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怡文
Yi-Weng Hung
論文名稱: 糖寶寶上學去--第一型糖尿病學童就學權益與學校適應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Rights and Adaptations
指導教授: 林安邦
Lin, An-P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6
中文關鍵詞: 第一型糖尿病就學權益學校適應
英文關鍵詞: Type 1 Diabetes, The Study of Rights, School Adap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糖寶寶上學去--第一型糖尿病學童就學權益與學校適應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一、了解第一型糖尿病童的生病經驗與意義。二、了解第一型糖尿病童在台灣教育體系中主觀感受到的的教育經驗。三、了解第一型糖尿病童在學校的學習適應情形。四、藉由糖寶寶弱勢族群的身分,以其遭遇與經驗說明台灣教育體系所持的態度及隱含的價值。五、針對研究發現,提出協助第一型糖尿病童學校適應之具體建議,並落實其就學權益的保障。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中的敘事研究與深度訪談法,訪談兩位研究參與者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適應情況。研究獲致的發現如下:
    一、 個人心理適應方面:1.帶病生活,無可否認的「身體病弱」。2.母親、教師與同儕有重要作用,影響動機和需求。3.因病而有正負面自我概念 。4.擔心被貼標籤,甚至放棄重大傷病卡的社福優惠。
    二、 社會人際適應方面:1.師生互動較保守內向,師長的溫暖接納可帶來正向學習經驗與疾病控制,促進病童的自我實現。2.同儕互動較為封閉,甚至全無好友,但欺侮在未病前是不存在的。
    三、 學習適應方面:1.未有併發症前智力與一般同儕無異。2.病童不希望有過度保護或限制的差別待遇。 3.認同校規,但回診與住院及高低血糖情況無法避免。
    四、 由訪談資料歸結出病童需協助與爭取的基本權益有:入學請求權、提供合宜適性課程的教育基本權、無歧視的平等權及家長教育權。
    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若干建議,以供社會及相關政策、學校單位及師長、家長及病童與未來研究之參考,期能協助第一型糖尿病童建立正向的學校適應生活。

    【關鍵字】第一型糖尿病、學校適應、就學權益

    The Study On The Rights and Adaptations in 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Hung yi-weng

    Abstract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are: (1) to understand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children who are afflicted with type 1 diabetes and the meaning behind those experiences; (2) to understand those children’s subjective feelings fostered during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Taiwanese education system; (3) to understand type 1 diabetic children’s adjustment to a school setting, (4) using reflections of the actual experiences of these children to reveal the hidden value of the Taiwanese education system, (5) throug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to form concrete recommendations to assist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in actualizing and ensuring their rights to receiving an uncompromised learning experi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mentioned objectives, the study adopts the narrative and in-depth study method of qualitative-style study. The study interviews two study participants regarding their adjustment during primary public education. The following discoveries were made:
    1) Person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 physical weakness accompanies everyday lifestyle, (b) mother, teachers, and colleagues are critical in influencing incentives and demand, (c) positive and/or negative self-image is created by the disease.
    2) Socialization adjustment: (a) the tendency to be conservative and introverted in the context of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 – warm acceptances created by teachers and adult figures tend to steer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positively and help to control the disease, enhancing the self-realization of the diseased children, (b) the tendency to be isolated or friendless in the context of peer-to-peer interaction is observed. However, no observation is made of bullying by others.
    3) Learning adjustment: (a) intelligence level is no different from peers prior to complication of the disease; (b) Sick children do not want to be overly-protected or receive special treatment; (c) they recognize the school rules on attendance, etc., but they cannot avoid regular hospital visits, hospitalization, and dangerously high or low glucose level situations.
    4)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e summarized basic rights to strive for are: the right to enter school, the right to be provided with a suitabl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e right to unprejudiced, equal treatment, and the right to parental education.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onsideration by the social policy-making agencies, education entities, parents, afflicted children, and other researchers. The end goal is to assist type 1 diabetes children with a positive adaptation to their schooling experience.

