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蔣邦文
Jeang,Bang-Wen
論文名稱: 轉型正義的臺灣經驗:二次政黨輪替後的比較研究
Taiwan's Experience in Transitional Justice: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uling Party Alternations
指導教授: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6
中文關鍵詞: 政黨輪替民主轉型民主鞏固轉型正義雙輪替測試
英文關鍵詞: Ruling Party Alternation, Democratic Transitio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ransitional Justice, Two-Turnover Tes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6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7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由於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及國內要求民主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的影響,在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隨後解除黨禁與報禁,終於結束了實行長達五十多年一黨獨大的威權體制,轉型為民主憲政體制國家;而我國在經歷了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後,被美國「自由之家」同時被列入「選舉的民主」與「自由的民主」國家行列﹔因此,這次總統直選,不但是臺灣民主化的關鍵,也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里程碑。而2000年民進黨籍的陳水扁贏得總統大選,完成了第一次政黨輪替與政權的和平移轉後,臺灣人民所享有的政治權利更進一步提升,與日本並列為亞洲地區最自由的國家。隨後在2008年國民黨籍馬英九贏得總統選舉後,臺灣在短短的八年間順利完成了第二次的政黨輪替與政權和平轉移。按照Huntington所提出的「雙輪替測試(two-turnover test)」,(Huntington,1991:266-267)臺灣正式成為民主鞏固的國家。
    我國以和平、穩定、漸進的方式完成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其成功經驗成為第三波民主化理論與模式所引用的典範之一。然而在民主轉型的過程當中,許多過去被刻意壓抑且未被妥善解決的問題逐漸的的浮現;這些問題就是威權體制時代執政者迫害人權與不正義作為。為了釐清真相,重建社會互信基礎,導正過去的不正義作為,因此政府必須進行轉型正義的施政。轉型正義主要有三大待處理的議題,即重建真相、追究責任與修正不當政策等。然而,相較於其他新興民主國家,我國的民主化程度與生活水準已達先進民主國家,但轉型正義問題的處理進度與成效卻遠遠落後許多仍身處開發中國家之林的其他新興民主國家,令人遺憾與不解。
    根據研究者瞭解,臺灣在民主化以後,國民黨的李登輝執政了十多年,因國民黨與李登輝是威權體制的執行者,當然沒有動機去檢討與追究自己的錯誤和壓迫惡行,失去了轉型正義的黃金時機。民進黨陳水扁執政後又把轉型正義引入藍綠之爭的歧路,淪為民進黨的政治與選舉操弄工具。國民黨馬英九贏回政權後,雖努力化解受害家屬的不滿,但其推動轉型正義的進度也非常緩慢,家屬對其的不滿未曾稍歇。
    因此,研究者將從我國兩次政黨輪替,(一)2000~2008年,陳水扁與民進黨執政時期;(二)2008~2016,馬英九與國民黨在執政時期,分別研究剖析兩個時期政治領袖與政黨針對轉型正義的施政作為、進度與面臨的困境及政治效應,最後總和與比較我國兩次政黨輪轉型正義的實踐,並得出我國轉型正義的模式。最後,進行整體回顧與分析,以為未來之政策制訂與推動,提供建議與參考。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pressure of Third Wave Democracy and domestic calls for democratic reform, Chiang Ching-kuo announced to lift martial law on July 15, 1987 and then the ban 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newspaper publications, officially ending the one-party dictatorship in the previous 50 years and ushering in the transition to a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ystem. After holding the first direct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1996, Taiwan was listed by the US-base Freedom House among the countries that implement "democratic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and freedom." Thus,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1996 was the most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In 2000, when Chen Shui-bian of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wo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leading to Taiwan's first ruling party alternation and peaceful transfer of political power, the political rights enjoyed by the Taiwanese were further enhanced, and Taiwan was ranked as the most free country in Asia with an equal score with Japan (average index of 1.5). Then in 2008, Ma Ying-jeou of Kuomintang (KMT) wo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leading to the second ruling party alternation and peaceful transfer of political power in Taiwan in just eight years. Taiwan has since officially became a country with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according to the "two-turnover test" proposed by Huntington (Huntington, 1991: 266-267).
    Taiwan’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a peaceful, stable and gradual transition to democratic system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cited for theories and models of the Third Wave Democracy. However, many problems that were deliberately suppressed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have gradually emerged, especially those human rights abuse and unjust cases during the era of authoritarian rulers. It is thus importa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transitional justice so as to clarify the truth, rebuild mutual trust for the societies, and rectify unjust acts in the past. Transitional justice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ree pending issues, namely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uth, accountability and correcting improper policies. Although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standard of living have reached the levels of advanced democratic countries, its progr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has lagged far behind many other emerging democracies. It is regrettable and puzzling.
    In my personal opinion, it is because Lee Teng-hui was an executor of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he had no incentive to review and explore the mistakes and unjust oppression committed by KMT. Thus, Lee had thus tried to refrain himself as much as possible from implementing the transitional justice programs during his administration and thus Taiwan lost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During the 8-year administration of Chen Shui-bian, he manipulated the transitional justice process for DPP’s political and electoral advantages, thus leading to vicious power struggle between the pan-blue and pan-green camps. Then, Ma Ying-jeou won back the political power for KMT, but his implementation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programs was also very slow and has not defused the discontent and grievances of victimized families.
