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敬家
Jing-jia, Huang
論文名稱: 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
指導教授: 王開府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04
中文關鍵詞: 贊寧宋高僧傳敘事北宋佛教僧傳系通史傳論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高僧傳記是以高僧的宗教實踐歷程為內容,提供一個足以垂範後世的修行典範,同時兼及僧人所處時代的佛教發展概況,這對於被正史有意忽略的佛教歷史而言,有其史學價值。因此,前人關於僧傳的研究,多從歷史角度著手,著重於考證傳文的敘述是否符合高僧的真實面貌,然而,傳主的真實面貌實際上是作者根據史料加以縫合而成,這當中難免有想像的成分和作者的判斷,從這個角度而言,高僧傳記實兼具宗教性、歷史性和文學性的特質,只不過僧傳的文學性,向不為人所重視。因此,本文是從敘事的視角來探究高僧形象是如何被形塑出來,及作者透由塑造高僧典範所欲傳達的宗教意義,以拓展佛教文學研究更多元的面向。
    贊寧以依憑三教一致的教化精神,著重感應事蹟的宗教心理,運用模擬史傳的實錄風格等原則,在朝廷的監督以及自己護持佛教傳統的使命等內外條件下,完成了《宋高僧傳》。此書是傳統僧傳十科體例最後的繼承者,以它為研究基點,正可以總結傳統僧傳的存在意義,對其內容特色和僧傳價值給予應有的定位,並且,觀察宗門僧傳體裁興起的原因。
    本文從敘事的結構、視角、人物和主題等元素進行文本分析。中國僧傳在敘事結構方面,受到佛傳部分情節模式的影響,敍事結構由高僧出生、捨俗、求法、度生,以及捨壽等特殊宗教性情節所組成。《宋高僧傳》多數傳文都不長,其敘事結構的模式化傾向,其實是「高僧」身份特質所決定的,所以對高僧生平的敘述偏重不同,或重在學法經歷,或重在教化利生,甚至以單一事例來凸顯高僧的形象。敘事視角則承襲中國史傳傳統第三人稱全知視角,由全知的敘事者掌握傳主生平發展的來龍去脈和敘事時序的節奏,決定所欲呈現給讀者的傳主樣貌,並適時運用視角轉換,使敘事層次更有變化。
    《宋高僧傳》所記多為僧人求法、傳教的外部行動,關於傳主內在思想感情的著墨不多。以此看來,贊寧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似乎並不以凸顯個別高僧為目的,而是以高僧群體大同小異的行為模式,類似的情節,不斷疊合於讀者腦中,自然累積出時代高僧的整體形象。也就是他強調的並非每位高僧獨一無二的存在,而在傳遞一個時代,一群同類型的修行典範,所以他的重心是高僧宗教實踐精神的傳揚,而非傳記人物的藝術經營。
    就敘事主題而論,由於《宋高僧傳》基本敘事結構是以高僧實踐菩提道的一生作為架構,兼具自求解脫和行道度化兩方面的修行歷程,展現不同於一般人物傳記的宗教精神面向,以標舉高僧的典型形象,並揭示可行的修行之道。從某個角度而言,它是在中國聖賢文化傳統之外,塑造出另一種行道的人格美典,代而有之的高僧典範,有助於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和社會地位的鞏固。另一方面,相應於贊寧奉敕撰寫僧傳,所必須承載合於君王觀點及普世價值的教化目的,以平衡儒釋關係,而特意彰顯理想的高僧除了畢生致力於求道利生之外,必須內外兼修,儒釋具通,具備博綜多學、兼容並備的圓融性格,在修行方面,經教、戒律和禪定三者兼習,解行俱全,乃為高僧之典範。
    《宋高僧傳》除了每科的「論曰」之外,在傳文之末依仿史傳,另闢一個論贊空間,一方面不影響傳文的完整性,一方面又可抒發個作者對傳主乃至相關史事的看法,此乃《宋高僧傳》最具獨創價值之所在。系、通的內容,一者,從史學角度,對僧傳的編輯,佛教的發展問題,尤其是三教的關係加以解釋。二者,以人物為對象,評讚傳主一生的修行成果、行事作風和對佛教的貢獻。受到史傳傳統的鑑戒觀念影響,使僧傳敘事往往隱含道德教化的意義,並於系通中給予後代修行者以激勵和警策。
    宋代的佛教政策是採取保護和控制兼而行之,加上外患威脅不斷,使得士大夫產生強烈的民族意識而排斥外來的佛教。這樣的時代環境下,佛教一方面要從後周廢佛中復甦,一方面又要面對當代儒者的排佛挑戰,如何在朝廷政策和士大夫排佛的夾縫中求生存,是贊寧撰作僧傳所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在評斷贊寧撰述僧傳的立場時,不能不考慮他所面對的時代情境,從唐代以來儒釋道三教的發展,一直存在緊張的對立和衝突,加上唐末五代激烈的社會變革,贊寧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理念上朝向儒佛一致的觀念;實際操作上,以親近王臣來增加佛法的外護,同時積極地與當時儒家學者往來,化解儒家學者對佛教的敵視,因此,在佛教思想的優位性和沙門面對君主是否該禮敬的態度上,採取較中庸的處事法則。這凸顯贊寧具備強烈的歷史意識,故而主張佛教發展應「濟時須」,他所採取的應世態度,有強烈的人間性格,不強調山林清修,正視佛教與現世社會的關係,這是他不同於慧皎和道宣之處。贊寧能正視「力輪」對佛教發展的影響力,所以與當政者保持友好的關係,從佛教對帝王統治教化有輔助之用的觀點,與統治階層保持合作的態度,以抵抗儒家學者及道教人士的攻擊,維護佛教的穩定發展。
    總結本文藉由敘事分析來凸顯《宋高僧傳》的文學特質,在分析架構中,仍兼顧僧傳的宗教意涵和歷史意義的論述。所以,就佛教高僧傳記的文學價值而論,它實已熔文學、宗教和歷史情境於一爐。這個解讀模式對僧傳定位的探索如果可以被接受,將可以開拓僧傳在宗教、史學之外,另一個文學層面的意義,豐富僧傳的文本價值,並且,形成可行的解讀模式,重新來檢視中國的歷代僧傳。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義界與範圍…………………………………………3 一、「傳記」文類概念的形成與定義………………………3 二、高僧傳記的特質兼具宗教性、歷史性與文學性………6 三、以贊寧《宋高僧傳》為文本之由………………………9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述評………………………………………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18 一、研究進路和方法…………………………………………18 二、論文架構…………………………………………………25 第二章 中國僧傳敘事傳統的源流與發展 ………… 27 第一節 漢譯佛典佛陀傳記的敍事特色 ……………………… 27 一、佛傳的結集 …………………………………………… 27 二、漢譯佛傳創作中的佛陀形象 ………………………… 30 三、漢譯佛傳的敍事模式對僧傳的影響 ………………… 35 第二節 中國史傳敘事傳統的演進 …………………………… 38 一、中國史傳文學的發展 ………………………………… 38 二、雜傳體製的萌芽 ……………………………………… 42 三、中國傳記敍事方式對僧傳的影響 …………………… 45 第三節 中國僧傳論贊體例的形成………………………………47 一、論贊釋義…………………………………………………47 二、史傳論贊體例的發展…………………………………50 三、史傳論贊的特質與僧傳的運用…………………………54 第四節 中國僧傳的發展與類型 ……………………………… 57 一、北宋以前高僧傳記的發展 …………………………… 57 二、高僧傳記的類型與體例 ……………………………… 60 三、禪宗僧傳體裁的開拓 …………………………………64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69 第三章 《宋高僧傳》的產生背景與編撰原則…………71 第一節 唐五代至北宋佛教發展與社會文化……………………71 一、唐五代至北宋佛教發展概況 ………………………… 72 二、北宋史學及佛教史籍編纂………………………………76 第二節 編撰者的背景……………………………………………80 一、贊寧的生平………………………………………………80 二、贊寧的內外學背景………………………………………83 第三節 編撰取材與策略 ……………………………………… 87 一、選人標準 ……………………………………………… 87 二、文本體例 ……………………………………………… 90 三、文獻根據 ……………………………………………… 95 (一)塔銘碑記 ……………………………………… 96 (二)別傳志記 ……………………………………… 100 (三)徵之耆舊 ……………………………………… 108 (四)親身見聞 ……………………………………… 109 四、編撰原則 ………………………………………………110 (一)依憑三教一致的教化精神 ……………………110 (二)著重感應事蹟的宗教心理 ……………………112 (三)運用模擬史傳的實錄風格 ……………………113 第四節 本章小結 ……………………………………………… 116 第四章 《宋高僧傳》的敘事方式………………………119 第一節 《宋高僧傳》的敍事結構…………………………………119 一、《宋高僧傳》敘事結構的形成: 從《高僧傳》、《續高僧傳》到《宋高僧傳》………120 二、《宋高僧傳》情節結構分析………………………………142 (一)全結構型……………………………………………144 (二)側重修證求道型……………………………………150 (三)側重行道度化型……………………………………153 (四)單一故事型…………………………………………159 三、《宋高僧傳》的互見敘事…………………………………164 第二節《宋高僧傳》的敍事視角與時序…………………………168 一、敍事視角的運用……………………………………………168 (一)通篇一貫第三人稱全知視角………………………171 (二)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加上第一人稱限知視角……172 (三)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加上局部限知視角…………175 (四)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加上局部客觀視角…………177 二、敘事者的隱與顯……………………………………………178 (一)隱藏的敘事者 …………………………………… 179 (二)介入的敘事者………………………………………181 三、敘事時序的安排……………………………………………184 第三節《宋高僧傳》附傳的敍事策略……………………………190 一、高僧列於附傳的衡量標準…………………………………190 二、附傳與正傳的系屬原則……………………………………194 三、附傳的敍事模式……………………………………………198 第四節 本章小結:《宋高僧傳》的敘事特色 ………………… 202 (一)敘事結構模式化……………………………………202 (二)敘事語言以散文為主………………………………203 (三)敘事中寓含褒貶……………………………………204 第五章 《宋高僧傳》的高僧形象與宗教生活 ……207 第一節 《宋高僧傳》高僧典型形象的刻畫 ………………… 207 一、外貌形象的塑造 ………………………………………208 二、性格思想的描寫 ………………………………………212 三、人物語言的展現 ………………………………………215 四、動作細節的刻畫 ………………………………………218 第二節 《宋高僧傳》高僧人物類型分析 …………………… 222  一、慧解學問型 ……………………………………………222 二、禪定參悟型 ……………………………………………226 三、重戒研律型 ……………………………………………230  