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巧娟
Chiao-Chuan Chang
論文名稱: 國中生對平面廣告圖像之解讀能力調查研究
A Study of the Abil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retation to the tudy of the Abil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retation to the Graphs in Advertisements
指導教授: 林仁傑
Lin, Jen-Chi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3
中文關鍵詞: 國中生平面廣告圖像解讀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dvertisements, Image interpre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1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國中學生對平面廣告之圖像解讀能力,並探究其與性別、年齡、專業能力等因素之間的關係。研究樣本取自臺北市某國中七〜九年級美術才能班及普通班學生共六個班級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工具為平面廣告、調查問卷以及評分標準參照表。首先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並運用內容分析法即透過預試編製評分標準參照表,最後經過質性轉量化的過程,再進行數據分析,以及運用SPSS PC+12.0版統計軟體,進行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森積差相關。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以圖像解讀三個層次來說:大多數國中生均可以達到明示義及隱含義的解讀層次,但在象徵性意涵的解讀上,卻未能達到正確解讀的標準。而對於不同類型的平面廣告之解讀:大多數國中生均可以達到「肖像類」與「指標類」平面廣告的解讀標準,但在「象徵類」平面廣告的解讀上,卻未能達到正確解讀的標準。
    二、國中女生在「肖像類」、「指標類」、「象徵類」三種平面廣告類型的解讀能力上,無論是各層次的解讀所得到之平均數或是總分平均數,均優於國中男生的表現。
    三、但整體來看的話,以國中九年級的表現較佳,國中八年級次之,而國中七年級在這三種類型的平面廣告之解讀表現上都是最差的。
    四、普通班與美術才能班學生的表現具有明顯差異,且美術才能班學生的圖像解讀能力平均數皆高於普通班學生。
    本研究最後並根據研究發現與研究限制,對視覺藝術教育與未來的相關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There are two purposes of this study. First, analyze the ability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advertisem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cond, inquir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bility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plane advertisem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y objects are 6 classes in X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The tools of the study are plane advertisements and questionnaire. The study uses content analysis as quality analysis, and uses t-test, one way ANOVA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s quantity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ability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plane advertisem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as follows:
    1.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b-layer of the ability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advertisements: Students could interpret the “iconic”,”indexed” advertisements well, but couldn’t interpret the “symbolic”advertisements successfully.
    2.The gender was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among the all and the sub-layers of the ability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advertisements: The girls have a better ability than the boys.
    3.The grade was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among the all and three sub-layers of the ability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advertisem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bility between seventh and ninth gra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Students in art class gain a better ability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advertisements than those in general clas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makes some suggestions to visual art education and further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視覺藝術教育的發展趨勢……………………………………………………………13 第二節 視覺文化中的大眾傳播…………………………………………………………………42 第三節 圖像詮釋與解讀之相關理論與研究…………………………………………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87 第二節 研究對象……………………………………………………………………………………………90 第三節 研究方法……………………………………………………………………………………………91 第四節 研究工具……………………………………………………………………………………………9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108 第六節 研究步驟…………………………………………………………………………………………11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平面廣告之文本分析…………………………………………………………………113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彙整………………………………………………………117 第三節 國中生對平面廣告圖像解讀能力之表現……………………………119 第四節 國中生對不同類型平面廣告之解讀能力分析……………………132 第五節 國中生對平面廣告圖像解讀能力之差異……………………………135 第六節 綜合討論…………………………………………………………………………………………1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51 第二節 建議…………………………………………………………………………………………………15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57 二、西文部分………………………………………………………………………………………………163 附錄 附錄內容編碼一覽表…………………………………………………………………………………168 附錄一 平面廣告工具………………………………………………………………………………169 附錄二 問卷工具………………………………………………………………………………………176 附錄三 評分標準參照表…………………………………………………………………………196 附錄四 問卷回答內容彙整……………………………………………………………………219