    Therefore, the author makes a study on the two ruling party alternations in Taiwan, namely (1) Chen Shui-bian and DPP in power from 2000 to 2008, and (2) Ma Ying-jeou and KMT administration from 2008 to 2016. The author first makes an inventory of the transitional justice programs and mechanisms that Chen Shui-bian and Ma Ying-jeou have implemented, their progresses, their challenges, and the political effects. Finally,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ison on the two rounds transitional justice carried out by either DPP or KMT, infers a transitional justice mode for Taiwan, and makes an overall review and analysis to provide advice and information for future polic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範圍……………………………………4 第三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架構…………………………………8 第四節 名詞界定…………………………………………………12 第五節 文獻回顧…………………………………………………13 第二章 民主化與轉型正義理論釐清………………………21 第一節 民主化、轉型正義之意涵與實踐………………………21 第二節 轉型正義的具體內容與牽涉面向 ……………………30 第三節 轉型正義的目的與目標…………………………………35 第四節 轉型正義面臨的難題與困境……………………………40 第五節 轉型正義的實踐模式與國際現況………………………42 第六節 台灣轉型正義的概況……………………………………50 第七節 小結………………………………………………………55 第三章 第一次政黨輪替期間之轉型正義…………………57 第一節 第一次政黨輪替的遠因…………………………………57 第二節 第一次政黨輪替前的政治情勢…………………………60 第三節 政黨輪替的原因與政治籲求……………………………77 第四節 陳水扁執政必須處理的轉型正義清單…………………85 第五節 小結………………………………………………………89 第四章 第二次政黨輪替期間之轉型正義…………………91 第一節 第二次政黨輪替前的政治情勢 ………………………91 第二節 政黨輪替的原因與政治籲求 …………………………96 第三節 馬英九執政必須處理的轉型正義清單 ………………104 第四節 小結………………………………………………………119 第五章 兩次政黨輪替台灣轉型正義的實踐與比較 ……121 第一節 陳水扁執政時期臺灣轉型正義的實踐…………………121 第二節 馬英九執政時期臺灣轉型正義的實踐…………………130 第三節 兩次政黨輪替臺灣轉型正義實踐之比較 ……………146 第四節 小結 ……………………………………………………176 第六章 結論 ………………………………………………17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93 第三節 研究展望…………………………………………………198 參考文獻 …………………………………………………201

    參考文獻
    一、中文
    TVBS,2008,《【尹案十週年】拉法葉牽動10條人命 司法追追》,http://firebug89.blogspot.tw/2008/04/10-tvbs-10-1992james.html),4月1日。(最後造訪日:2015 年7 月6 日)
    大法官解釋釋字第585號解釋,(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585,最後拜訪時間:104.8.1)。
    大法官解釋釋字第633號解釋,(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33,最後拜訪時間:104.8.1) 。
    工商時報小社論,2006,〈阿扁的公司治理〉,《工商時報》, 5月29日,A2版。
    中國時報,1988,〈推舉代理主席中外矚目〉,《中國時報》,1月28日,1版‧
    中國時報社論,2006,〈民進黨的危機與風暴才剛開始〉,《中國時報》,8/16,A2版。
    中國時報社論,2007,〈與其硬逼天王搭配,不如落實競爭機制的公平〉,《中國時報》,4月30日,A2。
    中國時報社論,2012,〈《社論》嚴懲阻礙319槍擊案真相調查者〉,《中國時報》,3月21日,A13版。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 ,台北:洪葉。
    王正寧,2010,〈拉法葉艦 20年波濤 10年纏訟 法方要賠償我271億〉,《聯合晚報》,5月4日,A2版。
    王正寧,2011,〈追思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 馬:和平才能真正保障人權 〉,《中國時報》,7月16日,A4版。
    王己由,2012,〈歷經九年 拉法葉案宣判 5將校全無罪〉,《中國時報》,6月26日,A1版。
    王幸男,2000,〈立委減半只是第二階段國會改革引信〉,《中國時報》,12月5日,15版。
    王貝林,2006,〈討黨產 11月底前公投連署〉,《自由時報》,9月5日,A2。
    王寓中(2007):中投經營權交7專家 下波賣中華日報。《自由時報》,6月28日,A02版。
    王慶偉,2008,〈蔣介石 228事件日記公開 時間→ 1946-1955年 另載→國共內戰〉,《聯合晚報》,07/19,3版。
    王聖藜,2006,〈拉法葉案 汪傳浦求處無期 汪妻及四子女、郭力恆兄弟也被訴〉,《聯合報》,9月29日,1版。
    王聖藜,2009,〈林宅血案、陳文成案 王清峰指派重啟辦案〉,《聯合晚報》,3月13日,9版。
    天下雜誌,2000,〈黑金政治,人民的最恨〉,《天下雜誌》224期:92-96。
    內政部,2015,〈103年政黨財務申報〉。(http://www.moi.gov.tw/dca/03caucus_10301.aspx),最後造訪日期:105.8.1。
    仇佩芬,2011,〈搬光?銷毀?藏匿? 扁總統府 3萬公文 全不見 五長辦公室總歸檔比率只有6.76% 馬總統震怒 決送監院查辦〉,《中國時報》,3/30,A1。
    尹乃菁,2000,〈陳總統下猛藥政院相呼應〉,《中國時報》,8月1日,A2版
    尹乃菁,2000,〈搶救台灣VS立委減半萬人遊行叫陣較勁〉,《中國時報》,12月26日,4版。
    立法院公報,1992,第81卷第18期:76-85。
    立法院公報,1992,第81卷第39期:11。
    立法院公報,1993,第82卷第17期上冊:79-88。
    立法院公報,1995,第84卷第6期下冊:295-318。
    立法院公報,1995,第84卷第17期上冊:35-59。
    立法院公報,1997,第86卷第24期上冊:3-4。
    立法院公報,1998,第87卷第31期上冊:64-82。
