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嘉駿
Kao, Chia-Chun
論文名稱: 海外台獨與國民黨政府的對抗-以1970年刺蔣事件為中心的討論
指導教授: 陳佳宏
Chen, Chia-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刺蔣事件蔣經國台獨聯盟海外台獨運動彭明敏國民黨白色恐怖古巴革命冷戰
英文關鍵詞: Attempt to Assassinate Chiang Ching-kuo, Chiang Ching-kuo, 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 The Overseas Taiwanese Independence Movement, Peng Ming-min, KMT, White Terror, Cuban Revolution, Cold War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34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6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70年,是海外台獨運動史上重要的一年。經由長時間的交流與合作,美國、日本、歐洲及加拿大四地的海外台獨團體成立了「世界性的台灣獨立聯盟(WUFI)」。此外,因發表「臺灣自救運動宣言」而受到國民黨政府軟禁的彭明敏成功從台灣脫逃至瑞典。上述事件使得海外台獨運動的聲勢頓時如日中天。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尼克森上任後,面對越戰問題以及冷戰對抗,決定採取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制衡蘇聯的策略。隨著美國中國政策的轉向,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尤其是在聯合國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1970年4月19日,蔣經國進行第五次的訪美活動。面對風雨飄搖的外交困境,蔣經國作為蔣介石的接班人,亟欲鞏固中華民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以維護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地位。面對蔣經國的訪美,海外台獨運動者分別在美國的東、西兩岸策畫了三場刺殺計畫。其中,黃文雄、鄭自才於4月24日的行刺計畫雖然未成功擊殺蔣經國,且兩人隨即遭到逮捕。但是黃文雄擊出的那一發子彈,震驚了當時的海外台灣人以及美國社會,後人將此事件稱之為「四二四刺蔣事件」(簡稱「刺蔣事件」)。經過了一年的法院審理,黃文雄及鄭自才的罪刑皆被確定,然而兩人最後皆選擇棄保逃亡他國。兩人逃亡的舉動不僅重挫了海外台獨的士氣,同時也造成台獨聯盟內部的對立與分裂,可謂影響深遠。
    「刺蔣事件」雖然只是一個不到一分鐘的刺殺事件,但是事件背後所呈現出來的,是1960年代國際政治的縮影,以及海外台獨勢力與國民黨政府之間的對抗關係。本文希望以「刺蔣事件」這一個點為中心,一窺當時的時代氛圍。

    The year of 1970 was an important time for Overseas Taiwanese Independence Movement. After a long period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groups in America, Japan, Europe and Canada worked together and established the “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WUFI). In addition, Peng Ming-min, who had been placed under house arrest by the KMT government because of the “A Declaration of Formosan Self-salvation”, successfully escaped from Taiwan to Sweden. Both incidents increased the momentum of Overseas Taiwanese Independence Movement. On the other hand, Richard Nixon,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decided to ally with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menace of the Soviet Union. As the United States changed her China policy,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status in the United Nation, had been threatened.
    On April 19th 1970, Chiang Ching-kuo, the Vice Premi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et out his fifth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successor of Chiang Kai-shek, Chiang Ching-kuo was devoted to maint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Taiwan Independence activists attempted to assassinate Chiang Ching-kuo. On April 24th 1970, Peter Huang and Tzu-tsai Cheng, members of the WUFI, tried to shoot at Chiang Ching-kuo but failed, and both of them ended up being caught. The news of the assassination shocked the American society and overseas Taiwanese. After a year of court process, Peter Huang and Tzu-tsai Cheng were convicted of attempted murder. However, they chose to escape before the adjudication was given. As a result of their escape, The WUFI faced an internal debate and eventually divided.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assassination of Chiang Ching-kuo, and discusse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1960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UFI and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Overseas Taiwanese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the KMT government.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回顧與文獻討論 4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架構 8 第四節: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蔣經國在外交風雨飄搖下的訪美 12 第一節:1960年代的國際政治環境 12 第二節:國民黨政府對島內政治異議者及海外台獨之打擊 18 第三節:蔣經國的訪美行程及其目標 26 第三章:1970年的刺蔣行動 36 第一節:行動代號「鎮山計畫」 38 第二節:廣場飯店前的槍響 48 第四章:槍響後的激盪 61 第一節:台獨聯盟與國民黨政府在事發初期之反應 63 第二節:救援黃、鄭攻防戰 70 第三節:1971年的司法審判 89 第五章:事件的後續效應 100 第一節:黃文雄與鄭自才的棄保逃亡 100 第二節:刺蔣事件後海外台獨勢力與台灣政局之發展 109 第三節:台獨聯盟參與者之論述 123 結論 137 參考書目 142

