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虹如
論文名稱: 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
指導教授: 莊萬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6
中文關鍵詞: 郁永河裨海紀遊平埔族台灣文化台灣文獻台灣社會台灣文學台灣自然環境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95下載:2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
    本論文共分為八章:
    第一章 緒論
    首先,敘述論文寫作的研究動機,交待個人所使用《裨海紀遊》的版本,是根據民國四十八年(1959)四月由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所刊行本。其次,有關研究方法部分,除以《裨海紀遊》此書作為立論依據,在寫作上則秉持陳述和解析兩項主軸進行。在文獻探討上,則分為《裨海紀遊》之前和其同時的資料,以及目前和《裨海紀遊》相關的研究成果三個部分來說明。
    第二章 清初台灣社會結構變遷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統治台灣的開始,台灣這塊土地在經歷荷蘭、西班牙、鄭氏等外來政權統治之後,取而代之的是清政府治理,在清初的整個台灣社會可以說是由官方、新移民、平埔族三部分所組成,而本章所論述有關台灣社會結構變遷,即是以這三個組成部分加以分析,將有助益於了解郁氏於清政府統治台灣十餘年(1683-1697)後,他所呈現出當時的台灣社會真實狀況和對統治制度提出的質疑。
    第三章 《裨海紀遊》對台灣自然環境陳述之解析
    《裨海紀遊》的內容乃客觀記載康熙三十六年(1697)台灣自然環境,這片仍未被完全開闢的土地,以及伴隨而來,反應當時人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理解,本章即針對郁氏陳述加以整理條列,而其在當時科學知識不足的限制下,所記載內容難免不盡詳細或有錯誤,則以今日之角度予以解釋辨析和補充。
    第四章 《裨海紀遊》對清廷統治制度陳述之解析
    郁氏來台距離清政府治台僅十餘年(1683-1697),由於郁氏親身經歷了解,可以更加真切記述地清初治台的成效和缺失,同時針對清政府治台的心態和措施,在《裨海紀遊》中也彰顯了郁氏的觀點,因此,將有助於認識郁氏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第五章 《裨海紀遊》對平埔族物質文化陳述之解析
    面對台灣日漸消失的平埔族群,具體文物的保留,格外深具意義,這是平埔族曾經存在的歷史痕跡,也不斷提醒族群消失的可能和可悲,因此,企圖建構平埔族們原始的社會生活時,藉由認識此一族群的食、衣、住、行,乃至娛樂的工具,是一個重要必備的基礎。
    第六章 《裨海紀遊》對平埔族精神文化陳述之解析
    台灣平埔族在未納入父系社會的價值體系之前,以母系為主是其社會生活、社會地位的考量,尤其是在婚姻制度和財產承繼制度方面。另外,在平埔族社會中的人們,有文身、肚等等,以毀損身體而達到裝飾自身的習俗,也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值得去探究其背後可能存在的精神意義。而在像平埔族原始社會最高層的精神展現為其信仰,相當不同於熟悉的佛、道教或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原始信仰和大自然的關係則相對顯得特別密切,處處可見超自然力量融合在平埔族生活點滴。
    第七章 有關《裨海紀遊》的文學意義及其發展
    《裨海紀遊》作為一本遊記文學亦有其價值地位,而在探討《裨海紀遊》文學意義上,對於郁氏的敘述手法及思維應先有所認識。除此之外,郁氏在詩和竹枝詞的創作,正是傳統古典文學薰陶和台灣特殊自然人文環境的激盪,也常引發學者對其創作雅俗二分的爭論。關於《裨海紀遊》的文學發展,則以個人所見以《裨海紀遊》為原型而進行的再創作,將以西川滿、葉石濤、顏金良、報導文學四個部分,來說明《裨海紀遊》一書在文學後續所產生的餘波影響。
    第八章 結論─《裨海紀遊》的價值及其時代意義
    從台灣這三百年來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上的變遷,來突顯《裨海紀遊》一書的時代意義和價值。並對於像《裨海紀遊》之類的台灣古典文獻資料,不管是加以保存或是研究,予以肯定。

    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一、 關於郁永河與《裨海紀遊》………………………………1 二、 撰寫本文的初衷……………………………………………4 第二節 研究方法…………………………………………5 一、 以《裨海紀遊》為本文立論根據…………………………5 二、 以陳述及解析兩大主軸進行立論…………………………5 第三節 文獻探討…………………………………………7 一、《裨海紀遊》之前的相關資料………………………………7 二、與《裨海紀遊》同時代的著作……………………………8 三、 有關《裨海紀遊》的研究成果……………………………10 第二章 清初台灣社會結構變遷 第一節 外來政權統治下的台灣社會……………………12 一、 郁氏之前漢人所見之台澎…………………………………12 (一) 南宋和元代…………………………………………12 (二) 明代和荷治…………………………………………14 (三) 鄭氏時期……………………………………………14 二、 官方對台棄守的爭論………………………………………15 三、 康熙時期治台之策…………………………………………17 (一) 職官吏治……………………………………………17 (二) 班兵制度……………………………………………19 第二節 新移民社會………………………………………20 一、 漢人海洋移民的背景………………………………………20 (一) 東洋針路的開拓……………………………………20 (二) 東南沿海經濟趨勢發展……………………………21 二、 新移民社會的重要組成份子………………………………22 (一) 清政府消納鄭氏遺民………………………………22 (二) 羅漢腳………………………………………………23 三、 早期新移民社會的特點……………………………………24 (一) 職業群體的形成……………………………………25 (二) 祖籍群體的形成……………………………………25 