四、廣積福德型 ……………………………………………235 第三節 《宋高僧傳》高僧宗教生活型態的轉變 …………… 239  一、叢林制度興起………………………………………240 二、兼游詩文 …………………………………………… 249 第四節 本章小結:高僧獨特的形象及其生活方式的意義 … 253 第六章 《宋高僧傳》的敘事主題與宗教現象………255 第一節 《宋高僧傳》的敘事主題………………………………255 一、高僧的聖化敘事…………………………………………255 (一)誕生瑞兆…………………………………………256 (二)捨俗出家…………………………………………258 (三)求道度生…………………………………………260 (四)臨終徵相…………………………………………263 二、理想的高僧典型 ……………………………………… 266 三、揭示修行之道 ………………………………………… 269 第二節 《宋高僧傳》中高僧遺身供養的現象…………………271 一、遺身行為的緣起…………………………………………272 二、高僧遺身的方式…………………………………………276 (一)捨身………………………………………………276 (二)燒身………………………………………………277 三、對於遺身作法的爭議……………………………………279 第三節 《宋高僧傳》中高僧佯狂神異的表現…………………288 一、佯狂神異特質形成的背景………………………………288 (一)佯狂遊戲傳統的形成 ……………………………288 (二)神異感通的能力 …………………………………293 二、高僧佯狂神異的行為特徵………………………………295 (一)佯狂於世…………………………………………296 (二)無視戒儀…………………………………………296 (三)好為讖記…………………………………………297 (四)遊戲神通…………………………………………298 三、佯狂神異的精神特質與時代意義…………………… 300 第四節 本章小結:《宋高僧傳》的宗教敘事意涵 ………… 302 第七章 《宋高僧傳》的論、系、通及其史觀………305 第一節 《宋高僧傳》十科「論」義 ………………………… 305 第二節 《宋高僧傳》「系」、「通」對史的處理 ………… 314 一、說明僧傳的敘事原則 ………………………………… 315 (一)繁略必有據 ……………………………………315 (二)有所不知則闕如 ………………………………315 (三)見聞不齊,記錄因別 …………………………317 二、論述佛教教內的問題 …………………………………318 (一)評論佛教的演變 ………………………………318 (二)解釋佛教風俗制度的改變 ……………………320 (三)補充或推論史事 ………………………………322 (四)闡釋教理 ………………………………………323 三、化解三教的衝突 ……………………………………… 325 (一)儒、佛衝突 ……………………………………325 (二)佛、道之爭 ……………………………………328 第三節 《宋高僧傳》「系」、「通」對人的評論 …………331 一、評讚傳主……………………………………………… 331 (一)評斷傳主的修行果位 …………………………331 (二)褒讚傳主對佛教的貢獻 ………………………332 (三)對傳主的行事提出解釋 ……………………335 二、貶責傳主 ………………………………………………337 三、勸化警策 ………………………………………………339 第四節 贊寧的史觀及立場 ………………………………342 一、切合時代需求的史觀 …………………………………343 二、強調以教輔政的立場 …………………………………346 第五節 本章小結:系通在《宋高僧傳》中的地位 ………… 352 第八章 結 論 ………………………………… 355 一、《宋高僧傳》的敘事成就總評 ………………………355 二、敘事結構與評贊結構的結合 …………………………358 三、建立僧傳的解讀模式 …………………………………362 四、未來研究領域的拓展 …………………………………363 附錄一 《宋高僧傳》收錄高僧年代之佛教大事 暨贊寧年譜(919-1001)簡編 ……………………… 365 附錄二 《宋高僧傳》傳末系、通一覽表 ………………………… 375 重要參考文獻 ………………………………………………………383

    重要參考文獻

    ˙文獻分類體例說明如下:
    壹、先分為:一、佛教文獻,二、傳統文獻,三、現代論著。
    貳、佛教文獻先分《大正藏》、《卍續藏》,次按卷冊順序排列。
    參、傳統文獻先按經、史、子、集,次按文本年代先後排列。
    肆、現代論著包含專書、學位論文、單篇期刊論文等,按主題分為:(一)史傳研究,(二)僧傳研究,(三)佛學研究,(四)敘事研究。每一次類中,按出版語言排列,依次分為:中文(包括正、簡體字),日文,英文。同出版語言的文獻,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一、佛教文獻
    後秦 佛陀耶舍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No.1。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No.99。
    東晉 瞿曇僧伽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No.125。
    北涼 曇無讖譯:《佛所行讚》,《大正藏》第4冊,No.192。
    姚秦 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大正藏》第8冊,No.235。
    姚秦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No.262。
    北涼 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No.374。
    姚秦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No.475。
    北涼 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藏》第16冊,No.663。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第16冊,No.670。
    唐 法海集:《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藏》第48冊,No.2007。
    唐 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第48冊,No.2015。
    元 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48冊,No.2008。
    五代 延壽:《宗鏡錄》,《大正藏》第48冊,No.2016。
    五代 延壽:《萬善同歸集》,《大正藏》第48冊,No.2017。
    宋 淨善:《禪林寶訓》,《大正藏》第48冊,No.2022。
    宋 智昭:《人天眼目》,《大正藏》第48冊,No.2006。
    元 德煇編:《敕修百丈清規》,《大正藏》第48冊,No.2025。
    隋 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49冊,No.2034。
    宋 志磐:《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No.2035。
    元 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49冊,No.2036。
    元 覺岸:《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49冊,No.2037。
    姚秦 鳩摩羅什譯:《馬鳴菩薩傳》,《大正藏》第50冊,No.2046。
    元魏 吉迦夜共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大正藏》第50冊,No.2058。
    梁 寶唱:《比丘尼傳》,《大正藏》第50冊,No.2063。
    梁 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2059。
    梁 僧祐:《釋迦譜》,《大正藏》第50冊,No.2040。
    唐 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2060。
    唐 道宣:《釋迦氏譜》,《大正藏》第50冊,No.2041。
    宋 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2061。
    明成祖御撰:《神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2064。
    明 釋如惺:《大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2062。
    唐 (不詳):《歷代法寶記》,《大正藏》第51冊,No.2075。
    宋 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51冊,No.2076。
    宋 契嵩:《傳法正宗記》,《大正藏》第51冊,No.2078。
    宋 契嵩:《傳法正宗定祖圖》,《大正藏》第51冊,No.2079。
    宋 契嵩:《傳法正宗論》,《大正藏》第51冊,No.2080。
    明 居頂:《續傳燈錄》,《大正藏》第51冊,No.2077。
    宋 契嵩:《鐔津文集》,《大正藏》第52冊,No.2115。
    梁 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No.2102。
    唐 道宣:《道宣律師感通錄》,《大正藏》第52冊,No.2107。
    唐 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No.2103。
    唐 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冊,No.2122。
    唐 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大正藏》第54冊,No.2125。
    宋 贊寧:《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冊,No.2126。
    梁 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No.2145。
    唐 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第55冊,No.2149。
    唐 杜拙:《傳法寶紀》,《大正藏》第85冊,No.2838。
    唐 淨覺:《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85冊,No.2837。
    唐 文益:《宗門十規論》,《卍續藏》第63冊,No.1226。
    唐 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卍續藏》第63冊,No.1225。
    唐 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卍續藏》第63冊,No.1223。
