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介如
Lin, Chieh-Ju
論文名稱: 「異」夢:新世紀以來中國小說的「詭態」書寫(2000-2023)
Not in a Same Dream: A Discussion on Deviant Narratives in Chinese Novels since the New Century (2000-2023)
指導教授: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口試委員: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黃文倩
Huang, Wen-Chieh
蘇敏逸
Su, Min-Yi
李育霖
Lee, Yu-Lin
彭明偉
Peng, Ming-Wei
口試日期: 2024/07/04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詭態中國夢中國崛起新世紀中國當代小說
英文關鍵詞: Deviant Narratives, Chinese Dream, New Century, Chinese Contemporary Fiction, the Rise of China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75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詭態書寫」為主題,針對新世紀以來涉及中國現實問題的小說提出討論,檢視作家如何回應充斥在社會中的「中國崛起」、「中國夢」等相關概念,重新思考「夢」在不同議題上可能會呈現的變貌。新世紀以來,作家面對社會的轉型、發展與革新,一方面進入現代化與全球化的世界,也有感於國家的崛起與進步;另一方面,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也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與弊病,以及人們在精神上的不安與焦慮,進而質疑國家反覆強調的理想社會圖景。
    由上所述,「詭態」反映了進步與積極思維的另一種樣態,試圖擾亂秩序與標準,另闢討論的空間。小說家以非理性、不和諧與反樂觀的敘事,處理存在於歷史經驗中的鬼魂敘事,經濟發展中的荒誕狀態,以及青年世代的苦悶精神等,這些都與光明美好的國家論述背道而馳,並以「小說」抵抗「大夢」,不僅重新反省中國過去與現在的創傷與陰暗,並試圖調整「夢」的未來組成,重視個體也有想像、創造或重置「中國夢」的能動性。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theme of "Deviant Narratives," discussing novels since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at address issues related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reality. It examines how writers respond to concepts such as the discourses of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Dream," rethinking how the notion of "dream" may manifest across different topics. As China undergoes soci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writers engage with the modernized and globalized world, acknowledging the nation's progress. However, within this rapidly changing, many social issues and problems have emerged, causing spiritual unrest and anxiety among people, leading to questions about the idealized societal vision repeatedly emphasized by the state.
    In this context, the "deviant" reflects an alternative aspect of progress and positive thinking, aiming to disrupt order and norms, creating space for alternative discussions. Novelists use narratives of irrationality, discord, and anti-optimism to address ghostly tales rooted in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absurd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pression spirit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se narratives stand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bright and optimistic national discourse. They re-examine the traumas and shadows of China's past and present and attempt to reshape the future composition of the "dream," emphasizing the individual's agency in imagining, creating, or redefining the "Chinese Drea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概念界定、方法與選材 7 一、 界定與方法:「詭態」概念與新世紀 7 二、 選材:研究對象與相關說明 12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文獻評估 14 一、 新世紀作為起始:整體性的考察 14 二、 「詭態」相關討論 17 第二章 夢的變異:「詭態」的三種樣態 22 第一節 前言 22 第二節 「鬼魅」的敘事作用 24 一、 (不)存在的提醒:縈繞、遊蕩與滯留 24 二、 尚未完結:「史」的復返 28 第三節 「荒誕」的藝術表現 32 一、 揭露的美學:取消同質 32 二、 現實觀察:抵達真實的可能 35 第四節 「苦悶」的時代共鳴 39 第三章 歷史惡夢:記憶與鬼魅的連結 44 第一節 前言 44 第二節 冤魂的輪迴──歷史的「和解」或「和諧」 47 一、 暴力的展演:拒絕收編的(不)可能 47 二、 未盡之言:記憶的寄託與永駐 55 第三節 亡靈的哭喊──歷史的「痛感」與「消費」 60 一、 記憶轉換、封存與再生 60 二、 強制翻頁:創傷的覆蓋與消解 66 第四節 遊魂的發現──歷史的「在」與「不在」 71 一、 口號、標語、集體性 71 二、 知識分子的「比喻症」:話語的反抗與失能 80 第五節 小結 86 第四章 經濟幻夢:市場神話的荒誕展演 88 第一節 前言 88 第二節 消費時代──拜物、縱欲、階級分化 91 一、 物欲橫流:商品與贗品的氾濫 91 二、 身體的放縱與拘束 98 第三節 炸裂狀態:野心與惡望的雙軌並行 104 一、 原地膨脹:「村」的加速與「心」的變異 104 二、 移動:前進世界的野心 111 第四節 中國故事──逆倫/悖德的精神病症 115 一、 「殺」的孳生、爆發與消亡 115 二、 「南方」:誘惑、墮落或希望 121 第五節 小結 126 第五章 無夢世代?苦悶的精神圖景 129 第一節 前言 129 第二節 尋找定位──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133 一、 你的角色不是你的角色 133 二、 跳上「1988」:開往不確定的未來 140 第三節 燃燒理想──世界愈來愈壞 145 一、 匱乏、單調與公式化 145 二、 末日、死亡與(無)救贖 150 第四節 向內虛掩──從世界中,潛入幻境 157 一、 「幻」的空間與生成 157 二、 「藏」的政治性 163 第五節 小結 168 第六章 結論 171 參考文獻 175 一、作家文本 175 二、專書研究 176 三、期刊論文 181 四、學位論文 187 五、刊物與講稿 188 六、網路資料 188

    一、作家文本
    文珍:《氣味之城》,台北:人間出版社,2016年。
    艾未未:《艾未未:千年悲歡》,台北:時報文化,2022年。