    【Key words】:Type 1 Diabetes, The Study of Rights, School Adaptation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章 第一型糖尿病之說明與相關研究 15 第二章 第一型糖尿病童之教育基本權 31 第三章 學校適應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44 第四章 影響第一型糖尿病童學校適應的相關因素 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71 第一章 研究方法與流程 71 第二章 個案的選擇與介紹 77 第三章 資料蒐集與分析 78 第四章 研究信度與效度 82 第五章 研究倫理 86 第四章 個案學校適應之情形 87 第一節 寧靜的力量:恬恬的適應情形 87 第二節 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小舞的適應情形 111 第五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131 第一節 病童的個人心理適應情況 131 第二節 病童的社會人際適應情況 144 第三節 病童的學習適應情況 152 第四節 病童就學權益之探討 158 第六章 結論 1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76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84 參考書目 ………………………………………………………………189 一、 中文部分 189 二、 英文部分 198 附錄 201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201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202 附錄三 訪談大綱 203 附錄四 學校與糖尿病:澳洲的例子 204 【圖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 11 圖2-6 學校生活適應的內涵 53 圖3-1 研究流程圖 76 圖3-3三角校正圖 84 【表次】 表2-1 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的比較表 19 表2-2 第一型糖尿病的論文研究一覽表 22 表2-3 身心障礙的種類、定義與鑑定標準表 38 表2-4 適應的學者論點表 46 表2-5 學校適應的學者論點表 49 表3-2 受訪及觀察對象內容的編碼意義表 81 表5-1 受訪對象個人心理適應情形簡表 142 表5-2 受訪對象社會適應情形簡表 150 表5-3 受訪對象學習適應情形簡表 157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02),《糖尿病衛教核心課程講義》,未出版。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中華民國學校衛生護理學會(2003),《愛與關懷:學生健康照護手冊  糖尿病篇》,台北:教育部。
    王文科、王志弘編譯(2002),James H. McMillan、Sally Schumacher着,《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王美華(2000),《第一型糖尿病青少年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溢嘉(2002),《智慧的花園》,台北:野鵝。
    王鍾和編譯(1979),《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文笙。
    王鍾蕙(2002),《第一型糖尿病青年患者疾病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石世明(1999),《臨留之際的靈魂  臨終照顧的心理剖面》,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丘周萍 (1987),《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壓力知覺社會心理適應及其相關因素 的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白桂雲 (2002),《糖尿病治療保健事典》,台北:台灣實業文化。
    朱柔若譯 (2000),Neuman, W. Lawrence着,《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
    朱珊慧譯(1999),Andie Dominuck著,《甜甜圈外的人生:一位糖尿病女孩的成長心情》,台北:天下文化。
    朱淑棉(2003),《氣喘學童學校適應自我調整歷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敬先(1995),《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
    刑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台北:教育部。
    江麗美、李淑涒、陳厚愷(2008),W. Flash 着,《家族再生  逆境中的家庭韌性與療癒》,台北:心靈工坊。
    何秀珠(1994),《國小男女教師性別角色與學生學校適應、學業成就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何華國(1987),《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吳武典(1991),《心理衛生》,台北:空大。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究>,收錄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頁145-188。
    吳清山、林天祐(2001),<學習權>,《教師天地》,第113期, 頁14-15。
    吳清山、席榮維(2004),《綜合教育小法規》,台北:心理。
    吳淑名(2005),《寄養兒童之親、師及其互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吳萬春(2006),《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坤崇(1995),<其實您不懂我的心  談如何及早發現適應欠佳兒童>, 《國教之友》,第47期,頁24-34。
    李雅芳(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教師領導風格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碧雲(2009),<糖尿病友的支援與資源>,《台北糖尿病家族會訊》,第 37期,頁19-21。
    李曉晶(2002),《台灣慈輝班學生在校生活狀況及學校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但昭偉、郭瑞芳(1999),<兒童受教權的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雜誌》,第68期,頁56-69 。
    呂金枝譯(2000),鶴居信昭着,《糖尿病預防與治療》,台北:輕舟。
