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曉芳 |
---|---|
論文名稱: |
晚清浙江初等教育的發展(1893~1911)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Education in Zhejiang in the Late Ching Dynasty (1893~1911)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Chou, Yu-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1 |
中文關鍵詞: | 初等教育 、晚清 、浙江 、浙江教育 、新式小學 |
英文關鍵詞: | primary education, late Ching Dynasty, Zhejiang, the education in Zhejia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4 下載:1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屬於歷史研究,主要透過對文獻、史料的整理、分析、歸納與綜合,以瞭解晚清浙江初等教育推動的情形。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浙江在經濟上較內陸省分繁榮;在文教上,士紳階級勢力大,再加上
熱衷興學,奠定教育基礎。開港對外通商後,新興商人階級興起。同
時教會學校的設立,影響近代小學制度的建立。
二、晚清新式小學堂的興辦,朝廷負責統籌規劃,但在監督上對地方的影
響是有限的。省級政府主要是負責統籌與督導,而府州縣級地方政府
則負責實際興學與宣導等。浙江的地方官在興學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
角色,但仍有人做出不利的舉動。
三、晚清士紳階級的組成產生轉變,出現「商紳」及「新知識份子」。浙
江士紳階級在新式小學堂的興辦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有惡劣
士紳假借推廣學校之名以圖利私人,對地方學務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浙江新式小學堂的數量,主要分佈在浙北平原區及沿海地區,可見其
深受經濟發展情況及地理位置的影響。在設置的時間上,在光緒32年
(1906)廢除科舉後,學堂數量開始大幅成長,浙江的情形與全國一
致。但境內位居內陸的府州,數量成長時間也相對較遲。
五、新式小學堂的經費不足,因此校舍多利用原有的建築改設而成,並抽
收學捐籌措經費。浙江抽收學捐使民眾產生反彈,造成毀學事件,對
新式小學堂的設立產生不利影響。
六、新式小學堂的課程中,除國文、算術、歷史外,其餘科目差異甚大。
其原因可能是為符合各地需求,也可能與師資有關。由於師資不足,
以致浙江新式小學堂的教師仍多由秀才或私塾教師充任。
七、晚清新式小學堂的數量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改良私塾以補學堂的不
足。但民國以後,私塾數量仍相當多,在晚清的初等教育中,仍佔有
相當重要的地位。此情形浙江與全國的現象是一致的。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quire the emerge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primary educ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late Ching Dynasty.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Zhejiang was economically more prosperous than other provinces . In the aspect of education, the social strata of the respected or the privileged called “Shi-shen”-gentry were of great influence and enthusiasm about establishing schools. With the flourishing of foreign trade in the commercial ports, the status of the new tradesmen “Shang-shen” were gradually raising; meanwhile, the emergence of missionary schools had contribution to the setup of modern primary school systems.
2.In the late Ching , the court was in charge of designing the new type primary schools; however, only limited impacts ha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made on the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ies. For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its responsibility was to design and supervise. Other lower authorities took charge of implementation and advertise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3.In the late Ching, as the constituents of “Shi-shen” strata had been changing, “Shang-shen” and “Neo-intellectuals” emerged. The Shi-shen of Zhejiang was one of important elements of establishing the new type primary schools.
4.The new type primary schools were mainly located at the plane areas at north Zhejiang and the coast ones. It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s were the major influential factors.
5.Owing to the deficiency of funds, most of the new type primary schools made use of the school premises on hand. In order to raise funds, the governments began to levy taxes for schooling.
6.For the curriculum of primary schools, there was great diversity among different schools. It was probably because the courses were designed to suit the local conditions, or it might be in relation to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teachers. Lacking of qualified teachers, many of them in those primary schools in Zhejiang are served by the private tutors at home schools(Ssu-shu) or Sheng-yuan..