    余華:《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余華:《兄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余華:《我只知道人是什麼》,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年。
    余華:《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異里》,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5年。
    余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余華:《第七天》,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
    汪曾祺著,鄧九平編:《汪曾祺全集‧卷四》,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阿乙:《騙子來到南方》,南京:譯林出版社,2021年。
    胡遷:《大裂:胡遷短篇中短篇小說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8年。
    胡遷:《牛蛙》,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9年。
    胡遷:《遠處的拉莫》,台北:寶瓶文化,2019年。
    徐則臣:《到世界去》,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
    盛可以:《子宮》,台北:九歌出版社,2019年。
    盛可以:《死亡賦格》,台北:INK印刻文學出版社,2013年。
    盛可以:《錦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
    莫言、王堯:《說吧!莫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莫言:《生死疲勞》,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莫言:《晚熟的人》,台北:麥田出版社,2020年。
    莫言:《蛙》,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莫言:《會唱歌的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陳春成:《夜晚的潛水艇》,台北:麥田出版社,2021年。
    陳楸帆:《未來病史》,上海: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
    陳楸帆:《荒潮》,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年。
    鄭執:《仙症》北京:北京日報出版社,2020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魯迅:《魯迅散文詩歌精選集》,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
    閻連科:《中國故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21年。
    閻連科:《心經》,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0年。
    閻連科:《日熄》,台北:麥田出版社,2015年。
    閻連科:《四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閻連科:《沉默與喘息:我所經歷的中國和文學》,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14年。
    閻連科:《受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閻連科:《炸裂志》,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
    閻連科:《聊齋本紀》,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3年。
    閻連科:《聊齋的帷幔》,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3年。
    閻連科:《發現小說》,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年。
    韓松:《乘客與創作者──韓松中短篇科幻小說選,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
    韓松:《想像力宣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韓寒:《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台北:大塊文化,2010年。
    韓寒:《他的國》,台北:新北市,INK印刻文學出版社,2012年。
    韓寒:《青春》,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0年。
    雙雪濤:《平原上的摩西》,台北:麥田出版社,2019年。
    二、專書研究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院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
    王斑:《全球化陰影下的歷史與記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德威、宋明煒編:《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全新增訂版),台北:麥田出版社,2018年。
    王豐著,王磊譯:《分割與分層:改革時期中國城市的不平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史書美等編:,《台灣理論關鍵詞》,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19年。
    石曉楓:《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台北:里仁出版社,2012年。
    何春梅:《中國女首富張茵:從廢紙回收到紙業女王》,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2009年。
    何清漣、程曉農:《中國:潰而不崩》,台北:八旗文化,2017年。
    吳介民:《尋租中國:台商、廣州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吳岩:《科學文學論綱》,重慶:重慶出版社,2011年。
    宋永毅主編:《重審毛澤東的土地改革:中共建政初期的政治運動70周年的歷史回顧(上)》,香港:田園書屋,2019年。
    宋明煒:《中國科幻新浪潮──歷史‧科學‧文本》,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
    李歐梵:《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6年。
    杜士瑋、許明芳、何愛英編:《給余華拔牙──盤點余華的「兄弟」店》,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
    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紀的終結與90年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8年。
    阿潑(黃奕瀠):《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新北市:八旗文化,2018年。
    柳鳴九主編:《二十世紀文學中的荒誕》,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
    高嘉謙、鄭毓瑜編:《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台北:麥田出版社,2015年。
    高翠編著:《從「東亞病夫」到體育強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張京媛編:《當代女性主義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惠娟:《烏托邦的文類流變研究與文本考察》,台北:書林出版社,2020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