    一、中文部分
    尹少淳 (1995)。美術及其教育。中國湖南長沙市:新華。
    王正華 (2001)。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76-89。
    王秀雄 (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臺北市:史博館。
    王秀雄 (2000)。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資訊社會衝擊下的美術創作與美術鑑賞教育。2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北市立師院。頁1-24。
    王秀雄 (2002)。美學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新店市:桂冠。頁123-155。
    王其敏 (1997)。視覺創意:思考與方法。臺北市:正中。
    王素梅 (2004)。國中學生解讀視覺影像意義之研究—以蘋果日報廣告影像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強 譯 (2006)。Gillian Rose 著。視覺研究導讀:影像的思考(Visual methodologie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臺北市:群學。
    王德馨 (1979)。廣告學。臺北市:三民。
    白娟翠 (2005)。臺灣中部大學藝術系學生解讀流行廣告影像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朝穎 (2006)。藝術哲學與美學的詮釋問題。臺北縣:人本自然文化。
    伊彬 (2002)。心理學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頁168-191。
    江秀琪 (2003)。視覺文化教學概念融入國中藝術創作課程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耀宗 (1989)。平面廣告設計。臺北市:雄獅。
    吳昌碩 編 (1999)。傳播理論期刊論文導讀。臺北市:高點文化。
    吳隆榮 (1985)。造型與教育:美術教育之理論及其實踐。臺北市:千華。
    呂廷和譯 (2007)。Herbert Read 著。透過藝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 3d rev. Ed)。臺北市:藝術家。
    呂燕卿 (2002)。「生活課程」即「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內涵。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頁 367-400。
    呂燕卿 (2003)。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的課程內容之省思。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藝術館。頁29-48。
    呂靜修 譯 (1995)。Nicholas Roukes 著。設計的表現形式(Design synectics : stimulating creativity in design)。臺北市:六合。
    李力行 (2001)。消費者解讀體驗行銷廣告之研究:以Nike"Just Do It"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春譯 (1996)。Panofsky E. 著。造型藝術的意義(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臺北市:遠流。
    李文吉譯 (1984)。Flusser, V. 著。攝影的哲學思考(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臺北市:遠流。
    李幼蒸編 (1990)。烏伯托‧艾柯等 著。結構主義和符號學。臺北市:桂冠。
    李幼蒸譯 (1991)。Roland Barthes 著。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Le degre zero de l'ecriture)。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金銓 (1983)。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三民。
    李茂政 (1984)。大眾傳播新論。臺北市:三民。
    李賢輝 (2002)。科技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頁287-309。
    李醒塵 (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市:淑馨。
    林仁傑 (1991)。國中美術資優班學生美術科學習成效之評量研究。臺北市:臺灣師大中輔會。
    林秀芬 (1999)。國小兒童對電視廣告中意識型態的解讀─以性別刻板印象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忠和 (2006)。國軍募兵廣告意涵研究—平面廣告的符號分析與解讀。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炎旦等 (2003)。我國藝術教育現況與發展策略。臺北市:藝教館。
    林姿瑩 (2002)。藝術教育於全人教育的實踐。全人教育面面觀:理念與思維。臺北市:揚智文化。頁 145-166
    林曼麗 (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
    洪顯勝譯 (1989)。Roland Barther 著。符號學要義(Elements of semiology)。臺北市:南方叢書。
    范瓊方 (2003)。九年一貫藝術教育與幼兒藝術教育之關係。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藝術館。頁 293-308。
    范競文 (2005)。女性閱聽人對具女性意識廣告之解讀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秀菊 (2003)。從教師的問卷調查分析臺灣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況。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藝術館。頁:7-28。
    徐佳士 (1987)。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正中。
    袁汝儀 (2002)。人類學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頁 223-236。
    高宣揚 (1990)。結構主義。臺北市:遠流。
    高震峰、陳秋瑾 (2002)。教育學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新店市:桂冠。
    康照祥 (2005)。媒體解讀。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巧娟 (2007)。國民中小學美術班與普通班譯述態度差異之文獻分析初探。美感新勢力:藝術與教育學生論壇論文集。臺北市:藝教館。頁229-249。
    張惠如 (2001)。【創意精選】平面廣告設計篇。臺北市:藝風堂。
    張錦華等 譯 (1995)。John Fiske 著。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臺北市:遠流。
    張栢烟 (1993)。商業廣告設計。臺北市:藝風堂。