7.Ssu-shu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late Ching and after. The phenomenon then in the Empire coincided with that in Zhejiang.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一)檔案官書
《十二朝東華錄•光緒朝》第9冊,台北:文海,民國52年。
《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第61、62、64冊,台北:聯經,民國76
年。
清代官修,《學政全書》,台北:廣文,民國63年。
崑岡等續修(清):《清會典》,台北:台灣商務,民國57年。
張之洞(清):《奏定學堂章程》,台北:台聯國風,民國59年。
學部總務司:《學部奏咨輯要》,台北:文海,民國75年。
學部總務司:《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台北:文海,民國74年。
學部總務司:《學部官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9年。
憲政編查館(清):《政治官報》,台北:文海,民國54年。
《內閣官報》,台北:文海,民國54年。
國史館:《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民國75年。
趙爾巽等纂:《清史稿》,台北:洪氏,民國70年。
清穆宗敕撰:《清文宗實錄》,台北:華文,民國59年。
《商務官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71年。
(二)書籍
丁致聘:《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台北:台灣商務,民國59年。
朱有瓛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上冊,上海:華東師範,
1987。
朱有瓛、戚名琇、錢曼倩、霍益萍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
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1993。
李桂林、戚名秀、錢曼倩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普通教育》
上海:上海教育,1995。
多賀秋五郎:《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清末編》,台北:文海,民國65
年。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傳記文學,民國
60年。
宗源翰等纂修:《浙江省浙江全省輿圖並水陸道里記》,台北:成文,民
國55年。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第一冊、第二冊、第四冊,北京:中
華,民國22年。
陸以湉:《冷廬雜識》,台北:商務,1979。
湯志鈞、陳祖恩:《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戊戌時期教育》,上海:
上海教育,1993。
陳學文:《湖州府城鎮經濟史料類纂》,浙江:出版者不詳,1989。
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文選》,北京:人民教育,1983。
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下),北京:人民教育,
2000。
張之洞(清):《勸學篇》,台北:文海,民國56年。
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1840-1949)》第一卷、第二卷,北
京:三聯,民國46年。
葉夢得(宋):《石林燕語》,台北:新興,民國65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經濟史:清代編》,台北:鼎文,民國66年。
錢爾復訂:《沈氏農書》,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6年。
(三)報刊雜誌
《申報》1883年1月25日、11月3日、12月3日
《大公報》1910年10月4日
《東方雜誌》1卷6、8、10期、2卷6、9、12期、3卷3、5-7、9-12期、4卷2-4、7、9期、5卷1、3、6、8期、6卷12期、7卷5、6、8、11期
《時務報》
《教育雜誌》1卷4期、1卷8期、3卷5期
《順天時報》,光緒32年8月15日
羅家倫主編,《浙江潮》,台北,黨史會,民國57年。
(四)地方志
丁寶書等纂:《長興縣志》,光緒18年重刊,台北:成文,1983。
丁燮等修,戴鴻熙等纂:《湯溪縣志》,民國20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75。
上虞縣志編纂委員會:《上虞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90。
牛蔭麔等修,丁謙等纂:《嵊縣志》,民國33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75。
仙居縣志編纂委員會:《仙居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87。
余紹宋纂:《龍游縣志》,民國14年刊,台北:成文,民國59年。
何橫等修,鄒家箴纂:《宣平縣志》,民國23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75。
李鍾嶽等修,孫壽芝纂:《麗水縣志》,民國15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75。
李前泮:《奉化縣志》,光緒34年刊,台北:台灣書店,民國66年。
李米修,陳漢章纂:《象山縣志》,民國15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74。
宗源瀚等修、周學濬等纂:《湖州府志》,同治13年刊,台北:成文,
1970。
吳呂熙等修、柳景元等纂:《景甯縣續志》,民國22年刊,台北:成文,
民國59年。
吳翯臬等修、程森纂:《德清縣新志》,民國20年刊,台北:成文,民國
59年。
金城修、陳畬等纂:《新昌縣志》,民國8年刊,台北:成文,民國59
年。
金華縣志編纂委員會:《金華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92。
夏日璈等修、王韌等纂:《建德縣志》,民國8年刊,台北:成文,民國
59年。
桐廬縣志編纂委員會:《桐廬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91。
浦江縣志編纂委員會:《浦江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90。
符璋、劉紹寬等纂修:《平陽縣志》,民國14年刊,台北:成文,民國59
年。
許瑤光等修、吳仰賢等纂:《嘉興府志》,光緒5年刊,台北:成文,民
國59年。
許傳霈、朱錫恩纂:《海寧州志稿》,民國11年刊,台北:海寧同鄉會,
民國57年。
常山縣志編纂委員會:《常山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90。
淳安縣志編纂委員會:《淳安縣志》,上海:漢語大詞典,1990。
彭潤章修、葉廉鍔纂:《平湖縣志》,光緒12年刊,台北:成文,民國79
年。
張宗海等修、楊士龍等纂:《蕭山縣志稿》,民國24年鉛印本,台北:成
文,民國59年。
張寅等修,何奏簧纂:《臨海縣志》,民國23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75。
開化縣志編纂委員會:《開化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88。
陳訓正、馬瀛等纂修:《定海縣志》,民國13年刊,台北:成文,民國59
年。
陳慕榕主編:《青田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90。
陳煥等修,李飪等纂:《壽昌縣志》,民國19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70。
蔡芷卿等編:《鄞縣通志》,民國24年刊,台北:成文,民國63年。
義烏縣志編纂委員會:《義烏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87。
諸暨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諸暨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93。
餘杭縣志編纂委員會:《餘杭縣志》,杭州:浙江人民,1990。
臨安縣志編纂委員會:《臨安縣志》,上海:漢語大詞典,1992。
