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承翰
Tsai, Cheng-Han
論文名稱: 逃逸中的書寫風景:蔡承翰當代水墨造型藝術探究
The Line of Flight of Writing Image: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Ink-Painting Art of Tsai Cheng-Han
指導教授: 程代勒
Cheng, Tai-L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水墨創作漢字書寫根莖逃逸線解疆域
英文關鍵詞: ink painting creation,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Rhizome, lines of flight, deterritorial iz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FA.052.2018.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研究漢字書法做為水墨圖像互文性討論所進行的創作探討。期間環繞著幾個問題:台灣於五六零年代的現代水墨運動,在激情過後,其背後意圖是個人政治或純粹為藝術而藝術?走向創新手法與純形式構成的現代水墨,是否將水墨由文人畫的筆墨極端,推向水墨媒材論的另一個極端?現代水墨的書法性剝除,是否是改革激情的當下,對自身文化的不夠理解所產生的誤區?以漢字做為創作元素的當代水墨創作,在釐清上述問題後,將以何種方式進行試探與實驗?
    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論文首先的研究方法是透過文獻分析釐清相關議題的發展而形成。藉由議題的討論,澄清過往可能的誤區,就相對性的角度找尋可能的創作路徑與理論方法。
    參照文心雕龍與德勒茲根莖理論,找尋”之間”的美學實踐以及二值邏輯價值觀的跳脫,在現有的水墨創作模態疆界中,生成多元流變的解疆域化。因而釐清個人創作與母體文化的依存關係,成了主要的創作立基。重新審視漢字書法與水墨圖像的互文性之其他可能,歸結出作品創作背後的三個理念建構:書寫的時間性、材質的物質性、向上提升與建構的蒙太奇拼貼。以漢字書寫形塑作品第一層時間序列,當下的時間綿延至觀者閱讀漢字形象時所產生的二層時間序列。材質的物質性嫁接於書寫時間性之上,在異質媒材的相互拉扯中,凸顯水墨的物質性格。圖像、文字、材質的拼貼,其背後向上建構與提升的蒙太奇意念,回溯創作者與文化母體之本源關係,引導創作者於創作過程返回自我身分的認同。
    透過分析當代水墨創作等相關作品,思考比較不同觀點與理論意涵,歸結出個人創作實踐的可行方向,以書寫、異質並置等技法的使用,回應通變、解域的內在理念,製造出內外相符的作品。

    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ing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creation based on the image intertextuality of ink painting. A few questions are of pivotal importance worthy of discussion. What was the true motif of the modern ink painting movement in Taiwan in the 1950’s and 1960’s? Was it motivated by political factors or by the idea “art for art’s sake”? Will the modern ink painting, which is constituted by innovative techniques and pure forms, push ink painting from “wenrenhua” (i.e., scholar painting), one of the two extremes, towards the theory of Ink Monochrome Media, another extreme? Is it possible that the calligraphy stripping of modern ink painting is actually the erroneous result due to certain misunderstandings of its own culture?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questions answered, in what form will the Chinese character-based modern ink painting creation conduct its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
    Through the contextually relevant questions, this thesis was first conduct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With all the ambivalence clarified, this thesis also makes an endeavor to find the possible method of creation and theoretical concepts.
    With reference to Wén Xīn Diāo Lóng, or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Gilles Deleuze’s theory of Rhizome, this thesis tried to discover the “in-between” aesthetic practice of the two concepts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dichotomy,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multiple deterritorization in the terrain of ink painting creation. Hence, explication of the interdependency between idiosyncratic creation and cultural matrix became the foundation. After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creation and the image intertextuality of ink painting, three major conceptions were founded: temporality of calligraphy, materiality of substance, and upwardness and construction of Montage.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creation constituted the first temporal sequence; meanwhile, the immediate temporality continued, thus forming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temporal sequence when readers read the imag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he materiality of substance was then transferred to the temporality of writing, interacting with the heterogeneous substance, and accentuating the material features of ink painting. The Montage of images, words, and materials enhanced the constructive Montage image; it further retrospected to the origin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reator and cultural matrix.