第三節 平埔族社會………………………………………26 一、 治民制度……………………………………………………26 (一) 土官制度……………………………………………26 (二) 社制度……………………………………………27 (三) 通事制度……………………………………………28 二、 有關土地和賦役……………………………………………29 (一) 土地開墾……………………………………………30 (二) 賦役繁重……………………………………………33 三、 統治者的同化運動…………………………………………34 (一) 荷治時期……………………………………………34 (二) 清治時期……………………………………………35 第四節 小結………………………………………………39 第三章 《裨海紀遊》對台灣自然環境陳述之解析 第一節 水文系統…………………………………………44 一、 台灣海道─黑水溝與紅水溝………………………………44 (一) 黑水溝的別名………………………………………45 (二) 黑水溝的特徵………………………………………45 二、 河川…………………………………………………………50 第二節 自然景觀…………………………………………51 一、 土壤…………………………………………………………51 二、 原始林………………………………………………………52 三、 地形…………………………………………………………52 (一) 平原…………………………………………………52 (二) 高山…………………………………………………53 第三節 天災………………………………………………54 一、 颱風…………………………………………………………54 (一) 關於「颶」、「颱」…………………………………55 (二) 預知颱風……………………………………………56 (三) 颱風的發生…………………………………………58 (四) 颱風的離開…………………………………………60 二、 地震…………………………………………………………61 第四節 小結………………………………………………63 第四章 《裨海紀遊》對清廷統治制度陳述之解析 第一節 對台澎的看法……………………………………65 一、 針對棄台者的反駁…………………………………………65 二、 守澎湖以固台灣……………………………………………67 三、 經濟利益的考量……………………………………………68 第二節 吏治與班兵制度…………………………………68 一、 吏治方面……………………………………………………69 二、 班兵制度……………………………………………………69 第三節 對新移民趨勢和社會不安的看法………………70 一、 移民為必然的趨勢…………………………………………70 二、 清政府消納鄭氏遺民的影響………………………………71 第四節 對平埔族受漢人壓迫的觀察……………………72 一、 土官制度……………………………………………………72 二、 社制度……………………………………………………74 三、 通事制度……………………………………………………75 四、 賦役繁重……………………………………………………76 五、 同化運動……………………………………………………78 第五章 《裨海紀遊》對平埔族物質文化陳述之解析 第一節 飲食………………………………………………80 一、 米食…………………………………………………………80 二、 肉類…………………………………………………………81 (一) 醃製肉………………………………………………81 (二) 鹿……………………………………………………82 三、 飲酒文化……………………………………………………83 (一) 酒的釀造……………………………………………83 (二) 豪爽的飲酒文化……………………………………84 第二節 衣飾………………………………………………86 一、 衣服…………………………………………………………86 二、 佩飾…………………………………………………………88 第三節 居處………………………………………………90 一、 土臺…………………………………………………………90 二、 干闌…………………………………………………………92 第四節 器用………………………………………………94 一、 炊煮器和食器………………………………………………94 二、 耕種狩獵器具………………………………………………96 (一) 耕種器具……………………………………………96 (二) 狩獵器具……………………………………………97 三、 交通工具……………………………………………………98 (一) 牛車…………………………………………………98 (二) 莽葛…………………………………………………99 四、 樂器…………………………………………………………100 (一) 鼻簫…………………………………………………100 (二) 口琴…………………………………………………101 第六章 《裨海紀遊》對平埔族精神文化陳述之解析 第一節 婚姻制度…………………………………………102 第二節 母系承嗣制………………………………………105 第三節 身體毀飾…………………………………………108 一、 穿耳與大耳…………………………………………………108 二、 肚…………………………………………………………109 三、 文身…………………………………………………………110 四、除毛…………………………………………………………113 第四節 原始信仰…………………………………………114 一、 赤身裸體……………………………………………………114 二、 溪水治病……………………………………………………117 三、 女巫…………………………………………………………118 第七章 有關《裨海紀遊》的文學意義及其發展 第一節 《裨海紀遊》敘述的手法和思維………………122 一、 敘述手法……………………………………………………122 (一) 詩文穿插……………………………………………122 (二) 記實抒情……………………………………………123 二、 敘述思維……………………………………………………124 (一) 重新定位……………………………………………124 (二) 文/野二分…………………………………………125 第二節 雅俗之間─郁氏詩與竹枝詞創作………………127 一、 詩作部分……………………………………………………127 (一) 旅行經歷……………………………………………127 (二) 對景抒懷……………………………………………129 二、 竹枝詞部分…………………………………………………131 (一) 竹枝詞概說和爭議…………………………………131 (二) 〈臺郡竹枝詞〉和〈土番竹枝詞〉………………133 第三節 後續發展的文學創作……………………………135 