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菁霜
Kao Ching-Shaung
論文名稱: 浦羅科菲夫電影音樂作品研究[基傑中尉],[亞力山大 聶夫斯基],[恐怖的伊凡]
A Study of Film Music of Prokofiev:Lieutenant Kije, Alexander Nevsky, Ivan the Terrible
指導教授: 黃均人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浦羅科菲夫電影音樂電影配樂基傑中尉亞力山大 聶夫斯基恐怖的伊凡蕭斯塔可維奇艾森斯坦
英文關鍵詞: Prokofiev, Film music, Soviet Film Music, Alexander Nevsky, Ivan the Terrible, Lieutenant Kije, Shostakovich, Eisenstei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針對二十世紀俄國代表作曲家浦羅柯菲夫( Sergey Prokofiev,1891-1953 )重要電影音樂作品----「基傑中尉」(Lieutenant Kijè)、「亞力山大•聶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及「恐佈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一、二集,深入研究其創作背景、創作動機、樂曲分析、聲軌音樂與電影畫面情節的融合,以及浦羅柯菲夫與電影導演艾森斯坦之間無懈可擊的合作默契,加上二十世紀另一位俄國代表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Dmitry Shostakovich,1906-1975 )的電影音樂作品創作動機探討,並與浦羅柯菲夫作比較。根據研究所得結論及現今此三個作品的CD發行狀況,探究浦羅柯菲夫電影音樂作品的重要性及其藝術價值,進而藉此提昇國內學術音樂界對於電影音樂的重視。
    論文研究結果顯示,浦羅柯菲夫第一部電影音樂作品「基傑中尉」,是作曲家創作風格轉變的一個分界點,而其輕快通俗的音樂風格是作為古典音樂入門的最佳曲目,另外,與艾森斯坦合作的「亞力山大•聶夫斯基」與「恐佈的伊凡」,實屬二十世紀前半電影音樂中的典範,對於後世電影音樂的創作影響極大。浦羅柯菲夫成功地提昇電影音樂形式成為高度職業水準的音樂作品,使得電影音樂與學術音樂領域達到同等的水平。

    A study of the important film music including “Lieutenant Kijé,” “Alexander Nevsky,” “Ivan the Terrible” I and II composed by the twentieth-century Russian representative composer Sergey Prokofiev (1891-1953) through a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creation, the intention of creation, analysis of musical composition, the integration of soundtrack music and the motion scenes together with the perfect tacit understanding between Prokofiev and the movie director Eisenstein. And in order to campare with the intention of Prokofiev, there is also a vestigation of the intention of creation of film music composed by the another twentieth-century Russian representative composer Dmitry Shostakovich(1906-1975).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and art value of film music of Prokofiev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nd the selling condition of the said three CDs to make the field of the domestic Classical music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lm musi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eutenant Kijé,” the first film music work of Prokofiev, as well as the turning point of changing composition style of the composer, is the best track to learn the classical music with its sprightly and popular style. In addition to that, “Alexander Nevsky” and “Ivan the Terrible” working with Eisenstein, the model film music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work,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osition of film music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Prokofiev hit a big success to promote the film music to be the music of high professional standard to reach the same level as the Classical music.