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百興
Pai-Hsing Wu
論文名稱: 八年級原住民學生在設計導向活動的科學學習:以族群認同、對科學的態度、力學概念與過程技能四面向進行探討
Aboriginal Students’ Learning in a Design-based Science Classroom:
指導教授: 吳心楷
Wu, Hsin-Ka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學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7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科學教育族群認同科學態度過程技能力學概念設計導向科學
英文關鍵詞: Aboriginal Science Education, Ethnic Identity,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Process Skills, Mechanics, Design-based Science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8下載:7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依據設計導向科學(Design-based Science Learning;DBSL)的學習原理,編製六小時籐編製作活動;探討在設計活動後,學生在情意面向的族群認同與對科學的態度之進步情形、認知面向的力學概念之理解情形與技能面向的科學過程技能之使用情形。研究對象為新竹縣某原住民地區八年級學生,施測人數為28名原住民籍學生,其中男生13人;女生15人。在活動進行的六週期間,收集晤談、量表問卷、學期成績、課程引導單等量化與質性資料。其中以「族群認同與對科學的態度」的問卷量表,探討研究對象在設計活動之後族群認同與對科學的態度上的改變情形;以量化的概念試題輔以質性的晤談資料分析,探討研究對象在設計活動之後對「合力」、「力平衡」、「張力」、「摩擦力」等力學概念的理解情形。並以質性的晤談資料分析,瞭解研究對象在設計活動之後在「測量」、「控制變因」、「下操作型定義」等科學過程技能的改變情形。
    資料分析結果顯示,以原住民傳統藤編製作為教學主題的設計活動,在族群認同部份讓學生增加對自身身份的認同與投入部落活動的意願,並顯著地提升滴族群認同學生對族群的認同感;在對科學的態度部份也增進學生對科學原理與學校的自然課程的態度,亦能顯著地提升低科學態度學生對科學相關事物的態度。在概念理解部份,以摩擦力與合力兩個概念的理解程度提升的較為明顯,而學生在對張力與力平衡的理解中可知,此兩個概念的學習成長趨勢較小,此結論在量化的概念試題與質性的晤談結果的表現上是一致的。而科學過程技能部份,則從前、後晤談中受訪學生的訪談對話中,發現在設計活動之後在「測量」、「控制變因」與「下操作型定義」三項能力的表現上都有進步的情形,更能主動使用測量的方法來增加實驗觀測的可行性與結果的準確性,以獲得量化數據來進行實驗結果的比較。

    Research in aboriginal science education has suggested that science instruction should build a bridge between school science and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an instructional unit that integrated aboriginal rattan braiding into design-based science learning could promote aboriginal students to learn in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psychomotor aspects. This study employed a pre- and post-test design and involved one intact class of 28 eighth grade Tayal students.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including pre- and post-tests, two sets of questionnaire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llecte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e- and post-tests and questionnaires was conducted through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and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changes of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ethnic identity,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tructional unit.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nterviews was used to assess students’ process skills.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students’ ethnic identity and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were more positive after the unit, and that the improvement was more significant to students with low-identity and low-attitude.