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珮瑜 Lai, Pei-Yu |
---|---|
論文名稱: |
社群時代的內容創作者與社群編輯:影評粉絲專頁的經營與溝通 Content Creators and Social Media Managers in the Social Media Era :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Film Review Facebook Fan Pages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Tsai, Eva |
口試委員: |
魏玓
Wei, Ti 劉昌德 Liu, Chang-De 蔡如音 Tsai, Eva |
口試日期: | 2023/11/0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內容創作者 、社群編輯 、粉絲專頁 、影評粉絲專頁 、社群媒體 |
英文關鍵詞: | content creators, social media managers, fan pages, film review fan pages, social media |
研究方法: | 民族誌法 、 深度訪談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07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3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群媒體蓬勃發展下,Facebook成為影評人或創作者拓展影評論述之新場域。本研究聚焦於自行產製與評論電影文本之內容的影評粉絲專頁(以下簡稱影評粉專),試圖瞭解影評大眾化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價值。因此,本研究以內容創作者的產製者視角切入,分析影評粉專的產製邏輯,以及與大眾溝通的互動機制之使用,揭示影評粉專所體現的文化意義。
本研究以「媒體文本的創作」將影評粉專分為UGC邏輯的影評粉專(以下簡稱UGC粉專)、PGC邏輯的影評粉專(以下簡稱PGC粉專)、導流類三類,並採用網路民族誌與深度訪談法兩種途徑進行研究,藉影評粉專的觀察,以及創作者與社群編輯的對話,瞭解影評粉專的產製邏輯。
研究發現,基於興趣隨筆紀錄的UGC粉專,內容產製以創作者興致為主;PGC粉專因商業需求,具標準化生產之趨勢,並透過知名度的累積試圖建立專業影評人形象;導流類則透過粉專導引使用者至媒體網站,採媒體組織的專業化分工,聘用社群編輯管理粉專。此外,平台互動機制也被作為商業化與經營手段之一,除粉專有意識營造仿好友氛圍,更透過社團的成立與參與,試圖將社員拉攏為粉專的忠實擁護者,或作為宣傳用途。
有別於其他文化類型粉專,影評粉專更能與產業端相互連結,並與使用者三者形成循環的正向關係,同時又促進電影消費文化。本研究企圖探討影評粉專發展趨勢,檢視其象徵的文化意義,並助於未來影評粉專創作者/社群編輯的經營。
With the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of social media, Facebook has become a new platform for film critics or creators to write film reviews. This study focuses on film review fan pages, which create and discuss film texts from a personal perspective. The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ing film reviews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embodied by film review fan pages.
This study categorizes film review fan pages into three types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media texts": UGC-oriented film review fan pages , PGC-oriented film review fan pages, and traffic diversion fan pages. It adopts the methods of cyber-ethnograph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conduct research. By observing film review fan pages and conducting conversations with creators and social media managers, the production logic of film review fan pages will be examined.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UGC fan pages, which are based on personal interest records, focus on the creative expression of the creators. On the other hand, PGC fan pages tend to have a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approach due to commercial demands. They aim to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film critic image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popularity. The traffic diversion fan pages directs users to a specific media website and adopts specialized division of labor within media organizations, employing social media managers to manage the fan pages. Furthermor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with users is also seen as a commerci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In addition to creating a friendly atmosphere to engage with users, this research also identifi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Facebook groups as a means for film review fan pages to attract loyal users or promote their own fan pages to increase visibility.
Different from other cultural fan pages, film review fan pages have the capability to establish a mutually beneficial connection with the industry side, forming a cyclic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industry, the fan page, and the users. Meanwhile, film review fan pages also serve to promote film consumption culture.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film review fan pages, examine their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provide insights for future creators/social media managers in managing film review fan pages.
