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瑾怡
Chen, Jin-Yi
論文名稱: 運用思考策略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表現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Using Thinking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Reading Performance of Second-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劉美慧
Liu, Mei-Hui
口試委員: 劉美慧
Liu, Mei-Hui
何希慧
Ho, Shi-Huei
陳玟樺
Chen, Wen-Hua
口試日期: 2025/01/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課程領導與教學實踐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Teaching Practice
論文出版年: 2025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思考策略閱讀教學繪本教學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thinking strategies, reading instruction, picture book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500432
論文種類: 代替論文:專業實務報告(專業實務類)
相關次數: 點閱:20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思考策略進行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課教學之實施成效,研究目的在於了解:一、運用思考策略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歷程;二、運用思考策略對學生閱讀表現的實施成效;三、研究過後,教師的專業成長情形。研究者以三本適合小二閱讀能力的繪本作為教材,並在閱讀課程中運用哈佛大學「讓思考可見計畫」研究團隊設計的思考策略,實施14節的課程。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歷經三個循環,採用觀察、紀錄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來檢視學生閱讀表現的情形。研究結果發現:一、 運用思考可見策略的課堂有以下特色:1、思考策略為結構化的引導工具。2、關注學生思維過程而非結果。3、需要安全且支持的環境。4、須持續關注學生與調整課程。二、 思考策略「進入角色」可協助學生理解故事角色的感受,透過記錄與分享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成長。三、 教師結合趣味與能力的課程設計,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促進者。
    最後,依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做為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thinking strategies in second-grade reading instruction.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are to understand: 1.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process when applying thinking strategies. 2.The effectiveness of thinking strategies in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performance. 3.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teacher after conducting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selected three picture books suitable for second-grade reading levels a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pplied thinking strategies designed by the "Visible Thinking" project team at Harvard University during reading lessons. A total of 14 lessons were conducted.
    This study adopted 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carrying out three cycles of instruction and collecting data through observations, recording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examine students' reading performance.
    Key Findings
    1. Classrooms that implement Visible Thinking strategies have the followingcharacteristics: (1)Thinking strategies serve as structured guiding tools. (2)The focus is on students' thinking processes rather than just the results.(3)A safe and supportive environment is necessary. (4)Continuous attention to students and curriculum adjustments are required.
    2. The thinking strategy "Step into the Role"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motions of story characters. By recording and sharing their thoughts,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xpression skills.
    3. The teacher, by integrating engaging and skill-building lesson designs, transitions from being a knowledge transmitter to a learning facilitator.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閱讀表現與思考9 第二節 思考策略 14 第三節 提問與記錄的相關研究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25 第一節 行動研究設計與流程2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28 第三節 教學研究設計31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3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39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省思41 第一節 《蘿西最美好的一天》之教學歷程與省思41 第二節 《阿志的餅》之教學歷程與省思56 第三節 《每一件善良的事情》之教學歷程與省思67 第四節 學生學習成效77 第五節 教師的省思與成長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7 第一節 結論97 第二節 建議100 參考文獻102 附錄一 課程教案105 附錄二 知情同意書108 附錄三《蘿西最好的一天》前測學習單109 附錄四 《蘿西最美好的一天》後測學習單110 附錄五《阿志的餅》前測學習單111 附錄六《阿志的餅》後測學習單112 附錄七《阿志的餅》紀錄表Ⅰ114 附錄八《每一件善良的事情》學習單115 附錄九 學生課堂行為評分標準116 附錄十《蘿西最美好的一天》修正後課程設計117 附錄十一《阿志的餅》修正後課程設計120 附錄十二《每一件善良的事情》修正後課程設計124

    王兆民(2024)。心智圖教學策略應用於國小科普文本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g254sn
    王秀卿(2012)。故事結構問題提問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rw5ju8
    王宣惠、洪儷瑜、辜玉旻(2012)。小學中年級學童詞素覺識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當代教育研究,20(1),123-164。http://dx.doi.org/10.6151/CERQ.2012.2001.04
    台灣PISA研究中心(2021)。PISA 2018臺灣學生的表現。心理。
    江淇(2018)。心智圖對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v565av
    幸曼玲、路怡琮、辜玉旻(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教育部。
    柯華葳(2017)。教出閱讀力。親子天下。
    孫劍秋、林孟君(2013)。從臺灣中學生PISA閱讀素養的表現談精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教學策略。中等教育,36(3),35-51。
    翁欣妤(2021)。提問策略對國小低年級生閱讀理解與態度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38es4z
    翁紫珞(2023)。引導式筆記融入國小一年級生活素養導向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962nva
    徐昀霖(2009)。曼陀羅思考式閱讀策略對提升自主性閱讀成效之研究~以文化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a7xwag
    張玉成(2010)。 思考技巧與教學.。心理。
    張郁雯、詹益綾、林欣佑(2023)。PIRLS 2021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國家報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木金、許瑋珊(2012)。從 PISA 閱讀評量的國際比較探討閱讀素養教育的方向。教師天地,181,4-15。https://www3.nccu.edu.tw/~mujinc/journal92/5-60.pdf
    陳欣希、柯雅卿、周育如、陳明蕾、游婷雅(2020)。問好問題!。天衛文化。
    陳畇棋(2015)。以預測策略及提問策略提升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89fb2d
    陳豐祥(2009)。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歷史教育,15,1-53。https://doi.org/10.6608/THE.2009.015.001
    許育健(2015)。高效閱讀:閱讀理解問思教學。幼獅。
    許秀萍(2015)。閱讀理解策略結合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識字能力及閱讀理解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k64ss5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高級中學語文領域─國語文。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25933/72247.pdf
    教育部(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35950/96151.pdf
    教育部(2021)。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search.jsp?md=1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議題融入說明手冊。https://cirn.moe.edu.tw/Upload/Website/11/WebContent/35948/RFile/35948/105752.pdf
    黃國珍(2020)。探究式閱讀。親子天下。
    蔡清田(2021)。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與教育行動研究。五南出版。
    蕭妤如(2017)。探究式提問融入分享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e3dr77
    Kahneman, D. (2012)。快思慢想〔洪蘭譯〕。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11年)
    Ritchhart, R., Church, M., & Morrison, K.(2018)。讓思考變得可見。〔伍晴文,譯〕。大家。(原著出版年:2011年)
    Ritchhart, R., & Church, M. (2024). 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力量:一本同時強化教學力與學習力的實作書 〔劉恆昌、侯秋玲譯〕。 大家。(原著出版年:2020年)
    Walsh, J. A., & Sattes, B. D.(2020)。課室討論的關鍵:有意義的發言、專注聆聽與深度思考〔張碧珠等,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15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