲五主編,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民國‧王忠林注譯:《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民國‧李滌生著:《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民國‧黃錦鋐注譯:《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民國‧蔣南華、羅書勤、楊寒清譯著:《荀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民國‧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新編諸子集成》第二冊,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民國‧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民國‧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民國‧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二、今人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尤淑純:《荀子教育學說及其對後代教育之影響》,臺中:臺中師範專科學校,1978年。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上冊,臺北:成均出版社,1984年。
白川靜著,范月嬌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司馬朝軍編撰:《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牟宗三:《荀學大略》,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現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李學勤:《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學勤、朱伯崑等著,廖名春選編:《偉大傳統:周易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
李瑩瑜:《荀子內聖外王思想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周群振:《儒學義理通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徐中舒:《左傳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徐中舒:《先秦史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徐芹庭:《易學源流》上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徐平章:《荀子與兩漢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章炳麟:《訄書》,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8年。
章炳麟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4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周易》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雄根、何志華編著:《先秦兩漢典籍引《論語》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崔光宙:《先秦儒家禮樂教化思想在現代教育上的涵義與實施》,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5年。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黃慶萱:《史記漢書儒林列傳疏證》,臺北:嘉新水泥公司基金會,1966年。
黃凡:《周易:商周之交史實錄》,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5年。
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
傅武光:《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董承文:《孔孟荀教育思想》,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7年。
楊朝明主編:《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熊十力:《新編讀經示要》下冊,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廖名春:《帛書《周易》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梁啟超、郭沫若等著,廖名春選編:《偉大傳統:荀子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續論──出土簡帛與傳世文獻的互證》,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2年。
劉伯驥:《六藝通論》,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第一冊,臺北:臺灣大新書局,1965年。
劉師培:《國學發微》,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潘英:《中國上古史新探‧中國上古政治社會變遷之指標》,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潘德深著、王仲孚校訂:《中國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蔡錦昌:《從中國古代思考方事論較荀子思想之本色》,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修訂本),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鄧國光:《經學義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二冊,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鄭杰文、傅永軍主編:《經學十二講》,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蔣伯潛、蔣祖怡:《經與經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評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賴貴三:《臺海兩岸焦循文獻考察與學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蘭甲雲:《周易古禮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三、期刊論文、專書論文與研討會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頁147-187。
王化平:〈荀子傳《易》說獻疑〉,《社會科學家》,第5期,2005年,頁39-42。
林素英:〈論先秦「儒」的轉變〉,《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編輯小組,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呂文郁:〈荀子及其學說的歷史命運〉,《第一屆國際儒學學術研究會論文集》,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
呂昭明:〈論荀子的基源問題──「禮、德」的內攝與外延〉,《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拓新──經學的流衍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2009年。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年,頁35-60。
周予同:〈從孔子到荀子──戰國時的儒家派別和儒經傳授〉,原載於《學述月刊》1979年四期,後收錄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馬國瑤:〈荀子教育思想探析〉,《北市師院語文學刊》,第2期,1996年,頁167-196。
陳一弘:〈荀子與周禮的關係──以威儀執持為考察中心〉,《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頁201-232。
張美煜:〈荀子引用詩經的方法及其涵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24期,1995年,頁111-142。
張才興:〈論《荀子》與群經及其在儒學史上的地位〉,《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頁85-112。
張晶晶:〈從「荀子傳《易》說」論荀學與易學的關係〉,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第四屆青年經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8年。
陳哲儒:〈荀子新探──從當代荀子詮釋的省察說起〉,《孔孟月刊》,第五十二卷第七、八期,2014年,頁18-28。
劉正浩:〈怎樣讀《春秋》與《左傳》〉,《孔孟月刊》,第四十卷第八期,2002年,頁1-15。
劉昭志:〈荀子教育思想及其時代意義〉,《孔學與人生》,第27期,2004年,頁55-59。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6年,頁33-54。
蔡瑩瑩:〈《左傳》《易》例重探──兼論先秦《易》說的特色與價值〉,《中國文學研究》,第三十五期,2013年,頁1-58。
賴貴三:〈孔子的《易》教(三)──《易‧繫辭上‧十二》〉,《孔孟月刊》,第四十卷第七期,2002年,頁4-8。
賴貴三:〈孔子的《易》教(八)──帛書《易傳‧要》「夫子曰」條理簡釋〉,《孔孟月刊》,第四十卷第十二期,2002年,頁4-6。
賴貴三:〈孟子的《易》教(一)──清儒焦循《孟子正義》與《易》學詮釋觀點的綜合說明〉,《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五期,2003年,頁3-10。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朴榮雨:《《易經》中理想人格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2005年。
李國璽:《由春秋時期的筮策占斷論《易經》的詮釋與運用》,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2000年。
陳湘蕾:《《荀子》知識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2006年。
宋立林:《孔子易教思想研究》,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班,2006年。
陳芳儀:《荀子引《詩》論《詩》研究──兼論孔、孟、荀引《詩》論《詩》異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2011年。
張竹貞:《《荀子》與《韓非子》教育思想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8年。
張小苹:《荀子傳經考》,浙江大學博士班,2011年。
黃惠香:《古史辨《周易》研究評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2006年。
劉幸瑜:《《易經》古禮考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