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錦萍
Jin Ping Rou
論文名稱: 臺北市健康促進志工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Health Promotion Volunteer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鄭惠美
Jeng, Huey-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志工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
英文關鍵詞: Volunteer, Health Promoting Activity, Participation Degre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5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臺北市健康促進志工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及其相關因素預測力。採用「建立臺北市社區健康營造評價指標暨現況調查」志工問卷調查資料,進行二次資料分析。使用959名樣本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志工在每一項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滿分為15分,每人17項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總分為255分,研究結果發現,志工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得分最高為11.76分,最低為1分,平均為2.23分,其健康促進活動參與屬於較低的參與程度。
    2.志工年齡越長、志願服務年資越長、參與的志願服務工作內容越多,其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越高。職業為技術性與半專業人員者,其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明顯較高。
    3.本研究迴歸模式可顯著預測研究對象「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預測力有16.6%。主要預測因子為「性別」、「經濟狀況」、「志願服務單位屬性」及「志願服務工作內容」。
    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及結論提出對健康促進相關單位之建議,以提升志工在健康促進活動之參與程度。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promoting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health promoting activity in Taipei city and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relevant factors. The method used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collected by “Assessment Index of Taipei Community Building for Health and Current Status Survey” with 959 questionnaires.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In 17 health promoting activities, total score of this scale is 255, the full score for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health promoting activity is 15, the average is 2.23 of the health promoting volunteers’ (max=11.76, min=1). It means that the volunteers have low participation of health promoting activity.
    2.Elder, more service years, and more volunteer jobs of health promoting volunteers get higher degree of health promoting activity. The volunteers which are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semiprofessionals have higher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health promoting activity than the others.
    3.The pattern of this study can predict the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y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the volunteers significantly with 16.6% variances. Th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are sex, economic, attribute of the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the jobs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s.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give the related organizations some suggestions that increasing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health promoting activit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假設……………………………………………6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社區健康營造中的志願服務………………………11 第二節 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18 第三節 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健康促進活動參與之相關……28 第四節 志願服務特性與健康促進活動參與之相關………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47 第四節 研究步驟……………………………………………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5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59 第一節 志工社會人口學變項、志願服務特性及健康 促進活動參與程度之現況………………………59 第二節 志工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與社會人口學變 項及志願服務特性之關係………………………66 第三節 志工社會人口學變項及志願服務特性對健康 促進活動參與程度之影響………………………69 第四節 討論………………………………………………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4 參考文獻……………………………………………………………… 87 附錄 95 附錄1 98年臺北市社區健康營造評價指標暨現況調查問卷 95 附錄2-1 「建立臺北市社區健康營造評價指標暨現況調查」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101 附錄2-2 「建立臺北市社區健康營造評價指標暨現況調查」焦點團體訪談相關結果摘要 102 表目錄 表3-3-1專家效度審查名單及專長領域 54 表3-5-1 研究目的、研究假設與統計方法對照表57 表4-1-1 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表 61 表4-1-2 志願服務特性次數分配表 63 表4-1-3 各項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分布情形 65 表4-2-1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7 表4-2-2志工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相關矩陣 67 表4-2-3志願服務特性與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9 表4-3-1 志工健康促進活動參與程度多元迴歸模型71

    一、中文文獻
    王篤強(2008)。台中縣祥和計劃志願服務團隊評鑑指標研究。台中縣政府。
    行政院衛生署(2006)。社區健康營造工作手冊。 2008年5月4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_Show.aspx?Subject=200712250054&Class=2&No=200712250281。
    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坤良(2005)。社教志工的參與動機、服務學習、參與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大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昌明、楊昭慧、謝惠玲(2003)。應用計劃行為理論與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影響某工專學生騎機車戴安全帽行為的因素,衛生教育學報,19:95-114。
    呂朝賢、鄭清霞(2005)。中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台大社工學刊,12:1-50。
    李碧玉、林昆輝(2001)。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志工組織運作模式之建立與評價。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成果報告,DOH90-HP-1012。
    周玟琪、林萬億(2008)。從有活力與有生產力的老化觀點檢視我國中高齡與高齡者志願服務社會參與現況與意涵。2008年行政院國科會高齡社會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高齡社會整合型研究團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林世杰(2004)。台灣地區志願服務參與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仲(2007)。居民對社區健康營造政策的認知與健康行為之關係研究 —以高雄市原生植物園社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璋(2007)。醫院員工之健康促進活動認知及參與程度相關之探討--從健康促進醫院的觀點。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志(2003)。衛生保健志工之人格特質對其工作投入及工作滿足相關性探討-以宜蘭縣立案社區衛生促進會為例。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勝義(1990)。老人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 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邱士育(2004)。醫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之探討-以台北市某社區健康營造方案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邱柏青(2000)。影響志願性團體參與的決定性因素—以社會服務團體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邱淑媞(2001)。宜蘭縣營造健康社區之過程與現況。臺北:護理雜誌, 48(1):28-35。