    立法院公報,1999,第88卷第59期下冊:341-360。
    立法院公報,2000,第89卷第6期三冊:279-294。
    立法院公報,2000,第89卷第33期下冊:63-82。
    立法院公報,2000,第89卷第72期上冊:24-32。
    立法院公報,2002,第91卷第28期三冊:5-6。
    立法院公報,2002,第91卷第77期一冊:72-94。
    立法院公報,2002,第92卷第2期上冊:105-127。
    立法院公報,2003,第92卷第8期三冊:318-324。
    立法院公報,2004,第93卷第20期:145-195。
    立法院公報,2004,第93卷第37期上冊:145-195。
    立法院公報,2004,第93卷第38期:13-17。
    立法院公報,2004,第93卷第40期:471-475。
    立法院公報,2004,第93卷第63期:210。
    立法院公報,2005,第94卷第59期三冊:8-9。
    立法院公報,2006,第95卷第15期:108-141。
    立法院公報,2006,第95卷第44期上冊:3-6。
    立法院公報,2006,第95卷第53期下冊:17-24。
    立法院公報,2006,第95卷第61期:28。
    立法院公報,2006,第96卷第5期:1-6。
    立法院公報,2007,第96卷第21期:88-94。
    立法院公報,2007,第96卷第47期:145-154。
    立法院公報,2007,第96卷第64期:3。
    立法院公報,2008,第97卷第8期:6。
    立法院公報,2009,第98卷第14期:518-527。
    立法院公報,2009,第98卷第26期:331-366。
    立法院公報,2009,第98卷第39期:58-65。
    立法院公報,2012,第102卷第2期:301-342。
    立法院公報,2012,第101卷第63期:343-404。
    立法院公報,2013,第102卷第10期:115-146。
    立法院公報,2013,第102卷第23期:188-200。
    立法院公報,2013:第102卷第34期上冊:333-394。
    立法院公報,2013,第102卷第43期:115-146
    立法院公報,2014,第103卷第10期:85。
    立法院公報,2014,第103卷第51期:275-354。
    立法院公報,2015,第104卷第28期:123-152。
    立法院公報,2015,第104卷第54期:35-66。
    朱浤源主編,2001,《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台灣日報,2005,〈台法之間拉法葉艦事件大記要〉,《台灣日報》,11月25日,2版。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54272.htm。
    自由時報,1988,〈李登輝繼任第七任總統〉,《自由時報》,1月14日,1版‧
    自由時報,1988,〈趙少康李勝峰行動大膽〉,《自由時報》,1月19日,1版‧
    江宜樺,2007,〈臺灣的轉型正義及其省思〉。《思想》5:頁65-81。
    江慧真,2010,〈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出爐〉,《中國時報》,12月10日,A8版。
    江俊亮,2015,〈不當黨產 當然要歸零〉,《中央社》,1月4日。
    行政院公報,2007,第13期第28卷:4782。
    行政院公報,2007,第13期第55卷:8477-8479。
    行政院公報,2009,第15期第127卷:21509-21510。
    行政院公報,2010,第16期第198卷:26512-26516。
    行政院公報,2011,第17期第131卷:21289-21290。
    行政院公報,2012,第18期第123卷:24199-24200。
    行政院公報,2013,第19期第96卷:19195-19197。
    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2010,〈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第16次委員會議紀錄〉,《法務部》。(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ct.asp?xItem=283224&ctNode=37809&mp=200,最後造訪日期:104.8.1)
    全國台灣研究會編,1998,《台灣選舉縱橫談》,上海:臺海出版社。
    何榮幸,2005,〈國大修憲過關 立委減半公投入憲〉,《中國時報》,6/8,A1版。
    何博文,2004,〈中選會宣布總統大選結果 陳呂贏近三萬票當選〉,《中國時報》,3月21日,A1版。
    戒嚴時期補償基金會,2014,〈補償基金會十五週年成過紀念專輯〉。
    李欣芳,2004,〈促立委減半靜坐到319〉,《自由時報》,3/12,6版。
    李欣芳,2008,〈雙仁主導鐽震 黨內有雜音〉,《自由時報》,2/16,A04版。
    李佳霏,2009,〈總統簽署人權公約 台灣人權標準接軌國際〉,《中央社》,5月14日。
    李祖舜,2006,〈綠色政權 多少雞犬升天〉,《聯合報》,5月24日,15版。
    李明賢,2009,〈馬主席:終結黨產剩1哩路〉,《聯合報》,10月18日,A2版。
    李昭安,2012,〈回憶錄 爆宿怨 邱創煥:李登輝騙我一張辭呈〉,《聯合報》,7/23,A8版。
    李順德,2007,〈司法官 曝黨籍 ?法部槓政院〉,《聯合報》,9月4日,1版。
    李順德,2014,〈雖勇於面對 但承諾跳票〉,《聯合報》,7月23日,A11版。
    李怡俐,2012,〈轉型正義的機制及脈絡因素-以台灣為例〉,《台灣人權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45-176。
    李淑華,2007,〈228遺族批立法〉,《蘋果日報》,12月4日,A6。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 件大事》,第一版,台北:玉山社。
    余炳輝,1987,《社會研究的方法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汪平雲,2006,〈國民黨黨產、黨國體制與轉型正義〉,《當代》第230 期,頁14-25。
    宋丁儀,2011,〈尹案關鍵人 台灣軍火大王 單亦誠去世 尹清楓案真相沉埋〉,《中國時報》,6月21日,A1版。
    安芷嫻,2009,〈兩公約施行法生效 總統:與國際人權接軌〉,《中央社》,12月10日。
    易君博,199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
    林幸一,2007,〈228,民進黨用完即丟〉,《民眾日報》,12月5日,第A2版。
    林志成,2000,〈李遠哲:陳水扁承諾兩岸問題國家利益重於政黨利益〉,《中國時報》,3月11日,2版。
    林金正,1990,〈「不能單憑一場餐會評斷實力」,主流派國代認為吃飯與政治立場是兩回事〉,《中國時報》, 3月5日,3版
    林金池,2007,〈扁替李友邦叫屈 李遺孀嗆沒作為〉,《中國時報》,10月26日,A4版。
    林佳龍,2008,轉型,沒有正義--論國民黨黨產對台灣民主鞏固的挑戰,,轉型正義經驗比較國際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林宗弘、韓佳,2008,〈政治貪腐的制度理論:以亞洲各國為例的分析〉,《台灣政治學刊》,第12卷第1期。