Andrew, K.(2008)。你在看誰的部落格?:一群打亂長尾、扼殺文化的業餘者( 尤傳莉譯;初版)。早安財經。(原著出版於2008)
bestguy(2010年10月8日)。〈facebook推出「Group」社團新功能,對既有social生態影響有待觀察〉。TNL Mediagene。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9月23日。 https://tinyurl.com/2c98ffyu。
BloggerAds(2010)。臉書分享傳播力蓄勢待發。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月5日。https://bit.ly/3EVpeXK。
Bywater, T. & Sobchack, T. ( 1997 )。《電影批評面面觀》(李顯立;初版)。台北市:遠流。(原著出於1989)
Facebook(2016年6月21日)。〈設定具有影響力的衡量指標〉。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3月17日。https://tinyurl.com/yqrolr4q。
Facebook(2023a)。〈建立Facebook粉絲專頁〉。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3月17日。https://bit.ly/40gq1gY。
Facebook(2023b)。〈關於 Facebook社團〉。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8月24日。https://tinyurl.com/2dmthmw3。
Facebook(2023c)。〈申請 Facebook 的驗證標章〉。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3月17日。https://bit.ly/3yHxDgW。
Facebook(2023d)。〈關於 Facebook 粉絲專頁〉。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7月12日。https://tinyurl.com/v4zfldo。
Facebook(2023e)。〈以Facebook粉絲專頁身份建立或加入社團〉。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9月12日。https://tinyurl.com/ywqomon4。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佑瑄(2018)。《Facebook 粉絲專頁社群編輯的生產與勞動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娟譯(2016)。《Facebook社群經營致富術》。臺北市:臺灣東販。(原書 坂本翔 [2016]. 《Facebookを最強の営業ツールに変える本》。日本東京:技術評論社)
台灣新生報(2022)。〈關於台灣新生報〉。台灣新生報。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0月21日。https://tinyurl.com/rjef58u。
李焯桃(1985)。〈從金馬獎看臺灣新電影的前途〉。 載於焦雄屏(主編),《台灣新電影》 (頁101-107)。時報。
卓良賢、權自強、蔡明哲(2011)。《讚!Facebook社群行銷術》。台北市:城邦文化。
周世惠(2011)。《Facebook 行銷實戰:台灣臉書效應》。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芷圓(2023年3月27日)。〈台灣網紅2年發750萬則業配文!短影音如何變現?2023網紅行銷趨勢一次看〉。數位時代。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9月27日。https://tinyurl.com/2ykgzucp。
林昱(2013)。《台灣影評活動的文化政治與經濟:從「新電影」到「後-新電影」》。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婉菁(2009)。《反思 Web2.0 併購現象與商品化問題-以『Google 併購 YouTube』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儀芳(2007)。《影評人之默會知識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舜智、林彥慧(2006)。〈媒介消費中商品意象消費的初探性研究〉。《廣播與電視期刊》,27:57-80。
洪淑芬(2005)。〈部落格(blog)之特質與發展現況——應用於圖書館服務之探討〉。《國家圖書館館刊》,94(2):27-71。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唐士哲(2004)。〈民族誌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與挑戰〉。《資訊社會研究》,6:59-90。
徐鈺婷(2010年5月2日)。〈你在看誰的部落格?〉。《喀報》。77。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0月26日。https://bit.ly/3TRRDpq。
旅人小萌(2023年3月4日)。〈【自媒體經營】在FB社團進行文章導流的數據分析:學習如何駕馭文章流量〉。方格子。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5月30日。https://tinyurl.com/yspwlgo9。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2)。2022台灣網路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6月2日。https://reurl.cc/Rzb4x9。
鬼才阿水獨家專欄(2022年2月5日)。〈2022年臉書社群經營演算法重大改變,兩項常見錯誤別再犯!〉。POTATO MEDIA。線上檢索日期:2023 年 5 月 4 日。https://bit.ly/3LuO0Dn。
鬼才阿水獨家專欄(2023年4月19日)。〈2023年Q2臉書演算法最新上線,老粉專有望重獲新生!〉。POTATO MEDIA。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8月24日。https://tinyurl.com/2bk5mn9w。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 。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世倫(2015年5月6日)。〈遲到的新潮、未竟的運動——「台灣新電影」的現代想像〉。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放映週報。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月3日。https://bit.ly/3pM97HC。
陳世智、吳智鴻、吳彥濬、陳靚(2014)。〈探討影響Facebook粉絲專頁持續使用意圖之因素:社會資本觀點〉。《中山管理評論》,22(2):205-238。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市:南宏。
陳志萍(2008)。〈精進網路研究方法-網路民族誌〉。《圖書資訊學研究》,2(2):1-15。