    It was via th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creations of ink painting and ex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perspectives and theoretical contents that the final conclusion was reached. Namely, the potential methods of individual crea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writing and heterogeneous juxtaposition—all these responded to changeable and deterritorizational concepts, and thereby created artworks of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rrespond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名詞釋義 11 第二章 當代水墨的話語權流變與文化誤讀 13 第一節 現代水墨的意圖指向:個人政治還是藝術? 15 第二節 走向極端?水墨媒材論的終極走向 25 第三節 文化誤讀?現代水墨的書法性剝除 37 第四節 以徐渭書畫為例,再看書法與繪畫的相互應用關係 48 第三章 水墨創作路徑之理論與方法 58 第一節 劉勰《文心雕龍》創作方法的啟示 60 第二節 一種”之間”的美學實踐 68 第三節 二值邏輯的跳脫:德勒茲的根莖論 77 第四節 多元生成的解疆域化 86 第四章 作為他者:漢字書法在水墨畫中的其他可能 96 第一節 作品在文化上與「國畫」的依存關係 97 第二節 文字與圖像的互文性探尋 104 第三節 作品背後的三個理念─時間、材質、拼貼 114 第五章 作品分析 124 第一節 漢字符號的重構與再置 126 第二節 異種材質的拼貼與並置 136 第三節 參考作品 146 第六章 結論 155 參考文獻 159 附錄 164

    專書
    于安瀾編,《畫論叢刊》,台北,華正書局,1984。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台北市,書林出版,1993。
    王義良,《〈文心雕龍〉文學創作論與批評論探微》,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
    王嘉驥,《徐冰回顧展》,台北,白北市立美術館,2014。
    包兆會主編,《中國美學》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出版社,2010。
    台灣開明書店,《文心雕龍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58。
    白適銘,〈即書即畫‧墨彩璇璣─程代勒彩墨創作的跨文化當代性〉,《墨韻新情:程代勒水墨創作特集》,台中市,台中市文化局,2014。
    白適銘,〈界域‧借喻─「象限化」與當代水墨的身分指涉〉,《界域 借喻 當代新象限水墨展》,台中市,大象藝術空間,2015。
    何懷碩,《近代中國美術論集1》,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1。
    何懷碩,《近代中國美術論集2》,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1。
    何懷碩,《近代中國美術論集3》,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1。
    何懷碩,《近代中國美術論集4》,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1。
    何懷碩,《近代中國美術論集5》,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1。
    何懷碩,《近代中國美術論集6》,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1。
    李君毅,《後殖民的藝術探索─李君毅的現代水墨創作》,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15。
    沃興華,《形勢衍:書法創作論之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沃興華,《書法技法新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
    沃興華,《書法創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沃興華,《從創作到臨摹》,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沃興華,《論手卷創作:書法創作論之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沃興華,《論斗方創作:書法創作論之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沃興華,《論書法的形式構成:書法創作論之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沈偉,《中國當代書法思潮─從現代書法到書法主義》,中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
    赤粒藝術,《台水韓墨 當代水墨的兩地面相》,台北市,赤粒藝術經紀策展有限公司,2015。
    林伯欣、周明麗、江敏甄、莊秀玲、張晴文,《戰後台灣美術的東方優越論》,台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學院,1999。
    林章湖,《「後現代」與台灣當代水墨》,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
    林章湖,《自在理想主義:試探水墨藝術的本心畛域》,台北市,羲知堂文化,民96。
    林章湖,《問道無心:林章湖書畫展》,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2014。
    邱振中主編,《書法與繪畫的相關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邵琦,《中國畫文脈》,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
    俞劍華,《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1984。
    徐冰,《我的真文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8。
    徐冰,《背後的故事》,北京,生活書店,2017。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6。
    徐渭,〈書季子微所藏摹本蘭亭〉,《徐文長三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1968。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4。