    林怡君,2007,〈藍營指總統質疑司法為脫罪?〉,《中央社》,9月1日。
    林長順,2010,〈拉法葉案 雷學明無罪定讞〉,《中央社》,11月7日。
    林益民、侯柏青,2011,〈扁爆李登輝洗錢17億〉,《蘋果日報》,7月1日,A6版。
    林欣蕾,2006,〈公投討黨產游:號召千社連署〉,《台灣時報》,9月5日,4版。
    林修全,2012,〈扁親筆信 請馬重查319槍擊案 呂秀蓮探監後代扁發聲 要求重啟調查〉,《聯合晚報》,3月10日,A1版。
    林晨柏,2000,〈縱使動搖國本 尹案要辦到底〉,《中國時報》
    林偉信,2014,〈拉法葉艦案收回扣 判15年 郭力恆被追繳104億 創天價〉,《中國時報》,4月17日,A11版。
    林恕暉,2012,〈轉型正義 吳釗燮:綠錯當選舉工具〉,《自由時報》,10月31日,A6版。
    林新輝,2012,〈政治恐嚇 扁拿黑資料探病〉,《聯合報》,5/22,A3版。
    林惠君,2007,〈網站連結不當黨產 國產局資訊費遭凍結〉,《中央社》,10月31日。
    林庭瑤,2006,〈民進黨選擇性轉型正義: 台灣所有族群、政治理念 都是本土〉,《中國時報》,10月23日,A3版。
    林庭瑤,2014,〈宣布選黨主席 朱立倫:不當黨產要歸還國家〉,《聯合報》,12月13日,A4版。
    邵惠琴、何沛霖,2007,〈重查林宅、陳文成等懸案〉,《中國時報》,10月15日,A11版。
    旺e報,《兩岸史話》蔣宋美齡奪權之謎 蔣經國驟逝政權轉移(之一),2014.01.14,(最後造訪日期::2014.6.21)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99497#ixzz36N5aBDRP
    旺e報,2014,《兩岸史話》財經巨擘俞國華:經國先生相濡以沫(之一), 2月8日(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101897,最後造訪日期::2014.7.19)。
    武之璋,〈蔣經國去世後宋美齡是否準備奪權?〉《炎黃春秋》2014年第3期
    邱燕玲、郭怡君,2004,〈林義雄李遠哲促320前通過立委減半〉,《自由時報》,2/21,第6版。
    周美惠,2014,〈「讓歷史見到光」 政治受難者判決書 文化部將公開〉,《聯合報》,11月18日,A16。
    周碧瑟執筆,柏楊口述,1996,《柏楊回憶錄》,臺北市:遠流。
    吳乃德,2006,〈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臺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頁1-34。
    吳典蓉,1999,〈陳水扁打黑金 國民黨被封為大哥〉,《中國時報》,1999 年8月23。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vote2000/main/88122311.htm。(最後造訪日期::2012.8.8)
    吳典蓉,2000, 〈興票案加李遠哲譜成阿扁凱歌〉,《中國時報》,3.19,11版。
    吳明杰,2009,〈拉法葉艦案 法方急與我和解〉,《中國時報》,7月1日,A7版。
    吳明杰,2011,〈軍火交易求償獲賠 史上頭一遭 拉法葉佣金253億 法匯還台灣〉,《中國時報》,7月13日,A1版。
    吳昇儒,2015,〈汪傳浦已死亡 殺人案免訴〉,《自由時報》,5月20日,A6版。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頁217。
    施正鋒,2007a,〈轉型正義的探討--由分配到認同〉,《臺灣史學雜誌》,3:3-31。
    施宗暉,2013,〈319槍擊案 扁呂盼重啟調查〉,《中央社》,3月19日。
    施明德,2006,〈九.九運動宣言: 百萬人民集結前對陳家政權和兩千三百萬同胞的最後呼籲〉,《聯合報》,9/9,4版。
    南方網,2001,《專職清理門戶、鍘人無數:國民黨審死官揭秘》, 11/19。(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hktwma/focus/200111190862.htm,最後造訪日期::2014.7.19。)
    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2002,〈2002 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 沒有寬恕就沒有正義 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http://peace.fjac.fju.edu.tw/peace-msg/john-paul-ii/37-2002,最後造訪日期::2015.6.21)
    范正祥,2007,〈清查黨產巡迴展揭幕〉,《自由時報》,8月23日,A4版。
    范凌嘉,2004,〈兩院冰河期 首長拒備詢 法制委員會追問「真相」 備詢率不到3% 立委:集體逃避監督〉,《聯合報》,4月19日,04版。
    范凌嘉,2006,〈黨產如涉人謀不臧 國民黨將求償〉,《聯合報》,8月24日,7版。
    秦富珍(2006):國民黨黨產 不投資 靠捐獻。《聯合晚報》,8月23日,1版。
    特偵組,2012,〈新聞稿〉,5月21日, (http://www.tps.moj.gov.tw/public/Data/2521105948286.pdf,最後造訪日期::2015.8.1 )。
    馬瑞君、楊樹煌,2015,〈郭力恆出獄認錯 幫汪傳浦喊冤〉,《中國時報》,6月24日,A10版。
    夏珍,1999,《許信良的政治世界》,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永明,2006,〈追求台灣政治的轉型正義〉,《當代》第230 期,頁26-35。
    高有智,2006,〈民進黨告發馬英九賤賣黨產〉,《中國時報》,11月25日,A6。
    高有智,2007,〈林義雄利用族群獲政治利益 應唾棄〉,《中國時報》,3月1日,A3版。
    高永光,2004,〈臺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11(1),頁33-72。
    唐孝民、高凌雲,2007,〈追思228 馬出席:林宅血案繼續查〉,《聯合晚報》,2月25日。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2008,〈民主改革、轉型正義—追討不當黨產〉, www.mof.gov.tw/public/Attachment/8591。(最後造訪日期:2015 .8 .1 )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第五十二次董監事會會議記錄,2000,http://www.228.org.tw/recordinfo.aspx?v=2D37D6690F204F66。(最後造訪日期:,2015.8.8)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228責任歸屬研究報告〉,http://issuu.com/naiweicheng/docs/228-01?e=5196527/2643089。(最後造訪日期::2015.8.1 )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第6屆第7次董事暨監察人會議紀錄,2008,http://www.228.org.tw/recordinfo.aspx?v=BE7C70BF664C9B6A。(最後造訪日期:2015.8.8)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第9屆第8次董事暨監察人會議紀錄,2015,http://www.228.org.tw/recordinfo.aspx?v=6C7C52E7A7D5621A。(最後造訪日期:2015.8.8)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2008,〈民主改革、轉型正義—追討不當黨產〉, www.mof.gov.tw/public/Attachment/8591。