    參考書目
    一、檔案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6 “1969–1976, Volume E–13, Documents on China, 1969–1972”
    2006 “1969–1976, Volume XVII, China, 1969–1972 ”
    SUOPREME COURT:STATE OF THE NEW COURT
    〈People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against Peter Huang, Tzu-tsai Cheng, defendants〉,案件檔號2579-7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外交部檔案
    〈各方慰問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紐約遇險文電〉,檔號:412.4/0035。
    〈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訪美〉,檔號:412.21/0305。
    〈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訪美〉,檔號:412.21/0306。
    〈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訪美剪報資料〉,檔號:656.9/89019。
    〈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訪美資料〉,檔號:736.1/0012。
    〈偽台灣獨立聯合會〉,檔號:406/0076。
    〈偽台灣獨立聯合會〉,檔號:406/0077。
    〈康隆報告〉,檔號:401.1/0091。
    〈黃文雄、鄭自才謀刺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檔號:406/0045。
    〈黃文雄、鄭自才謀刺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檔號:406/0046。
    〈黃文雄、鄭自才謀刺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檔號:609.17/0110。

    二、口述歷史、回憶錄、傳記
    史明口述史訪談小組
    2013 《史明口述史 二》。臺北市 : 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
    何智霖,薛月順執行編輯
    2010 《蔣經國與臺灣 : 相關人物訪談錄》。臺北市 : 國史館。
    柏楊口述 ; 周碧瑟執筆
    1996 《柏楊回憶錄》。臺北市 : 遠流。
    時報出版公司譯
    1979 《季辛吉回憶錄 : 中國問題全文》。臺北市 :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張炎憲, 胡慧玲, 曾秋美採訪記錄
    2000 《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 : 台灣共和國》。台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 曾秋美主編
    2009 《一門留美學生的建國故事》。臺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 臺北縣中和市 : 吳氏圖書總經銷。
    張炎憲, 曾秋美, 沈亮主編
    2010 《青春・逐夢・台灣國. 掖種》。台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 臺北縣中和市 : 吳氏圖書總經銷。
    張炎憲, 曾秋美, 沈亮主編
    2010 《青春・逐夢・臺灣國. 發芽》。台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 臺北縣中和市 : 吳氏圖書總經銷。
    張炎憲, 沈亮主編
    2013 《青春逐夢台灣國 : 釘根》。台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 吳氏圖書總經銷。
    陳怡杰
    2017 〈【上報人物】擺渡人 鄭自才〉,來源: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2633,2017年4月14日瀏覽。
    陳儀深訪問 ; 簡佳慧等紀錄
    2009 《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儀深訪問 ; 林東璟等紀錄
    2012 《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昭堂口述 ; 張炎憲, 陳美蓉採訪整理
    2012 《建國舵手黃昭堂》。台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黃克武等訪問 ; 周維朋等記錄
    2016 《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辜寬敏口述 ; 張炎憲, 曾秋美採訪整理
    2015 《逆風蒼鷹 : 辜寬敏的台獨人生》。台北市 :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楊遠薰
    2012 〈台美人:那一聲槍響─黃呈嘉對四二四事件的回憶〉,來源: http://blog.xuite.net/ysyang0102/twblog/145973564,2017年4月14日瀏覽。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編
    2016 〈王文宏先生訪問紀錄〉,《記錄聲音的歷史》。臺北市 :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
    臺灣人權促進會網站
    〈黃文雄11月10日出庭答辯狀〉,來源:http://www.tahr.org.tw/node/322,2017年4月14日瀏覽。
    劉鳳翰訪問 ; 李郁青紀錄
    1997 《溫哈熊先生訪問紀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蔣經國
    1982 《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 第七冊》。臺北市 : 黎明文化。
    羅久蓉, 莫昭平同譯
    1979 《季辛吉回憶錄》。臺北市 :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三、報章雜誌
    《China Post》
    《Independent Formosa》
    《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台独》
    《台灣青年》
    《共和國》
    《美麗島週報》
    《政治周刊》
    卜少夫