    許紀霖:《中國知識分子十論》(修訂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許寶強:《情感政治》,香港: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年。
    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6年。
    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祛魅與當代文學變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傅佩榮:《荒謬之外──卡謬思想研究》,台北:九歌出版社,2015年。
    黃文倩:《靈魂餘溫: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7年。
    黃宗儀:《中港新感覺:發展夢裡的情感政治》,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楊小濱著,愚人譯:《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楊瑞松:《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台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台北:天地圖書公司,2009年。
    蒲慕州著,黃咨玄譯:《中國古代的鬼魂與宗教生活》,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24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潘毅、孟捷編:《農民工與新工人:當代中國階級問題研究》,新竹:交大出版社,2018年。
    蔡元豐主編:《第六屆紅樓夢獎評論集:閻連科《日熄》》,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賴佩暄:《危言盛世:中國當代長篇小說歷史敘事(2000-2015)》,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上、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蘇曉康:《鬼推磨──中國魔幻三十年(1989-2019)》,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20年。
    大衛‧藍普頓(David M. Lampton)著,林添貴譯:《從鄧小平到習近平》,台北:遠流出版,2015年。
    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著,李兆林、夏忠憲等譯:《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徐彬譯:《卡爾‧曼海姆精粹》,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卡謬(Albert Camus)著,嚴慧瑩譯:《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大塊文化,2017年。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1988年。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莊仲黎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出版,2019年。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譯:《德國悲劇的起源》,北京:文藝藝術出版社,2001年。
    任柯安(Andrew Kipnis)著,陳亮、張樂譯:《從鄉到城:一個中國縣城的社會轉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2021年。
    米歇爾‧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著,方琳琳、黃春柳譯:《日常生活實踐 1. 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易明著(Elizabeth C. Economy),譚天譯:《習近平與新中國:中國第三次革命的機會與挑戰》,台北:天下文化,2019年。
    林慕蓮(Louisa Lim)著,廖珮杏譯:《重返天安門:在失憶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台北:八旗文化,2019年。
    貢布里希(E. H. Gombrich)著,王立秋譯:《陰影:西方藝術中對投影的描繪》,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
    馬克思‧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提奧多‧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著,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台北:商周出版,2018年。
    張彥(Ian Johnson)著,廖彥博、廖珮杏譯:《中國的靈魂:後毛澤東時代的宗教復興》,台北:八旗文化,2019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莫里斯‧邁納斯(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林志明譯:《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文化,2016年。
    馮客(Frank Dikötter)著,蕭葉譯:《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
    葛凱(Karl Gerth)著,陳雅馨、莊勝雄譯:《消費中國:資本主義的敵人如何成為消費主義的信徒》,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21年。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朱道凱譯:《重返烏托邦》,新北市:群學出版社,2019年。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谷蕾、胡欣譯:《廢棄社會:過剩消費、無用人口,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台北:麥田出版社,2018年。
    廚川白村著,林文瑞譯:《苦悶的象徵》(台北:新潮文化,1979年),頁80。
    歐逸文(Evan Osnon)著,潘勛譯:《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與信仰》,新北市:八旗文化,2015年。
    蔡九迪(Judith Zeitlin)著,任增強譯:《異史氏:蒲松齡與中國文言小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3年。
    羅谷(Dexter Roberts)著,廖世德譯:《低端中國:黨、土地、農民工,與中國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新北市:八旗文化,2021年。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黃燦然譯:《論攝影》,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5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Mike Featherstone著,趙偉妏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9年。
    Paul Hirst, Grahame Thompson著,朱道凱譯:《全球化迷思》,台北:群學出版社,2002年。
    Ahmed, Sara,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Chia-Rong Wu, Supernatural Sinophone Taiwan and Beyond.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16.