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7 第一章 浦羅柯菲夫的第一部電影音樂作品-「基傑中尉」 11 第一節 第一部電影音樂作品創作背景探討 11 一. 西方生活 11 二. 歸國演出,獲得熱烈迴響 12 三. 興起長期居留蘇聯的念頭 12 四. 回歸祖國尋求新發展,「基傑中尉」是回歸祖國後第一個作品 13 第二節 第一部電影音樂作品創作動機及風格探討 14 一. 欲成為蘇聯國家級作曲家應負的責任 14 二. 深受劇本的幽默諷刺風格吸引 14 三. 音樂是「基傑中尉」的重要元素 15 四. 一個不具歐洲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 15 五. 一九三四年親自將「基傑中尉」配樂整理成管弦組曲及兩首獨唱曲 17 第三節 「基傑中尉」的故事情節與電影音樂 18 一. 故事情節大要 18 二. 「基傑中尉」組曲樂曲分析 18 三. 充滿戲劇性的歡愉音樂 23 第二章 浦羅柯菲夫與艾森斯坦合作的二部電影音樂「亞力山大•聶夫斯基」及「恐佈的伊凡」一、二集 25 第一節 艾森斯坦最後二部有聲電影的拍攝背景及動機之探討 25 一. 艾森斯坦簡介及拍攝「亞力山大•聶夫斯基」動機探討 25 二.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拍攝背景探討 28 三. 艾森斯坦拍攝「恐怖的伊凡」的背景與動機 30 第二節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電影音樂創作背景及動機探討 34 一.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之前一些無法及時發表的作品 34 二. 參觀好萊塢電影製片場 36 三. 與導演艾森斯坦第一次的合作 37 第三節 浦羅柯菲夫與艾森斯坦在「亞力山大•聶夫斯基」電影製作過程的合作狀況研究 40 一. 最佳合作伙伴 40 二. 兩人合作製作電影的方式 44 三. 共同發明音響視覺譜 (Audiovisual score) 47 第四節 浦羅柯菲夫與艾森斯坦繼「亞力山大•聶夫斯基」之後的合作 53 一. 兩次錯過的合作機會 53 二. 電影「恐佈的伊凡」第一集 55 三. 歌劇「戰爭與和平」 57 四. 「恐佈的伊凡」第二集 58 五. 浦羅柯菲夫與艾森斯坦最後的合作 60 第五節 「恐佈的伊凡」電影音樂創作背景及動機探討 62 一. 繼「亞力山大•聶夫斯基」之後,沒有馬上繼續創作電影音樂的因素 62 二. 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二年間的四首電影音樂作品 64 三. 艾森斯坦積極邀請參與製作「恐佈的伊凡」 66 第三章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及「恐佈的伊凡」一、二集電影音樂分析 69 第一節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音樂與影像的結合 69 一. 劇情大要 69 二. 兩大主體音樂 70 三. 浦羅柯菲夫的錄音實驗 71 四.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的樂曲風格 73 五. 音樂與影像的結合 73 六. 電影音樂(Film music)和 清唱劇(Cantata) 87 第二節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電影及音樂在蘇聯和國際上的地位探討 90 一. 這部電影及音樂在蘇聯和國際上的地位之討論 90 二. 此電影音樂在浦羅柯菲夫所有作品中的地位之探討 94 第三節 「恐佈的伊凡」一、二集音樂與影像的結合 97 一. 電影及音樂特質 97 二. 音樂與影像的結合 97 第四節 「恐佈的伊凡」在浦羅柯菲夫所有作品中所佔的地位探討 130 一. 遠赴阿摩阿圖製作電影音樂 130 二. 同時進行其他音樂創作 130 三. 對「恐佈的伊凡」投入的熱情 130 四. 戰爭期間文化發展較自由,擁有較寬廣的創作空間 131 五. 沒有編排成音樂會曲目 132 六. 將「恐佈的伊凡」的音樂素材使用於「戰爭與和平」 133 七. 作品編號115 133 第四章 以蕭斯塔可維奇電影音樂作品之創作動機探討浦羅柯菲夫電影音樂作品之重要性 134 第一節 蕭斯塔可維奇的電影音樂作品 134 一. 蕭斯塔可維奇與電影音樂最初的接觸 135 二. 蕭斯塔可維奇各個電影音樂作品的階段動機探討 135 第二節 兩人的電影音樂創作背景及動機比較探討 147 一. 第一次譜寫電影音樂的動機比較 147 二. 兩人相同的電影音樂創作動機 148 三. 兩人相異的電影音樂創作動機及狀況 149 結論 153 第一節 基傑中尉 155 一. 十四年歐美發展階段後,回歸祖國首度發表作品是「基傑中尉」 155 二. 「基傑中尉」的創作動機並非基於對於電影藝術的熱愛 155 三. 唱片製作業者視為古典音樂入門的合適作品 155 四. 「基傑中尉」管弦組曲的音樂風格 156 第二節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 157 一.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之創作動機總結 157 二. 與導演艾森斯坦之間的互動關係 157 三.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電影音樂之藝術價值 157 四.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之音樂風格 158 第三節 恐佈的伊凡 159 一. 「恐佈的伊凡」電影音樂創作動機總結 159 二. 浦羅柯菲夫與艾森斯坦最後的合作 159 三. 「恐佈的伊凡」電影音樂的藝術價值 160 四. 「恐佈的伊凡」的音樂風格 160 第四節 浦羅柯菲夫與蕭斯塔可維奇電影音樂作品比較結論 161 第五節 從現今有聲資料出版狀況分析浦羅柯菲夫電影音樂作品在音樂領域的重要性 163 附錄一 「亞力山大•聶夫斯基」電影情節與音樂對照表……………………...168 附錄二 「恐佈的伊凡」電影情節與音樂對照表………………………………...169 附錄三 浦羅柯菲夫與蕭斯塔可維奇電影音樂CD出版資訊表………………...171 附錄四 浦羅柯菲夫與蕭斯塔可維奇電影音樂生涯簡表………………………...183 參考書目 190