    1970 〈與「台獨主席」談話(訪美雜記之六)〉,《新聞天地》1178:頁4-6。
    王志鈞
    2002 〈昔日「刺客」、現任國策顧問黃文雄親身告白 刺蔣後,連李登輝也被調查〉,《商業周刊》753期。
    黃創夏採訪,黃怡君整理
    2002 〈三十二年前一聲槍響──改變了臺灣〉,《商業周刊》第753期。
    許維德
    2007 〈海外台獨運動中驚天動地的那一聲槍響:424刺蔣案主角之一鄭自才訪談錄〉,《共和國》54:頁7-20。
    陳金萬
    2008 〈刺蔣案與台獨 影響正反雜陳〉,《新台灣新聞週刊》632:頁40-44。

    四、期刊論文
    吳木盛
    2005 〈全美台灣同鄉會〉,收於張炎憲等編,《自覺與認同 (1950~1990)海外台灣人運動研討會》(台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頁9。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2000 〈重建歷史記憶:「4.24刺蔣事件與台灣」座談會紀實〉,《台灣史料研究》15:頁171-195。
    高嘉駿
    2016 〈刺蔣事件中台獨聯盟參與者的論述分析〉,《第一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研究生論文發表討論會會議論文》。(未出版),頁149-164。
    陳儀深
    2006 〈彭明敏與海外臺獨運動(1964-1972) : 從外交部檔案看到的面向〉,《國史館學術集刊》(臺北縣 : 國史館)10:頁189-219。
    陳儀深
    2007 〈1970年刺蔣案—以外交部檔案為主的研究〉,《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頁1073-1093。
    陳儀深
    2010 〈從〈康隆報告〉到〈臺灣關係法〉〉,《中華民國流亡台灣60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臺北市 : 前衛出版),頁16-49。
    陳儀深
    2010 〈臺獨的起源與流變〉,《臺灣史研究》17-2:頁131-169。
    陳儀深
    2016 〈從彭案的救援看美國對台獨選項的態度〉,《傳承與超越 :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市 : 陽信文教基金會),頁337-366。
    黃文雄
    1997 〈追憶如煙的往事〉,收於陳勝宏、粘銘昌編,《陽信論壇 : 從李登輝總統的「生命共同體」談起》(台北市 : 陽信文教基金會),頁130-139。
    黃文雄
    2005 〈424刺蔣事件的回顧與反思〉,收於張炎憲等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海外台灣人運動研討會》(台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頁213-225。
    鄭梓
    1999 〈追尋民國六0年代「蔣經國先生的政治改革」〉,收於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印,《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 第二十輯》(臺北市 :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盧主義
    2005 〈自由的號角-3F及UFI之起源〉,收於張炎憲等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海外台灣人運動研討會》(台北市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頁73-85。

    五、專書
    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著 ; 李朝津譯
    2006 《二十世紀日本 : 從德川時代到現代》。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
    1996 《極端的年代 : 二十世紀史, 1914-1991》。台北市 : 麥田。
    Elliot Aronson、Tim Wilson、Robin Akert作;余伯泉、李茂興譯
    2003 《社會心理學》。臺北市 : 弘智文化出版 ; 臺北縣中和市 : 旭昇總經銷。
    Hugh Brogan著 ; 李銓譯
    1990 《美國史》。台北市 : 陽明管理發展中心。
    Jay Taylor著 ; 林添貴譯
    2000 《臺灣現代化的推手 : 蔣經國傳》。臺北市 : 時報文化。
    Kate Nash作 ; 林庭瑤譯
    2001 《當代政治社會學 : 全球化、政治與權力》。臺北市 : 韋伯文化。
    井上清著 ; 天津市歷史研究所, 南開大學歷史系譯校
    1972 《戰後日本史》。天津市 : 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丰
    2015 《刺殺蔣介石 : 美國與蔣政權鬥爭史》。台北市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景弘
    2000 《探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
    中美關係報告編輯小組
    1980 《中美關係報告》。台北市 : 中央硏究院美國文化硏究所。
    石之瑜
    1999 《政治心理學》。臺北市 : 五南。
    江南
    1997 《蔣經國傳》。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行政院新聞局編
    1988 《 堅苦卓絕繼往開來 : 貫徹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反共復國之訓示》。臺北市 : 行政院新聞局。
    吳乃德
    2013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二 自由的挫敗》。新北市 : 衛城出版 : 遠足文化發行。
    宋重陽
    1996 《台灣獨立運動私記 : 三十五年之夢》。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李大維
    1996 《台灣關係法立法過程 : 美國總統與國會間之制衡》。台北市 : 風雲論壇。
    李逢春, 陳志清, 林泰源, 劉重義著
    1985 《風起雲湧 : 北美洲台灣獨立運動之發展》。台北 : 台灣獨立聯盟總部。
    沈劍虹著
    1982 《使美八年紀要 : 沈劍虹回憶錄》。臺北市 : 聯經。
    沈惠平
    2010 《美國對台政策新解》。北京 : 九州出版社。
    周谷
    2006 《外交秘聞 : 一九六〇年代台北華府外交秘辛》。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林大椿
    1985 《經國先生行健錄》。台北市 : 黎明文化事業。
    林孝庭
    2015 《台海.冷戰.蔣介石: 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8-1988》。臺北市 : 聯經出版。
    林雙不
    2000 《南屯樸麗澗 : 現身說法楊宗昌》。臺中市 : 晨星。
    林果顯
    2005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 1966-1975 : 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縣板橋市 : 稻鄉。
    范泓
    2013 《民主的銅像 : 雷震傳》。臺北市 : 獨立作家。
    胡慧玲
    2013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三 民主的浪潮》。新北市 : 衛城出版 : 遠足文化發行。