    David Der-wei Wang, Angela Ki Che Leung, Zhang Yinde eds., Utopia and Utopianism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text: Texts, Ideas, Space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22.
    Derrida, Jacques, Specters of Marx: The State of the Debt, the Work of Mourning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Trans. Peggy Kamuf.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6.
    Freud, Sigmund, The Uncanny. Trans. David McLintock. London: Penguin Classics, 2003.
    Guy Debord,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New York: Zone Books, 1994.
    Kayser, Wolfgang, The Grotesque in Art and Literature. Trans. Ulrich Weisstei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Lennon, J., & Foley, M., Dark Tourism: The Atten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 London: Continuum, 2000.
    Louis Althusser, Trans. Ben Brewster. On the Reproduction of Capitalism: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New York: Verso, 2014.
    Neil Howe, William Strauss, Millennials Rising: The Next Great Genera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0.
    Rozman, Gilbert e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2.
    Thomson, Philip, The Grotesque.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1979.
    三、期刊論文
    王光東、丁琪:〈新世紀以來中國生態小說的價值〉,《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2020年1月),頁133-152+207。
    王昌忠、左正蓉:〈20世紀90年代新生代小說中的消費文化書寫〉,《潮州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22年1月),頁71-76。
    王信賢:〈習近平新時代的社會治理:北京驅趕「低端人口」的觀察〉,《展望與探索月刊》第16卷1期(2018年1月),頁15-21。
    王思煒:〈向外與向內的書寫邏輯──比較劉慈欣與韓松的科幻小說〉,《名作欣賞》第15期(2023年9月),頁122-124。
    王春林:〈方言征用與鄉村道德倫理的「禮樂崩壞」──關於閻連科長篇小說《中原》〉,《揚子江文學評論》第6期(2021年11月),頁32-39。
    王唯州:〈三邊互動──幽暗國度中的對話〉,《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98期(2023年8月),頁159。
    王智明:〈華語語系(與)一九四九:重新表述中國夢〉,《中山人文學報》第42期(2017年1月),頁1-27。
    王鈺:〈技術時代的死亡書寫:從《宇宙墓碑》到《再生磚》〉,《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期(2022年6月),頁71-74。
    王瑤:〈火星上沒有琉璃瓦嗎──當代中國科幻與「民族化」議題〉,《探索與爭鳴》第9期(2016年9月),頁119-123。
    王德威:〈「懸想」與「神思」──魯迅、韓松與未完成的文學革命〉,《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7期(2020年9月),頁1-31。
    王德威:〈史統散,科幻興──中國科幻小說的興起、勃發與未來〉,《探索與爭鳴》第8期(2016年8月),頁105-108。
    王德威:〈晚期風格的開始──莫言《晚熟的人》〉,《南方文壇》第2期(2021年3月),頁57-60
