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碧華 Li, Pi-Haw |
---|---|
論文名稱: |
定格的記憶-李碧華繪畫創作研究 Freeze-frame Memories — A Discussion on Li Pi Haw's Works |
指導教授: |
蘇憲法
Su, Hsien-Fa 陳貺怡 Chen, Kuang-Y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1 |
中文關鍵詞: | 記憶 、定格 、綿延 、直覺 、象徵 、不確定性 |
英文關鍵詞: | memories, freeze-frame, dur'ee, intuition, symbol, indeterminacy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17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8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筆者2014 年至2016 年間的繪畫創作為論述對象,研究所就讀期間
正值父親告別人世之時,創作與論文不僅描述父喪前後的心理變化,也藉由《定
格的記憶》來回溯逐漸淡忘的童年,甚至尋根至父母的早期經驗,「記憶」在意
識與潛意識之間來回流動,以「定格」凝結意象形成的剎那間,每一段記憶的出
現或消隱絕非偶然。
筆者透過柏格森的綿延時間觀以及佛洛伊德和榮格對記憶的精神分析建立
創作的理論基礎——生命的意義是在追求不斷的自我創造和超越。藉著自動書
寫、女性藝術、象徵性、創作形式分析,來探討自己繪畫創作風格形成的來源,
並了解個人如何透過創作的行為來進行潛意識的探勘。
「不確定狀態」成了筆者檢視自己的感覺形象,回溯的記憶和現實的感知彼
此穿梭交融,在不斷的重組、解讀中,重新形塑自己的記憶與認同,也改變繪畫
創作的風格。繪畫行動中的偶然與必然在畫面上融合為一,暗示著意識與無意識
流動的痕跡、生命的不確定狀態、時間與記憶的綿延。「生命的衝動」自然地譜
成自己的韻律,透過藝術創作,我再造了自己。
In this paper, the paintings by the author from 2010 to 2015 are the discoursed
objects. While attending the graduate school, the author’s father left the world.
Creative works and the paper not only describes psychological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her father's funeral, but also to recall gradually forgotten childhood with the
works exhibition: Freeze-frame Memories. Even the art pieces root to the early
experiences of parents. Memories flow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consciousness and
subconsciousness. “Freeze-frame” instantly coagulates imagery. The rise and
vanishment of each segment of the memories are absolutely not coincidence.
Through Henri Bergson’s la durée and Sigmund Freud and Carl Gustav Jung’s
psychoanalysis of memories, the author built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the art works.
The meaning of life is to continuously self-creation and beyond. By Automatic writing,
female art , symbolic , and the analysis of creative forms, the author tried to discuss
on the source of the formation of her own painting style , and learn how she get on
exploration from subconscious through acts of creation.
“Indeterminate State” became the author’s perception to images of sense.
Retrospective memories and perception of reality blend with each other. The author
re-shaped her own memories and identity in the ongoing restructuring, interpreting
status. By this, the author changed her painting style as well. Haphazard and certainty
get together as one when the author painted. This implies the trace of the flow of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uncertain state of life and the stretch of time and
memories. “Impulse of Life” naturally made into the author’s rhythm. Through the art
creations, the author rebuilt herself.
中文書目:
尤昭良著,《創造與變現》。新北市:暖暖書屋,2013。
尤昭良著,《柏格森的理性與直覺》。台北:水牛圖書,2003。
尤昭良著,《塞尚與柏格森》。台北:宜高文化,2003。
申荷永著,《榮格與分析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
余秋雨著,《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洪米貞著,《原生藝術的故事》。台北:藝術家,2000。
李依依編譯,《反美學的現代藝術大師—杜布菲》。台北:藝術家,2013。
莫貽謀著,《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台北:水牛,2001。
高宣揚著,《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唐山,1996。
曾長生著,《超現實主義藝術》。台北:藝術家,2000。
蔡淑惠、劉鳳芯主編,《在生命無限綿延之間~童年、記憶、想像》。
台北:書林, 2012。
劉思量著,《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9。
劉廣東著,《心靈深處的秘密—榮格分析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2013。
中譯書目:
Adler﹐Alfred. 吳書榆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2015。
Bachelard﹐Gaston. 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
文化,2003。
Bergson﹐Henri. 吳士棟譯,《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商務印書館,
1913。
Bergson﹐Henri. 姚晶晶譯,《物質與記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
Bergson﹐Henri. 姜志輝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Beauvoir﹐Simone de. 歐陽子、楊美惠、楊翠屏等譯,《第二性》。
台北:志文出版,1992。
Berger﹐John. 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1998。
Chipp, Herschel B. 余姍姍譯,《現代藝術理論》。台北::遠流,
2004。
Cachin﹐Francoise. 廖素珊譯,《高更—我心中的野性》。台北:時代文
化,1997。
Chalumeau﹐Jean–Luc. 黃海鳴譯,《藝術解讀》。台北:遠流,1996。
Deleuze﹐Gilles. 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台北:
聯經,2007。
Eddie Wolfram﹐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台北:遠流,1995。
Fry﹐Edward F. 陳品秀譯,《立體派》。台北市:遠流,1991。
Freud﹐Sigmund. 孫名之譯,《夢的解析》。台北:左岸文化,2014。
Freud﹐Sigmund. 楊韶剛譯,《超越快樂原則》。台北:知書房,2000。
Freud﹐Sigmund. 宋廣文譯,《精神分析引論》。台北:胡桃木文化,2006。
Freud﹐Sigmund. 高秋陽譯,《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台北:華成圖書,2003。
Freud﹐Sigmund.《達文西對童年的回憶》。台北:胡桃木文化,2006。
Gombrich﹐E.H. 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譯,《藝術與錯覺》。
湖南:科學技術,2011。
Gogh, Vincent van. 雨云譯,《梵谷書簡全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1。
Hodin﹐J.P. 朱紀蓉譯,《孟克》。台北市:遠流,1997。
Horney﹐Karen. 許科、王懷勇譯,《女性心理學》。上海:錦繡文章,2009。
Hopcke﹐Robert H. 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文化,1997。
Jung﹐Carl Gustav. 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新北市:立緒,2011。
Kandinsky﹐Wassily 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2015。
Langer﹐Susanne﹒K﹒劉大基、傅志强、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
北京:商鼎文化,1991。
Le Bot﹐Marc. 湯皇珍譯,《身體的意象》。台北:遠流,1996。
Lynton﹐Norbert. 楊松鋒譯,《現代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2003。
Matisse﹐Henri. 蘇美玉譯,《馬諦斯話語錄》。台北:藝術家,2002。
Moszynska﹐Anna. 黃麗絹譯,《抽象藝術》。台北:遠流,1999。
Merleau-Ponty﹐Maurice. 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2012。
Nietzsche﹐Friedrieh Wilhelem. 林建國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台北:
遠流, 2005。
Pearson﹐Carol S.張蘭馨譯,《影響你生命的12 原型:認識自己與重建生活的
新法則》。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2009。
Sylvester﹐David. 陳品秀譯,《培根訪談錄》。台北:遠流,1995。
Stein﹐Murray. 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2007。
Stein﹐Murrar. 黃璧惠、魏宏晉等-合譯,《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台北:
心靈工坊,2012。
學位論文與期刊:
陳玉玲著,〈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
學院,1998。
孫道庸著,〈性別意識與藝術創作:論露意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1970
年後的作品〉。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2004。
劉俊蘭著,〈創傷記憶與歷史的再現:波東斯基與猶太大屠殺〉,《現代美術學報》
14 期,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