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千惠 Hsu, Chien-Hui |
---|---|
論文名稱: |
運用UbD模式設計與實施素養導向的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 Action Research o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competency-orient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by using UbD Model |
指導教授: |
卯靜儒
Mao, Chin-J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1 |
中文關鍵詞: | 素養導向 、學校本位課程 、UbD課程設計模式 、行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literacy orient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UbD curriculum design model, action research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21.2019.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民國108年我國政府即將推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此綱要與原「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強調的「基本能力」有所不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首重「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如何因應新課綱設計核心素養導向課程便成為首要之務。另因研究者服務的學校本位課程以社會領域為主軸,故而配合學校地理位置,以大稻埕做為一重要的學校本位課程內容。綜合上述兩點,如何在課程設計面以大稻埕主題並結合核心素養教學便成為研究者一大任務。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運用UbD課程設計模式設計素養導向的學校本位課程之適用性,以及其對教師課程設計之影響。本研究運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的國中七年級學生。研究流程為在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與執行時納入UbD方法,並於3個班級教學間循環實施與改善,再透過課堂觀察、教學省思,以及訪談協同教師搜集資料,最後加以整理分析後獲得研究結論如下:運用UbD方法設計與執行素養導向學校本位課程是可行且實用的,其能作為教師課程設計時另一可選擇的工具;本研究亦彙整了教師熟悉使用UbD課程設計方法的優點,作為提升日後教師的採用意願之參考。
In the year of 2019, the Taiwan Government will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This outline is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 edition -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s", the focus will change from "basic competence" to "core competency". So, how teachers design core competency-oriented courses in the new curriculum becomes the top priority. Besides, the school which researcher serves take social field as the main item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in line with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school,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evolvement of “Dadaocheng” becomes an important learning content. Based on the above two points, how to design the course by combining with the theme of “Dadaocheng” and “core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is a major task for researche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UbD curriculum design model to design a competency-orient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its impact on teacher curriculum design. This study used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he subjects were the seventh-grade students in the school which researcher serves. UbD method was incorporated during the curriculum designing process, and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were carried out in three classes. Through classroom observation,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using UbD method 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etency-orient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feasible and practical. It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tool for teacher curriculum design. This study also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teachers familiar with using UbD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s, it can be th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willingness of teachers in using UbD method in the future.
卯靜儒(2017)。課程發展的典範轉移與文化建立:12年國教課綱之教育想像與課程實踐。載於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16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回顧與展望》(頁201─220)。台北:五南。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4(2),1-24+153。
吳美宜、黃松元(2006)。我國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德懷術研究法之應用。衛生教育學報,25,127-152。
余政賢、梁雲霞(2008)。轉化與再生:資訊科技融入課程設計之實踐省思。課程與教學季刊,11(3),129-154。
李佩茹(2018)。實察教學模式在地理科之運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之課程設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許惠茹(2008)。校長領導學校本位課程永續發展經驗之探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4),71-108。
林含諭(2017)。十二年國教與UbD模式之課程設計關聯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232-235。
林志成(2018)。素養導向特色學校發展之實踐與建議。學校行政雙月刊,118,111-125。
林佩璇(2002)。行動研究在課程發展中的理念與實踐。課程與教學季刊,2,81-96。
林志剛(2010)。初鹿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以「認識初鹿社區」教材發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臺東縣。
郭進國(2016)。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的觀點將環境議題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其知識轉換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林佳慧、林欣毅、洪詠善、范信賢、張錫勳、陳偉仁、陳堅任、蔡曉楓、鄭張華著(2017)。尋找支點、啟動改變:十二年國教課綱在國中研究協作與實踐。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初版
林含諭(2017),十二年國教與UbD模式之課程設計關聯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232-235。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1-6。
張素貞(2001),建構專業的學校文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定位與釐清。師友月刊,404,44-47。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5320_2729842_56626.pdf。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1/pta_18031_477860_41341.pdf。
張本文(2011)。論教師領導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學校行政雙月刊,75,21-36。
張德銳、郭淑芳(2011)。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實務與研究的問題與展望。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2),21-44。
黃音萍(2018)。UbD核心素養導向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以國小社會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黃雯琳(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立國(2003)。環境教育融入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以發展昆蟲教學模組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維成(2018)。重理解的課程設計結合翻轉教室之行動研究—以國中生物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北市。
陳柏元(2014)。以PODEs設計學校本位課程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興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k12ea.gov.tw/97_sid17/%E7%B8%BD%E7%B6%B1.pdf。
張德鋭(2018)。以校長學習領導推動素養導向教學。台灣教育,711,87-93。
陳麗華(2018),從中小學的教材教法談課綱的未來想像。教科書研究,11(2),111-119。
陳聖謨(2007)。UbD課程設計模式簡介。教師之友,48(2),11-13。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核心素養工作圈(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發展手冊。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006/51358/9df0910c-56e0-433a-8f80-05a50efeca72.pdf。
陳俊龍(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下的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6,188-207。
黃建翔、吳清山(201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TEPS資料庫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6(2),117-140。
陳年興(2003)。網路教學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9(1),5-14。
陳瓊花(2002)。大學通識教育之藝術鑑賞課程設計-以”性別與藝術“為主題之課程設計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5,27-70。
陳麗華、葉韋伶(2018)。學習者中心取向教材設計之規準與案例分析-以美國社會教科書為例。教科書研究,11(1),1-36。
陳傑昇(2018)。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單元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童軍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陳麗莉(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絨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陳素紅(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趙嘉毓(2018)。模擬聯合國課程方案對學生全球公民素養效應之研究以新北市一所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楊美玉(2002)以STS教育理念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一個國小教師的實踐與省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蔡紫德(2017)。素養教學融入高中階段美感教育多元選修課程研究「枝附葉著—印花布製作」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蔡佩穎(2018)。國中歷史問答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劉雯瑜(2016)。基於UbD理論之技職課程設計與實踐。2016年大學教師優良創新課程及教學競賽專刊,133-150。
蔡居澤(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活動課程設計:以探索教育活動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37-56。
賴麗珍(譯)(2008)。John L. Brown著。善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法(Making the Most of Understanding by Design)。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飛訊,118,1-20。
賴麗珍(譯)(2015)。John. L. Brown&Jay McTighe著。設計優質的課程單元:重理解的設計法指南(T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Guide to Creating High-Quality Units)。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鄭淵全(2008)。國小校長在校本課程發展的課程領導作為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5(1),1-20。
鄭淵全、陳殷哲(2016)。析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7,1-17。
顏國樑(2003)。從教師專業發展導向論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259-286。
簡瑞萍、鍾靜(2006)。國小學童時間順序與週期概念之課程設計與實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