    王德威:〈潘格羅斯之夢與幽暗意識:現代中國文學的烏托邦與惡托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97期(2023年6月),頁60-80。
    付茜茜:〈從「內卷」到「躺平」:現代性焦慮與青年亞文化審思〉,《青年探索》第2期(2022年2月),頁80-90。
    史艾米:〈創傷歷史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第13期(2015年6月),頁283-310。
    田忠輝:〈姿態:邊走邊說──讀韓寒《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小說評論》(2012年1月)第1期,頁130-132。
    石曉楓:〈在廣場上的身體──論余華《兄弟》裡的狂歡敘事〉,《師大學報:語言語文學類》第57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03-128。
    石曉楓:〈余華《第七天》中的亡靈敘事〉,《中國現代文學叢刊》第13卷2期(2018年12月),頁89-94。
    石曉楓:〈莫言中短篇小說裡的鬼魅敘事〉,《清華中文學報》第22期(2019年12月),頁297-329。
    石曉楓:〈閻連科小說中「亡靈敘事」手法的運用及其意義〉,《淡江中文學報》第44期(2021年6月),頁245-270。
    余國藩著,范國生譯:〈安息罷,安息罷,受擾的靈!──中國傳統小說裏的鬼〉,《中外文學》第17卷第4期(1988年9月),頁4-36
    吳瑟致:〈近年中共操作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意涵〉,《展望與探索》第20卷第4期(2022年4月),頁109-118。
    宋明煒著,王振譯:〈1989年以後:中國科幻新浪潮的烏托邦變奏〉,《中國現代文學》第30期(2016年12月),頁61-78。
    宋明煒著,汪曉慧譯:〈在「世界」中的中國科幻小說──科幻作為一種全球文類,及其成為世界文學的可能與問題〉,《中國比較文學》第2期(2022年4月),頁81-100。
    宋炘悅、國家瑋:〈新世紀中國科幻小說對魯迅思想命題的「重寫」──以劉慈欣、韓松為中心〉,《魯迅研究月刊》第7期(2022年7月),頁46-57。
    李平菊:〈中國火葬制度的困境之源〉,《湖北社會科學》第10期(2021年10月),頁46-53。
    李同路:〈莫言小說《蛙》與多重權力──話語衝突中有關生育的文化記憶建構〉,《清華中文學報》第15期(2016年6月),頁189-220。
    李建軍:〈直議莫言與諾獎〉,《新地文學》春季號(2013年3月),頁101-116。
    李春竹:〈青年亞文化視角下的「喪文化」現象管窺〉,《青少年學刊》第5期(2019年5月),頁3-7。
    李春玲:〈代際認同與代內分化:當代中國青年的多樣性〉,《文化縱橫》第2期(2022年4月),頁29-37+158。
    李振:〈生為女人──盛可以小說論〉,《當代小說評論》第5期(2018年5月),頁187-193
    李桑梓、龐虎:〈從「佛系」到「躺平」──論青年的「躺而不平」〉,《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7期(2024年7月),頁50-57。
    李淑君:〈言說之困境與家/國「冗餘者」:論胡淑雯的白色恐怖書寫與政治批判〉,《台灣文學學報》第36期(2020年6月),頁53-92。
    李敬澤:〈穿越沉默──關於「七十年代人」〉,《當代作家評論》第4期(1998年7月),頁70-75。
    李靜:〈「內向型寫作」的媒介優勢與困境──以陳春成《夜晚的潛水艇》為個案〉,《中國現代文學叢刊》第8期(2022年8月),頁34-53。
    汪暉:〈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7期(2000年3月),頁1-43
    沈杏培、姜瑜:〈被消費的「文革」歷史與當代現實──消費文化語境下《兄弟》的生產與傳播〉,《南京師大學報》第2期(2011年3月),頁155-160。
    辛明芳:〈論余華《兄弟》的當代反思──文革創傷與文革後的危機〉,《中國現代文學》第26期(2014年12月),頁125-146。
    周蕾:〈見證「疼痛」的寫作──論余華筆下的「中國故事」〉,《當代作家評論》第6期(2014年6月),頁116-126。
    林介如:〈與「廢物」共生:陳楸帆《荒潮》的科技狂想與生態災難〉,《中國現代文學》第39期(2021年6月),頁127-144。
    林顯明、黃鈺淳:〈從「狼性」到「躺平」:中國大陸青年的生活處境與未來無力感〉,《展望與探索月刊》第22卷第3期(2024年3月),頁51-69。
    金松林:〈底層敘事‧女性敘事‧身體敘事──盛可以小說論〉,《安慶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2021年4月),頁25-30
    金理:〈小議「80後」文學之入史可能性〉,《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第6期(2022年6月),頁24-28。
    姜振宇:〈絕望之為虛妄──遇見韓松與他的創作〉,《傳記文學》第6期(2019年6月),頁26-36。