    時報週刊,2011,《搬開陳聰明、葉盛茂,起訴李登輝耗9年》,7月15日,第1742期。
    國民黨,2006,《面對歷史. 向全民交代─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黨產總說明》,http://kmt.exposed/kmt_2006_report.html,2006/8/23。(最後造訪日期::2015.8.1 )
    國際轉型正義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2015,https://www.ictj.org/about/transitional-justice。(最後造訪日期::2015.8.1 )
    姚似樺,2004,〈現任地位對競選策略之影響-以陳水扁競選2000 年與2004 年總統選舉之比較為例〉,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信良,1991,《在美麗島的旗幟下》,臺北:前衛出版社。
    許信良,1995,《挑戰李登輝》,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家馨,2007,〈轉型正義的精神基礎〉,《中國時報》,2007/03/02。
    晏明強,2008,〈扁玉石俱焚 扯李A密帳3億〉,《蘋果日報》,8月23日,A4版。
    黃必成,2011,〈雷學明4人獲冤賠149萬〉,《中華日報》,12月30日,4版。
    黃名璽,2012,〈紀念二二八 將返還受難者文書〉,《中央社》,2月28日。
    黃名璽,2015,〈處理爭議黨產 7月完成〉,《中央社》,4月16日。
    黃文雄,2001,「政治轉型期的正義與法律」, Ruti G. Teitel,鄭純宜譯,變遷中的正義〈導讀〉,台北:商周出版。
    黃秀端,2008,〈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台灣民主季刊》,第五卷第四期,頁129-80。
    黃意涵,2013,〈人權報告審查 民團表達訴求〉。《中央社》,2月26日。
    黃意涵,2013,〈拉法葉案 郭力恆二審判15年〉,《中央社》,5月17日。
    游清鑫,2000,〈競選策略效果的探討:兼論2000年總統選舉之「興票案」〉, 2000年選舉研究學術研討會,政大選舉研究中心。
    游盈隆,2013,〈苦澀的果實: 論民進黨八年執政的民主憲政表現〉,《民進黨執政八年研討會》:頁1-34。
    陳弘志,2004,〈李昌鈺鑑識319槍擊案跡證,坦承5個「不知道」〉,《中廣新聞網》,12/19,http://archive.is/jTzC。
    陳至中,2015,〈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中央社》,3月21日‧
    陳志賢,2009,〈陳文成懸案28年 找到警總筆錄〉,《中國時報》,7月1日,A8版。
    陳志賢,2009,〈懸宕28年陳文成命案 汪敬煦等5人不起訴〉,《中國時報》,7月29日,A14版。
    陳志賢,2011,〈檢察總長:扁壓8年 再不掀開是裝聾作啞〉,《中國時報》,7月03日,A4。
    陳志賢,2015,〈元大併復華案 扁案海外贓款 瑞士匯回2億〉,《中國時報》,9月4日,A12。
    陳志龍,2013,〈「臺灣轉型正義政府作為之探討」公聽會會議紀錄〉:5。
    陳杉榮,1996,〈馬英九:若無明確證據不會發布民代涉案消息〉,《中國時報》,,4月26日,2版。
    陳洛薇,2011,〈58年前遺書 馬還家屬〉,《聯合報》,7月16日,A1版。
    陳建仲,2008,《立委減半、改變選制--自作自受的民進黨》海峽評論,206期,2008年2月號。
    陳舜協,2007,〈228究責及三等親 王金平:什麼時代了?〉,《中央社》,12月3日。
    陳雅琪:〈基層金融機構改革與台灣黑金政治的削弱--關於台中縣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陳鳳英,2006,〈台肥惡鬥 范振宗炮口全開:一妻二秘三師會害死扁〉,《中國時報》,5/3,A3版。
    陳翠蓮,2007,〈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國史館學術》第十六期:182。
    陳嘉宏,2004,〈國會改革修憲過關 立院高票通過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廢除任務型國代及公投入憲 開實質修憲先例〉,《中國時報》,8月24日,A1版。
    曾薏蘋,2006,〈倒扁箭在弦上〉,《中國時報》,8/24,A3版。
    傅正,1960,〈國庫不是國民黨的私囊!〉,《自由中國雜誌》,6月1日,頁335。
    喬治.歐威爾(王憶琳譯)(2006)。《一九八四》。台北縣:崇文館。
    華夏經緯網,2003,《再換閣揆為抓軍權鋪路》, 7月22日,(http://big5.huaxia.com/zk/jpwk/zplz/ldhzmm030.html,最後造訪日期:2014.7.3)。
    華夏經緯網,2003,《宋楚瑜臨門一腳定乾坤》,7月22日,(http://big5.huaxia.com/zk/jpwk/zplz/ldhzmm025.html,最後造訪日期:2015.06.21)。
    華夏經緯網,2003,《利用三月政爭打破聯合掌權》,7月22日(http://big5.huaxia.com/zk/jpwk/zplz/ldhzmm025.html,最後造訪日期:2015.06.21)。
    華夏經緯網,2003,《三換閣揆集大權於一身》, 7月22日(http://big5.huaxia.com/zk/jpwk/zplz/ldhzmm031.html,最後造訪日期:2015.06.21)。
    開拓時代週刊,1986,〈黨禁崩潰之彼日,「民主進步黨」成立了--「環亞」、「甲天下」會場記實〉,第18期(自由時代總第146號), 11/17。
    殷偵維,2011,〈打造國家人權博物館 籌備處揭牌〉,《中國時報》,12月11日,A14版。
    新新聞,1997,總第524期
    新華網,《李登輝如何搞垮了國民黨》,2010.08.25,(最後造訪日期:2014.07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w/2010-08/25/c_12482093_5.htm。
    雷光涵,2012,〈首部國家人權報告 憂心財團擴大媒體版圖〉,《聯合報》,4月21日,A3版。
    楊士仁,2008,《黨產追緝令》,臺北,前衛出版社,頁76-78。
    楊長鎮,2006,〈雙重轉型與待完成的正義實踐〉,《當代》230,36-43。
    楊政郡,2015,〈郭力恆出監 半年勞役抵2億罰金〉,《自由時報》,6月24日,A5版。
    楊國樞等編,199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台北﹕臺灣東華。