    宋 惠洪:《智證傳》,《卍續藏》第63冊,No.1235。
    宋 宗賾集:《禪苑清規》,《卍續藏》第63冊,No.1245。
    宋 宗鑑:《釋門正統》,《卍續藏》第75冊,No.1513。
    宋 祖琇:《隆興編年通論》,《卍續藏》第75冊,No.1512。
    宋 佚名:《續佛祖統紀》,《卍續藏》第75冊,No.1515。
    宋 本覺:《釋氏通鑑》,《卍續藏》第76冊,No.1516。
    梁 寶唱:《名僧傳抄》,《卍續藏》第77冊,No.1523。
    元 曇噩:《新修科分六學僧傳》,《卍續藏》第77冊,No.1522。
    明 釋明河:《補續高僧傳》,《卍續藏》第77冊,No.1524。
    宋 李遵勖編:《天聖廣燈錄》,《卍續藏》第78冊,No.1553。
    宋 惟白集:《建中靖國續燈錄》《卍續藏》第78冊,No.1556。
    宋 惠洪:《禪林僧寶傳》,《卍續藏》第79冊,No.1560。
    宋 祖琇:《僧寶正續傳》,《卍續藏》第79冊,No.1561。
    宋 悟明:《聯燈會要》,《卍續藏》第79冊,No.1557。
    宋 正受:《嘉泰普燈錄》,《卍續藏》第79冊,No.1559。
    清 自融撰,性磊補輯:《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卍續藏》第79冊,No.1562。
    宋 普濟:《五燈會元》,《卍續藏》第80冊,No.1565。
    唐 (不詳):《曹溪大師別傳》,《卍續藏》第86冊,No.1598。
    宋 惠洪:《林間錄》,《卍續藏》第87冊,No.1624。
    宋 惠洪:《林間錄後集》,《卍續藏》第148冊,No.1625。
    喻昧庵輯:《新續高僧傳四集》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唐 智炬:《雙峰山曹侯溪寶林傳》,《宋藏遺珍》第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
    宋 洪覺範《石門文字禪》,四部叢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宋 贊寧著,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全唐文禪師傳記集》,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第1冊,台北:文殊出版社,1989年。
    《中國歷代禪師傳記資料彙編》上中下,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4年。
    《敦煌禪宗文獻集成》上中下,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1998年。
    南唐 靜、筠編,張華點校:《祖堂集》,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中華電子佛典線上藏經閣(CBETA):http://www.cbeta.org/index.htm

    二、傳統文獻
    漢 鄭玄注:《周禮》,四部備要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漢 鄭玄注:《禮記》,四部備要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
    漢 司馬遷撰,宋 斐駰集解,唐 司馬貞索隱,唐 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台北:鼎文出版社,1991年。
    漢 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晉 皇甫謐:《高士傳》收錄於《古今逸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北齊 魏收:《魏書附西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 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梁 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隋 姚察、唐魏徵、姚思廉撰:《梁書》,台北:鼎文出版社,1980年。
    唐 魏徵等:《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
    唐 劉知幾撰,浦起龍釋,白玉崢校點:《史通通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五代 劉昫:《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宋 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98年。
    宋 薛居正等著:《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95年。
    宋 歐陽修著:《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98年。
    宋 王溥:《唐會要》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宋 王溥:《五代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60年。
    元 脫脫等著:《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98年。
    清 徐松輯,陳垣編:《宋會要輯稿》國立北平圖書館印行本影印,1961年。
    清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梁 劉勰著,黃叔琳註:《文心雕龍註》,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唐 李善:《文選注》四部備要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 王禹偁:《小畜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 辛文房撰,周本淳校正:《唐才子傳校正》,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聖祖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 董誥等編,陸心源補輯拾遺:《全唐文及拾遺》,台北:大化出版社,1987年。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文》,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
    王仲鏞:《唐詩紀事校箋》,四川:巴蜀書社,1989年。
    清 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現代論著
    (一)史傳研究
    孫毓棠 1943 《傳記與文學》,台北:正中書局。
    張源 1963.02 〈美國歷史學者對中國傳記的看法〉《傳記文學》數位全文資料庫第9號。
    劉紹唐編 1967 《什麼是傳記文學》,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丁樹南譯 1969 《人物刻劃基本論》,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逯耀東 1970.09 〈隋書經籍志史部雜傳類的分析〉《輔大人文學報》第1期,頁2(總326)
    逯耀東 1971 《魏晉史學的轉變及其特色──以雜傳為範圍所作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賴特(Arthur F. Wright)編,中央研究院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譯 1973 《中國歷史人物論集》,台北:正中書局。
    杜維運、黃進興編 1976 《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台北:華世出版社。
    王元 1977 《傳記學》,台北:牧童出版社。
    王鴻仁等 1977.11 〈現代傳記文學的面貌〉《書評書目》第55期,頁6-38。
    王鵬基 1978 《中國傳記文述評》,台北:雅言出版社。
    Jacques Barzun著、張平男譯 1978.02 〈傳記與批評之關係〉《書評書目》第58期,頁14-36。
    余英時 1980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逯耀東 1980 〈從《隋書經籍志‧史部》的形成論魏晉史學轉變的歷程〉《食貨月刊》第10卷第4期,頁1-22。
    陳靜 1981.09 〈《漢書》論贊研究〉《中華學苑》第24、25期,頁135-215。
    李宗鄴 1982 《中國歷史要籍介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Egan, Ronald C.著,張端穗譯 1982.06 〈左傳中的敘事文〉《東海中文學報》第3期,頁19-39。
    余英時 1983.05 〈年譜學與現代的傳記觀念〉《傳記文學》42:5,頁12。
    朱東潤 1983 〈傳記文學能從史記學到些什麼〉,《人物》第1期,頁65 ~ 71。
    梁啟超 1984 《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出版社。
    杜維運 1984.11 〈傳記的特質和撰寫方法〉《傳記文學》第45卷第5期,頁39-43。
    郭雙成 1985 《史記人物傳記論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安德烈‧莫洛亞著,陳蒼多譯 1986 《傳記面面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增貴 1986 〈論後漢的人物評論風氣〉《中國史學論文選集》第六輯,台北:幼獅出版社。
    李少雍 1987 《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成都:重慶出版社。
    勞榦 1987.07 〈論早期中國的傳記文學〉《傳記文學》第51卷第1期,頁18-22。
    張端穗 1988.07 〈中國傳記的一些問題〉《東海中文學報》,頁105-115。
    黃運喜 1988.08 〈舊唐書與佛教史事記載〉《獅子吼》第27卷第8期,頁30-33。
    杜維運 1989 《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布洛克著,周婉窈譯 1989 《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出版社。
    王靖宇 1989 《左傳與傳統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宋晞 1989.06 〈論人物傳記資料之搜集整理保存與利用〉《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2卷第1期,頁133-139。