    呂翠夏譯(1994),Smith C. A 着,《兒童的社會與發展:策略與活動》,台北: 桂冠。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宏達(1999),<述論血糖控制與糖尿病合併症>,《中華民國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會訊》,第12期,頁1-5。
    林佳範(2004),<教育基本法與學生受教權>,《學生輔導雙月刊》,第95期,頁116-123。
    林宜佳(2006),《血糖人生:長期第一型糖尿病者生活樣態探討》,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欣萍 (2001),《家庭協助小學一至三年級第一型糖尿病病童社會化之生活經歷》,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孟皇(2000),《家長之公立學校選擇權》,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怡杏(2006),《臺北市高中職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梅蓉(2006),《國小單親家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淳雅(2007),《因應技巧訓練對第1型糖尿病青少年之血糖控制及生活品質影響》,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華(1997),《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進材(1996),《青少年問題檔案:新新人類個案與對策》,台北:商鼎。
    周志宏 (1994),<人民受教育權利與義務之再認識 >,收錄於薛化元主編,《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稻香,頁21-26 。
    周志宏 (1999),<社會權  總論、教育權 >,《月旦法學雜誌》, 第48期 , 頁132-133 。
    胡幼慧(1996),《質性硏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致芬(1988),《國小一年級自閉症兒童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文(1973),<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 ,《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檔史委員會。
    孫哲(1995),《新人權論》,台北:五南。
    馬莉莉(2000),《比較反社會與非反社會人格障礙男性受刑人在神經質、內外向性及親子關係上之差異》,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薫芳、林盈助、王向葵譯 (2001),Joseph A. Maxwell着,《質化研究設計》,台北:心理。
    張正芬(2007),《動身、啟程,國小與國中交錯的生活  一位參與加速制亞斯伯格資優生的學校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杰、李勇華譯 (2002), 港道隆着,《列維納斯:法外的思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張春興(199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峰紫、邱啟潤、辛錫璋、蔡瑞熊(1991),<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與其認知、態度、遵從行為與糖化血色素控制之研究> ,《護理雜誌》,第38期,頁59-69。
    張琴音(1999),《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學校生活素質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探討論  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第36卷第4期,頁17-26。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許育典(2005),《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五南。
    許惠棻(2008),《血友病者困境生命事件調適之研探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夢婷(2008),《從還我客家母語運動論母語受教權之憲法保障》,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天妏(2008),《第一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之親子衝突、疾病管理行為、疾病控制與憂鬱之關連性探討》,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政傑(2000),《迎向教改新世紀》,台北:漢文。
    黃惟饒、邱紹一、陳文政(2003),《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新文京。
    黃淑清(1998),<以方法論的觀點來看深度訪談研究法>,《輔導季刊》,第34卷第1期,頁39-44。
    黃瑋寧(2004),《玻璃娃娃上學去  台灣成骨不全症患者成長與就學經驗之探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潔芝、黃佳祥譯(2009),Ragnar Hanas着,《第1型糖尿病:自由自主》,台北:橘井。
    黃韻如 (2004),《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麗菁(2004),《愛的方糖  與糖尿病童共享病程的故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文化事業。

    邱筑君(2007),《學生眼中的資源班  三名國中學生的經驗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淮棟譯(1984),Polanyi,M.着,《博藍尼演講集:人之研究、科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之》,台北:聯經。
    彭嘉玲(1995),《病人自助團體對紅斑性狼瘡患者其社會暨心理適應之影響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雲鵬(2004),《正義理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意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進興、陳靜江(2001),<從身心障礙者的受教權談特殊教育品質>,《特殊教育品質的提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2001年刊,頁27-40。