一、 西川滿與〈採硫記〉………………………………………135 (一) 迷戀台灣的西川滿…………………………………135 (二) 文化交流的〈採硫記〉……………………………137 二、 葉石濤與〈採硫記〉………………………………………138 (一) 耕耘鄉土的葉石濤…………………………………138 (二) 微光照明的〈採硫記〉……………………………139 三、 顏金良與《前進老台灣─郁永河採硫傳奇》……………141 (一) 關心台灣的顏金良…………………………………141 (二) 寓己於書的《前進老台灣─郁永河採硫傳奇》…142 四、報導文學………………………………………………………143 第四節 小結…………………………………………………146 第八章 結論─《裨海紀遊》的價值及其時代意義 第一節 福爾摩沙不再美麗…………………………………147 一、 河海的污染……………………………………………………147 二、 原始林的消失…………………………………………………148 三、 地震的威脅……………………………………………………150 第二節 尊重民族文化的多元性……………………………151 第三節 肯定文獻資料的存在價值…………………………153 附錄 ※ 附錄一:郁永河八閩與台灣行程表(1691-1697)………155 ※ 附錄二:郁永河採硫圖……………………………………160 ※ 附錄三:通事張大的協助…………………………………161 ※ 附錄四:平埔族分類表……………………………………163 ※ 附錄五:關心台灣的顏金良─《前進老台灣─郁永河採硫傳奇》 專訪………………………………………………164 ※ 附錄六:《裨海紀遊》研究參考資料……………………170

    《裨海紀遊》研究參考資料(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 台灣史料
    六十七
    1987 使署閒情;台北:大通。
    王必昌
    1961 重修臺灣縣志(第一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雲五編
    1937 臺灣雜記及其他一種;上海:商務。
    朱仕玠
    1957 小琉球漫誌;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朱景英
    1958 海東札記;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子光
    1875 一肚皮集;雙峰草堂。
    沈有容
    1994 閩海贈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凱
    1961 廈門志(第二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
    1987 諸羅縣志;台北:大通。
    周璽
    1986 彰化縣志;台北:大通。
    郁永河
    1959 裨海紀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施琅
    1987 靖海紀事;台北:大通。
    孫元衡
    1994 赤嵌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高拱乾
    1992 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徐景熹
    1967 福建省福州府志(一);台北:成文。
    陳淑均
    1982 噶瑪蘭廳志;台北:大通。
    連雅堂
    1987 雅堂文集;台北:大通。
    1987 劍花室詩集;台北:大通。
    楊英
    1987從征實錄;台北:大通。
    趙汝适
    1987 諸蕃志;台北:大通。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0 福建通志臺灣府(第一冊─第六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良璧
    1987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台北:大通。
    諸家
    1965 臺灣輿記彙鈔;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蔣毓英
    1993 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蔣鏞
    1961 澎湖續編;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謝金鑾
    1962 續修臺灣縣志(第一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盧德嘉
    1987 鳳山縣采訪冊;台北:大通。
    藍鼎元
    1987 平臺紀略;台北:大通。
    二、目錄提要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1989 臺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莊英章
    1987 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富三
    1997 台灣史檔案文書目錄;台北:台大。
    三、專書
    天下編輯
    1996 環境台灣;台北:天下雜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
    1972 明清史料(甲編─戊編);台北:維新。
    中村孝志
    1997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稻鄉。(吳密察、
    翁佳音編)
    心岱
    1983 大地反撲;台北:時報。
    巴林頓.摩爾
    1990 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台北:結構群。(結構群譯)
    王益
    1969 水文地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尹章義
    1989 臺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
