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連央毅 Yang-I Lien |
---|---|
論文名稱: |
馬拉松跑者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 A Study o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Leisure Benefit and Satisfaction of Marathon Runners |
指導教授: |
陳美燕
Chen, Mei-Y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6 |
中文關鍵詞: | 馬拉松跑者 、參與動機 、休閒效益 、滿意度 |
英文關鍵詞: | Marathon runner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leisure benefit, satisfa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60 下載:1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馬拉松跑者參與動機、休閒效益對於滿意度之影響,並以參與2013年北馬櫻花馬拉松選手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資料,問卷內容包含參與動機量表、休閒效益量表、參賽滿意度量表,以及馬拉松跑者人口統計變項四個部分。研究者是以便利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與調查,預試問卷發放200份,正式施測問卷發放450份,有效問卷為391份,回收率87%。回收資料以SPSS19.0進行資料處理,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方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一般多元迴歸分析。本研究的結果與結論為:馬拉松的參與者以男性跑者、年齡層以41-50歲者、具有大學(專)教育程度、收入方面在30,001-40,000元、職業以工商服務業者居多;不同年齡、教育程度之馬拉松跑者在參與動機上之社會支持構面有顯著差異;不同教育程度之馬拉松跑者在休閒效益之社交效益構面有顯著差異;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間顯示顯著的正相關;參與動機之自我展現、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之心理效益、生理效益等4個變項對滿意度有顯著的預測能力。本研究建議馬拉松賽事推展單位應強化跑者的參與動機、休閒效益,注重服務品質與行政效率以提升賽會滿意度,加強志工的召募與運用,重視跑者間口碑傳播的效力,切實掌握馬拉松賽會的整體規劃與核心價值,積極開發各種類型的賽事,進行差異化的特色行銷,以提升國內馬拉松運動的賽事品質,藉由馬拉松運動的推展,帶給跑者更多的休閒效益,政府與民間社團同心協力營造優質的馬拉松運動環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arathon runner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s on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participants of the 2013 Shuangxi Cherry Blossom Maratho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it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related information, including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Scale, Leisure Benefit Scale,Satisfaction Scale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Marathon Runner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ed by means of convenience sampling, with 200 pre-test questionnaires and 450 formal questionnaires given out respectively and retrieved 391 copies, the retrieve rate is 87%. The data collected are handled in line with SPSS19.0, which are analyzed based 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Independent Sample One-way ANOVA, Scheffé’s Method,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most of Marathon participants are males aged between 41 and 50, with an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university or college and incomes of 30,001-40,000 NTD, and workers from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ervice 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Marathon runners with different ages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ocial support of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those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perform quite different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benefit of leisure benefit.Beside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 show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atisfaction. The four variables, self-ex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i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 and physiological benefit in leisure benefit, hav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on satisfac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arathon promoting organization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 for runners, focus on service quality and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n a bid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Marathon. Efforts should also be made to enhance the recruitment and deployment of volunteers and value the effects of runners’word-of-mouth spreading to truly grasp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core value of Marathon, actively organize various activities and different market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domestic Marathon games. Finally,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Marathon, it hopes to bring more leisure benefits to runners an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with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both government and civil organizations.