    曾孆謹(2002),《胰島素依賴型家庭疾病態度與生活適應相關性初探  以兩個自助團體成員為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憲明(1988),《國中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及學業成就與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齊力、 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劉春榮(1996),<教師專業自主權與學生受教權之關聯>,《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0期,頁42-61。
    劉雪卿(1999),《糖尿病機能性食品》,台北:大展出版社。
    劉璐琍 (1985),《團體輔導對國小低學業成就兒童自我概念暨社會適應之影響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美滿(2002),《身體病弱學生的教育與輔導》,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郭為藩(198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

    郭紜均(2007),《身心障礙學童教育安置制度研究  歷史變遷與政策過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至誠(2006),《教育社會學》,台北:威仕曼。
    盧永山譯(2006),Moon Elizabeth着,《黑暗的速度》,台北:小知堂。
    盧玉琴 (2003),《國民小學親師互動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志昇(1999),《醫界孤兒  罕見疾病患者權益之探討》,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玫君(2006),《以當事人觀點為本的教學方案改善一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學生的學校適應》,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卿(2008),《探討國小資優生、普通生與學障生家長參與學校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修丰(1997),《癲癇症學童學校的學習與社會適應及支援需求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琴富譯(1999),Longaker C. 着,《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台北:張老師。
    陳淑蘋(2003),《第1型糖尿病學童與同儕的生活適應相關因子之比較》,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照雄(2006),《當代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心理。
    陳新綠譯(1997),Arthur Kleinman着,《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北:桂冠。
    陳瑞桂(2004),《我國在家教育制度之法律地位與實施現況之探討  以台北縣市國中生在家教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慧珍(2007),《魯凱族國中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以兩位魯凱族國中生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慧萍(2006),《台北縣市國小亞斯伯格學童學校適應與支持系統之調查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錦慧譯(2006),William E. Hablitzel着,《小鎮醫生的生命課題》,台北:久周。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龍冠海 (1985),《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文輝 、李紹嵘(1999),《社會學概論》,台北:三民。
    蔡世滋(1997),<與慢性病同行>,收於蔣文玉譯,《勇敢面對慢性病》,頁39-46。
    蔡世澤(1993),<年輕糖尿病患面面觀>,《榮總護理》,第10期,頁39-46。
    蔡世澤(2000),<台灣糖尿病照護現況與省思>,《臨床醫學》,第45期,頁316-320。
    蔡世澤(2002),<愛與關懷健康照護手冊  糖尿病篇>,《愛與關懷    慢性病學生健康照護》,教育部出版,頁1-14。
    蔡依靜(2008),《國中生家庭教育投資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嘉一 、楊美郁(2006),《糖尿病自療事典》,台北:三采。
    蔡麗美(1993),《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青少年病患之生活壓力、家人態度、因應方式與健康結果的相關探討》,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東元(2002),《糖尿病講座》,台北:健康。
    戴東元、徐正冠、蔡世澤、李碧雲(2008),《漫畫青少年糖尿病》,台北: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鍾政諺 (2003),《我國教育基本法之實施與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健宗(2008),《在台藏胞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  以桃園縣三位國中生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台北:文笙。
    謝瑞智(2000),《憲法新論》,台北:元照。
    蕭昭君(1996),<國小低年級教室閱讀能力培養  一個師資培育者的行動故事>,《95年度國科會教育學門幼兒教育領域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主編,頁57~68。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 》,第16期,頁71-88。
    顏淑惠(1996),《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婉麗(2000),《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羅迺誠(1978),《民生主義社會安全理論》,台北:樂山。
    鄭麗香(1993),《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童的壓力、功能、糖尿病控制與福利需求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芳柳(2002),《聽覺障礙學生之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B., & Laffel, L. (1997). Behavioral and psychosocial research with 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Diabetes spectrum, 10, 277-281.