    1988 近代歷史上的臺灣;台北:商務。
    王雅倫
    1997 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台北:雄獅。
    王詩琅
    1979 清廷臺灣棄留之論;高雄:德馨室。
    1979 臺灣人物誌(上);高雄:德馨室。
    方豪
    1969 方豪六十自定稿(上冊);台北:學生。
    1969 方豪六十自定稿(下冊);台北:學生。
    1969 方豪六十自定稿(補編);台北:學生。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編
    1987 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遼寧大學。
    石再添
    1995 台灣地理概論;台北:中華。
    必麒麟(W.A.Pickering)
    1999 歷險福爾摩沙;台北:原民文化。(陳逸君譯)
    西川滿
    1997 西川滿小說集(1);高雄:春暉。(葉石濤譯)
    1997 西川滿小說集(2);高雄:春暉。(陳千武譯)
    托馬斯.F.奧戴、珍妮特.奧戴.阿維德
    1990 宗教社會學;中國社會科學。(劉潤忠等譯)
    伊能嘉矩
    1985 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文獻委員會編譯)
    列維.布留爾
    1981 原始思維;北京:商務。(丁由譯)
    村上直次郎
    1970 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郭輝譯)
    1970 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二冊);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郭輝譯)
    1990 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程大學譯)
    李壬癸
    1997 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文化。
    李亦園
    1983 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1996 文化與修養;台北:幼獅。
    李希聖
    1995 尼印行腳;台北:正中。
    呂良弼、汪毅夫
    1993 台灣文化概觀;福建:福建教育。
    李廷錦
    1994 楊柳青青江水平─歷代竹枝詞賞析;台北:開今文化。
    何欣
    1984 當代臺灣作家論;台北:東大。
    李國祁
    1975 清代基層地方官人事嬗遞現象之量化分析(第一冊);台北: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周天生、許弘義合著)
    吳密察、許雪姬、Christine Vertente編
    1991 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台灣滄桑史;台北:南天。
    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
    1989 野性的思維;台北:聯經。(李幼蒸譯)
    李賢文
    1998 攝影台灣;台灣:雄獅。
    李寶嘉
    1962 官場現形記;台北:世界。
    周明德
    1993 臺灣風雨歲月─臺灣的天氣諺語與氣象史;台北:聯明。
    周慶華
    1995 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台北:生智。
    周憲文
    1980 臺灣經濟史;台北:開明。
    林衡道
    1984 臺灣一百位名人傳;台北:正中。(洪錦福整理)
    1996 臺灣史;台北:眾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合編)
    郎瑛
    1963 七修類稿;台北:世界。
    高上秦編
    1983 時報報導文學獎;台北:時報。
    馬以工
    1985 幾番踏出阡陌路;台北:時報。
    1990 尋找老臺灣;台北:時報。
    馬凌諾斯基(B.K.Malinowski)
    1994 原始社會的犯罪與習俗;台北:桂冠。(夏建中譯)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er)
    1997 人論;台北:桂冠。(甘陽譯)
    翁聖峰
    1996 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台北:文津。
    馬端臨
    1988 文獻通考;浙江:浙江古籍。
    國分直一
    1998 台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武陵。(邱夢蕾譯)
    陳民本、陳汝勤
    1982 中國的海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曹永和
    1978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陳正祥
    1993 臺灣地名辭典;台北:南天。
    1995 中國歷史文化地理(上冊);台北:南天。
    陳亦榮
    1991 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
    作獎助委員會。
    基辛(R.Keesing)
    1989 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張恭啟、于嘉雲譯)
    陳其南
    1987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張炎憲編
    1992 歷史、文化與台灣(一)─台灣研究研討會記錄(1~27回);台北:
    臺灣風物雜誌社。
    1992 歷史、文化與台灣(二)─台灣研究研討會記錄(28~50回);台北:
    臺灣風物雜誌社。
    1991 歷史、文化與台灣(三)─台灣研究研討會記錄(51~75回);台北:
    臺灣風物雜誌社。
    1993 臺灣史與臺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陳美容合編)
    1996 臺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
    陳香
    1983 臺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商務。
    陳建才編
    1994 八閩掌故大全.地名篇;福建:福建教育。
    郭茂倩
    1970 樂府詩集(第四冊);台北:中華。
    陳映真
    1988 西川滿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
    莊英章
    1994 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一)(二)(三);台北: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潘英海合編)
    陳冠學
    1994 訪草(第一卷);台北:三民。
    陳振鐸譯
    1984 基本土壤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脫脫
    1965 宋史;台北:中華。
    戚啟勳、關壯濤
    1980 颱風的理論和預報;台北:季風。
    陳紹馨
    1981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張菼
    1965 鄭成功紀事編年;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張勝彥
    1981 台灣史研究;台北:華世。
    張隆志
    1991 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台
    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陳景容
    1985 印度.尼泊爾之旅;台北:武陵。
    陳義芝編
    1998 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
    莊萬壽
    1996 台灣論;台北:玉山社。
    陳漢光
    1971 臺灣詩錄(上)(中)(下);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商鴻逵
    1988 明清史論著合集;北京:北京大學。
    陳鵬翔編
    1983 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
    黃大受
    1997 臺灣史綱;台北:三民。
    程大學
    1991 臺灣開發史;台北:眾文。
    曾少聰
    1997 東洋航路移民─明清海洋移民台灣與菲律賓的比較研究;江西:江
    西高校。
    溫吉編譯
    1999 臺灣番政志(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 臺灣番政志(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合編
    1983 康熙統一台灣檔案史料選輯;福建:福建人民。
    1985 鄭成功檔案史料選輯;福建:福建人民。
    黃富三
    1987 霧峰林家的興起;台北:自立晚報。
    彭瑞金
    1998 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
    鈴木清一郎
    1989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馮作民譯)
    葉石濤
    1979 採硫記;台北:龍田。
    1996 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
    1999 追憶文學歲月;台北:九歌。
    1999 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台北:翰音文化。
    葉振輝
    1995 台灣開發史;台北:臺原。
    楊國楨、鄭甫弘、孫謙
    1997 明清中國沿海社會與海外移民;北京:高等教育。
    楊雲萍
    1981 臺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
    楊碧川
    1995 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
    楊熙
    1983 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台北:天工。
    廖雪蘭
    1989 台灣詩史;台北:武陵。
    樓鑰
    1979 攻媿集;台北:商務。
    劉如仲、苗學孟
    1992 清代台灣高山族社會生活;福建:人民。
    劉克襄
    1988 探險家在臺灣;台北:自立報系。
    1989 橫越福爾摩沙;台北:自立報系。
    劉其偉
    1994 文化人類學;台北:藝術家。
    潘英
    1996 臺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
    劉昭民
    1992 台灣先民看台灣;台北:臺原。
    蔡相煇
    1997 臺灣社會文化史;台北:空大。
    鄭祖安、蔣明宏編
    1994 徐霞客與山水文化;上海:上海文化。
    歐陽修
    1965 新五代史;台北:中華。
    劉還月
    1995 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常民文化。
    蕭新煌、蔣本基、劉小如、朱雲鵬合著
    1993 台灣二000年;台北:天下文化。
    顏金良
    1998 前進老臺灣:郁永河採硫傳奇;高雄:河畔。
    瞿海良
    1997 大自然的賞賜:臺灣原住民之飲食文化;台北:文建會。
    顧俊
    1988 清朝史話;台北:木鐸。
    顧祖禹
    1956 讀史方輿紀要;台北:新興。
    Coyett et Socii(C.E.S.)