    柳丹、楊尚勤:〈習近平關於「講好中國故事」重要論述的歷史方位與戰略邏輯〉,《學術探索》第11期(2022年11月),頁39-47。
    胡少卿:〈「麻西小胡」:我們時代的精神內傷〉,《文藝理論與批評》第3期(2011年5月),頁27-30。
    范銘如:〈另眼相看──當代台灣小說的鬼/地方〉,《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期(2006年4月),頁115-130。
    徐兆壽:〈一場輪迴中的對話──讀楊慶祥〈80後,怎麼辦?〉有感〉,《雨花》第6期(2016年3月),頁14-17。
    徐勇:〈經驗再造和形式實驗──「80後」純文學寫作的創新模式探析〉,《上海文學》第5期(2014年5月),頁107-112。
    徐勇:〈論科幻:被預支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山花》第10期(2015年10月),頁125-128。
    徐勇:〈諷喻寫作與小說創作的邊界問題──論閻連科的《日熄》兼及相關創作〉,《文藝研究》第6期(2017年6月),頁26-34。
    徐剛:〈「中國故事」與本土傳統的觀念化表達──略論《炸裂志》的寓言與形式〉,《南方論壇》第5期(2014年9月),頁71-73。
    馬兵:〈子宮的「政治學」與規訓的反制──盛可以《息壤》論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3期(2019年5月),頁121-127
    張朋園:〈駱編:中國的現代化〉,《近代史研所集刊》第12期(1983年6月),頁397-414。
    張莉:〈重讀《生死疲勞》:「發生過的事情都是歷史」〉,《小說評論》第1期(2015年1月),頁103-112。
    張麗軍:〈從覺醒、佛系、躺平到新覺醒:百年中國青年問題的現實流變與未來路徑〉,《廣州大學學報》第4期(2022年8月)頁54-63。
    曹霞:〈論「70後」的書寫主題與敘事策略〉,《小說評論》第3期(2018年3月),頁91-96。
    曹霞:〈艱難時世不會因為「尋找」而變得蔥綠──評胡遷的《大象席地而坐》〉,《文學教育》第5期(2018年5月),頁12。
    梁文道、陳冠中:〈香港、盛世中國與公共知識分子〉,《思想》第15期(2020年5月),頁37-48。
    梁慕靈:〈「陰性」的恐懼與迷戀:論莫言小說中的創傷記憶與歷史暴力〉,《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頁235-254。
    陳思和、張新穎、王光東:〈余華:由「先鋒」寫作轉向民間之後〉,《文藝爭鳴》第1期(2000年1月),頁68-70。
    陳偉華、孫怡:〈「鐵西三劍客」小說與基督教文化〉,《中國基督教研究》第20期(2023年6月),頁300-319。
    陳楸帆:〈「超真實」時代的科幻文學創作〉,《中國比較文學》第2期(2020年4月),頁36-49。
    陳楸帆:〈對「科幻現實主義」的再思考〉,《名作欣賞》第28期(2013年10月),頁38-39。
    陳曉明:〈「震驚」與歷史創傷的強度──閻連科小說敘事方法探討〉《當代作家評論》第5期(2013年5月),頁22-31。
    陳曉明:〈去歷史化的大敘事──20世紀90年代以來「精神中國」的文學建構〉,《文藝研究》第2期(2012年2月),頁15-25。
    麥樂文:〈《十年》與香港後雨傘政治〉,《文化研究》第31期(Autumn, 2020年),頁115-150。
    焦紅濤:〈《炸裂志》與當代文學的「中國經驗」〉,《平頂山學院學報》第4期(2015年8月),頁84-89。
    馮晗:〈毀滅與重構──解析廢墟藝術的文化含義〉,《西北美術》第2期(2016年4月),頁83-86
    黃文鉅:〈吃人,戀屍,逆倫:後革命時期的非理性敘事〉,《中國文學研究》第39期(2015年1月),頁259-300。
    黃平、金理:〈什麼是80後文學?〉,《南方文壇》第6期(2014年6月),頁11-18。
    黃平:〈「大時代」與「小時代」──韓寒、郭敬明與「80後」寫作」〉,《南方文壇》第3期(2011年3月),頁5-10。
    黃宗儀:〈中國南方「新流動女性」:女性發達史敘事與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想像〉,《中外文學》第40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21-155。
    黃錦樹:〈內在的風景從現代主義到內向世代〉,《華文文學》第1期(2015年1月),頁7-13。
    楊小濱:〈欲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清華學報》第39卷第2期(2009年4月),頁261-285。
    楊國斌:〈情之殤:網絡情感動員的文明進程〉,《傳播與社會學刊》第40期(2017年4月),頁75-104。
    楊凱麟:〈考古學空間與空間考古學──傅柯的「異質拓樸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75-97。
    楊超高:〈新世紀以來鄉土小說的傳奇敘事傾向〉,《青島大學學報》第2期(2023年2月),頁39-47。