    高名璐,《意派論:一個顛覆再現的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高名璐,《藝術大視野叢書 另類現代另類方法》,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市,2006。
    淺井俊裕,〈混沌的造形文化〉,侯俊明,《侯俊明的罪與罰:1992-2008年六腳侯氏版畫創作事件》,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2008。
    麥永雄,《德勒茲與當代性:西方後結構主義思潮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程代勒,〈再述從傳統到現代〉,《程代勒書法創作. 2009》,台中市,中市文化局,民98。
    程黨根,《游牧思想與游牧政治試驗:德勒茲後現代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馮斌,《從材料到觀念─材料表現藝術》,中國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
    黃建宏,《蒙太奇的微笑》,典藏藝術,台北市,2013。
    黃賓虹,《虹盧畫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楊衛,《沒有靈魂的現代性》,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 上冊》,台北,學生書局,1986。
    詹鍈,《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台北市,正中書局,1994。
    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著,張志斌/譯,《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台北市,雄獅圖書,2006。
    熊秉明,《關於羅丹¬—日記擇抄》,台北,雄獅圖書,1999。
    劉詠明,《劉勰的審美理想》,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
    歐崇敬,《兩漢魏晉南北朝哲學史》,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4。
    魯虹,《現代水墨二十年》,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盧輔聖、徐建融、谷文達,《中國畫的世紀之門》,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薛曉源,《飛動之美—中國文化對”動勢美”的理解與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謝碧娥,《杜象/從反藝術到無藝術》,秀威資訊科技,台北市,2008。
    羅貴祥,《德勒茲》,台北市,東大圖書,2008。
    Anthony Elliott and Bryan S.Turner,李延輝、鄭郁欣、曾佳婕、駱盈伶譯,《當代社會理論大師》,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
    Colebrook,C.,廖鴻飛譯,《導讀德勒茲》,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
    Damian Sutton、David Martin-Jones,林何譯,《德勒茲眼中的藝術》,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6。
    David Sylvester,《培根訪談錄》,陳品秀譯,遠流,台北,1995。
    Didier Eribon(迪迪耶‧葉希邦)著,廖仁義譯,《咫尺天涯:李維史陀對話錄》,台北市,桂冠,1994。
    Gilles Deleuze (吉勒‧德勒茲),Felix Guattari (菲力克斯‧瓜達里),林長杰譯,《何謂哲學?》,台北市,台灣商務,2004。
    Gilles Deleuze (德勒茲)、Felix Guattari (加塔利)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
    Gilles Deleuze,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苗栗縣,桂冠圖書,2009。
    Gilles Deleuze,劉雲虹 曹丹紅譯,《批評與臨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Richard E. Palmer,何佳瑞譯,〈海德格〈藝術作品的本源〉(1936)一文之閱讀:藝術,作品與真理〉,《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五卷第二期,2008。
    Robert Bresson,譚家雄、徐昌明譯,《電影書寫札記》,台北,美學書房,2000。
    Simon Tormey and Jules Townshend,陳以新、謝明珊、楊濟鶴譯,《從批辦理論到後馬克思主義》,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1。
    期刊論文
    《朵雲》第五十一集,上海畫出版社,上海,1999。
    王允端,〈徐渭繪畫理論與創作實踐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3。
    施淑萍主編,《「國際書法文獻展-文字與書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會議紀錄=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words and writing》,台中市,臺灣美術館,200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匯墨高升:國際水墨大展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2012。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迎接書法新紀元:國際書學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97。
    陳瑞文,〈德勒茲的圖表史觀特徵〉,《中外文學》第三十七卷,第四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2008。
    陳瑞文,〈德勒茲的雙重音樂系譜〉,《視覺藝術論壇》,第七期,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系,2012。
    華梵大學,《2006當代書藝新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台北市,華梵大學美術學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協會,2006。
    黃璧珍,《史物叢刊70 歷代山水畫積墨評析》,台北市,史博館,2014。
    廖新田,〈水墨技巧與文化召換:正統國畫論爭中的「氣韻」之用〉,《臺灣美術》97期,201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