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students developed richer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friction and combined force. According to students’ interview responses, their process skills in measuring, controlling variables, and providing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were also promoted. To conclude, this study may be of important to aboriginal science education by providing an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learning scienc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範圍 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原住民的科學 9 一、原住民科學(Indigenous science) 10 二、原住民教育 13 第二節 族群認同 16 一、族群認同的意義 16 二、族群認同的要素 18 第三節 對科學的態度 20 一、科學態度(Scientific attitude) 21 二、對科學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science) 22 三、對科學的態度要素 23 第四節 科學過程技能 24 一、科學過程技能的分類 25 二、科學過程技能的意義 26 第五節 力學概念 29 一、迷思概念之相關研究 29 二、力學概念之相關研究 31 三、力學概念與本研究的關連 35 第六節 設計導向的教學活動 37 一、設計導向科學活動基本概念 38 二、設計導向的相關文獻 39 三、設計導向的教學活動與科學過程技能的關聯 41 四、小結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43 一、研究設計 43 二、研究流程 44 第二節 研究者的立場與角色 45 第三節 研究情境與對象 46 一、部落 46 二、學校 47 三、授課教師 47 四、學生 47 第四節 課程活動 48 一、設計理念 48 二、活動流程 48 三、科學概念 50 四、過程技能 51 五、活動內容 51 第五節 資料收集 55 一、量表工具 55 二、力學概念試題 59 三、質性資料 60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1 一、量化資料分析 62 二、質性資料分析 6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73 第一節 族群認同的改變情形 73 ㄧ、族群認同量表前後測資料之探討 73 二、量表中各面向的比較 79 三、總結 81 第二節 對科學的態度之改變情形 82 ㄧ、科學態度量表前後測資料之探討 82 二、量表中各面向的比較 89 三、總結 91 第三節 科學概念的理解情形 91 ㄧ、概念試題前後測資料之探討 92 二、科學概念前後晤談資料之分析 102 三、總結 112 第四節 過程技能的改變情形 112 ㄧ、「測量」能力前後晤談資料之分析 112 二、「控制變因」能力前後晤談之分析 116 三、「下操作型定義」能力前後晤談之分析 132 四、總結 1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3 第一節 結論 143 一、設計活動與族群認同的關連 143 二、設計活動與對科學的態度之關連 143 三、設計活動與力學概念理解的關連 144 四、設計活動與科學過程技能的關連 144 第二節 討論 145 ㄧ、族群認同的成長現象 145 二、概念理解的成長現象 146 三、科學過程技能的成長現象 147 四、設計導向的教學活動 147 第三節 建議 149 一、原住民科學教學之建議 149 二、研究方法上之建議 150 三、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150 參考文獻 153 附錄 163 附錄A 教學詳案 163 附錄B 量表試題分析 168 附錄C 族群認同與科學態度量表 172 附錄D 概念試題 175 附錄E 訪談大綱 176 表次 表2-1-1 原住民科學教育的相關研究整理表 12 表2-2-1 對族群認同的相關論述之比較 17 表2-3-1 學者對「對科學的態度」觀點 23 表2-4-1 科學過程技能分類表 25 表2-4-2 「科學過程技能」的能力指標與定義對照表 26 表2-5-1 國內外學者對力學概念之相關研究 32 表2-5-2 各版本教科書的定義表 35 表2-6-1設計導向活動的過程與過程技能的對應 41 表3-6-1 訪談資料編碼表 67 表4-1-1 族群認同量表整體前後測之描述性統計量 74 表4-1-2 族群認同量表整體前後測 74 表4-1-3 族群整體之作答狀況 76 表4-1-4 高中低各組之描述性統計量 77 表4-1-5 高認同學生之作答狀況 78 表4-1-6 中認同學生之作答狀況 79 表4-1-7 低認同學生之作答狀況 79 表4-1-8 身份與投入向度之描述性統計 80 表4-2-1 科學態度整體前後測描述性統計量 83 表4-2-2 科學態度中各題項之平均做答狀況 84 表4-2-3 各組前後測描述性統計量 85 表4-2-4 高態度組中各題項之平均做答狀況 86 表4-2-5 中態度組中各題項之平均做答狀況 87 表4-2-6 低態度組中各題項之平均做答狀況 88 表4-2-7 概念整體之前後測結果 89 表4-3-1 概念試題整體前後測之描述性統計量 92 表4-3-2 整體概念試題之各題作答狀況 93 表4-3-3各組之前後測結果 94 表4-3-4高成就之各題答對率 95 表4-3-5 高成就學生第七題前後測之選項次數百分比 95 表4-3-6 高成就學生第八題前後測之選項次數百分比 96 表4-3-7 中成就之各題答對率 97 表4-3-8 低成就之各題答對率 98 表4-3-9 低成就學生前後測之選項次數百分比 99 表4-3-10 各分項之描述性統計量 100 表4-3-11 訪談學生在設計活動前後各面向的分佈表 102 圖次 圖2-6-1 DBSL的學習環 38 圖3-1-1研究設計示意圖 43 圖3-1-2研究流程圖 44 圖3-4-1:設計活動流程圖 50 圖3-4-2:張力現象 51 圖3-4-3:合力現象 51 圖3-4-4:力平衡現象 51 圖4-1-2 族群各分項前後測平均同意度趨勢圖 80 圖4-2-1 各組之前後測平均數 85 圖4-2-2 科學態度各分項前後測平均同意度趨勢圖 89 圖4-3-1各成就組之前後測趨勢圖 94 圖4-3-2 概念理解各分項前後測平均答對率趨勢圖 100 圖4-3-3 張力部份概念理解之編碼圖 103 圖4-3-4 摩擦力部份概念理解之編碼圖 106 圖4-3-5 力平衡部份概念理解之編碼圖 108 圖4-3-6 合力部份概念理解之編碼圖 111 圖4-4-1受試學生在晤談中提及測量之次數 113 圖4-4-2開放性訪談問題前、後測作答情形 117 圖4-4-3 操作紙張材質變因之作法細分圖 118 圖4-4-4 操作紙張尺寸變因之作法細分圖 120 圖4-4-5 操作紙張張數變因之作法細分圖 122 圖4-4-6 封閉性訪談問題的實驗裝置圖 124 圖4-4-7 封閉性訪談問題前、後測作答情形 126 圖4-4-8 受訪學生在晤談中提及之錯誤變因次數 128 圖4-4-9 受訪學生在晤談中對耐重度之各定義次數 133 圖4-4-10 受訪學生在晤談中對耐重度定義之操作方法 134