    楊劍龍:〈創作的轉型:莫言的新筆記小說──讀莫言小說集《晚熟的人》〉第3期(2021年5月),頁60-64
    楊慶祥:〈「80後」,怎麼辦?〉,《東吳學術》第1期(2014年1月),頁66-77。
    楊慶祥:〈新南方寫作:主體、版圖與漢語書寫的主權〉,《南方文壇》第3期(2021年5月),頁49-53
    楊毅:〈想像自我的「可能性」:讀陳春成的小說〉,《長江文藝》第9期(2021年5月),頁115-117。
    楊曉帆:〈安置記憶的「歷史」──讀《生死疲勞》兼談莫言長篇創作的有效期問題〉,《南方文壇》第5期(2016年9月),頁19-25。
    溫楨文:〈近代中國的「記者」:以其職業稱謂之演變為中心〉,《東亞觀念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305-344。
    解讀莫言的《生死疲勞》〉,《現代中文學刊》第6期(2012年12月),頁4-19+122。
    賈立元:〈鬼魊裡的漫遊者──韓松及其寫作〉,《南方文壇》第1期(2012年1月),頁41-43。
    榮劍:〈從啟蒙知識份子到公共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73期(2019年6月),頁20-29。
    趙依:〈從逃而不得到以克制重建個人秩序──文珍訪談〉,《名作欣賞》第13期(2016年5月),頁73-79。
    趙帝凱、莫冉:〈桃花源的救贖:試論閻連科《中原》的人間情境〉,《揚子江文學評論》第6期(2021年11月),頁40-47。
    趙黎波、鄧朝姁:〈從「背對世界」到「正面強攻」──由「雜文本」看余華的「現實觀」及其變化〉,《河南大學學報》第4期(2023年7月)頁103-109+155。
    劉人鵬:〈重讀〈狂人日記〉與「狂人」:殘障政治視野的提問〉,《中外文學》第45卷第2期(2016年6月),頁13-54。
    劉文祥:〈論「70後」作家的歷史敘事及歷史感〉,《北京社會科學》第12期(2017年12月),頁102-111。
    劉江凱:〈「經典化」的喧嘩與遮蔽:余華小說創作及其批評〉,《文藝研究》第10期(2015年10月),頁64-73。
    劉志榮:〈近二十年中國文學中的荒誕現實主義〉,《東吳學術》第1期(2012年1月),頁51-67。
    劉亮雅:〈傳奇與謎團──甘耀明的《邦查女孩》中的歷史重構〉,《中外文學》第51卷第1期(2022年3月),頁15-53。
    劉家琨:〈再生磚計畫〉,《建築知識》第31期(2011年10月),頁42。
    劉偉:〈「輪迴」敘事中的歷史「魅影」──論莫言《生死疲勞》的文本策略〉,《文藝評論》第1期(2007年1月),頁57-61。
    劉健:〈中國科幻文學創作進入80後世代〉,《天津師範大學大學學報》第1期(2018年1月),頁119-123。
    劉淼文:〈陳春成的《音樂家》與俄羅斯文化〉,《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第5期(2022年10月),頁130-136。
    歐陽曉珊:〈「80後」城市邊緣人的生存危機與出逃──文珍小說論〉,《集寧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2018年3月),頁19-22。
    蔣成浩:〈被「圍觀」的寫作──論莫言小說集《晚熟的人》〉,《寫作》第5期(2022年10月),頁74-81。
    賴佩暄:〈回到魯迅:盛可以《錦灰》、韓松《醫院》三部曲中的醫/病與療救〉,《清華中文學報》第26期(2021年12月),頁211-257。
    賴錫三:〈〈桃花源記并詩〉的神話、心理學詮釋──陶淵明的道家式「樂園」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40。
    應星:〈公共知識份子──面對甚麼樣的公眾?如何面對?〉,《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88期(2005年4月),頁122-128。
    薛展鴻:〈「反叛」精神下的不懈追問──韓寒《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與《在路上》比較研究〉,《名作欣賞》第6期(2017年2月),頁119-120。
    薛曉霞:〈日常生活敘述下的人性深度開掘──談盛可以小說創作及女性群像塑造〉,《當代文壇》第4期(2023年6月),頁185-190
    韓松:〈當下中國科幻的現實焦慮〉,《南方文壇》第6期(2010年11月),頁28-30。
    Brands, Hal, “The Chinese Century?”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 154 (Mar. 2018), pp. 35-45.
    Margaret Hillenbrand, “Remaking Tank Man, in China.”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 Vol. 16, No. 2 (Aug. 2017), pp. 127-166.