    茅家琦
    2003 《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臺北市 : 臺灣商務印書館。
    馬之驌
    1993 《雷震與蔣介石》。台北市 : 自立晚報。
    唐明輝
    2009 《美國在台海的角色探究》。臺北市 : 問津堂。
    高金郎
    1991 《泰源風雲》。台北市 : 前衛。
    張四德
    1993 《美國史》。台北市 : 大安出版社。
    張欽泰
    2016 《刺蔣,鎮山 : 一位海外臺獨運動者的行為與見聞》。臺北市 : 前衛。
    張澯鍙
    1991 《台灣獨立運動三十年 : 張燦鍙選集〈上〉》。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張澯鍙
    1991 《台灣獨立運動三十年 : 張燦鍙選集〈下〉》。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張燦鍙
    2006 《八千哩路自由長征 : 海外台灣建國運動二十個小故事》。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出版 : 紅螞蟻代理。
    張亞中, 孫國祥著
    1999 〈美國的中國政策 : 圍堵、交往、戰略夥伴〉,臺北市 : 生智。
    陳志奇
    1980 《美國對華政策三十年》。台北市 : 中華日報社。
    陳佳宏
    1998 《海外台獨運動史》。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陳佳宏
    2006 《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市 : 玉山社。
    陳榮成
    2015 《我所知道的四二四事件內情》。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總經銷。
    陳婉眞
    1991 《啊 ! 黑名單》。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陳銘城
    1992 《海外臺獨運動四十年》。台北市 : 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陳銘城、施正鋒編
    2000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彭明敏著 ; 林美惠譯
    1988 《自由的滋味 : 彭明敏回憶錄》。台北市 : 前衛出版社。
    彭明敏
    2009 《逃亡 = A perfect escape》。台北市 : 玉山社。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2008 《一中一台 : 台灣自救宣言44周年紀念文集》。臺北市 : 玉山社。
    傅建中編著
    1999 〈季辛吉祕錄〉,臺北市 : 時報文化。
    楊遠薰
    2001 《咱的故事 : 16對海外台灣人夫妻的人生》。台北市 : 望春風文化。
    楊遠薰
    2006 《北美洲台灣人的故事》。台北市 : 望春風文化。
    漆高儒撰 ; 傳記文學雜誌社編輯
    1991 《蔣經國的一生 : 從西伯利亞奴工到中華民國總統》。臺北市 : 傳記文學出版社。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總編輯 ; 張良任總編輯
    1991 《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七冊)》。臺北市 : 行政院新聞局。
    蔡同榮
    1992 《我要回去》。高雄市 : 敦理出版社。
    蔡同榮
    2010 《顧臺灣》。臺北市 : 民視文教基金會。
    蘇格
    1998 《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市 : 世界知識出版社。
    蘇振明作
    2011 《衝突與挑戰 : 史明生命故事》。新北市新莊區 : 草根文化出版 : 史明教育基金會發行。

    六、學位論文
    林俊杰
    2015 〈國民黨政府與黨外運動之拉鋸-以美麗島事件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騰緯
    2008 〈蔣經國人格特質與臺灣政治發展(1972-198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大文
    2014 〈美國對中關係正常化偏差動員之研究,1969-1979〉,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文樟
    1987 〈美國與中共關係正常化之研究(1969∼1979年)〉,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相甫
    2012 〈1969-1974年美國對中華民國政策的轉變:以外交部檔案為主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昱齊
    2011 〈國民黨政府對美國台灣獨立運動之因應(1961-1972)〉,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福如
    2004 〈蔣經國先生改革開放思想與影響之研究(1972~198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集凱
    2007 〈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1975-1988)〉,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真
    2005 〈二二八事件後之海外台獨運動1947-1970〉,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蔡秉修
    2007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歷程之研究 : 1949-197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文勛
    2008 〈蔣經國與黨政高層人事本土化(1970~1988)〉,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嘉宏
    2001 〈美中(共)關係正常化之決策過程(1969-1979)〉,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若喬
    2007 〈五月風暴-法國第五共和的試煉〉,國立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詹文君
    2009 〈尼克森的對華政策之探討―以台灣內部觀點之回顧〉,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志輝
    1994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參考網站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網址:http://archives.sinica.edu.tw/。
    U.S. Declassified Documents Online,網址:http://gdc.galegroup.com/gdc/artemis?p=USDD&u=twnsc183。
    National Archives,網址:https://www.archives.gov/。
    ProQuest,網址:https://search.proquest.co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