    廖卓成 1989.05 〈評述兩本論傳記的書—《書寫生命》(《Writing Lives》by Leon Edel)與《傳記:虛構、事實與形式》(《Biography:Fiction,Fact and Form》by Ira. Bruce,Nadel)《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頁185-201。
    李國祁 1989.12 〈漫談史學的傳記寫法〉《國史館館刊》第7期,頁17-23。
    梁啟超 1990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台北:商務印書館。
    雷家驥 1990 《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學生書局。
    李奭學 1990.11 〈文學上的「傳記」〉《當代》第55期,頁54-62。
    張漢良 1990.11 〈傳記的幾個詮釋問題〉《當代》第55期,頁29-35。
    蔡崇榜 1991 《宋代修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陳蘭村、張新科 1991 《中國古典傳記論稿》,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呂俊甫 1991.12 〈心理歷史與心理傳記〉《國史館館刊》第11期,頁15-24。
    柯靈烏著,陳明福譯 1992 《歷史的理念》,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韓兆琦主編 1992 《中國傳記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逯耀東 1992.06 〈史傳論贊與《史記》「太史公曰」〉《新史學》第3卷第2期,頁1-34。
    逯耀東 1992 〈魏晉對歷史人物評論標準的轉變〉《食貨月刊》第3卷第1期。
    彭雅玲 1993 《史通的歷史敘述理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簡後聰、林君成 1993 《歷史編纂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朱文華 1993 《傳記通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黎活仁 1993.12 〈東西方的傳記文學與自傳文學—日本學者的觀點〉《文訊月刊》第59卷第98期,頁21-22。
    馬耀民 1993.12 〈傳記在西方文化中的發展與流變〉《文訊月刊》第59卷第98期,頁18-20。
    楊正潤 1994 《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廖卓成 1994.07 〈論傳記文的雙重文本:故事中的言談舉隅〉《中外文學》第23卷第2期,頁95-109。
    張高評 1994.06 〈司馬遷與傳記文學〉《國語文教育通訊》第8期,頁1-15。
    游翔 1994 〈史學批評若干基本問題研究〉《湖北大學學報》,第6期,頁104-109。
    艾柯(Eco, Umberto)等編,王宇根譯 1995 《詮釋與過度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倪豪士 1995 〈《文苑英華》中「傳」的結構研究〉《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台北:南天書局,頁23-44。
    李祥年 1995 《漢魏六朝傳記文學史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謝保成 1995 《隋唐五代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Jenkins,Keith著,賈士蘅譯 1996 《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社。
    劉苑如 1996.03 〈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頁365-400。
    廖卓成 1996.06 〈談兩本傳記文學史〉《台北師院語文集刊》第1期,頁131-152。
    李少雍 1996 〈中國古代的文史關係—史傳文學概論〉,《文學遺產》第2期,頁4 ~ 17。
    汪受寬 1996 〈左傳在歷史文學上的兩大特色〉,《史學史研究》第1期,頁32 ~ 37。
    汪榮祖 1997 《史傳通說》,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紹英 1997 《先秦傳記文學發展過程的考察》,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碩士論文。
    杜家驥 1997.08 〈歷史人物傳記史料的價值〉《歷史月刊》第115期,頁32-38。
    李隆獻 1997.12 〈中國敘事文學的不遷之兆-淺析左傳的敘事技巧〉《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5期,頁23-46。
    常建華 1997.08 〈中國族譜的人物傳記〉《歷史月刊》第115期,頁51-58。
    蕭駟 1997.08 〈中國地方志人物傳記述評〉《歷史月刊》第115期,頁59-66。
    羅培 1997.01 〈真實的歷史與歷史的真實-方志傳記和文學傳記之比較〉《檔案與建設》第91期,頁15-17。
    Joyce Appleby ,Lynn Hunt ,Margaret Jacob著,薛絢譯 1998 《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書局。
    逯耀東 1998 《魏晉史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張素卿 1998 《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台北:書林出版社。
    王德威 1998 《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新華書店。
    李斌城等 1998 《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聰輝 1998 《修真與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經派仙傳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
    張素卿 1998 《敘事與解釋──《左傳》解經研究》,台北:書林出版社。
    郭丹 1998.08 〈史傳文學中的美學特徵〉《中山人文學報》第7期,頁17-35。
    李紀祥 1998.03 〈時間、歷史、敘事—可逆性、可斷性、轉述及其他〉《華岡文科學報》第22期,頁169-190。
    林富士、傅飛嵐主編 1999 《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中國聖者傳記與地域史的材料》,台北:允晨出版社。
    陳蘭村 1999 《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
    郭丹 1999 《史傳文學:文與史交融的時代畫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紀祥 1999.03 〈在時間的「在」與「逝」:歷史與不朽〉《歷史、理論與批評》第1期,頁1-40。
    王晴佳、古偉瀛 2000 《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出版社。
    逯耀東 2000 《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劉國平 2000 《《漢書》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
    張新科 2000 《唐前史傳文學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張玉芳 2000.05 〈論《史記》的論斷方式〉《中國文學研究》第14期,頁73-114。
    熊明 2000.11 〈論六朝雜傳對史傳敘事傳統的突破與超越〉《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頁61-65。
    狄爾泰著,艾彥等譯 2001 《歷史中的意義》,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Michael Stanford著,劉世安譯 2001 《歷史研究導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李紀祥 2001 《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台北:麥田出版社。
    高禎霙 2001 《史漢論贊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郝至祥 2001 《兩《唐書》書法暨筆法比較研究──兼論《新唐書》闢佛刪史》,台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黃進興 2001 《聖賢與聖徒:歷史與宗教論文集》,台北:允晨出版社。
    王靖宇 2001 《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出版。
    張高評 2002 《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台北:五南出版社。
    歐力仁 2002.02 〈歷史批評法之商榷〉《輔仁宗教研究》第5期。
    熊明 2002.01 〈六朝雜傳概說〉《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頁32-35。
    歐力仁 2002 〈歷史批判法之商榷〉《輔仁宗教研究》第5期,頁135。
    林珊湘 2003 《史記「太史公曰」義法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張素卿 2003 〈從《左傳》敘事論中國史傳研究的一個發展方向〉《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研討會論文集》,H.K.:香港中文大學,頁155-183。
    Jean Leduc著,林錚譯 2004 《史家與時間》,台北:麥田出版社。
    Donald P. Spence, 1982
    Narrative truth and historical truth: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psychoanalysis . New York:W.W.Norton.
    Ira Bruce Nadel, 1984 Biography:Fiction, Fact and Form. Landon:Macmillan.
    Leon Edel, 1984 Writing Lives. New York: W.W. Norton.