    Mast, Gerald(陳衛平譯)。 <世界電影史>。 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出版部,
    1985。
    Michael, D.M and W. Curran(蔡百銓譯)。 <俄羅斯、蘇聯與其後的歷史>。 台北:
    國立編譯館,1995。
    Roseberry, Eric(楊敦蕙譯)。 <偉大作曲家群像:蕭士塔高維契>。 台北:智庫
    文化,1996。
    Schonberg, H.C.(陳琳琳譯)。 <音樂瘋系列5:現代樂派>。 台北:萬象圖書,1994。
    Swallow, Norman(張新方、周晏子譯)。 <蒙太奇之父:艾森斯坦>。 台北:北辰
    1887。
    Thompson, Kristin and David Bordwell(廖金鳳譯)。 <電影百年發展史>。 台北:
    麥格羅希爾,1998。
    期刊
    洪德青。 “發響與發想—關於電影音樂史。” 電影欣賞 98期 (民88年):33-38。
    徐淑鈴。 “生活冷肅、創作光燦---史擷詠的創作思維。” 表演藝術 45期 (民85年):38-40。
    葉月瑜著,梁偉怡譯。 “自己的生命---王家衛電影中的音樂話語。” 電影欣賞 99
    期 (民88年):40-50。
    楊德宜。 “打開電影音樂史。” 唱片音響購買指南 56期 (民86年):52-55。
    聞天祥。 “用音樂抗拒對白—從電影巨人卓別林談配樂。” 音樂時代 27期 (民86年):118-120。
    論文
    洪德青。 “對西方電影音樂的再思考。” 國立成功大學論文,1997。
    徐千惠。 “浦羅柯菲夫「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op.94a」之研究。” 私立東海大學碩
    士論文,1999。
    張瓊云。 “電影音樂的符號性:以侯孝賢的電影為例。” 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2001。
    蘇家玉。 “共黨意識下之蘇聯電影發展。”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1。
    西文部份:
    專書
    Adorno, Theodor and Hanns Eisler. Composing for the Films. London& Atlantic
    Highlands:The Athlone Press, 1994.
    Aumount, Jacques. Montage Eisenstein. London: BFI Pub., 1987.
    Brown, Royal S. Overtones and Undertones:Reading Film Mus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Bakst, James. A History of Russian-Soviet Music.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77.
    Bordwell, David. The Cinema of Eisenstei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Christie, Ian and Richard Taylor. Eisenstein Rediscovere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Darby,William and Jack D. Bois. American Film Music. Jefferson, N.C.: McFarland,
    1990.
    Egorova,Tatiana K. Soviet Film Music: An Historical Survey.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 1997.
    Eisenstein, Sergi. Notes of a film director. New York: Dover, 1970.
    ________. The film sens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5.
    ________. Film form: essays in film theory. San Diego, Calif.: Harcourt, 1977.
    ________. Ivan the Terrible: a fil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70.
    ________. Ivan the Terrible: [screenply]. London: faber, 1989.
    Fanning, David. Shostakovich stud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Goulding, Daniel J. Post new wave cinema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Goodwin, James. Eisentein, Cinema, and Histor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3.
    Horton, Andrew. Inside Soviet Film Satire: Laughter with a Las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Haqen, Earle. Scoring for Films. New York: E.D.J.Music, 1971.
