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美珍 Chu, Mei Chen |
---|---|
論文名稱: |
課程審議的理想與實際:臺灣中學社會類科教科書審定歷程之研究 The Ideal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A Study of the Review Processes of Taiwan’s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for Secondary Schools |
指導教授: |
董秀蘭
Doong, Shiow-L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57 |
中文關鍵詞: | 中學社會類科 、教科書審定 、審議 、課程審議 |
英文關鍵詞: | social studies for secondary level, textbook review, deliberation,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93 下載:6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中學社會類科教科書審定運作的動態歷程,從課程批判理論與課程審議的視角,探究教科書審定實際運作所潛藏的權力關係與文化再製意涵,及其審定運作的實際面與理想面之落差,進而分析教科書審定所呈現的課程審議模式。本研究邀請曾經或正在參與中學社會類科教科書審定的審委、審定行政人員,及教科書編輯群、書局編務人員等13人,以編審互動、影響審定運作的內在因素及外在情境脈絡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度訪談,並以紮根理論的資料分析方法,進行研究資料的編碼與分類。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中學社會類科教科書審定運作難以擺脫文化霸權的再製;
二、中學社會類科教科書審定運作深受升學主義、市場趨勢、教師教學慣性與需求的影響;
三、中學社會類科教科書審定運作模式介於「有限審議模式」和「準審議模式」之間。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於教科書審定運作及後續研究,提供下列建議:
一、改善審定委員的組成遴聘、聘期、考評、培訓方式;
二、改善編審溝通的時機與方式,並提供合理而公平的資源;
三、建立教科書使用調查與評鑑機制,做為改善教科書編審的重要參據;
四、加強審定資訊整合系統,建置編審溝通平台;
五、建立教科書審定歷程檔案與紀錄;
六、以教科書使用、選用對審定影響之分析為題,或採敘事探究、俗民誌等方法探究教科書審定運作,可供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Taiwan’s review system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and the critical theory of curriculum,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power relationship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the review system, as well as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system. Further analysis was done on the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mode reflected in the textbook review system.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3 people, including textbook reviewing committee members, NICT administrators, textbook editorial personnel, and publishers’ editorial staffs. The interview questions cover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eviewers and editors, the contextual and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unctioning of the review processes,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in data coding and analyzing.
The major findings include:
1.The review system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is still driven by cultural hegemony.
2.The review system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educational fanaticism, textbook market tendencies, and teachers’ teaching habits and demands.
3.The review system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is operated in ways between the models of restricted deliberation and quasi-deliberation.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th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xtbook reviewing and future research:
1.Adjust the criteria of the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the term dur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of reviewing committee members.
2.Improve the timing and approache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viewers and editors, as well as provide reasonable and equal resources to both.
3.Establish a mechanism of textbook adoption and evaluation to serve as the key reference of modifying the reviewing guidelines and improving textbook writing.
4.Enhanc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xtbook review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provide an onlin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textbook reviewers and editors.
5.Establish records and portfolios of textbook reviewing and editing processes.
6.Future studies can focus on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extbook use and adoption on the reviewing processes or explore textbook review processes through narrative inquiry or ethnographic approach.
丁儷蓉(2006)。從編輯者的觀點談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審查制度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委員會」條。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王家通(2005)。多元化教育改革趨勢與問題多元化教育改革趨勢與問題。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1-17。
王麗雲(譯)(2002)。意識形態與課程(原作者:M. W. Apple)。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1)
王瑞賢(2005a)。語言;權力與文化再生產-柏恩斯坦符碼理論之研究。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利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 (pp.33-72)。嘉義縣:南華教社所。
王瑞賢(譯)(2005b)。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原作者:B. Bernstein)。臺北市:巨流圖書。(原著出版年:2000)
王瑞賢(2006a)。B. Bernstein:符號與教育論述導論。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pp.257-287)。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瑞賢(譯)(2006b)。教育論述之結構化(原作者:B. Bernstein)。臺北市:巨流圖書。(原著出版年:1990)
王瑞賢(譯)(2007)。階級、符碼與控制-教育傳遞理論之建構(原作者:B. Bernstein)。臺北市:聯經。(原著出版年:2003)
方稚芳、楊國揚(1998)。國民中學教科用書審查制度之探討。課程與教學,1(1),17-26。
方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立法院(1994年10月12日)。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83(67),404-451。
立法院(2002年10月30日)。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1(74),361。
立法院(2002年12月25日)。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2(6),164。
江宜樺(2002)。公共領域中理性溝通的可能性。「公共知識份子與現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江姮姬(2001)。從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探討我國教科書審查制度。國教學報,13,135-168。
李子建(1996)。從批判角度剖析課程定義。教育學報,24(1),1-24。
