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婉郁 |
---|---|
論文名稱: |
日漢語擬聲擬態詞之對比研究 |
指導教授: | 曾金金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6 |
中文關鍵詞: | 日語 、漢語 、擬聲詞 、擬態詞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25 下載:19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語中有一種專門用來描寫事物的聲響及動作的狀態、樣子的詞彙,稱為日語擬聲詞‧擬態詞。他們的形式特殊,多半是由四拍組成,經常用抽象的聲音來表現具體的狀態、樣子。對日本人來說,擬聲詞‧擬態詞是十分平常的語言形式,在廣告、漫畫、各種日常會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日語擬聲詞‧擬態詞的蹤影,想要深入瞭解日語日常生活文化,研究日語擬聲詞‧擬態詞是方法之一。早在詩經時漢語就已經出現專門描寫聲音、動作狀態的詞彙,我們稱這些詞彙為漢語擬聲詞‧擬態詞,它們多以重疊型的形式存在,仔細觀察其功能,漢語擬聲詞‧擬態詞可以當作狀語、補語、定語等,不過,大多被當作狀語使用。漢語擬聲詞‧擬態詞使得漢語文字、對話增添了許多色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
在本論文中,我們採取文本對比的方法進行日漢擬聲詞‧擬態詞之對比研究。首先選擇三本小說當作對比分析研究的文本,接著將其中包含日、漢擬聲詞‧擬態詞的句子擷取出來,再根據賴錦雀(1991)針對漢語擬聲詞‧擬態詞所做的分類表,依序將漢語擬聲詞‧擬態詞分類,並在語料庫中加入日語擬聲詞‧擬態詞語料,加以對照,再根據所得的語料加以分析、對比。
在分析語料成果時,我們分別從日漢擬聲詞‧擬態詞的形式、文法、功能等方面加以對比分析,從中整理出一套漢語擬聲詞‧擬態詞的對應系統,以幫助日籍漢語學習者習得漢語擬聲詞‧擬態詞。另外,我們發現擬聲詞‧擬態詞是屬於文化表現的一種,所以在本研究中,我們針對「語言與文化」部分也稍加涉獵,希望可以藉著結合文化與語言的教學來達到幫助學習者的目的。
【中文部分】
文燦(1994)。漢語語句的節律問題。中國語文,1,22-25。
王希杰(1983)。漢語修辭學。北京出版社。
王建勤主編(1997)。漢語作為第二語研的習得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天津外國語學院漢學院(1997)。漢語言文化論集。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王素梅(1998)。雙音節狀態形容詞的ABAB式重疊。漢語學習,2,53-54。
王慧娟(2005)。日籍漢語學習者中介語之敘述模式研究。
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外語院系《語法與修辭》編寫組(1987)。全國外語院系《語法與修辭》編寫組。廣西教育出版社
史塵封(1995)。漢語古今修辭格通編。天津古籍出版社。
李宇明(1996)。雙音節性質形容詞的ABAB式重疊。漢語學習,4,24-27。
李榮軒(1997)。漢英擬聲表達異同初探。中國翻譯,3,50-52。
李國南(1999)。英漢擬聲詞句法功能比較。外語教學與研究,4,30-32。
沈謙(1995)。修辭學。國立空中大學。
沈家煊(1999)。轉指和轉喻。當代語言學,1,3-15。
李國南(2000)。英漢擬聲詞的語意轉移。外語與外語教學,3,20-23。
邵敬敏(1990)。ABB式形容詞動態研究。世界漢語教學,1,19-26。
張靜(1982)。談象聲詞。漢語學習,4,3-8。
張起旺、王順洪主編(1999)。漢外語言對比與偏誤分析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北郊(1989)。擬聲詞散論。語文研究,1,17-21。
高長江(1992)。文化語言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孫汝建(1999)。與象聲詞有關的幾個問題。語文建設通訊,61,68-73。
吳麗君等(2002)。日本學生漢語習得偏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愛民(1996),形容詞重疊式作狀語與作其他成分的比較。語言教學與研究,2,67-78。
郭勇(2000)。擬聲詞、擬態詞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變化。外語與外語教學,12,25-27。