羅柏麓修,姚桓等纂:《遂安縣志》,民國19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89。
龔嘉雋修,李楁纂:《杭州府志》,民國11年鉛印本,台北:成文,
1989。
(五)自傳、回憶錄
徐世大:《回憶與感想》,台北:三民,民國56年。
程天放:《程天放早年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民國57年。
蔣夢麟:《西潮》,台北:新銳,民國83年。
張靜廬:《在出版界二十年》,台北:龍文,1994。
沈宗瀚:《沈宗瀚自述》,台北:傳記文學,民國64年。
周樹人:《魯迅自傳》,台北:龍文,民國82年。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香港:三聯,1981。
馬敘倫:《我在六十歲以前》,台北:龍文,1994年。
二、近人著作
王先明:《近代紳士》,天津:天津人民,1997。
王炳照:《中國近代教育史》,台北:五南,民國83年。
王家通:〈論教育機會均等與公平—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
壇》,第1卷第2期,1998年,頁118-132。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河洛,民國64年。
王樹槐:《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江蘇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
近史所,民國73年。
田正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廣東:廣東教育,1996。
司琦:《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民國70年。
伍振鷟:《國民教育與現代化》,台北:文景,民國66年。
江銘:《中國教育督導史》,北京:人民教育,1994。
江瑞顏:《奏定學堂章程之中小學堂課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未出版。
光復書局編輯部:《浙江•福建》,台北:光復書局,1997。
呂小燕:《中國小學現代化之問題與研究—以江蘇省為例》,東海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未出版。
呂仁偉,《浙江書院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國69年,未出版。
呂愛珍:《初等教育》,台北:五南,民國76年。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台北:台灣商務,民國55年。
沈松平:〈城市近代化和晚清士紳的嬗變與重構〉《浙江月刊》,130
期,2001年,頁138-141。
何曉夏、史靜寰:《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東:廣東教育,
1996。
李國祁等著:《清代基層地方官人事嬗遞現象之量化分析》,台北:國科
會,民國64年。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台地區1860-1916》,台北:商
務,民國74年。
李國鈞、王炳照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山東:山東教育,
2000。
林玉体:《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民國80年。
林正秋:《浙江經濟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古籍,1989。
林清芬:《庚子亂後(1901-1911)清廷教育政策研究》,文化大學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未出版。
房兆楹:《清末民初洋學學生題名錄初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民國51年。
吳康寧:《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民國87年。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
國89年。
周愚文:《宋代的州縣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台北:正中,2001。
洪喜美:〈近代私塾學校化—以江蘇為例的探討〉,《國史館館刊》,復
刊第25期,1998年,頁75-122。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台北:五南,民國86年。
倪士毅:《浙江古代史》,浙江:人民,1987。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禾,民國80年。
孫彥民:《宋代書院制度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52
年,未出版。
浙江經濟研究中心編:《浙江省情概要》,杭州:浙江人民,1986。
張力、劉監唐:《中國教案史》,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7。
張玉法:《近代中國工業發展史》,台北:桂冠,1992。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1991。
張開沅、馬敏、朱英:《中國近代史上的官商紳學》,武漢:湖北人民,
2000。
張倩儀:《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商務,1997。
張彬:《從浙江看中國教育近代化》,廣東:廣東教育,1996。
張彬、秦玉清:〈近代浙江的私塾改良〉,《浙江大學學報》第31卷3
期,2000年,頁113-114。
商麗浩:《政府與社會—近代公共教育經費配置研究》,石家庄:河北教
育,2001。
梅汝莉主編:《中國教育管理史》,北京:海潮,1995。
陳天河:〈兒童本位教育的再探討〉,《台灣教育》,第530卷,1995
年,頁32-34。
陳谷嘉、鄧洪波:《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1997。
陳啟天:《最近卅年中國教育史》,台北:文星,民國51年。
陳橋驛:《浙江地理簡志》,杭州:浙江人民,1985。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縣:稻禾,民國80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1986。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上海:中華書局,民國23年。
彭小甫:〈析論[奏定學堂章程]中有關外國文史教學的方策〉,《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7期,1989年,頁1-45。
馮朝霖:《我國近代國民教育思想之演變(1895-1948)》,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未出版。
喻本伐、熊賢君:《中國教育發展史》,武昌:華中師範大學,2000。
黃光亮:《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台北:嘉興水泥,1976。
黃春木:《近代以來中國國民教育之發展(1904-1940)—「國家認同」
的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未出
版。
雷國鼎:《中國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台北:教育文物,民國72年。
鄭世興:《中國現代教育史》,台北:三民,民國70年。
鄭觀應:《鄭觀應集》,上海:上海人民,1982。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台北:文津,民國84年。
錢曼倩、金林祥主編:《中國近代學制比較研究》,廣東:廣東教育,
1996。
劉龍心:〈晚清民族觀念的蛻變與重塑—以新式學堂教育為對象的察
考〉,《輔仁歷史學報》,6期,1994,頁223-244。
簡復振:《清末新式教育經費的籌措及其來源》,私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未出版。
鍾碧蘭:《近代中國私塾教育改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民國91年,未出版。
關曉紅:《晚清學部研究》,廣州:廣東教育,2000。
顧志興:《浙江藏書家藏書樓》,杭州:浙江人民,1990。
Ping-te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