    (二)僧傳研究
    蘇晉仁 1978 〈《名僧傳》與《名僧傳抄》〉《中國佛教史學史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23-58。
    唐龍 1970 《晉南北朝隋唐兩宋釋家傳記提要》,台北: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達安伯(Dalia, Albert A.) 1973.06 〈贊寧大師的研究〉《佛教文化學報》第2期,頁117。
    明復 1975.03 〈梁高僧傳箋證〉《中國佛教》第19卷第6期,頁16-7。
    巴宙著,釋恆清譯 1977 〈喬達摩佛陀之凡聖問題〉《佛光學報》第2期。
    曹仕邦 1977.05 〈關於宋高僧傳以後三種高僧傳的「譯經篇」〉《香港佛教》第204期,頁9。
    宏因 1980.10 〈後漢西域譯經家傳記資料研究〉《佛光學報》第5期,頁267-285。
    曹仕邦 1980.09 〈淺言現存兩種最古僧傳的傳記分類和編次〉《香港佛教》第244期,頁4-5。
    蘇晉仁 1981.01 〈梁釋慧皎及其《高僧傳》〉《世界宗教研究》。
    李豐楙 1982.12 〈慧皎高僧傳及其神異性格〉《中華學苑》第26期,頁123-137。
    陳援菴 1983 《釋氏疑年錄》,台北:天華出版社。
    蔡榮婷 1983 《《景德傳燈錄》之研究--以禪師啟悟弟子之方法為中心》,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冉雲華 1984.09 〈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 〉《華岡佛學學報》第七期 ,頁63。
    溫玉成 1984.05 〈讀碑雜錄──碑刻資料對佛教史的幾點重要補正〉《法音》,頁38-42。
    蘇晉仁 1985.01 〈佛教傳記綜述〉《世界宗教研究》,頁1-28。
    呂澂 1987 《中國佛教人物與制度》,台北:彙文堂出版社。
    曹仕邦 1988.10 〈僧史所載中國沙門堅守戒律規或天竺傳統的各類實例〉《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頁325-357。
    陳士強 1988.08 〈《名僧傳抄》與《高僧傳》比觀〉《香港佛教》,第339期,頁15-18。
    張乃翥 1988 〈龍門《石道記》碑與宋釋贊寧〉《文物》第4期,頁27-29。
    蔡惠明 1988.03 〈四朝高僧傳〉《內明》第192期,頁36-38。
    楊曾文 1989.06 〈早期禪宗史書《傳法寶紀》〉《香港佛教》第349期,頁7-9。
    鄭郁卿 1990 《高僧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曹仕邦 1990 〈舊唐書立僧傳之暗示作用〉《港台學者隋唐史論文精選》,西安:三秦出版社。
    陳士強 1990.05 〈《唐高僧傳》新證〉《內明》第218期,頁15-20。
    周純一 1990.06 〈濟公形象之完成其社會意義〉《漢學研究》8:1,頁535-556。
    蒲慕州 1990.12 〈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漢學研究》第8卷第2期,頁149-176。
    吳汝鈞 1990.07 〈佛陀傳記之研究〉《獅子吼》第29卷第7期,頁14-21。
    釋果燈 1992 《唐道宣《續高僧傳》批判思想初探》,台北:東初出版社。
    王景琳 1992 《中國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
    李鮮熙 1992 《寒山其人及其詩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伊吹敦著、釋證道譯 1992.04 〈關於《續高僧傳》之增補〉《諦觀》第69期,頁197-221。
    陳士強 1992.06 〈贊寧和他的《宋高僧傳》〉《內明》第243期,頁23-27,38。
    李雪濤 1992.09 〈贊寧譯學主張釋例〉《內明》第246期,頁32-38。
    于淩波 1993 《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吳明儒 1994 《中國僧侶西行求法研究──以義淨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王吉林指導。
    黃啟方 1994.09 〈釋惠洪五考〉《中外文學》第23卷第4期,頁194-214。
    李劍亮 1994.03 〈《宋高僧傳》的文學史料價值〉《杭州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頁17-23。
    釋智慧 1996.01 〈從《高僧傳》的撰寫及組織架構探其特色〉《護僧雜誌》第2期,頁12-33。
    郝春文 1998 《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玉珍 1998.06 〈Kieschnick John(柯嘉豪):《The eminent monk: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書評〉《新史學》第9卷第2期,頁187-192。
    丁敏 1998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
    宋道發 1998 〈中國佛教史觀的形成與佛教史學的建立〉《法音》第12期,頁24-26。
    佐藤達玄著,關世謙譯 1998.02 〈道宣律師與唐朝佛教(上)〉《妙林雜誌》第10卷第2期,頁16-30。
    John Kieschnick(柯嘉豪)撰,果儒譯 1998.01 〈宋高僧傳英譯本緒言〉《人乘雜誌》19:4,頁52-57。
    張勇 2000 《傅大士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釋道修 2000 《梁《高僧傳》「論贊」之研究--以歷史性與文學性的考察為主軸》,桃園:圓光佛研所碩士論文。
    吉田紹欽著,劉建譯 2000 《禪僧的生死》,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王亞榮 2000.10 〈道宣與長安社會〉《中國佛學》第3卷第1期,頁1-10。
    林伯謙 2000.05 〈惠洪非「浪子和尚」辨〉《東吳中文學報》第6期,頁19-72。
    依淳 2001 《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台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
    劉婉俐 2001 《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伊喜措嘉佛母密傳的敘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博士論文。
    王志宏 2001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如石 2001.01 〈「本生譚」的詮釋〉《普門學報》第5期,頁101-112。
    楊富學 2001.07 〈敦煌本《歷代法寶記‧弘忍傳》考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頁139-149。
    朱秀容 2001.04 〈專研高僧傳的西方學者--柯嘉豪〉《人生雜誌》212期,頁62-68。
    釋智學 2001 〈永明延壽傳記研究〉《法光學壇》第5期,頁58-82。
    梁天錫 2001.11 〈《祖堂集》續考-宋代高麗僧補編佛教禪宗早期燈錄研究之三〉《能仁學報》卷8,頁30-58。
    李坤寅 2002 《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初探:以八相成道為例》,台北:輔仁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
    吳海勇 2002 《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
    侯傳文 2002 《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台北:慧明文化出版社。
    劉婉俐 2002.07 〈空行母與藏傳佛教上師傳記〉《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頁213-236。
    李明芳 2002.12 〈慧皎《高僧傳.僧肇傳》疑點考釋〉《東吳哲學學報》第7期,頁35-55。
    藍日昌 2002.09 〈論師的時代—對僧傳中六朝義學論師的分析〉《普門學報》第11期,頁51-80。
    張松濤 2002 〈中國千年佛經翻譯的總結者──贊寧〉《外交學院學報》第2期,頁67-71。
    任林豪 2002 〈《宋高僧傳‧行滿傳》辨誤〉《佛學研究》,頁299-301。
    王振國 2002 〈略析《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關於部分禪宗人物傳記之誤失──兼論高僧法如在禪史上的地位〉,洛陽:龍門石窟研究所,頁98-105。
    徐燕玲 2003 《慧皎《高僧傳》及其分科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婉俐 2003.03 〈藏傳佛教文學中的心智科學與超時空關係〉《中外文學》第31卷第10期,頁193-228。
    李皇誼 2004 《禪門居士龐蘊及其文學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劉婉俐 2004.03 〈神聖與瘋狂:藏傳佛教的「瘋行者」傳統VS.傅科瘋狂病史的權力論述〉《中外文學》第32卷第10期,頁145-171。
    許展飛 2005 《《高僧傳》研究》,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陳長琦教授指導。
    龔雋 2005 〈唐宋佛教史傳中的禪師想像——比較僧傳與燈錄有關禪師的書寫〉《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0期,頁180。
    陸揚 2006 〈解讀〈鳩摩羅什傳〉:兼談中國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與史學〉《中國學術》第2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

    山內晉卿 1921 〈高僧伝の研究〉《支那仏教史之研究》,京都:佛教大出版社,頁1-41。
    木村泰賢、平等通昭合著 1930 《梵文仏伝文學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名火田應順 1931.03 〈支那中世於捨身就〉《大谷學報》第12卷第2期,頁1-43。
    甘蔗圓達 1939.07 〈道宣支那戒律史上於地位〉《支那佛教史學》第3卷第2期,頁1-21。
    牧田諦亮 1953.01 〈君主獨裁社會に於ける佛教團の立場(上)-宋僧贊寧中心〉《佛教文化研究》第3期,頁63。
    牧田諦亮 1953 〈僧史略の世界〉《印度學佛教學》第2卷第1期,頁261-264。
    增永靈鳳 1953 〈道信弘忍史傳集團生活〉《印度學佛教學》第2卷第1期,頁268-278。