傅力(1983)。象聲詞做謂語淺說。漢語學習,4,52-53。
曾金金(2000)。語言學概論第七講(語言與文化)。僑務委員會中華函授學校華文教師科講義(未出版)
許紫星(2001)。從味覺詞的語義聯想看味覺詞的語義延伸。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鴻儒(1993)。當代中國修辭學。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楊國學(1999)。形容詞「ABB結構」的修辭特點。修辭學習,1,18-19。
趙永新(1997)。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瓊竹、鄭騫逖(2001)。象聲詞描寫情態的修辭功能。修辭學習,3,38-39。
黎運漢、張維耿(1991)。現代漢語修辭學。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駱小所(1994)。現代修辭學。雲南人民出版社。
譚永祥(1992)。漢語修辭美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日文部分】
大坪併治(1988)。「広告の擬声語」。日本語学7-4,明治書院。
日向茂男(1986)。「特集・擬音語・擬態語―マンガの擬音語・擬態語(1)」。
日本語学5-7,明治書院。
日向茂男(1986)。「特集・擬音語・擬態語―マンガの擬音語・擬態語(2)」。
日本語学5-8,明治書院。
日向茂男(1986)。「特集・擬音語・擬態語―マンガの擬音語・擬態語(3)」。
日本語学5-9,明治書院。
日向茂男(1986)。「特集・擬音語・擬態語―マンガの擬音語・擬態語(4)」。
日本語学5-10,明治書院。
日向茂男(1986)。「特集・擬音語・擬態語―マンガの擬音語・擬態語(5)」。
日本語学5-11,明治書院。
日向茂男(1986)。「特集・擬音語・擬態語―マンガの擬音語・擬態語(6)完」。
日本語学5-12,明治書院。
日向茂男(1990)。擬音語・擬態語。日本語学5-7,明治書院。5-12,明治書院。
王雲亭(1989)。日中両語のオノマトペについて。東吳大學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玉村文郎(1989)。「特集・擬音語・擬態語―日本語の音象徴語の特徴とその教育」。日本語教育,68,日本語教育学会。
生越まり子(1989)。「日本語の擬音・擬態語教授上の問題点―朝鮮語 韓国語を母語とする人々に対して―」。日本語教育,68,71-82。
田守育啟(2002)。オノマトペ擬音・擬態語をたのしむ。岩波書店。
安西真理子(2004)。日語擬態詞的漢譯初探。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
松本昭(1986) 。「中国語の擬音語・擬態語」。日本語学5-7,明治書院。
林彥伶(1998)。日本語の擬態語と中国語の重畳形容詞の対照研究。東吳大學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堀井令以知(1986)。「擬音語・擬態語の言語学」。日本語学5-7,明治書院。
黃振原(1985)。日中両国語擬音語・擬態語の比較対照研究。東吳大學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錦雀(1991)。和語擬音語擬態語研究。文笙書局。
【工具書】
天沼 寧(1974)。擬音語・擬態語辞典。東京堂。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浅野鶴子(1978)。擬音語・擬態語辞典。角川書店。
郭華江主編(1998)。新日漢擬聲擬態詞辭典。上海譯文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驊。繁體字版(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台北:師大書苑。
【語料文本】
乙武洋匡(2000)。五體不滿足。講談社青い鳥文庫。
乙武洋匡(1999)。劉子倩譯。五體不滿足。台北市:圓神。
江國香織(2001)。冷静と情熱のあいだ―Rosso。角川文庫。
江國香織(2002)。陳寶蓮譯。冷靜與熱情之間(紅)。台北市:方智。
村上 龍(1998)。イン ザ・ミソスープ。幻冬舎文庫。
村上 龍(1999)。張麗君譯。味噌湯裡。台中市:三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