    一、中文部份
    黃元正(編譯)(2003)。普通物理。臺北縣五股鄉:高立出版社。
    日婉琦(2002)。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俊貴(2002)。國中學生力的概念學習狀況分析研究與建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形為科學研究(再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美芬、熊召弟(2001)。科學的內涵。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頁56-61)。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甘漢銧、陳文典(1995)。「科學過程」技能。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資源中心(主編),科學素養的內涵與解析(頁13-36)。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甘漢銧、熊召弟與鍾聖校(1996)。科學教育的哲學基礎。白文正(主編),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頁9-13)。台北市:師大書苑。
    甘漢銧、熊召弟與鐘聖校(1996)。小學自然科學教學媒體的選用。白文正(主編),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頁192)。台北市:師大書苑。
    全中鯤(2000)。少數民族兒童學校教育問題探討─以花蓮縣泰雅(德魯固)族國校及學童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正誼(2001)。以主題式教學法來探討國中生「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江怡瑱(2005)。從Ross複雜性層次基模剖析國中小學生操縱變因能力之研究。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建治、陳家駒、閺振發、褚德三、蔣亨德與蔡尚芳(2005)。普通物理。臺北市:臺灣東華。
    吳百興、邱美虹(2007,12月)。國小階段學童的世界觀與地球概念之個案研究。論文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舉辦之「中華民國第二十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三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淑慧(2005)。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枝益(1999)。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原住民內涵之分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季順(2005)。原住民教育一條鞭體制之建構:走出一條生路。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李泳泰(2007)。實作教學對原住民學生科學學習影響之研究-以「竹槍製作」單元為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建興、簡茂發(1992)。縮短山地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山胞教育研究叢書:5。
    李春慧(2003)。花蓮縣萬榮鄉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階段性發展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暉(2000)。科學話語與科學概念的學習:以國中生裡化課學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瑛(2000)。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教育決策倫理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7(4),349-361。
    沈彥宏(2006)。科學歌曲的教學對科學學習態度及科學概念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卓石能(2001)。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天生、蔡中涵(1992)。山胞教育師資之培育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林秀蓁(2004)。從Kearney世界觀與Vosniadou架構理論探討科學與概念的學習與發展。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喜慈(2005)。文化回應統整教學:一個多族群班級之行動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慧貞(1999)。從原住民生活與學習型態談原住民成人教育方案設計。臺灣原住民教育,221-236。
    林樹枝主編(2002)。大學物理。臺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發。
    姜明義(2003)。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的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麗晴(1996)。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推理表現與其策略使用之差異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紀惠英(2001)。山地國小數學教室裡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博士論文(未出版)。
    紀惠英、劉錫麒(2000)。泰雅族兒童的學習世界。花蓮師院學報,10,65-100。
    凌平(2000)。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錦美(2005)。實施科學故事對學生「對科學的態度」的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班克斯(1994)。 國立編譯館主譯, & 李苹綺譯(1998)。多元文化教育概述。臺北市: 心理出版社.