    楊國樞,199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 ,台北:東華。
    楊渡,2006,〈轉型正義?放屁〉,《中國時報》,7月21日,A4版。
    楊湘鈞,2014,〈黨產歸零是假議題〉,《聯合報》,12月22日,A2版。
    楊媛婷,2014,〈馬談「權力讓人傲慢」〉,《自由時報》,12月11日,A04版。楊毅,2014,〈國民黨黨產淨值233億元〉,《中國時報》,1月1日,A4版。
    楊毅,2015,〈爭議黨產 處理完畢〉,《中國時報》,8月27日,A2版。
    董介白,2010,〈國安密帳案 重起爐灶〉,《聯合晚報》,12月3日,A3版。
    董智森,2004,〈查槍擊真相 攸關扁正當性〉,《聯合報》,4月22日,第4版。
    趙永茂,1993,〈臺灣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與選舉之關係〉,《理論與政策》,2:19-34。
    趙永茂,1994,〈非都會區黑道選舉之關係〉,《理論與政策》,8(4):83-96。
    趙永茂,2008,《二次政黨輪替後對台灣民主發展的省思》,台灣民主季刊第五卷第二期,頁161-168。
    錢利忠,2015,〈涉拉案尹案 汪傳浦傳英國過世〉,《自由時報》,2月4日,A1版。
    張士達,2007,〈二二八已成政客提款機〉,《中國時報》,3月1日,A3。
    張文貞,2005,〈另類的憲改工程:擘建台灣的法治與政治信任〉,「新興民主的憲政改造─國際視野與台灣觀點」研討會論文,頁1-12。
    張文貞,2008,〈憲政改造、責任政治與法治〉。收錄於葉俊榮與張文貞主編《新興民主的憲政改造》,頁281-307。
    張宏業,2008,〈扁告發李登輝 洗錢16億〉,《聯合報》,12月27日,1版。
    張炎憲、黃秀政、陳儀深、陳翠蓮、李筱峰、何義麟、陳志龍、黃茂榮主編,2006,〈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張邵勳,2000,《研究方法 》,台中:滄海。
    張俊宏,1989,〈縣市聯線作戰, 地方包圍中央〉,《首都早報》,6月4日,3版。
    張啟楷,1999,〈除宋系國民黨考紀會氣氛激昂〉,《中國時報》,11月17日,2版。
    張榮祥,2013,〈唐守義一審判十年〉,《中央社》,10月8日。
    張榮祥,2014,〈唐守義槍砲案 二審改判9年〉,《中央社》,2月5日。
    張俊宏主編,1989,《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廖正豪(2000):〈如何改善黑金政治〉。收錄在時報文教基金會編(2000):《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上)》。台北:時報。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葉 浩,2008 ,〈價值多元式轉型正義立論:一個政治哲學進路的嘗試〉,《台灣政治學刊》,頁11-51。
    葉俊榮,2000,《轉型正義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
    鄭惠仁,2006,〈319槍擊案槍彈來源 唐守義落跑〉,《聯合報》,10月15日。
    鄭智仁,2001,〈議價與佣金簽約多巧合〉,《中國時報》,3月22日,2版。
    鄭智仁,2001,〈拉法葉弊案,9退役高階軍官遭訴〉,《民生報》,7月6日,A3版。
    鄭純宜譯,璐蒂.泰鐸(Ruti G. Teitel)著,變遷中的正義,台北:聯經出版,2001 年10 月初版。
    鄭德政,2005,〈陳水扁總統昨天表示,拉法葉艦弊案,縱使動搖國本,也要辦到底〉,《台灣時報》,11月26日。
    監察院,2001,〈行政院及各級政府機關將其所管有之公有財產贈與、轉帳撥用或撥歸予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所有或經營,是否涉有違失乙案調查報告〉。(https://www.cy.gov.tw/CYBSBoxSSL/edoc/download/8234)(最後造訪時間;2015.8.1)
    監察院公報,2002,第2363期:1-60。
    監察院調查報告,2009,〈台南地檢署偵辦319槍擊案缺失之調查報告〉,11月11日。 (http://www.cy.gov.tw/sp.asp?xdurl=./CyBsBox/CyBsR1.asp&ctNode=910,最後造訪日:2015.8.1 日)
    監察院,2010,〈319真調會調查報告〉:1
    蔡沛琪,2013,〈國際專家查人權 關注都更議題〉,《中央社》,3月1日。
    蔡 玲、馬若孟,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羅珞珈譯,台北﹕三民。
    蔡筱穎,2008,〈拉法葉艦弊案和解談判 台法簽署金融協議〉,《中央社》,3月19日,巴黎外電。
    蔡漢勳,2005,〈汪氏軍火家族族譜〉,《台灣時報》,11月25日,2版。
    蔡慧貞,2007,〈政院清查網站開張 綠營討黨產 連署不力將議處〉,《中國時報》,4月26日,A4版。
    熊迺祺,2009,〈重查陳文成 仍難排除他殺〉,《聯合報》,6月22日,A8版。
    維基百科,2014,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7%B2%E6%B2%BB%E5%8F%9B%E4%BA%82%E6%A2%9D%E4%BE%8B,最後造訪日期:2014.5.14。
    維基百科,2014,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D%89%E5%9E%8B%E6%AD%A3%E7%BE%A9,最後造訪日期:2014.5.14。
    賴澤涵,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劉世怡,2011,〈國安密帳案 李登輝遭訴〉,《中央社》,6月30日。
    劉 屏,2008,〈319槍擊 瞄的是呂不是扁〉,《中國時報》,2月21日,A4版。
    劉麗榮,2013,〈馬總統列舉政績 反駁無能說〉,《中央社》,7月10日。
    劉峻谷,2013,〈追百億非法佣金 判決譯文寄瑞士〉,《聯合報》,12月18日,A2版。
    劉峻谷,2014,〈國民黨賤賣三中案 查無不法簽結〉,《聯合報》,8月5日,A7版。
    閻紀宇,2011,〈拉案駁回上訴 法商須賠我8.6億美元〉,《中國時報》,6月10日,A8版。
    盧德允,2007,〈扁擬廢中正紀念堂 指蔣介石是228元凶〉,《聯合報》,2月27日,1版。
    謝禾生,2002,〈「黑金教父」李登輝--試論其對臺灣民主政治的功過〉,《海峽評論》,第139期,頁57-59。
    謝 郁,曾潤梅,趙會可,吳 宜,2004:〈從2004年選舉透視臺灣的“中間選民”〉,《臺灣研究》第4期,頁26-34。
    薛化元,2006,〈轉型正義」問題的意義及歷史考察〉,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6 期 (台北:財團法人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頁104-106。
    簡文吟,2004,〈槍擊效應 選票消長12萬〉,《聯合晚報》,3月21日,12版。
    韓培爾,1998,《社會科學方法論:量化與質化Q&A 》,台北:風雲論壇。