    干潟龍祥 1954 《改訂增補本生經類の思想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仏書林。
    牧田諦亮 1955 〈宋代における佛教史學の發展〉《印度學佛教學》第3卷第2期,頁249-251。
    村上嘉實 1961 〈高僧傳神異〉《東方宗教》第17期,頁1-17。
    水尾現誠 1963.03 〈捨身について慧皎立場〉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第11卷第2號,頁174-175。
    關口真大 1968 《達磨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荻須純道 1968 〈臨濟禪と菩薩道〉《大乘菩薩道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頁575-593。
    田中敬信 1970.12 〈梁高僧傳の構成〉《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1期,頁138-9。
    田中敬信 1971.12 〈梁高僧傳における神異〉《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0卷第1期,頁291-293。
    安藤智信 1971.03 〈宋高僧傳著者贊寧の立場〉《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號,頁325-329。
    桐谷征一 1971.12 〈梁釋慧皎における歷史意識-特鑑戒意識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2號,頁298-301。
    小川貫弌 1972.06 〈中国仏教史籍の基礎的研究〉《龍谷大學》第11、12號,頁149-172,126-147。《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11號,頁149-175。
    丸田教雄 1973 〈宋僧贊寧佛教史觀〉《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2期,頁143-147。
    中山正晃 1973 〈道宣《續高僧傳》感通篇〉《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2期,頁134-140。
    佐藤達玄 1974.12 〈道宣與戒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第1期,頁81-86。
    岡本天晴 1974.03 〈六朝における捨身の一側面〉《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第2期,頁330-6。
    牧田諦亮、井上四郎編 1977 《宋高僧傳索引》上中下,京都:平樂寺出版社。
    古賀英彥 1977 〈唐代禪家點描:師資、言詮、修行〉《禪文化研究所紀要》,京都:禪文化研究所,頁221-246。
    駒澤大學禪宗史研究會編 1978 《慧能研究--慧能傳記資料關す基礎的研究》,東京:大修館書店。
    須山長治 1978.03 〈梁唐宋高僧伝考察—習禪者達摩系禪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6卷2號,頁188-189。
    大內文雄 1980.03 〈歷代三寶記と續高僧傳譯經者傳記〉《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2期,頁281-285。
    木村武夫 1981 《僧伝の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
    佐久間光昭 1981.12 〈《梁高僧傳》蔬食苦行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1期,頁102。
    坂本廣博 1981.11 〈梁高僧傳見禪觀:習禪篇、神異篇〉《天台學報》第23期,頁86-92。
    的場慶雅 1982.12 〈中國法華經信仰形態(一)法華傳記〉《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1卷第1期,頁275-277。
    本廣博 1982.11 〈《梁高僧傳》見禪觀-亡身篇、明律篇中心〉《天台學報》第24期,頁117-121。
    船本和則 1983.12 〈梁唐高僧伝における神異と狂と禪〉《Philosophia》(早稻田大學哲學會)71號。
    仙石景章 1983.12 〈南嶽習禪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期,頁289-292。
    佐久間光昭 1984.12 〈《唐高僧傳》蔬食苦行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期,頁138-9。
    利根川浩行:〈僧傳見唐代菩薩戒〉《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2期,1984.03.25,頁115-119。
    明神洋 1985.01 〈中國佛教徒燒身と道教〉《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別冊》第11期,頁41-50。
    利根川浩行 1986.02 〈中國宋代以後菩薩戒-僧傳中心〉《大正大學研究紀要》第71期,頁151-191。
    里道德雄 1986.03 〈南朝三僧傳の研究〉《東洋學研究》第20卷,頁61-102。
    岡本天晴 1988 〈僧伝にみえる臨終の前後〉《仏教における生死の問題》,京都:日本仏教學會編,頁443-458。
    早島鏡正 1988 〈初期仏教における生死觀〉《仏教における生死の問題》,京都:日本佛教學會編,頁1-19。
    林 信明譯編 1988 〈《祖堂集》成立の事情〉《ポール・トミエウィル禪學論集》研究報告第一冊,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頁317-338。
    牧田諦亮 1989 〈高僧伝の成立〉《中囯仏教史研究》第三,東京:大東出版社,頁1-72。
    西脇常記 1990.05 〈舍利信仰と僧傳におけるその敘述—慧洪《禪林僧寶傳》敘述の理解のために〉《禪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6號,京都:禪文化研究所,頁195-222。
    中村元 1991 《原始佛教(三)佛弟子生涯》中村元選集(決定版)第13卷,東京:春秋社。
    川崎ミチコ 1991.03 〈《世說新語》に見る僧とその記事〉《東洋學論叢東洋大學文學部紀要.佛教學中國哲學文學科》第44期,頁45-63。
    慈賀高義 1992.05 〈三朝高僧傳管窺--習禪篇中心〉《大谷學報》,頁1-20。
    鈴木哲雄 1993 〈《祖堂集》對照《景德傳燈錄》〉愛知大學禪研究所《禪研究所紀要》第22號,頁249。
    董志翹 1993 〈《宋高僧傳》標點獻疑〉《花園大學研究紀要》第25輯,頁43-57。
    有馬賴底 1997 《禪僧の生涯:その生き方に學ぶ》東京:春秋社。
    沖本克己 1997 〈初期禪宗における理論形成〉《禪思想形成史の研究》,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研究報告第五冊,頁105-118。
    西村 惠信 1997.06 〈禪門における伝燈の性格〉《禪文化研究所紀要》第23號,頁1-16。
    伊吹敦 1998.03 〈《曹溪大師傳》成立〉《東洋思想宗教》第15期,頁82-109。
    齋藤智寬 2000.03 〈《景德傳燈錄》における禪の構造〉《禪學研究》第78號,花園大學禪學研究會,頁145-168。
    平井俊榮 2001.10 〈神異と習禪-《高僧傳》見中國佛教受容一斷面〉《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32期,頁1-26。
    雲井昭善 1994 〈「仏伝」と「仏伝文學」〉《龍谷大學學報》,第33號,頁262-278。

    Dalia, Albert, 1987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the Buddhist Historian Tsan-ning” in David Chappell ed. Buddhist and T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p.146-180.
    Koichi Shinohara(篠原亨一), 1988
    “Two Sources of Chinese Buddhist Biography: Stupa Inscription and Miracle Stories”in Granoff,P.E. and Koichi Shinohara eds. Monks and Magicians Religious Biographies in Asia , Oakville, Ontario: Mosaic Press, pp.119-228.
    Koichi Shinohara(篠原亨一), 1990
    ”Dao-Xuan’s Collection of Miracle Stories about Supernatural Monks(Shen-seng gan-Tong lu):An Analysis of its Sources”《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
    Arthur F. Wright, 1990
    “Biography and hagiography: Hui-chiao’s Lives of Eminent Monks”in Studies in Chinese Buddhism, edited by Robert M. Somers ,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 Press, pp.73-111.
    Granoff, P.E. and Koichi Shinohara, 1992
    Speaking of monks : religious biography in India and China Oakville,Ont : Mosaic Press.
    Koichi Shinohara(篠原亨一), 1994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he Function of the Hol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頁477-500。
    Reginald A.Ray, 1994
    Buddhist Saints in India: A Study in Buddhist Values and Orientations N.Y.:Oxford U. Press.
    James Burnell, Robinson, 1996
    ”The Live of Indian Buddhist Saints:Biography, Hagiography and Myth” Tibetan Literature: Studies in Genre. Ed. By Jose Ingacio Cabezon and Roger R.Jackson. New York : Snow Lion, p57-69.