李文玲(2009)。九年一貫課程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審查意見分析之研究:課程統整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李依茜(2008)。教科書開放政策下的自由與規範-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審定歷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宗薇(1998)。教科書的編輯機制。課程與教學季刊,1(1),41-56。
李政賢(譯)(2007)。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 Marshall & G. B. Rossma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1999年)
扶志凌(2004)。教科書內容多元化與意識形態關係的探討-以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二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正牧(1996)。教科書統編制與審定制的爭論。臺灣教育,543,2-7。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pp.183-220)。高雄市:麗文文化。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nselm Srauss & Juliet Corbin)。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耀明(2004)。從再製理論看學校教育的角色。屏東師院學報,21,217-242。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 臺北市:心理。
周淑卿(2003)。今是昨非,亦或昨是今非?教科書一綱多本爭議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13(復刊號),12-21。
周珮儀(2006年10月)。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教科書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編譯館。
林子倫(2008年9月)。審議民主在社區:臺灣地區的經驗。「海峽兩岸參與式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合辦。
林國明、陳東升(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臺灣社會學,6, 61-118。
林國明(2007)。審議民主實踐的多元模式。臺灣民主季刊,4(3),191-195。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著)。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原著出版年:1990)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4)。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A. Maxwell)。臺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6)
洪孟珠(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審定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姜添輝(2005a)。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一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高等教育。
姜添輝(2005b)。課程知識社會學。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pp.165-220)。臺北市:巨流圖書。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麽没告訴我。臺北市: 學富文化。
許誌庭(2008)。課程改革中的權力展佈與知識新生。教育研究學報,42(1),17-32。
國立編譯館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研究小組(1988)。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制度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
陳向明(2002)。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
陳伯璋(1988)。意識形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臺灣公民會議的經驗。臺灣民主季刊,3(1),77-104。
陳建州(2002)。臺灣教育改革運動中的社會網絡與權力關係----以國民中小學教科書開放政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宜蘭縣。
陳敦源、黃東益、李仲彬、蕭乃沂、林子倫(2008)。資訊通訊科技下的審議式民主:線上與實體公民會議比較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46,49-106。
陳珊華(2006)。P. Bourdieu:強調文化再製的批判取向社會學者。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pp.367-394)。臺北市:高等教育。
溫明麗(2006年5月)。從哈伯瑪斯與傅柯對權力的解讀論述科學發展的倫理觀。「臺灣基因意向之調查與研究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
莊明貞(2001)。 當前臺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141-162。
黃東益、施佳良、傅凱若(2007)。地方公共審議說理過程初探:2005年宜蘭社大公民會議個案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4,71-102。
黃宗顯(1988)。哈伯瑪斯(J. Habermas)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對我國國民小學行政溝通的啟示。初等教育學報,1,169-191。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8)。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季刊,6(1),1-12。
黃政傑、張嘉育(2007)。教科書政策分析:焦點、爭議與方向。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pp.1-26)。臺北市:五南。
黃庭康(2005)。葛蘭西:國家權利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利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 (pp.1-32)。嘉義縣:南華教社所。
黃炳煌(1995)。當前課程改革問題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42,4-7。
黃浩榮(2005)。公共新聞學:審議民主的觀點。臺北市:巨流圖書。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黃煜文(2000)。傅柯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臺北市:臺灣大學文學院。
黃毅志(2005)。教育與社會階層化。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pp.131-164)。臺北市:巨流圖書。
黃嘉雄(2000)。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現況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pp.66-82)。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源泉(2006)。J. Habermas:批判理論之集大成者。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pp.339-366)。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錦華(2001)。傳播批判理論,臺北市:黎明文化。
張鍠焜(2006)。M. Foucault:從規訓到自我的技藝。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pp.289-316)。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煌熙(2007)。教科書審查制度的發展與影響-為出版社與消費者築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pp.49-76)。臺北市:五南。
張馨方(2004)。 Michel Foucault《知識考古學》及其在教育論述上的應用─以國中小教科書開放政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詹美華(2003)。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之論述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國楊(2006年10月)。臺灣地區教科書審定制度評述 。「教科書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編譯館。
葉興華(2007)。教科書評鑑與選擇後的重要課題-教師的教科書使用。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pp.77-94)。臺北:五南。
蔡榮貴(2005)。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pp.165-220)。臺北市:巨流圖書。
翟本瑞(2005)。閱讀傅柯與傅柯式閱讀。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利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 (pp.141-182)。嘉義縣:南華教社所。
歐用生(1988)。教科書政策自由化的途徑。中國論壇,312。
歐用生(1995)。落實教科書審定制度。國立編譯館通訊,8(4),11-14。
歐用生(2003)。正視教科書問題。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教科書之旅(pp.11-16)。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2007)。一綱一本教科書政策論述的批判。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pp.27-47)。臺北市:五南。
潘秀娟(2008)。三大報九年一貫教科書一綱多本相關議題之評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pp. 1-20)。嘉義:南華教社所。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8,1-7。