    蕭白雪,2009,〈陳文成命案 3D顯像 重建現場〉,《聯合報》,5月1日,A8版。
    蕭白雪,2009,〈219項規定 恐違國際人權 馬批公務員 不解人權是啥〉,《聯合報》,12月10日,A5版
    蕭白雪,2010,〈檢察總長審查 爆扁政府秘辛〉,《聯合報》,3月9日,A4版。
    蕭博文,2014,〈國民黨黨產查無賤賣 三中案簽結〉,《中國時報》,8月5日,A9版。
    蕭博文、李義,2015,〈扁海外不法所得2億 瑞士返還台灣〉,《中國時報》,4月30日,A1。
    戴雅真,2014,〈施明德盼保外就醫更人道 且一體適用〉,《中央社》,12月10日。
    魏千峰,2005,〈轉型正義應全面落實〉,中國時報,9月8日,第A15版。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2013,〈對中華民國(臺灣)政府落實國際人權公約初次報告之審查:國際獨立專家通過的結論性意見與建議〉,《總統府》。(www.sjjh.tyc.edu.tw/class.tree_1.0/2014040701.doc,最後造訪時間:104.8.1)。
    羅如蘭,2004,〈真相調查委員會公投成案〉,《中國時報》,4月11日,A3版。
    羅苑韶,2011,〈迅速還錢後 法腦筋動到汪傳浦〉,《中央社》,7月13日。
    羅承宗,2008,〈增訂財產來源不明罪立法後,民進黨的下一步?〉,台灣新社會智庫,10月01日。
    羅暐智,2007,〈李登輝:吃不飽 還愛什麼台灣〉,《中國時報》,11月11,A1。
    羅暐智,2007,〈李登輝:我們被懲罰 因為選錯人〉,《中國時報》,12月9日,A4版。
    羅暐智,2008,〈馬:現就可重查三一九案〉,《中國時報》,3月29日,A2版。
    羅聰欽:〈選舉買票與資金回收--以公共工程為例〉,台灣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蘇子喬譯,2005,Mark Irving Lichbach,Alan S. Zuckerman 等著,比較政治 :理性、文化與結構 ,台北:五南。
    聯合報社論,2009,〈《兩個無期徒刑的省思》系列之六 卿本佳人:陳敏薰自欺欺人〉,《聯合報》,9/17,A2版。
    二、英文
    Arnim, Hans-Herbert von.,1993, Wem steht das Vermoegen der DDR-Parteien zu? Baden-Baden, Nomos.
    Barkan, Elazar. 2000. The Guilt of Nations: Restitution and Negotiating Historical Injustice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Benomar, Jamal. 1993. “Justice after Transitions.”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4, No. 1, pp. 3-27.
    Binder,Christina. 2011.“The Prohibition of Amnesties by 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Denver Journal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 39,pp239-277.
    Boraine, Alex. 2000.“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in South Africa- The Third Way” In Robert I. Rotberg & Dennis Thompson eds. Truth v. Justice: The Morality of Truth Commission: 141-157.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raine,Alexander L.2006,“Transitional Justice: A Holistic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0, N. 1.
    Brito, De. Barahona, Alexander. Aguilar, Paloma. & Carmen, González-Enríquez. 2001.“Introduction.” In Brito, De. Barahona, Alexander. Aguilar, Paloma. & Carmen, González-Enríquez. eds. The Politics of Memory: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Democratizing Societies: pp.1-39.
    Binder,Christina.2011. The Prohibition of Amnesties by 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39 Denv. J. Int'l L. & Pol'y:p.239
    Creswell, John W.2003. Research Design :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 Approaches,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De Brito, Alexandra Barahona, Carmen Gonzalez-Enriquez and Paloma Aguilar eds.. 2001.The Politics of Memory :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Democratizing Societies,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 Greiff, Pablo. 2007. “Vetting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Alexander Mayer-Rieckh and Pablo de Greiff, eds., Justice As Prevention: Vetting Public Employees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pp522-544.
    Diamond,Larry.1996. “ Three Paradoxes of Democracy”,in Larry Diamond and Marc Plattner eds.,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Democracy(Second Edition,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uthie, Roger. 2007. “Introduction,” in Alexander Mayer-Rieckh and Pablo de Greiff, eds., Justice As Prevention: Vetting Public Employees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pp15-34.