陳怡如(2013年9月10日)。〈數位時代/擁抱視覺經濟 大拆解超人氣圖像商機〉。ETtoday財經雲。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月5日。https://bit.ly/3FY65WA。
陳冠霖(2013)。《品牌忠誠度形成因素之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或口碑行銷策略?》。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思傑(傑哥)(2017年12月15日)。〈打造能滾雪球的Facebook社團!〉。數位時代。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8月24日。https://tinyurl.com/29x5jgeb。
陳景峰(2011)。〈日治台灣配銷型態下的電影市場〉。《台灣學誌》,4:45-63。
陳琬樺(2023年7月10日)。〈「我為何會看到這篇文?」Meta重磅公開演算法,FB、IG是如何控制你〉。數位時代。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8月24日。https://tinyurl.com/2camxaem。
陳瑀謙(2018)。《Facebook粉絲專頁互動型態對人類品牌行銷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子鈞(2016年8月24日)。〈【台灣網路小編有多累?】隨時on call、客服、辦活動,我不累不累不累‧‧‧(死)〉(責任編輯:曾華銳)。TechOrange 科技報橘。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9月27日。https://tinyurl.com/27hh9gbd。
傅欣奕(2013)。《日治時期電影與社會教育》。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守得(編譯)(1989)。《教育人種誌研究方法論》。台北市:五南。
焦雄屏(1990)。《台灣新電影》。臺北市:時報文化。
黃仁(2004)。《臺灣影評六十年:臺灣影評史話》。臺北市:亞太圖書。
黃仁、王唯(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臺北市:中華影評人協會。
黃沛瑜(2015)。《論台灣電影部落客之勞動與盈利模式》。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佩茹(2014)。《戰後初期台灣報紙副刊電影評論——以《台北晚報》為分析場域》。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建業(2005)。《跨世紀臺灣電影實錄 1898-2000》。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黃哲斌(2023年5月17日)。〈社群小編的日常:像小七店員各種忙碌,還要回答「流量為何掉了?」〉。天下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9月27日。https://tinyurl.com/278ceq9e。
新媒體世代(2015年4月29日)。〈臉書更改運算機制?掌握 5 個核心法則加上 15 個 Dos and Don’ts〉。數位時代。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3月20日。https://bit.ly/3Tss7Iq。
楊秀菁(2016)。〈戰後初期《臺灣新生報》的發展與挑戰 (1945 ~ 1972)〉。《傳播研究與實踐》,6(2):55-85。
楊浩偉(2017)。《戰後初期臺灣電影評論研究--以《臺灣新生報》為分析場域(1946-1950)》。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家瑜、黃馨儀、謝旻憲(2014)。〈成功臉書貼文的關鍵因素-以經營營利粉絲專頁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570 - 604。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臺北市:玉山社。
董彥欣(2010)。《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及其對品牌形象、購買意願之影響:以KKBOX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宏志(1984)。〈臺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三個評論〉。載於焦雄屏(主編),《台灣新電影》 (頁25-39)。時報。
齊隆壬(1987)。〈台灣電影批評的傾向─「觀眾電影」影評與「作者電影」影評〉。 載於焦雄屏(主編),《台灣新電影》(頁40-46)。時報。
劉昌德(2020)。〈小編新聞學: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如何轉化新聞專業〉。《新聞學研究》,142:1-58。
劉振興(2014年1月20日)。〈淺析UGC、PGC和OGC〉。人民網。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4月11日。https://bit.ly/3KsGUPc。
劉瑞華、金鎮(2007)。〈網路資訊傳播與和諧社會構建〉。《圖書與資訊學刊》,60:90-96。
潘慕平(2011)。《Facebook非賺不可 臉書行銷設計攻略》。台北市:碁峯資訊。
蔡旻峻(2011)。《台灣電影觀眾的觀賞動機與消費行為研究》。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政宏、 邱惠芳、陳佳玲(2020)。〈熱門網紅影片內容製作模式之探索性研究〉。《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12:77-88。
蕭仁志譯(2011)。《讚的力量 Facebook這樣玩就對了!》。新北市:大牌。(原書 熊坂仁美 [2010]。《Facebookをビジネスに使う本》。日本東京:ダイヤモンド社。)
蕭維傑、王維菁(2018)。〈動態消息演算法、能見度、與新聞經營:以Facebook平台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4:63-104。
龍貓大王通信(2022年7月30日)。你也愛看「X分鐘看完《OOO》」影片嗎?日本「快電影」風潮,暴露了社會有多疲累。TNL mediagene。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9月12日。https://bit.ly/3QzBtPM。
鍾明君(2021)。《台灣YouTuber的模式化網紅創作與勞動》。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立新、韓惠迪(2015)。〈從馬航MH370事件看新聞專業的稀缺性〉。中國報業,10:9-11。
織田紀香(2013年6月27日)。〈網站流量到底要怎麼來?(一)〉。數位時代。線上檢索日期:2023年5月30日。https://tinyurl.com/yrdzxvke。
藍立晴(2022年2月7日)。〈臉書演算法一改再改、用戶爆氣大出走!Meta 會因此玩壞自己嗎?〉。科技報橘。線上檢索日期:2023 年 5 月 4 日。https://bit.ly/44qgG9l。
魏然(2015)。〈新媒體研究的困境與未來發展方向〉。《傳播與社會學刊》,31:221-240。
羅雁紅、林谷峻、季恩揚(2016)。〈探討電影行銷的媒體策略對國產電影票房的影響〉。《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14:18-37。
