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 肇
論文名稱: 「失溫中的有機城市」動畫‧裝置
The Organic City Losing Heat Animation‧Device
指導教授: 林達隆
Lin, Ta-L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3
中文關鍵詞: 失溫有機城市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6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當下,是文明記載以來變遷最巨大的年代,交通工具的進步,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的行為模式,以往因工作、生活、居住的活動範圍限制而形成鄰里間緊密的人際關係,因為時空之間的距離已被快速的交通工具徹底顛覆,因此人們可以更自由的前往遙遠的國度,工作、生活、擴展新的人際關係,往昔熟悉的近鄰,卻變成最陌生,最不熟悉的人。
    在我們居住的這個城市,人們快速的穿梭其中,由東到西、由南到北,為了工作、生活,無法長時間的去熟悉、認識這個城市,於是乎漸漸地與這日夜生活的場域變的陌生,人之間也變得疏離、冷漠,一種異於以往特殊的城市性格成形;社會心理學家們對於這種現象做了長時期的觀察與研究,並提出他們的見解,用來論證這些現象,藝術家們也開始思考這些切身的問題並以創作的形式對此提出質問。
    本研究便是針對這個議題進行探討,對現代都市中人性疏離、冷漠,以及對未來無知、恐懼的現象,利用電腦動畫來進行創作,以錄像裝置呈現,冀望觀者在面對這個作品時,能引起內心深處一些悸動,進而開始關心這個城市,以及這個城市中的人。

    Abstract
    We live in an age of the greatest changes in human history. Advancements in transportation have altered the behavioral patterns of socie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neighborhood (community) were intimate in the past because of the limits on work, everyday lives and housing.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has nullified spatial distances, allowing people to travel freely to distant places for working, living and expanding ne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a result, the once familiar neighborhood has morphed into the strangest and the least familiar.
    In this city where we are living, people are quickly shuffling in every direction to work and make a living, leaving precious little time for know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ity. We grow gradually less familiar with the area we live in, and people become increasingly alienated and indifferent to one another. An urban character decidedl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is thus formed. After long-term observation and study, socio-psychologists expressed their views and proposed their insights to explain and prove such phenomena; artists began to ponder these questions of immediate concern and make their enquiries through their work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is issue, using computer animation to depict, and imaging devices to present, human alienation, indifference, ignorance and fear of the future, in an attempt to inspire an echo from viewer and motivate them to begin to show concern for this city and its people.

    目 次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目次 ………………………………………………………………………… Ⅲ 圖目錄 ……………………………………………………………………… Ⅵ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 2 1‧2 創作理念之探討 ……………………………………………………… 3 1‧3 研究方法 ……………………………………………………………… 4 1‧3‧1 「流動性」………………………………………………… 4 1‧3‧2 「匿名性」………………………………………………… 5 1‧3‧3 「能趨疲」………………………………………………… 5 1‧4 研究範圍及限制 …………………………………………………… 6 1‧4‧1 研究範圍…………………………………………………… 6 1‧4‧2 研究限制 ………………………………………………… 7 1‧5 研究架構流程圖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城市的失溫與回復 ………………………………… 9 2‧1名詞釋義 …………………………………………………………… 9 2‧1‧1 失溫 ……………………………………………………… 9 2‧1‧2 有機城市 ………………………………………………… 9 2‧1‧3 電腦藝術 ……………………………………………… 11 2‧1‧4 電腦動畫 ……………………………………………… 12 2‧1‧5錄像裝置藝術 ………………………………………… 14 2‧2 絕對與現象的溫度 ……………………………………………… 15 2‧2‧1絕對溫度 ……………………………………………… 15 2‧2‧2陸地的現象的溫度 …………………………………… 16 2‧2‧3海洋的現象的溫度 ……………………………………… 17 2‧2‧4人體的情感溫度 ………………………………………… 18 2‧3 城市與溫度的對話與超越 ………………………………………… 18 2‧3‧1物質上的溫度 …………………………………………… 18 2‧3‧2精神上的溫度 ………………………………………… 19 2‧4 城市與溫度的注視及聆聽 ………………………………………… 20 2‧4‧1 溫度色彩之挪用與創作 ……………………………… 20 第三章 以城市性格為主題創作在文學、繪畫、雕塑、雕塑的表現形式 …………………………………………………………………… 22 3‧1 在文學上的表現形式 ……………………………………………… 22 3‧2 在電影上的表現形式 ……………………………………………… 23 3‧3 在繪畫上的表現形式 ……………………………………………… 27 3‧4 在雕塑上的表現形式 ……………………………………………… 29 第四章 失溫中的有機城市―創作理念劇本創作…………………………32 4‧1場景設定 ………………………………………………………………32 4‧2居民性格 ………………………………………………………………32 4‧3本文 ……………………………………………………………………33 第五章 製作與呈現 …………………………………………………………37 5‧1創作理念 ………………………………………………………………37 5‧1‧1蒙太奇的手法探討失溫的現象……………………………37 5‧1‧2以裝置的手法呈現…………………………………………41 5‧2美術風格 ………………………………………………………………41 5‧2‧1角色設定……………………………………………………41 5‧2‧2場景設定……………………………………………………43 5‧2‧3顏色設定……………………………………………………47 5‧3配樂 ……………………………………………………………………47 5‧4製作過程 ………………………………………………………………48 5‧4‧1繪圖軟體……………………………………………………48 5‧4‧2合成軟體……………………………………………………52 5‧5展場規劃與展出 ………………………………………………………57 5‧5‧1 「失溫中的城市序曲」展出………………………………57 5‧5‧2 「失溫中的城市」展出……………………………………58 第六章 結論…………………………………………………………………60 6‧1結論 ……………………………………………………………………60 6‧2建議 ……………………………………………………………………61 參考書目………………………………………………………………………62

    參考書目
    Brian Fagan著、董更生譯〈1999〉。《洪水、饑饉與帝王:聖嬰與文明興衰》。聯經,1999。
    Franz J. Bruggemeier著、姚燕、徐麗華譯〈2000〉。《生態的挑戰》。台北市:麥田出版社。
    Jane Jacobs著,姚大鈞譯〈2005〉。《集體失憶的年代》。台北市:大塊文化。
    J.P. Hodin著、朱紀蓉譯。《孟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21世紀研究會編、張明敏譯〈2005〉。《色彩的世界地圖》。台北市:時報出版。
    王受之著〈2003〉。《城市史第一部:有機城市》。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
    戎‧米提著、杜讚貴譯〈1979〉。《卓別林的電影藝術》。台北縣:志文出版社。
    何政廣主編、黃舒屏撰文〈2003〉。《傑克梅第》。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格蘭‧凱斯特Grant H. Kester著〈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胡朝聖、袁廣鳴著〈2005〉。《魔幻城市:科技公共藝術》。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2003〉。《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台北市:麥田出版社。
    葉謹睿著〈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墨克契耶里A. Mucchielli著、張龍雄譯〈1989〉。《群體心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賴瓊琦著〈1997〉。《設計的色彩心理─色彩的意象與色彩文化》。台北縣: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碩士論文
    張元祥。《複合動畫表現方式發展可能性之探討─「虛擬‧真實」,左右手的交互思考》,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江昭穎。《閱讀城市─城市的形塑與蛻變之意象聯想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林授昌。《虛擬生命意象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蕭筱倫。《台灣80年代後之裝置藝術探討》,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電子資料
    http://163.24.155.45/newlib/cpedia/Content.asp?ID=1743
    http://www.qiji.cn/drupal/taxonomy/term/8
    http://www.irpro.com.tw/Applications1.htm
    http://www.cwb.gov.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