    ________. Scoring for films: a complete text. New York: Criterion Music Corp,.
    Hopkins, Antony. The Dent Concertgoer’s Companiohn. London: J.M.Dent, 1993.
    Hulme, Derek C. Dmitri Shostakovidch: a catalogue, bibliography, and disc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rael V. Nestyev. Prokofiev:his life and times. 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Kenez, Peter. Cinema and Soviet society,1917-195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Karlin, Fred. Listening To Movies. New York:Schirmer Books, 1994.
    Khatchadourian, Haig. Music, film, and art. 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1985.
    Leyda, Jay. Kino: A History of the Russian and Soviet Fil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Leyda, Jay and Zina Voynow. Eisenstein at work. London: Methuen, 1985.
    Lary, N. M. Dostoevsky and Soviet Film: Visions of Demonic Reali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Lustig, Milton. Music Editing for Motion Pictures. New York: Hastings, 1971.
    Martynov, Ivan. Dmitri Shostakovich: the man and his work.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77.
    McCarty, Clifford. Film music 1. New York: Garland Pub., 1989.
    MacDonald, Malcolm. Dmitri Shostakovich: a complete catalogue. 1977.
    Minturn, Neil. The Music of Sergei Prokofiev.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Nestyev, Israel V. Prokofiev. 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rendergast, Roy M . Film Music: A neglected art. New York: Norton, 1992.
    Robinson, Harlow. Correspondence.English.Selection.Selected Letters of Sergei
    Prokofiev.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8.
    Smith, Ralph A., Simpson, Alan. Aesthetics and Arts Education.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1.
    Samuel, Claude. Prokofiev. New York: Grossman Publishers, 1971.
    Savkina, Natalia. Prokofiev: his life and times. Neptune City, N.J.: Paganiniana
    Publication,1984.
    Taylor, Richard and Ian Christie. The Film factory : Russian and Soviet cinema in
    documents 1896-1939. Lodon:Routledgeand Kegan Paul,1988.
    Taylor, Richard and Derek Spring. Stalinism And Soviet Cinema.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Taylor, Richard and Ian Christie. Inside The Film Factory:new approaches to Russian
    and Soviet cinema. Nw York: Routledge, 1991.
    Taylor, Richard. Eisenstein Selected Words,Volume 3, Writings 1934-47.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Thompson, Kristin. Eisenstein’s Ivan the Terrible:A Neoformalist Analysi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Thomas, Tony. Music for the movies. Los Angeles: Silman-James Press, 1997.
    Volkov, Solomon. Testimony: the memoirs of Dmitri Shostakovich. New York:Harper&
    Row, 1979.
    Youngblood, D. J. Movies for the Masses:Popular cinema and Soviet society in the
    1920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Wilson, Elizabeth. Shostakovich : a life remembere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期刊
    Carreto, Héctor. ”Prokofiev y Eisenstein (Prokofiev and Eisenstien).” Pauta:Cuadernos
    de teoria y crztica musical XI/41 (1992): 36-38.
    Dvornicenko, Oksana. “Fil’my, podobnye simfonijam(Films are like symphonies).”
    Muzykal’naja zizn’ (1995): 7-8, 37-38.
    Kulezic, Danijela. “Muzika cetwte dimenzije:Uloga Prokofjevljeve muzike u
    Eizenstejnovim filmovina(Music of the fourth dimension:The role of Prokofiev’s
    music in Eisenstein’s films).” MT:Muzicki talas II/2-3 (1995): 84-103.
    Palmer, Christopher. “Prokofiev,Eisenstein and Ivan.” Musical times
    CXXXII/1778 (April 1991): 179-181.
    Stegemann, Michael. Klang-Geste-Raum:Prokofjews Filmmusik zu Sergej Eisensteins
    Alexander Newski(Sound-gesture-space:Prokofiev’s film music for Sergej
    Eisenstein’s Alexander N’evskij).” Regensburg: Bosse (1992): 349-361.
    論文
    Cunningham, Thomas Thurston. “Terrible visions: The sublime image of Ivan the
    Terrible in Russian oper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Princeton, 1999.
    Press, Stephen D. “Prokofiev’s ballets for Diaghilev.” Ph.D. dis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1998.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