    張守仁(2001)。原住民學校「族群認同」課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桃園縣復興鄉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俊彥、翁玉華(2000)。我國高一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其科學過程技能之相關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1),35-55。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文化事業公司。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錦裕(2001)。學校情境中影響台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台北市:教育部。
    曹琇玲(2002)。原住民高低學業成就學生家庭教育之質化研究。國民教育研究,6,212-213。
    莊雪芳、鄭湧涇(2002)。國中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與相關變項之關係。科學教育學刊,10(1),1-20。
    莊嘉坤(1994)。學生建構慎下斷語的科學態度之方式及其表徵模式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莊錫昌、孫志民(1991)。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構架。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玉婷(2000)。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質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玉婷(2001)。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性研究(初版)。臺北市:紅葉文化。
    陳枝烈(1997)。臺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苑。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英豪、葉懋、李坤崇、李明淑與邱美華(1991)。國小學生科學態度量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4,1-26。
    陳淑筠(2002)。國內學生自然科學迷思概念研究之後設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慧蓉、林宜如與邱美虹(2005)。2000-2004年SSCI中科學教育期刊內容分析。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4),119-138。
    郭靜姿(2001)。潛藏的才能:原住民學生的學習特質及潛能評估研究。高強華與戴維揚(主編)。族群融合的新境界:原住民教育文化(頁21-42)。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傅麗玉(1999)。從世界觀探討臺灣原住民中小學科學教育。科學教育學刊,7(1),71-90。
    傅麗玉(2003a)。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竹槍篇。原住民教育季刊,32,5-27。
    傅麗玉(2003b)。誰的生活經驗。原住民教育季刊,31,5-26。
    傅麗玉(2004a)。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泰雅染料。原住民教育季刊,36,5-32。
    傅麗玉(2004b)。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電土燈篇。原住民教育季刊,33,77-104。
    傅麗玉(2004c)。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醃苦花魚篇。原住民教育季刊,35,5-28。
    彭泰源、張惠博(2000)。國小五年級學童“力與運動”概念學習之研究。科學教育月刊,10,231-262。
    斯圖亞特‧理查德原著(1988)。科學哲學與科學社會學(姚爾強與郝斌詳 譯)。 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曾逸鳴(2005)。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童對科學的態度影響之研究─以「水中生物」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志豪(2006)。「從設計中學習」與網路學習社群對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黃美金(1998)。臺灣原住民母語教學現況和展望。臺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初版),77-106。
    楊之明(2005)。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摩擦力概念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龍立(2002)。西方科學教育理念變遷的啟示。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2專刊,39-58。
    董正玲、郭重吉(1992)。利用晤談方式探究國小兒童運動與力概念的另有架構。科學教育月刊,(3),93-124。
    劉俊庚(2002)。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文獻分析-以概念構圖和後設分析模式探討其意涵與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33。
    劉從義(2003)。從教育機會均等理念談原住民學校行政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27,80-88。
    劉淑惠、謝迺岳、廖彥婷與涂博維(2007)。原住民器具之科學探究研究:以鄒族之風笛為例。物理教育學刊,8(1),33-40。
    蔡春來(2002)。探討國中生對摩擦力的迷思概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春蘭(2004)。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慧君(2002)。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茹芬(2002)。國中學生在力學課程後對力與運動概念認知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湧涇、楊坤原(1995)。對生物學的態度量表之發展與效化。科學教育學刊,3(2),189-212。
    賴秀智(1997)。臺北縣市阿美族學童的族群態度、族群文化常識與自我觀念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世忠(1988)。認同的汙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謝佩均(2001)。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謝詠印(1990)。應用SAE模式探討國中學生力的概念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繼昌(2003,9月)。文化、族群與認同。論文發表於「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桃園。
    鍾孟蓉(2002)。當泰雅族學童「遇到」科學家---探討不同族群背景學童之科學意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順永(1999)。高二學生力概念的運用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國樑(2004)。原住民教育現況、問題及發展趨向。台灣教育,626,17-24。