    Eckstein, Harry. 1963. "A Perspective on Comparative Politics,Past and Present, " in Eckstein, Harry. and David, E. Apter,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A Reader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Hughes Edel, William A. Schabas and Ramesh Thakur eds.2007. Atrocities and International Accountability: Beyond Transitional Justice ,New York :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Edward Friedman, 1994,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zation: Generalizing East Asian Experienc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Elster, Jon.,2004.Closing the Books :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ster, Jon ed. 2006.Retribution and Reparation in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ster, Jon.2004.Closing the Books: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edom House, 1989,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2000,2001,2002, Freedom in the World: The Annual Survey of Political Rights and Civil Liberties, 1988-89,1990-91,1991-92,1992-93,1993-94,1994-95,1995-96,1996-97,1997-98,1998-99,1999-2000,2000-01,2001-02,New York: Freedom House.
    Gasiorowski, M. & Power, T. 1998.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Evidence from the Third World.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31(6): 740-771.
    Han, In Sup. 2005. “Kwangju and Beyond: Coping with Past State atrocities in South Korea.”Human Rights Quarterly 27: 998-1045.
    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Huyse, Luc. 1995. “Justice after transition: on the choices successor elites make in dealing with the past, general consideration.”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How Emerging Democracies Reckon with Former Regimes, Volume 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edited by Neil J. Kritz:337-350.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2015,https://www.ictj.org/about/transitional-justice。(最後造訪日:2015 年8 月1 日)
    Jon Elster,Closing the Books :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p.1.
    Kaplan,Morton A.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2nd Printing (N.Y.: John Wiley & Sons,Inc.,1967),pp.3-2-. and Kaplan,Morton A.“System Theory,” in James C. Charles Worth,ed.,Contemproary Political Analysis (N.Y.: The Free Press,1967),pp.150-163.
    Karatnycky, Adrian.l997, “Freedom on the March,” Freedom Review, 28:1, 5-29.
    King, Elizabeth B. Ludwin. 2010. “Amnesties in a Time of Transition.”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41,pp.577-619.
    Landsman, Stephan. 1996. “Alternative responses to serious right abuses: of prosecution and truth commissions.“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59: 81-93.
    Linz, Juan J. & Stepan, Alfred. l996, Problem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Europe,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uban, David. 2006, Review of Jon Elster, Closing the Books, Ethics vol. 116, no. 2, pp.409-412.
    Mainwaring, Scott. 1992,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issues,” in Scott Mainwaring, Guillermo O'Donnell and J. Samuel Valenzuela eds.,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pp.294-341.
    McAdams, A. James ed.1997,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the Rule of Law in New Democracies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cEvoy,K. and McGregor,I.2008, Transitional Justice from Below:Grassroot Activism and the Struggle for Change,Oxford :Hart Publishing.
    Merwe,Hugo van der. Baxter, Victoria. and Chapman,Audrey R. eds,2009,Assessing theImpact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 Challenge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Washington,D.C. :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Minow, M. 1998. Between Vengeance and Forgiveness: Facing History after Genocide and Mass Violence.Boston: Beacon Press.
    Nalepa, Monika. 2010. Skeletons in the Closet: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omi, Roht-Arriaza. 2004. “Reparations Decisions and Dilemmas.” Hasting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vol. 27, pp. 157-219.
    Nino, Carlos Santiago. 1996, Radical Evil on Trial. C. T.: Yale University Press.
    O'Donnell, Guillermo and Philippe C. Schmitter,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Orenticher, Diane F. 1995. “Settling accounts: the duty to prosecute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of prior regime, General Consideration. “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How Emerging Democracies Reckon with Former Regimes, Volume 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edited by Neil J. Kritz.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pp.375-416.
    Philpott, Daniel ed.2006, The Politics of Past Evil :Religion, Reconciliation, and the Dilemma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Notre Dame, Ind. :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Platttner,Marc.1993, “Democratic Moment” in Larry Diamond and Marc Plattner eds,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Democracy,Second Edition,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26-38.
    Plattner, Marc, “The Democratic Moment,” in Larry Diamond and Marc Plattner eds.,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Democrac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26-38.
    Przeworski, Adam & Limongi,Fernando. 1997.“Modernization-Theories and Facts”, World Politics, 49(2): 155-183.
    Pye, Lucian W., 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uinn, Joanna R..”Introduction,” in Joanna R. Quinn ed, Reconciliation(s):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Postconflict Societies (Montreal& Kingston: McGill-Queen University Press, 2009).
    Rigby, Andrew. 2001,Justice and Reconciliation : After the Violence,Boulder, Colo. : L. Rienner.
    Scharf, Michael. 1999. “The Amnesty Exception to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Corn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Vol. 32, No. 3, pp. 507– 527.
    Shelton,Dinah L.,2004,Encyclopedia of Genocide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Detroit : Macmillan Reference.
    Smith, Charles Duryea. 1995 ,〝Introduction,〞 in Neil J. Kritz eds, Transitional Justice : How Emerging Democracies Reckon With Former Regimes,Washington, D.C. :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Teitel, Ruti. 1995. “How are the new democracies of the southern cone dealing with the legacy of Past human rights abuses?” in Transitional Justice: How Emerging Democracies Reckon with Former Regimes, Volume 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edited by Neil J. Kritz,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p.146-154..
    ------,2000, Transitional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Transitional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Transitional Justice Genealogy”, in Harvard Human Rights Journal, 16,pp.69-94 .
    ------,2005, “The Law and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Transitional Justice.” Cornell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38,3: 837-862.
    ------,2009 (1997),Transitional Jurisprudence: The Role of Law in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106 Yale Law Journal.
    Tutu, Desmond Mpilo. No Future without Forgiveness (New York: Doubleday, 1999).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2004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on the Rule of Law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Post-Conflict Societies.”, 23 August, S/2004/616.
    Williams, Paul R., & Scharf, Michael P. Scharf. 2002. Peace with Justice: War Crimes and Accountability in the Former Yugoslavi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