    1956 被遺誤之臺灣;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周學普譯)
    Holmes Rolston,Ⅲ
    1996 環境倫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王瑞香譯)
    Lames W.Davidson
    1972 臺灣之過去與現在(第一冊)(第二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蔡啟恆譯)
    Rev.Wm.Campbell編著
    1992 FORMOSA UNDER THE DUTCH;台北:南天。
    W.A.Pickering
    1994 發現老臺灣;台北:臺原。(陳逸君譯)
    四、學位論文
    王秀玲
    1994 清代臺灣盜案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意雯
    1991 清代臺灣婦女生活的研究;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懿琳
    1991 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
    文。
    陳其南
    1975 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台北: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
    所碩士論文。
    陳純瑩
    1986 明鄭對台灣的經營(一六六一~一六八三);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
    溫振華
    1978 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
    詹素娟
    1986 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
    1998 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台
    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妮玲
    1982 清代台灣民變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淵洯
    1980 清代臺灣社會的領導階層(1684-1895);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鍾幼蘭
    1995 族群、歷史與意義─以大社巴宰族裔的個案研究為例;新竹:清華
    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人類學組碩士論文。
    謝宏武
    1994 清代台灣義民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期刊論文、報紙
    月三
    1999 康熙皇帝與台灣西瓜;歷史月刊136:18-20。
    王文進
    1998 中國自然山水文學的三部曲─以南朝「山水詩」到「徐霞客遊記」
    觀察;中外文學26(6):75-82。
    中村孝志
    1951 荷據時代臺灣的地震;台灣風物1(1):6-9。(吳甯譯)
    尹章義
    1988 台灣開發史第一章─台灣開發史的階段論和類型論;漢聲19:84-95。
    方豪
    1976 中原文獻與臺灣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3:255-266。
    1979 清代前期台灣方志的編纂工作;台灣人文2:5-16。
    古堡博士(Dr.E.Altenburger)
    1999 餘悸猶存話地震(上)─台灣的龐貝城;世界地理雜誌207:10-30。
    (周明江譯)
    1999 餘悸猶存話地震(下)─跨越國界的援手;世界地理雜誌208:26-45。
    (何修宜譯)
    永積洋子
    1993 荷蘭的台灣貿易(上);臺灣風物43(1):13-43。(許賢瑤譯)
    朱祖佑
    1962 中國東海及臺灣附近海流之研究;中國氣象學會會刊4:無頁碼。
    江寶釵
    1999 清代台灣竹枝詞新論;第二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15-648。
    何天華
    1996 台灣原住民社會面臨解體的危機;台灣研究集刊1:82-85。
    杜正勝
    1998 《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一)
    ;大陸雜誌96(1):1-21。
    1998 《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二)
    ;大陸雜誌96(2):1-16。
    1998 《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三)
    ;大陸雜誌96(3):1-15。
    1998 《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四)
    ;大陸雜誌96(4):1-18。
    1998 《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五)
    ;大陸雜誌96(5):1-13。
    1998 《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六)