    譚光鼎(1997,五月)。近五十年臺灣原住民教育研究之評析。論文發表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蘇懿生、黃台珠(1999)。實驗室氣氛與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關係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4),393-410。

    二、西文部份
    Aamodt, A., & Plaza, E. (1994). Case-based reasoning: Foundational issues, methodological variations, and system approaches. AI Communications, 7(1), 39-59.
    Aikenhead, G. S. (1996). Science education: Border crossing into the subculture of scienc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7, 1-52.
    Aikenhead, G. S. (1997). Toward a First Nations cross-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Science Education, 81, 217-238.
    Aikenhead, G. S., & Ogawa, M. (2007).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science revisited. Culture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2(3), 539-620.
    Ausubel, D. P., Novak, J. D., & Hanesian, H. (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A cognitive view (2d e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arrington, B. L., & Hendricks, B. (1988).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nd science knowledge of intellectually gifted and average students in third, seventh, and eleventh grad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5(8), 679-687.
    Campbell, D., & Stanley, J. (1963).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research. Chicago: Rand McNally and Co.
    Carter, L. (2008). Sociocultural influences on science education: Innovation for contemporary times. Science Education, 92(1), 165-181.
    Cobern, W. W. (1989, March). Worldview Theory and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Fundamental Epistemological Structure as a Critical Factor in Science Learning and Attitude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San Francisco.
    Cobern, W. W. (1996). Constructivism and Non-Western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4(3), 287-302.
    Costa, V. B. (1995). When science is another world: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lds of family, friends, school, and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79(3), 313-333.
    Creswell , J. W. (1994).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ive approaches. Thousnd Oaks, CA: Sage.
    diSessa, A. A., Gillespie, N. M., & Esterly, J. B. (2004). Coherence versus fragment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force. Cognitive Science, 28, 843-900.
    Dubiel, R. F., Hasiotis, S. T., & Semken, S. C. (1997). Hands-on geology for Navajo Nation teachers.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 45(2), 113-116.
    Duit, R., & Treagust, D. (1995). Students' conceptions and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approaches. In B. J. Fraser & H. J. Walberg (Eds.), Improving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 46-6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lkana, Y. (1971).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Studium Generale, 24, 1426-1439.
    Erickson, F.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science educa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Fortus, D., Dershimer, R. C., Krajcik, J., Marx, R. W., & Mamlok-Naaman, R. (2004). Design-based science and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1(10), 1081-1110.
    Grenier, L. (1998). Working with indigenous knowledge: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Ottaw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IDRC).
    Hestenes, D., Wells, M., & Swackhamer, G. (1992). Force concept inventory. The Physics Teacher, 30, 141-158.
    Lee, H. (2008, January). Tribal village as classroom:To participa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s in Hualien by the place-based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influence of cultire and place on indigenous children's learning, Lukang.