Belli, L., Zingales, N., & Curzi, Y. (2021). Glossary of platform law and policy terms. https://bit.ly/3UVgBor
Bowman, S., & Willis, C. (2003). We media. 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66, 13-20.
Bucher, T. (2012). Want to be on the top? Algorithmic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invisibility on Facebook. New Media & Society, 14(7), 1164-1180.
Cai, Z. (201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gc and Ugc modes in video websites based on mirror theory—Taking “Iqiyi” and “Tencent Video” as an example. Frontiers in Art Research, 1(6) ,10-15.
Caldwell, J. T. (2008). Production culture: Industrial reflexivity and critical practice in film and televis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Carah, N., & Angus, D. (2018). Algorithmic brand culture: participatory labour, machine learning and branding on social media. Media, Culture & Society, 40(2) , 178-194 . https://doi.org/10.1177/0163443718754648
Chen, H. T. (2008 , May 22). Understanding Content Consumers and Content Creators in the Web 2.0 Era: A Case Study of YouTube Users [ Conference paper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Montreal ,11. 1-34.
Crovi, D. (2002).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ociety. Between optimism and despair. Mexico, D. F. Mex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45(185), 13-33.
Facebook (2019, March 31)。Why Am I Seeing This? We Have an Answer for You。線上檢索日期:2023 年 3 月 20 日。https://bit.ly/401cR7R。
Fisher, E. (2015). ‘You Media’ : audiencing as marketing in social media . Media, Culture & Society , 37(1) , 50-67. https://doi.org/10.1177/0163443714549088
Gilardi , F., & Lam , C. (2022). New perspective on UGC, PGC, and OGC: motivating factors of Chinese co-creators’ engagement with international television series. Creative Industries Journal , 1-16.
Hesmondhalgh, D. (2013).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3rd Ed.).
Holzner, S. (2008). Facebook marketing: leverage social media to grow your business. Pearson Education.
Jahn, B. ,Kunz, W. (2012) .How to transform consumers into fans of your brand.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3(3) ,344-361.
Kent, M. L., & Taylor, M. (1998) . Building dialogic relationships through the World Wide Web.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 24(3) , 321-334.
Kim, J. (2012).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YouTube: From user-generated content to 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4(1), 53-67.
Kozinets, R. V. (2001) . Utopian enterprise : Articulating the meanings of star trek’s culture of consumption .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 28 , 67-88.
O'reilly, T. (2007).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Communications & strategies, 1, 1-17.
Ryan, B. (1992).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 (Vol. 35). Walter de Gruyter.
Schweiger, W. , & Quiring, O. (2005). User-generated content on mass media web sites : Just a kind of interactivity or something completely different . In Proceedings of the ICA.
Storey, J. (1999) .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Bloomsbury USA Academic.
Taylor, B. C., & Trujillo, N.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new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161-194.
Van Dijck, J. (2009). Users like you? Theorizing agency in user-generated content.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1(1), 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