一、中文部分
王亦穹(譯) (2010)。天生就會跑。臺北縣:木馬文化。(Christopher McDougall, 2009)
王怡菁(2010)。東豐綠廊自行車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8),113-130。
朱文儀、陳建男、黃豪臣(譯)(2010)。策略管理(Hill Theory of Strategic Management9e)。臺北市:華泰文化。(Gareth R. Jones, Charles W. L. Hill, 2010)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平均經常性薪資 。2013 年4 月10 日取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point.asp?index=4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2)。中程施政計畫。臺北: 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2)。中華民國100 年運動城市調查。臺北: 作者。
余思佳(譯)(2013)。我的第一本路跑書:從選鞋、體態練習、防護運動、訓練計畫到衝線。新北市:博碩文化。(青山剛,2013)
吳水丕、柯幸宜(2012)。健走運動對社區中高齡居民身心健康促進成效之探討。工作與休閒學刊 ,3(1),159-172。
呂惠富(2008)。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1),41-53。
呂謙(2005)。台灣地區馬拉松賽會參賽者服務管理模式建構與驗證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3),43-76。
李立良(2010)。網球運動參與者之休閒運動動機、阻礙及效益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9(4),99-112。
李佳霖(譯)(2013)。跑步勝者的100 天修練。臺北市:遠流。(關家良一,2013)
李晶 (2000)。休閒遊憩事業概論。台北:桂魯。(Ordes K.A. & Ibrahim(1996)H.M.著)。
李晶、羅雅馨、姚大偉(2011)。城鄉地區高齡者參與休閒活動階段之休閒效益體驗差異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3),1-16。
林秀雲等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台北:雙葉書廊。(Earl Babbie,1975)
林佳慧(2010)。長跑運動者參與動機和社會支持之關係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43-67。
林季燕、季力康(2003)。運動動機量表之編製。臺灣運動心理學報,(2),15-32。
林昌國、余幸秀(2007)。臺北市社區大學學員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6(2),12-23。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偉立、林春鳳(2011)。屏東縣單車國道自行車騎乘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7),158-175。
邵雅卿(2010)。馬拉松跑者參與動機、深度休閒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 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邱榮基、畢璐鑾(2005)。探討台灣馬拉松運動之發展。大專體育,(80),54-61。
邱榮基、畢璐鑾(2008)。台灣地區馬拉松賽會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6),1-20。
洪蘭(2010)。理直氣平:勇於改變才會進步。臺北市:遠流。
洪蘭(譯) (2012)。快思慢想。臺北市:天下文化。(Daniel Kahneman, 2011)
洪蘭(譯)(2002)。心理學(上、下)(Psychology) 。臺北市:遠流(Henry Gleitman,1997)
徐國峰(2010)。鐵人三項-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全能運動入門。臺北市:臉譜出版。
徐國峰(譯) (2013)。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臺北市:臉譜。(Jason Robillard,2012)
徐國峰(譯)(2011)。跑步,該怎麼跑?:學會姿勢跑法,提高跑步效能、不受傷!。臺北市:臉譜出版。(Robson, John, & Romanov, Nicholas, 2004)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Cene Bammel & Lei Lane Burrus-Bammel 著)。台北:桂冠。(Cene Bammel & Lei Lane Burrus-Bammel 198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2004)。慢跑消費者活動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83-93。
張孝銘、邱姿菁(2011)。影響運動賽會觀光客運動觀光參與行為因素之研究-以金門國家公園馬拉松路跑賽為實證。休閒產業管理學刊,4(2),57-76。
張保隆、謝寶煖著(2006)。學術論文寫作APA 規範。臺北市:華泰文化。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典明版)。臺北市:東華。
張家銘(2006)。2004 澎湖世界華人馬拉松賽會之運動觀光客滿意度之研究。北體學報,(14),252-270。
張家銘(2006)。2005 New Balance 澎湖國際馬拉松賽會之運動觀光客參與動機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1(1),34-54。
張家銘(2006)。2005 New Balance 澎湖國際馬拉松賽會吸引力之競爭模式比較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4(2),1-15。
張家銘(2006)。運動賽會之運動觀光客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以2004 年澎湖世界華人馬拉松路跑賽會為例。大專體育學刊,8(2),37-50。
許義雄(譯) (2001)。體育、體適能及運動入門。台南:復文。
郭正德(2011)。藍色公路遊客對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台灣水域運動學報,(2),61-78。
郭豐州、夏偉恩(2008)。當自己的跑步教練。臺北市: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
陳春安(2011)。路跑運動參與者流暢體驗與休閒效益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0),230-244。
陳盈位、黃瑞榮(2009)。深度休閒之參與動機、持續參與因素之探討-以南部地區獨木舟協會的成員為例。崇仁學報,(3),21-34。
陳美燕(2007)。國際運動賽會與國家文化行銷之聯結。國民體育季刊,36(4),76-79。
陳業宏、陳餘鋆、李思慧(2012)。休閒運動參與者的休閒參與動機以及休閒涉入:以性別與休閒運動類型為探索變項。運動健康休閒學報,(3),47-55。
陳薇先、邵于玲(2006)。2004 ING 臺北國際馬拉松參賽者涉入程度、滿意度及再參加意願之研究。北體學報,(14),146-156。
游智名(2010)。2009 富邦臺北馬拉松選手參賽動機與環境屬性對參賽滿意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童國倫、潘奕萍、張祥著(2008)。研究你來做,論文寫作交給 EndNote X Word。臺北市:五南。
黃文卿、陳玉清、林晏州(2007)。國家公園大型活動之效益評估-以太魯閣國際馬拉松活動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0(3),25-46。
黃任閔、林一貞(2011)。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7),223-234。