    Arkoff, A. (1989).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m Hill.
    Dahlquist, G., Frisk, G., Ivarsson, S.A., Svanberg, L., Forsgren, M., & Diderholm, H. (1992). Indication that maternal coxackie B virus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s a risk factor for childhood-onset IDDM. Diabetologia ,38, 1371-73.
    Davis, E.A., Soong, S.A., Byrne, G.C.& Jones, T.W.(1996).Acute hyperglycaemia impairs cognitiv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IDDM. JPediatr Enndocrinol Metab,9,455-61.
    Draelos, M.T., Jacobson, A. M., Weinger, K., Widom, B., Ryan, C. M., Finkelstein, D. M., & Simon, D. C., Cognita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during hyperglycemia and hypoglycemia. Am J Med, 98, 135-144.
    Dunn, L. M., Rinehart & Winston. (1973). Exceptional Children in the schools. New York
    : Holt.
    Eckert, B. , Rosen, I. , Stenberg, G. , & Agardh, C.(1992).The recovery of brain function after hypoglycemia in normal man . Diabetologia, 35(1), 161.
    Elder, N. C., & Muench, J. (2000). Diabetes care as public health.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 49(6), 513-514.
    Ferguson, P. M., & Asch, A. (1989). Lessons from life: Personal and parental perspectives
    onschools,childhood,and disability. Schooling and disabi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edrickson, D.D., Guthrie, D.W., Nehrling, J.K.,& Guthrie, R. (1995).Effects of DKA and severe hypoglycemia in cognitive functioning: a prospective study.Diabetes,44,97.
    Goffman, E. (1963). Stigma.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ster.
    Grey, M., Boland, E.A., &Tamborlane, W. V. (1999). Use of lispro insul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dolescents on intensive therapy. Diabetes Educ, 25, 934-41.
    Hanssen, K. F., Bangstad, H. J., Brinchmann, H. O., & Dahl, J. K. (1992).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Long term effects of
    near-normoglycaemia. Diabetic Medicine, 697-705.
    Henry, E. A. (1972).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 Ronald.
    Hoey, H., Aanstoot, H. J., Chiarelli, F., Daneman, D., Danne, T., Dorchy, H., Fitzgerald,
    M., Garandeau, P., Greene, S., & Holl, R. (2001). Good metabolic control
    isassociated with better quality of life in 2,101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4,1923-8.
    Irene, P.,& Susan, K.(1997).Taking charge : how to master the eight most common fears of long - term illness. California: Three Rivers Press.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lifornia: Wadsworth.
    Kyngas, H., & Barlow, J. (1995). Diabetes: an adolescent’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2, 941-947.
    Ladd, G. W., Schneider, B., Attili,G., Nadel, J., & Wissberg, R. (1989). Children social
    competence and social supports:Precursors of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 Social
    competence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Smsterda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77-299.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m Hill.
    Maxwell, A. E., Hunt, I., Bush, M. A. (1992). Effects of a social support group,as an
    adjunct to diabetes training,on metabolic control and psychosocial outcomes. The
    Diabetes Educators, 18(4), 303-309.
    Mi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6).In Depth Interviewing .South Melbourn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Australia Pty Limited.
    Padgett, K. D.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Challeges and
    Rewar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erry, K. E. & Weinstein, R. S. (1998). The social context of early schooling and children
    school adjust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3, 177-194.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essachusetts.
    Reichard, P, Nilsson, B-Y., & Rosenqvist ,U.(1993)The effect of long-term intensified insulin treat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N Engl J Med, 329, 304-309.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Sage.
    Starr, B. D. (1970). The psychology of school adjustm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The DCCT Research Group (1993).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 Engl J Med, 329, 977-986.
    Witherell, C., & Noddings, N. (1991). Stories Lives Tell: 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Youngman, M. B. (1979). Sessing behavioral adjustment to school. S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9, 258-264.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