    Jianlin Song, James Paul Gee, “Sloga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olitical Functions of a Discourse Form.” Discourse & Society, Vol. 31, No. 2 (Oct. 2019), pp. 201-217.
    Song, Yuwu, “Book Censorship in Post-Tiananmen China (1989-2019).”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braries, Vol. 2022, No. 175 (Oct, 2022), pp. 33-65.
    四、學位論文
    周銀銀:《1990年代以來鄉土小說中的「荒誕式」敘事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專業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朱曉進先生,2018年。
    陳孟君:《神聖與虛構──兩岸當代小說中「國家神話」與「新歷史敘事」之辯證》,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梅家玲先生指導,2014年。
    黃健富:《中國「70後小說中的國族與自我」》,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黃錦樹先生指導,2020年。
    劉菊:《中國當代小說中的「怪異」書寫》,蘇州大學中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劉祥安先生指導,2010年。
    賴佩暄:《盛世危/微言:中國當代長篇小說歷史敘事研究(2000-2015)》,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梅家玲先生,2017年。
    五、刊物與講稿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治國理政、定國安邦──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光明日報》第1版(2016年2月22日)。
    閻連科:〈文學的愧疚──臺灣成功大學演講〉,《時代評論》創刊號(2011年5月),頁40-52。
    莫言:〈講故事的人──莫言領獎感言〉,《海峽評論》第265期(2013年1月),頁93-100。
    朱宥勳:〈致這個世界的骨折:讀胡遷《大裂》〉,《聯合文學》第411期(2019年1月號),頁88。
    六、網路資料
    獨立媒體:〈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50人〉(2004年12月26日),https://reurl.cc/G4r7ad
    習近平:〈承前啟後 繼往開來 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新華網》(2012年11月29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9/c_113852724.htm
    陳琡分:〈專訪閻連科:《炸裂志》是我用小說與中國現實的正面較量〉,《OKAPI閱讀生活誌》(2013年11月8日),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2483
    閻連科:〈惡望推動中國飛奔向前〉,《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年11月21日),https://cn.nytimes.com/books/20131121/tc21yanlianke/zh-hant/
    習近平:〈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新華網》(2014年10月1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15/c_1112840544.htm
    〈《關於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已經中央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5年2月15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n/2015/0215/c64387-26570886.html
    洪昊賢:〈流亡作家馬建:六四擱在那裡,怎麼就變成了歷史?〉,《虛詞》(2018年6月4日),https://p-articles.com/creation_detail.php?id=41
    盧郁佳:〈我們死守著賤賣自己的權利──《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鏡文學》(2019年1月18日),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113cul001
    廖梅璇:〈死亡是抵達所愛的暗道──讀胡波《遠處的拉莫》〉,《OKAPI閱讀生活誌》(2019年2月11日),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795
    李志銘:〈那些被遺忘的,還有歌聲讓我們記住──追憶六四歌曲傷痕史〉,《鳴人堂》(2019年5月21日),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369/3814696
    藍玉雍:〈胡遷《大裂》書評:末日般的故事氛圍,疑惑創作對人尚存的意義〉,《關鍵評論》(2020年11月22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2926
    歐陽詩蕾:〈我寫了九個小說,還不到總結經驗的時候〉,《GQ中國》(2021年9月1日),https://new.qq.com/rain/a/20210901A095TT00
    黃璿璋:〈宇宙小說學──評陳春成《夜晚的潛水艇》〉,《UNITAS聯合文學》(2021年12月7日),https://www.unitas.me/archives/30922
    Ives, Mike, “A Dissident Chinese Novelist Finds Echoes of Mao, and Orwell.” The New York Times, 18 Dec. 2018, https://reurl.cc/v0Raqe
    Chatwin, Jonathan, “China Dream by Ma Jian.” Asian Review of Books, 7 Jan. 2019, https://asianreviewofbooks.com/content/china-dream-by-ma-jian/
    Lesley McDowell, “Yian LianKe: ‘It’s hard to get my books published in China.’” The Guardian, 22 Sep. 2018,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8/sep/22/yan-lianke-writers-in-china-day-the-sun-died-interview
    Perry Link, “Does the Writer Deserve the Prize?” The New York Review, 6 Dec. 2012, https://www.nybooks.com/articles/2012/12/06/mo-yan-nobel-prize/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8/08/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