    施教裕 (1997)。社區參與理論與實務。社會福利,129 :2-8。
    馬作鏹、郭憲文、陳侑佳、李曉芬、Ma, Tsochiang(2004)。建立民眾參與社區健康營造之監測與評價系統。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計畫編號:RG9313-2043。
    馬作鏹、賴俊雄、郭憲文、葉彥伯、張馨文、Ma,Tsochiang(2005)。衡量民眾參與社區健康營造情形暨相關改進策略。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計畫編號:RG9513-0087。
    馬慧君(1997)。志願服務工作者參與類型之初探—以埔里鎮五個團體的志工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英陣、趙碧華(2001)。公部門運用志工之現況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菁芬(2003)。九十一年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現況調查。行政院青輔會編印。
    張鈞惠(2005)。社區保健志工充能程度、組織承諾以及服務工作績效評估量表之編製及其應用之先驅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莊宜佳(2001)。影響北市社區健康營造志工推行健康促進活動乘隙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宜佳、陳靜敏、蔡仁貞、李龍騰(2005)。影響北市社區健康中心志工推行健康促進活動成效探討。新台北護理期刊,7(1):35-44。
    許水德(1996)。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社區學習。台北國際社區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陳志福(1990)。國小實施家長義工制度推展途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良益(1996)。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蓉(2001)。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志工工作的動機和滿意度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泰元(2003)。國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決定性因素。國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敏(2002)健康促進的創新策略:社區健康營造。新台北護理期刊,4(2):1-7。
    陳靜敏(2004)。社區健康營造之推動模式。國民健康局,國民健康局92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RG9313-2041。
    陳靜蘭(1996)。社區居民文化活動參與及需求之研究-都市社區與鄉村社區的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伯村(2002)。從參與衛生所活動之西湖鄉鄉民探討該鄉之社區健康促進方案。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芷苓、黃彥宜、周傳姜、王秀紅(2005)。以實踐為概念架構應用於社區健康營造之參與式行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雅文(2005)。健康促進與健康行為。國民教育,45(5):18-24。
    黃馨嬌(2004)。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保健志工績效評估枝研究-以花連縣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如蒼(2003)。學習型家庭志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其組織氣氛之研究-以新竹市中小學校建立學習型組織活化推動計劃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靜茹(2002)。臺北市社區健康營造保健志工保健課程參與度及其影響之相關性研究。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俊松(2004)。社區營造與社區參與:金鈴園與卲社的觀察與學習。社區發展季刊, 107:133-145。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06a)。2006臺北健康城市深耕社區專刊-社區成果。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06b)。2006臺北健康城市計畫簡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劉劍華(2002)。社區健康營造之老年人其社區參與程度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劉潔心、邱詩揚(1999)。調兵遣將話社區:社區共識的形成。台北市:光寶文教基金會。
    蔡宏進(2005)。社區原理(修訂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鄭惠美(2001)。應用自我導向學習策略培養社區志工--以臺北縣雙溪鄉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為例。護理雜誌,48(1):43-48。
    鄭惠美(2009)。建立臺北市社區健康營造評價指標暨現況調查計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計畫期末成果報告。
    羅秀華(2004)。社區自主與政策的對話。社區發展季刊, 107:146-160。
    蘇癸玲(1998)。鄉村學校志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

    二、西文文獻
    Bagnall, R.G. (1989). Researching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A case of quantified distor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8(3): 251-260.
    Ching-Ju Tung, Ching-Min Chen, Pi-Hsia Lee (2005). A Correlational Study on Health Training Program Participation and Influences upon Communities Volunteers in Taipei City.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3(4): 245-252.
    Elizabeth A.,& James E.(2009).Changes i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Volunteer Activity Among Recently Widowed Older Adul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Lefebver, R.C., Lasater, T.M., Carleton, M.D., & Peterson, G. (1987). Theory and delivery of health programming in the community: The Pawtucket heart health program. Preventive Medicine, 16(1): 80-95.
    Macdonald W., Kontopantelis E. ,Bower P. ,Kennedy A. ,Rogers A. , and Reeves D.(2009). What makes a successful volunteer Expert Patients Programme tutor? Factors predicting satisfaction, productivity and intention to continue tutoring of a new public health workforce in the United Kingdom.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75(1):128-34.
    Markku T. Hyyppa¨, Juhani Ma¨ki , Erkki Alanen , Olli Impivaara , Arpo Aromaa (2008). Long-term Stability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88(2):389-396.
    Marlene K. Rebori.(2007). Assessing and Predicting Community Board Participation: The Critical Role of Civic Skills. Community Development. 38:71-84.
    Sangyoon Lee, Tami Saito, Miyako Takahashi and Ichiro Ka. (2008).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47(2): 173-187.
    Schlaff, A.L. (1991). Boston’s Codman Square community partnership for health promotion. Public Health Purports. 106(2): 186-191.
    Utz , R. L. , Carr , D. , Nesse , R. , & Wortman , C. B. ( 2002 ). The effect of widowhood on older adults’social participation: An evaluation of activity, disengagement, and continuity theories . The Gerontologist , 42: 522-533 .
    Wendy Macdonald , Evangelos Kontopantelis, Peter Bower, Anne Kennedy, Anne Rogers, David Reeves (2009). What makes a successful volunteer Expert Patients Programme tutor? Factors predicting satisfaction, productivity and retention of a new public health workforce in the United Kingdom. Patient Education & Counseling. 75: 128-13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8). 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
    Retrieved April 20, 2009 from www.who.int/hpr/NPH/docs/hp_glossary_en.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