黃惠芝、張家銘(2008)。日月潭嘉年華水上活動吸引力與運動觀光客參與動機、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3(1),37-48。
黃蕙娟(2010)。運動賽事整合行銷傳播應用之探討-以2004~2008 年ING 臺北馬拉松為例。休閒與社會研究,3(3),1-13。
葉東哲、鄭舜瓏(譯)(2012)。跑步教我的王者風範:關家良一熱血自傳。臺北市:遠流。(關家良一,2012)
葉聖陶(2010)。給中學生的十二堂作文課-傳承半世紀的經典作文入門。臺北市:如果,大雁文化。
董國安(2003)。學校教師休閒活動效益與規劃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7(2),139-146。
運動筆記( 2012 ) 。馬拉松巡禮。2012 年11 月23 日取自運動筆記網站
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feature_articles.aspx?id=99bd057c-e43f-4e61-8615-6f6d6f6ae0c7
臺灣大百科全書(2012)。高齡化社會 aging society。2012 年9 月15 日取自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676
趙冉 (譯) (2000)。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John Kelly)。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John Kelly, 1990)
劉宏裕等(譯) (2007)。運動研究方法。台北:華都。
劉虹伶(2005)。深度休閒者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78),166-122。
蔡今中(2008)。社會科學硏究與論文寫作:成功發表秘笈。臺北市:高等敎育。
蔡俊傑(2009)。運動行為調節量表的編製與研究簡介。大專體育,(100),157-165。
蔡英美、王俊明(2010)。中部大專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的休閒態度、參與動機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雲科大體育,(12),49-62。
蔡雅琴(譯) (2013)。跑步之心:同時鍛鍊身與心的禪跑。臺北市:橡實文化。(薩姜.米龐仁波切,2012)
蔡聰智、謝旻諺、曾淑平(2008)。梨山馬拉松賽參與者之參與動機與參與滿意度之研究。台南科大學報,(27),195-208。
鄭舜瓏(譯) (2011)。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為什麼他們的文字最有說服力?看問題永遠能擊中要害? 。臺北市:大是文化。(高杉尚孝,2010)
黎茂全(譯) (2012)。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揭開地球上最善跑民族的奧祕。臺北市:臉譜。(Adharanand Finn, 2012)
賴明珠(譯)(2008)。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臺北市:時報文化。(村上春樹,2008)
謝宗霖(2012)。台南市自行車騎士從事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3),141-156。
鍾志強(2000)。休閒運動參與動機理論。雲科大體育,(3),63-68。
簡彩完、黃長發(2010)。主題樂園遊客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度及休閒效益相關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0),1-37。
顏志龍(2011)。傻瓜也會寫論文: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臺北市:五南。
譚家瑜(譯) (2012)。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臺北市:天下。(Daisy Wademan,2012)
蘇怡任、郭豐州(2012)。奔跑-跑出人生風景。臺北市:平安。
二、英文部分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que ,IA:Wm. C. Brown Publishers.
Beard, J. G., & Ragheb, M. G..(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5(3), 219-228.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N.Y. : Plenum Press.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State College , P.A. : Venture Publishing.
Fomell, C.(1992).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55, 1-21.
Iwasaki, Y. (2006). Lei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 Diversity: An Intemationa1 and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Leisure, China Zheuang Hangzhou.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agheb,M.,& Tate,R.(1993).A behavioural model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based on leisure attitude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eisure Studies,12,61-70.
Rossman J. R., & Schlatter B. E. (2003). Recreation programming: Designing leisure experiences. Champaign, ILL: Sagamore Publishing.
Ryan, R. M. & Deci, E. L. (2002). Overview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 organismic dialectical perspective. In E. L. Deci & R. M. Ryan (Eds.),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pp.3-33).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Stebbins, R. A. (1982).Serious leisure: A conceptual statement.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5, 251-272.
Stebbins, R. A. (1992). Amateurs, professionals, and serious leisure.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Stebbins, R. A. (1992a). Amateur, Professionals, and Serious Leisur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Montreal and Kingston.
Stebbins, R. A. (2001). New directions in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of serious recreation. Lewiston, New York, N.Y. :The Edwin Melle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