    ;大陸雜誌96(6):1-13。
    李永適
    1999 當台北遇到強震─盆地裡的危機;大地地理雜誌141:22-46。
    沈光文
    1953 番婦;南瀛文獻1(2):18。
    李東華
    1988 史學與天主之間:方豪的志業與平生;歷史月刊8:30-36。
    何素花
    1996 清初旅臺文人之台灣社會觀察—以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為例;聯
    合學報13:283-322。
    李國祁
    1978 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31-159。
    吳新榮
    1953 郁永河時代的臺南縣;南瀛文獻1(1):29-31。
    屈小強
    1992 從民間〞竹枝詞〞到文人〞竹枝詞〞;民間文學論壇6:53-59。
    林明聖、蕭謙麗、夏黎明、陳宏仁
    1999 康熙台北大湖考釋;第三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下冊)。
    林紹豪
    1963 颱字義源;中國氣象學學會會刊4:無頁碼。
    洪英聖
    1997 三大火山群與七大地質帶;師友355:67-70。
    1998 臺灣多樣化的地質與土壤;師友356:69-72。
    施添福
    1989 清代台灣泉籍移民的原鄉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漢聲20:96-99。
    施懿琳
    1992 明鄭時期的台灣詩;中國學術年刊13:203-236。
    孫大川
    1994 面對人類學家的心情─「鳥居龍藏特展」宣言;山海文化6。
    唐羽
    1990 清代臺灣移民生活史之研究(上);臺灣文獻38(1):1-85。
    韋煙灶
    1999 台灣地區中小學土壤地理教育之研究;第二屆臺灣地區地理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
    陳正祥
    1953 台北盆地之構造與成因;學術季刊2(1):88-92。
    莊吉發
    1998 故宮文獻檔案與清代台灣史研究;台灣史研究2(1):161-175。
    張明雄
    1987 康熙年間清廷治臺政策及其檢討;臺北文獻直字74:41-85。
    許俊雅
    1992 陳第與東番記;中國學術年刊13:237-261。
    陳泰然
    1980 話說颱風的來龍去脈;科學月刊9(8):61-63。
    陳捷先
    2000 清康熙年間有關「台灣問論」的爭論;歷史月刊138:65-71。
    陳國棟
    1978 西班牙及荷蘭時代的淡水(上);台灣人文3:27-38。
    1978 西班牙及荷蘭時代的淡水(下);台灣人文4:25-34。
    莊雅仲
    1993 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3):59-79。
    莊萬壽
    1997 台灣平埔族的儒化;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1998 台灣海洋文化之初探;中國學術年刊18:1-14。
    張領孝
    1982 颱風氣候學淺談;交通建設31(7):3-5。
    陳碧笙
    1981 十七世紀中葉台灣平埔族社會經濟及其與漢族的關係;社會科學戰
    線3:166-171。
    彭小妍
    1994 族群書寫與民族/國家─論原住民文學;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
    黃得時
    1944 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4(1):97-104。
    1996 台灣文學史序說;文學台灣18:59-74。(葉石濤譯)
    賀照縈
    1999 台北古地圖散步閱覽台北時空;大地地理雜誌140:92-105。
    湯熙勇
    1995 論清康熙時期的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臺北文獻114:25-53。
    詹素娟
    1995 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4):
    127-153。
    1999 族群關係中的女性─以平埔族為例;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2:3-7。
    費海璣
    1971 裨海紀遊研究;書目季刊6(1):25-30。
    楊照
    1999 迷戀「華麗島」的西川滿畢生不脫異國豔情風格;新新聞629:84-85。
    鄧孔昭
    1993 李光地、施琅、姚啟聖與清初統一台灣;台灣研究集刊1:68-76。
    劉經發
    1994 看康熙帝同陳璸的對話紀錄知清統一後的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台
    灣研究3:84-86。
    蔣勳
    1979 重尋郁永河的足跡(上);漢聲6:10-25。
    1980 重尋郁永河的足跡(下);漢聲7:90-99、107。
    戴炎輝
    1962 清代臺灣鄉莊之建立及其組織;臺灣銀行季刊13(3):267-296。
    1975-1976 清代臺灣番社的組織及運用;臺灣文獻26(4)-27(1):329-
    37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