閻立欽(2000)。大陸地區的教科書制度。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pp.4-11)。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趙麗雲(1995)。教科書開放民間編制之相關議題及未來發展。教育研究雙月刊,42,13-17。
謝宗賢(2003)。網際民主與審議民主之實踐:資訊化社會的桃花源村?資訊社會研究,4,87-139。
謝錦雯(2003)。國小教科書政策之研究:以以薩‧柏林兩種自由為主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鄧鈞文(200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教科書市場機制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藍順德(2003)。教科書審定制度運作之問題檢討與改進建議。課程與教學季刊,6(1),13-26。
藍順德(2006a)。我國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的回顧與啟示。「教科書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編譯館。
藍順德(2006b)。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
劉正山(2009)。當前審議式民主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中國行政評論,17(2),109-132。
劉世閔(2007)。從權力結構的角度論述分析臺灣教科書政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pp.95-126)。臺北市:五南。
戴曉霞(2005)。社會結構與教育。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pp.57-96)。臺北市:巨流圖書。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的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23-50。
顧瑜君(2000)。臺灣教科書審查解析-以國民小學道德與健康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pp.158-184)。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蘇峰山(2005)。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利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pp.111-140)。嘉義縣:南華教社所。
蘇進棻(2006)。 九年一貫「一綱多本」教科書政策衍生問題與因應策略。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63-91。
Apple, M. W.(1991). The Culture and Commerce of the Textbook, In Apple, M. W. & Christian-Smith, L. K. (eds.)The Politics of The Textbook (pp.22-40). New York : Routledge.
Apple, M.W. & Christian-Smith, L. K.(1991). The Politics of the Textbook. In Apple, M.W. & Christian-Smith, L. K. (eds.), The Politics of The Textbook (pp.1-21). New York : Routledge.
Brameld (1956). For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harmaz, K. (2000). Grounded theory: Objectivist and constructivist method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509–535).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hen, J. (1997)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In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Deliberative Democracy(pp.167-169). Cambridge, MA: MIT Press.
Cohen, J.(1989).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rtic Legitimacy. In Hamlin, A. and Pettit, P.(eds.), The Good Polity:Norma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e(pp.17-34). Oxford: Basil Blackwell.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utcliffe, J. R. (2000).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grounded theory.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1(6), 1476–1485.
Dryzek, J. S. (2001). Egitimacy and Economy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Theory, 29(5),651-669.
Dryzek, J. (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e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illon, J.T.(1994). The Question of Deliberative. In Dillon, J.T.(eds.), Delib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Society (pp. 3-24). Norwood, N.J. : Ablex Pub. Corp.
Elster, J. (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aron, J.D.(1998). Deliberation as Dicussion. In Elster, J.(eds.), Deliberative Democracy(pp.44-68).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05-117). Thousand Oaks, CA: Sage.
Guba, E. G. & Lincoln, Y. S. (2005).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191-215). Thousand Oaks, CA: Sage.
Gutmann, A., & D. Thompson (1996).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tmann, A., & Thompson, D. (2004).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endall, J. (1999). Axial coding and the grounded theory controversy.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1(6), 743-757.
Lincoln, Y. S.(1995). Emerging criteria for quality in qualit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Inquiry, 1(3), 275-289.
Mulder, M.(1994). Deliberation in Curriculum Conferences. In Dillon, J.T. (eds.), Delib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Society (pp. 157-209). Norwood, N.J. : Ablex Pub. Corp.
Noyé, D.(1994).Guidelines for Conducting Deliberations. In Dillon, J.T. (eds.), Delib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Society (pp. 239-248). Norwood, N.J. : Ablex Pub. Corp.
Polkinghorne, D. E. (2005). Language and Meaning: Data Collec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2(2), 137-145.
Reid, W. A.(1994). A Deliberative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In Dillon, J.T.(eds.), Delib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Society (pp. 25-36). Norwood, N.J. : Ablex Pub. Corp.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 Sage.
Warren, M.(1992). Emocratic Theory and Self-Transform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6(1), 8-23
Weeks, E. C.(2000). Th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Results from Four Large-Scale Trial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4), 360-372.
Welber, T. (1995) . Right’Discourse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An Evaluative Yardstick. In Renn, O., Welber, T., and Wiedemann, P. (eds.) , Fairness and Competence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Technology,Risk and Society(pp.35-86).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Young, I. M.( 2000).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