    Kieschnick John(柯嘉豪),1997
    The eminent monk: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U. of Hawaii Press.
    Juliane Schober, 1997
    Sacred Biography in the Buddhist Traditions of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 Honolulu:U. of Hawaii Press.
    Albert Welter, 1999
    “A Buddhist Response to the Confucian Revival: Tsan-ning(贊寧) and the Debate over Wen in the Early Sung”, Peter N. Gregory and Daniel A. Getz, Jr. eds., Buddhism in the Sung ,Honolulu:U. of Hawaii Press, p.21-61.
    Benjamin Penny, 2002
    Religion and Biography in China and Tibet, Richmond: Curzon.

    (三)佛學研究
    宇井伯壽著,李世傑譯 1970 《支那佛教史》,台北:協志出版社。
    蔣維喬 1974 《中國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
    張曼濤主編 1977 《佛教經濟研究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8 《禪宗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8 《佛教與中國思想及社會》,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忽滑谷快天 1978 〈永明延壽的宗風與其細行〉《佛教人物史話》,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339-350。
    牧田諦亮 1978 〈贊寧與其時代〉《佛教人物史話》,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351-381。
    張曼濤主編 1978 《中國佛教史論集(二)漢魏兩晉南北朝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8 《中國佛教史論集(二)隋唐五代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8 《中國佛教史論集(二)宋遼金元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8 《中國佛教史學史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8 《禪宗思想與歷史》,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9 《淨土宗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9 《中國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顏尚文 1980 《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南懷瑾 1980 《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台北:老古文化出版社。
    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 1980 《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商務印書館。
    吳怡 1980.06 〈中國禪宗與儒道兩家思想的關係〉《幼獅學誌》第16卷第1期,頁99-112。
    羅根澤 1980 〈佛經翻譯論〉《佛典翻譯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363-386。
    杜潔祥主編 1980 《中國佛寺史志彙刊》,台北:明文出版社。
    褚柏思 1981 《中國禪宗史話》,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任繼愈主編 1981 《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呂澂 1982 《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 1983 《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Victor Turner & Edithe Turner原著,劉肖洵譯 1983.02 〈朝聖:一個「類中介性」的儀式現象〉《大陸雜誌》第66卷第2期,頁51-69。
    陳垣 1983 《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梁啟超 1984 《中國佛教研究史》,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楊新瑛 1984.09 〈禪宗公案的基本法則及語言價值〉《慧炬雜誌》第242.243期,頁8-12。
    釋聖嚴 1984.09 〈明末中國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頁1-62。
    冉雲華 1984.09 〈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頁66。
    牧田諦亮著,余萬居譯 1985 《中國佛教史》,台北:華宇出版社。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 1985 《中國佛教史》,高雄:佛光山出版社。
    郭朋 1985 《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狄雍著、霍韜晦譯 1985 《歐美佛學研究小史》,台北:華宇出版社。
    杜普瑞(Louis Dupre)著,傅佩榮譯 1986 《人的宗教向度》,台北:幼獅出版社。
    蔡智惠 1986 《涂爾幹思想研究--以《宗教生活之基本形式》為重心》,台北:輔仁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蔡惠明 1986.02 〈道宣律師與南山律宗〉《香港佛教》第309期,頁8-10。
    釋恆清 1986.01 〈論佛教的自殺觀〉《哲學評論》第9期,頁193。
    平野顯照著,張桐生譯 1986 《唐代文學與佛教》,台北:華宇出版社。
    高雄義堅私著,陳季青等譯 1987 《宋代佛教史研究》,台北:華宇出版社。
    何國銓 1987 《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唐力權著,賴顯邦譯 1987.07 〈哲學沉默的意義:有關中國思想中語言使用的一些看法〉 《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第七期,頁40-46。
    錢新祖 1987.3、4 〈佛道的語言觀與矛盾語〉《當代雜誌》第11、12期,頁101-108。
    楊曾文 1987 〈日本學者對中國禪宗文獻的研究和整理〉《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頁113-125。
    呂澂 1987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
    湯用彤 1988 《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
    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 1988 《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以後的政治社會史的考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任繼愈主編 1988 《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印順法師 1988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
    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 1988 《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出版社。
    楊曾文 1988.06 〈禪宗文獻研究在日本〉《當代》第26期,頁58-75。
    劉貴傑 1988.10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與儒家學說之交涉〉《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頁213-240。
    高雄義堅著,何燕生譯 1988.12 〈宋代禪宗的特點〉《香港佛教》第343期,頁14-17。
    黃敏枝 1989 《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
    梁啟超 1989 《佛學研究十八篇》,北京:中華書局。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 1989 《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
    中村元著,陳俊輝譯 1989 《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結構群出版社。
    何寄澎 1989.05 〈論釋契嵩思想與儒學的關涉〉《幼獅學誌》第20卷第3期,頁111-147。
    湯用彤 1991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 1991 《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湯用彤 1991 《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 1992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藍吉富 1993 《隋代佛教史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 1993 《中國佛教文學史》,高雄:佛光出版社。
    顧吉辰 1993 《宋代佛教史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藍吉富 1993 〈中國佛教史學的規模及其特色〉《中國佛教泛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藍吉富 1993 《當代中國人的佛教研究》,台北:商鼎出版社。
    吳汝鈞 1993 《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 1993 《中國佛教文學》,高雄:佛光出版社。
    陳允吉 1993 《唐詩中的佛教思想》,台北:商鼎出版社。
    Heine.S著,呂凱文譯 1993 〈禪話傳統中的敘事與修辭結構〉《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頁179-202。
    冉靈華 1993 〈敦煌遺書與中國禪宗歷史研究〉《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4期,頁49。
    印順法師 1994 《大乘初期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王煜 1994.10 〈評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1卷第10期,頁955-960。
    伍先林 1994.10 〈宗密禪宗史觀初探-兼論馬祖道一的禪學思想〉《諦觀》第79期,頁191-201。
    聖嚴法師 1994.07 〈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頁12。
    印順法師 1994 《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曹仕邦 1994 《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台北:東初出版社。
    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 1994 《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藍吉富編 1994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北: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基金會。
    杜繼文、魏道儒 1995 《中國禪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周次吉 1995 《吳越釋氏考》,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中村 元著,釋見憨等譯 1995 《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香光書鄉。
    冉雲華 1995 《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黃連忠 1995 《宗密的禪學思想》,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藍日昌 1995.03 〈從惠能禪師傳記探討南北禪風之轉移〉《中華學苑》第45期,頁185-212。
    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 1996 《佛典成立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邱敏捷 1996.04 〈印順導師對中國禪宗發展的研究與評論〉《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4期,頁1518-1527。
    佐藤達玄著,釋見憨等譯 1997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香光書鄉出版。
    楊惠南 1997 〈「實相」與「方便」──佛教的「神通觀」〉《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
    劉宇光 1997.06 〈對古典語文獻學在當代華人佛學研究中的角色問題之省思〉《正觀雜誌》第一期,頁28-44。
    黃啟江 1997 《北宋佛教史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立民主編 1998 《禪宗宗派源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周裕鍇 1998 《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麗虹 1998 《惠洪覺範禪學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王師開府教授指導。
    張清泉 1998 《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
    陸揚 1998 〈論《維摩詰經》和淨土思想在中國中古社會之關係〉《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頁207-220。
    曹仕邦 1999 《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
    楊曾文 1999 《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史丹利‧外因斯坦(Stanley Weinstein)著,釋依法譯 1999 《唐代佛教:王法與佛法》,台北:佛光出版社。
    林鎮國 1999 《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出版社。
    蔡瑞霖 1999 《宗教哲學與生死學——一種對比哲學觀點的嘗試》,台北:紅螞蟻圖書公司。
    王月清 1999 〈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頁131-146。
    龔雋 1999 〈重提印度禪與中國禪:一種早期的思想史觀察〉《中國佛教》2:2。
    黃啟江 1999 〈淨土決疑論-宋代彌陀淨土的信仰與辯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頁105-130。
    溫金玉 1999.07 〈中國律學源流〉《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頁131-144。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 2000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M.耶里亞得著,楊儒賓譯 2000 《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出版社。
    馬克瑞 2000 〈審視傳承——陳述禪宗的另一種方式〉《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頁281-298。
    楊曾文 2000 〈《唐同德寺無名和尚塔銘並序》的發現及其學術價值〉《佛學研究》第9期,頁1-13。(PDF)
    潘朝陽 2001 《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威廉‧詹姆斯著,蔡怡佳、劉宏信譯 2001 《宗教經驗之種種》,台北:立緒出版社。
    釋如石 2001.09 〈大乘起源與開展之心理動力〉《中華佛學學報》第14期,頁1-42。
    藍吉富 2001 《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魏道儒 2001 《宋代禪宗史論》,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印行。
    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 2002 《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龔雋 2002 《禪學發微:以問題為中心的禪思想史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王師開府 2002.07 〈宗密《原人論》三教會通平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頁147-183。
    黃啟江 2002.03 〈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12期,p.63-76.