    教育部 (1997)。藝術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2)。媒體教育素養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3)。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3)。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4)。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5a)。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5b)。師資培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7)。國民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梁文馨 (2007)。國中美術教師對政治廣告圖像解讀之視覺文化素養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禎祥 (1990a)。現代藝術教育思潮與國內藝術教育研究之現況及展望(上)。臺北市:藝術貴族。頁:128-132。
    郭禎祥 (1990b)。現代藝術教育思潮與國內藝術教育研究之現況及展望(下)。臺北市:藝術貴族。頁:133-。
    郭禎祥 (1993)。當前我國國民美術教育新趨勢。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郭禎祥、趙惠玲 (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 / <<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頁 325-366。
    郭禎祥譯 (1991)。Elliot. W. Eisner著。藝術視覺的教育(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臺北市:文景。
    陳之喬 (2004)。美術系男女學生對廣告中女性形象解讀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巧燕 (2002)。國小兒童廣告解讀型態與家庭文化之研究---以全球化廣告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永寬譯 (1988)。Terence Hawkcs 著。結構主義與符號學。臺北市:南方叢書。
    陳式瑩 (2004)。國小學童對電視廣告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解讀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育淳 (2005)。青少年性別概念與藝術表現關係之研究-性別圖像之建構與解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芸芸 譯 (2004)。Nicholas Mirzoeff 著。視覺文化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
    陳國明、陳雪華 (2005)。傳播學概論。臺北市:巨流。
    陳朝平 (2002)。藝術學與藝術教育。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頁 101-122。
    陳瓊花 (2000)。兒童與青少年如何說畫。臺北市:三民。
    陳瓊花 (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市:三民。
    彭家發 (1997)。認識大眾傳播。臺北市:臺灣書店。
    程之行 譯 (1991)。Wilbur Schramm 著。大眾傳播的責任(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臺北市:遠流。
    馮建三譯 (1992)。Sut Jhally著。廣告的符碼(The code of advertising)。臺北市 : 遠流。
    黃壬來 (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頁 3-10。
    黃孝光等 (2005)。全人教育面面觀:理念與思維。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大春 (1996)。後結構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中芳 (1989)。廣告的心理原理。臺北市:遠流。
    楊志 (1998)。廣告心理學。臺北市:國家。
    楊坤原 (2005)。全人教育─現代教育思潮與教學原理的具體展現。全人教育面面觀:理念與思維。臺北市:心理。頁 73-108。
    楊孟麗、謝水南 譯 (2003)。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
    葉至誠 (2002)。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全人教育面面觀:理念與思維。臺北市:揚智文化。頁 73-108。
    葉芝伶 (2000)。電視酒類廣告與識讀教學對國小學童喝酒信念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所碩士論文。
    董素蘭、林佳蓉、葉蓉慧等 譯 (2000)。Arthur Asa Bergeb 著。大眾傳播理論精華(Essentials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臺北市:學富文化。
    管倖生 (1995)。廣告設計。臺北市:三民。
    翟治平、樊志育 (2002)。廣告設計學。臺北市 : 揚智文化。
    趙惠玲 (2004a)。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敦華 (2002)。現代西方哲學新編。臺北市:五南。
    趙雅博 (1990)。藝術教育的功能。教育部79年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教育部。頁 29-42。
    劉力行、沈文英 (2001)。視覺傳播。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劉美玲等 譯(2003)。Feldman E. B. 著。藝術教育的本質(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臺北市 : 五觀藝術管理。
    劉豐榮 (1991)。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水牛。
    樊志育 (1991)。廣告學。臺北市:三民。
    潘襎譯 (1996)。神林恆道、潮江宏三、島本浣 主編。藝術學手冊(Handbuch der Kunstwissenschaft)。臺北市:藝術家。
    滕守堯 譯(2000)。Smith, Ralph A. 著。藝術感覺與美育(The sense of art : a study in aesthetic education)。中國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
    鄭自隆 主編 許安琪、樊志育 著(2002)。廣告學原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翰林 編譯 (1997)。大眾傳播理論Q&A。臺北市:風雲論壇。
    蕭湘文 (2005)。廣告傳播。臺北市:威仕曼文化。
    戴行鉞譯 (1993)。John Berger 著。藝術觀賞之道。臺北市 : 臺灣商務。
    謝攸青 (2006)。後現代藝術教育。嘉義市:濤石文化。
    謝炫達 (2000)。「全球化廣告」的接收分析—影響閱聽人解讀型態之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叢耀 (2005)。圖像傳播學。臺北市:威仕曼文化。
    顏伯勤 (1991)。廣告學。臺北市:三民。

    中文網路資源:
    林仁傑 (1992)。通識教育「藝術鑑賞」課程與教學研究----以臺灣師大藝術鑑賞教學為例。引自http://www.ntnu.edu.tw/aa/aa5/sb8/sb8_1。
    趙惠玲 (2004b)。視覺文化教育的前世、今生、來世。引自
    http://gnae.ntue.edu.tw/~gnae/artmouse/doc/200410.doc。
    賴曉黎(2005)。影像社會學。引自
    http://sllai.social.ntu.edu.tw/sllaidoc/syllabus/2005/2005_image.htm。

    二、西文部分
    Adams, L. S. (1996). The methodologies of art.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Addison, N. (1999). Who’s afraid of signs and signification? Defending semiotics in the secondary art and design curriculum.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18(1), 33-39.