    Kafai, Y. (1996). Learning design by making games: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design strategies in the creation of a complex computational artifact. In Y. Kafai & M. Resnick (Eds.), Constructionism in practice: Designing,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 (pp. 71-96).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esidou, S., & Roseman, J. E. (2002). How well do middle school science programs measure up? Findings from Project 2061's curriculum review.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6), 522-549.
    Kuiper, J. (1994). Student ideas of science concept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6(3), 279-292.
    Mattheis, F., & Nakayama, G. (1988). Develop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process skills (POPS) test for middle grades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05 252).
    Meredith, D., Peter, H., Bernard, M., & Gertrude, S. (1997). Design as a catalyst for learning.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comb, T. M. (1956). The predic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1, 575 -586.
    Nordine, J. (2007). Support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an accurate and applicable energy concep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Knowledge Sharing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July, 2007).
    Ogawa, M. (1989). Beyond the tacit framework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among science educ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3), 247-250.
    Ogawa, M. (1995). Science education in a multiscience perspective. Science Education, 79(5), 583-593.
    Ogawa, M., & Omoifo, C. N. (2002, April ).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patterns of transition in science learning in two non-western cultur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NARST), New Orleans.
    Osborne, J. K. G. R. J., & Fensham, P. J. (1982). Children's sci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66(4), 623-633.
    Papanastasiou, C. (2002). School, teaching and family influence on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Based on TIMSS data for Cyprus.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8, 71-86.
    Phelan, P., Davidson, A., & Cao, H. (1991). Students' multiple worlds: Negotiating the boundaries of family, peer, and school cultures.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22(3), 224-250.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Phinney, J. S. (1992).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l: 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7(2), 156-176.
    Phinney, J. S. (1997). Ethnic and American identity as predictors of self-esteem among African American, Latino, and whit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6(2), 165-185.
    Phinney, J. S., & Chavira, V. (1995). Parental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adolescent coping with problems related to ethnicity. V Chavira 5(1), 31 - 53
    Pomeroy, D. (1994). Scienc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Mapping the field.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4(1), 49-73.
    Pomeroy, D. (1994). Scienc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Mapping the Field.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4, 49-73.
    Rex, L. A., Steadman, S. C., & Graciano, M. K. (2006). Researching the complexity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J. L. Green, G. Gamilli & P. B. Elmore (Eds.), Handbook of complementary methods in education research (3rd ed.). Mahwah, NJ: Erlbaum.
    Roth, W.-M. (2001). Learning science through technological design. Journal of Res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8(7), 768-790.
    Silk, E. M., & Schunn, C. D. (2006, May). Learning science by participating in design: a case where multiple design subgoals interfere with systematic progr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Sciences, Bloomington, Indiana.
    Snively, G., & Corsiglia, J. (2001). Discovering indigenous scienc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85, 6-34.
    Strauss, A. L., & Corbin, J. M.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Thijs, G. D. (1992). Evaluation of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n "Force" Considering Students' Preconceptions. Science Education, 76(2), 155-174.
    Thijs, G. D., & Beeg, E. V. D. (1995).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origin and remediation of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physics. Science & Education, 79(4), 317-347.
    Tsai, C.-C., & Wen, M. L. (2005). Research and trends in science education from 1998 to 2002: acontent analysis of publication in selected journ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1), 3-14.
    Vattam, S. S., & Kolodner, J. L. (2006, May). Design-based science learning: Important challenges and how technology can make a dif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Bloomington, Indiana.
    Wareing, C. (1990). A survey of Antecedents of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4), 371-386.
    Yager, R. E. (1990). The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Origins, Evolution, and Rationale. Social Education, 54(4), 198-201.
    Yen, C.-F. (2008, January). A 'study' in name but 'participation' and 'learning' in actua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influence of cultire and place on indigenous children's learning, Lukang.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