    王永會 2003 《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盧蕙馨等主編 2003 《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龔雋 2003 〈在自由與規範之間──略論中國禪的「游戲三昧」及其與律制的關係〉《哲學研究》第9期,頁61-67。
    王師開府 2003.07 〈初期佛教之「我」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頁1-22。
    黃啟江 2004 《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鳳珠 2004 《永明禪師禪淨融合思想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王師開府教授指導。
    黃啟江 2004 《因果、淨土與往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劉婉俐 2004.03 〈神聖與瘋狂:藏傳佛教的「瘋行者」傳統vs.傅柯瘋狂病史的權力論述〉《中外文學》第32卷第10期,頁156。
    龔雋 2004 〈歐美現代禪學的寫作──從方法論的立場分析〉《中國禪學》第3卷,頁236-255。
    黃繹勳 2004 〈吳越諸王(893-978)與佛教〉《中華佛學學報》第17期,頁123-147。
    曹剛華 2006 《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山內晉卿 1921 《支那佛教史之研究》,京都:龍谷大學。
    宇井伯壽 1935 《第二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宇井伯壽 1937 《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塚本善隆 1939.12 〈支那淨土教展開漢魏晉南北朝篇〉《支那佛教史學》第3卷第4期,頁1-36。
    高雄義堅 1941.01 〈宋代僧官研究〉《支那佛教史學》第4卷第4期,頁1-17。
    柳田聖山 1954 〈燈史の系譜:頓悟思想史の研究〉《日本佛教學會年報》第19期,頁583-628。
    牧田諦亮 1955.03 〈宋代お佛教史學の發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頁249-251。
    前川隆司 1961 〈道宣の佛教史觀〉《印度學佛教學》第9卷第2期,頁189-192。
    水野弘元監修 1966 《新佛典解題事典》,東京:春秋社。
    椎名宏雄 1967.03 〈景德傳燈錄見悟證型態〉《仏教學研究會年報》第1號。
    深浦正文 1970 《佛教文學概論》,京都:永田文昌堂。
    安藤智信 1971.03 〈吳越武肅王錢鏐と仏教:神秘傾向性王侯野望〉《大谷學報》,50:4,頁28-46。
    中村 元編 1976 《自我と無我——印度思想と仏教の根本問題》,京都:平樂寺書店。
    望月信亨編 1977 《望月佛教大辭典》,台北:地平線出版社。
    中村元編 1977 《佛典解題事典》,台北:地平線。
    林傳芳 1979 《中國仏教史籍要說》上,京都:永田文昌堂。
    駒澤大學禪宗史研究會編 1979 《慧能研究:慧能傳記資料基礎的研究》,東京:大修館書店。
    田忠良昭 1983 《敦煌禪宗文獻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
    鈴木哲雄 1985 《唐五代禪宗史》,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出版社。
    石井修道 1987 《宋代禪宗史の研究:中國曹洞宗道元禪》,東京:大東出版社。
    石井修道 1987 〈《大宋高僧傳》《大明高僧傳》--十科崩壞高僧傳斷絕〉《宋代禪宗史研究 :中國曹洞宗道元禪》,東京:大東出版社。
    椎名宏雄 1988 〈《鐔津文集》の成立と諸本の系統〉《鎌田茂雄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中囯仏教と文化》,東京:大藏出版社,頁483-508。
    柳田聖山 1988 〈《禪林僧寶傳》題解〉《禪林僧寶傳譯注》,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頁1-125。
    柳田聖山2000 《初期禪宗史書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鈴木哲雄 2002 《宋代禪宗の社會的影響》,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出版社。

    Arthur F. Wright, 1959 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Palo Alto: Stanford U. Press.
    Kenneth K.S. Ch’en(陳觀勝), 1964
    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Princeton,N.J.: Princeton U. Press.
    John R.McRae, 1986
    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Bernard Faure, 1991
    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A Cultural Critique of Chan/Zen Buddhism, Princeton,N.J.: Princeton U. Press.

    (四)敘事研究
    朱東潤 1941.06 〈中國傳敘文學的過去與將來〉《學林》第8輯,頁21-29。
    奧爾巴哈著,張平男譯 1980 《模擬—西洋文學中現實的呈現》,台北:雄獅文化公司。
    佛斯特(E.M.Forster)著,李文彬譯 1980 《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
    周英雄 1983 《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張漢良 1986 《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高辛勇 1987 《形名學與敘事學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社。
    金健人 1988 《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
    廖炳惠 1988.04 〈是理論是玄談?評《形名學與敘事理論》〉《文訊月刊》第35期,頁177-181。
    張寅德選編 1989 《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余國藩 1989 《余國藩西遊記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平原 1990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出版社。
    馬丁著,伍曉明譯 1990 《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岱 1992 《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張京媛編譯 1993 《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亞敏 1994 《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羅鋼 1994 《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丁乃通著,陳建憲等譯 1994 《中西敘事文學比較研究》,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 1995 《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孫昌武 1995 〈漢文佛教文學研究概況及其展望〉《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上,林徐典編,北京:中華書局,頁130-138。
    錢鍾書 1996 《管錐編》台北:書林出版社。
    白以文 1996 《《北遊記》敘事結構與主題意涵之研究》,李豐楙教授指導,台北:台灣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丁敏 1997.07 〈當代中國佛教文學研究初步評介-以台灣地區為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頁233-280。
    楊義 1998 《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申丹 1998 《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傅光明 1998.11 〈開啟敘事的文化密碼-讀楊義《中國敘事學》〉《文訊月刊》第157期,頁29-30。
    蕭師麗華 1998.11 〈近五十年(1949-1997)台灣地區中國佛教文學研究概況〉《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9期,頁131-141。
    浦安迪演講 1998 《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紀祥 1998.03 〈時間、歷史、敍事——可逆性、可斷性、轉述及其它〉《華岡文科學報》第22期,頁169-185。
    傅修延 1999 《先秦敘事研究:關于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
    廖卓成 1999.06 〈論四史非記言敘事中的言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2期,頁285-299。
    海登‧懷特(Hayden,White)著,王宇根譯 1999.03 〈當代歷史理論中的敘事問題〉《歷史:理論與批評》第1期,頁41-92。
    廖卓成 2000 〈談兩本傳記文學史〉、〈論王元的《傳記學》〉《敘事論集:傳記、故事與兒童文學》,台北:大安出版社。
    〔美〕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著,申丹譯 2002 《解讀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戴衛‧赫爾曼(David Herman)主編,馬海良譯 2002 《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譚君強 2002 《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卓翠鑾 2003 《敦煌史傳變文之敘事藝術研究》,鄭阿財教授指導,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碩士論文。
    Robert Scholes, Robert Kellogg, 1966 The Nature of Narrative , N. Y.: Oxford Unversity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