    Barnard, M. (1998).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arrett, T. (2003). Interpret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56(2), 6-12.
    Baxandall, M. (1988). A primer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pictorial style. In Baxandall,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 century Ital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yson, et al. (1994). Visual culture :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 Hanover :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for]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Callow, M. A. (2000). Do you see what I see?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social identity metaphor in visual print advertisements. New York: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heng, M. H. (2002). Culture and interpretation: A study of Taiwanese children's responses to visual images.
    Dikovitskaya, M. (2006). Visual Culture: The Study of the Visual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Duncum, P. (1999). A 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experienc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4), 295-311.
    Duncum, P. (2000).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In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 125-152.Taipei: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Duncum, P. (2002).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Why, what, and ho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1(1), 14-23.
    Duncum,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12.
    Efland, A., Freedman, K., & Stuhr, P. (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Freedman, K. (2000). Social perspectives on art education in the U.S. :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in a democrac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4), 314-329.
    Freedman, K. (2003).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 artistic production to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56(2), 38-43.
    Gattegno, C. (1969). distributed by Dutton. Toward a Visual Culture: Educating Through Television. New York: Outerbridge & Dienstfrey.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128-139.London: Hutchinson.
    Kim, H. K. (2006). Th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interpretation about visual images in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lorida: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ee, J. (2000). Symbolic meanings, consumers' response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postmodern fashion advertisements. Ohio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eeuwen, T. V. (2001). 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inder, R. A. (2006). A case study of at-risk young adolescent females' interpretations of heterosexuality in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Illinoi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McFee, J. K. (1961). Preparation for art. San Francisco : Wadsworth Pub. Co.
    Mizoeff, N. (1999). What is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1-33.London: Routledge.
    Mizoeff, N. (2001). What is visual culture?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3-13.London: Routledge.
    Moore-Shay, E. S. (1994). Kids' consumption: How children perceiv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vertisements and products. Florida :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Pearse, H. (1997). Doing otherwise: Art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 Postparadigmatic World.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3(4), 224-252.
    Penn, G. (2000). Semiotic analysis of still image. In M. Bauer & G. Gaskell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A practical handbook. 227-245. London: Sage.
    Rogoff, I. (2001). Study visual culture.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14-26.London: Routledge.
    Rose, G. (2001). Semiology. In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er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69-99.
    Sandikci, A. O. (1999). Postmodern advertising and its reception.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cheiner, E. C. (1987). The effects of visual complexity in print advertising design on looking time, arousal, and ratings of interestingness and pleasingness. Michiga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ilbermann, A., & Dyroff, H. D. (1986). Comics and visual culture : research studies from ten countries. New York : K.G. Saur Press.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 Practice of looking: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vin, K. M. (2003). Wrestling with Angles, Searching for Ghosts: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4(3), 197-213.
    Wilson, B. (1997). Is art education obsolete? In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19-30.Taipei: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Wilson, B. (2000). Of Diagrams and Rhizomes: Disrupting the Content of Art Education.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 25-51. Taipei: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Wilson, B. (2002). Super flat and super deep interpretations of global visual culture: Taiwanese art education and the lives of children. 現代教育論壇-全球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東西方之對話。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頁 1-14。
    Wilson, B. (2003). Of diagrams and rhizomes: Visual cultur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mapping the content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4(3), 214-229.
    Wooten, B. W. (2006). The modern Adonis: Unpacking the complexities of masculine behavior and male body image. Kentucky :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