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爾伶
Wang, Erh-Ling
論文名稱: 始於分離,邁向完整:一位女性從出養到為人母的自我敘說
From separation to wholeness:A self-narrative of a women from adoptee to mother
指導教授: 李佩怡
Li, Pei-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自我敘說養子女榮民母職弱勢族群
英文關鍵詞: self-narrative, adopted child, veterans, motherhood, disadvantaged group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17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9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本論文是我透過敘說靠近、接納自己的旅程。從出生滿月被送養開始,我以時間序列往後推移做探究,重新走過生命的各個階段與起伏,透過不同的角度與高度重新演繹過往人生。透過文字的流轉,我重新解讀親生父母、養父、養母和我的關係與糾結,接納這就是我的命運。我曾經積極的藉由各種學習與活動走出陰霾,一直以為傷痛已遠離,但在敘說的旅程中,我清楚的感受有些傷和缺憾並未曾消逝。我透過再次看見生命歷程的苦與樂,開始學習接納自己與愛自己,與看到故事的另一面,有了不同的體悟。
    從小在乎他人眼光的我,經常為了合乎別人的期待在過自己的人生,成為一個失去自我的人。在敘說中,我真實呈現自己的不完美,雖然感到困難,但透過文字的重整與洗鍊,一遍遍的咀嚼消化後,面對自己內在的缺口,將陰影轉為力量,我慢慢的接納、愛這樣的「我」,在自己的故事中找回自己,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從原生家庭,收養家庭到進入繁衍家庭,我皆曾在愛與信任中迷失,但在走完這趟敘說之旅,我發現我的人生路上其實擁有很多愛與關懷,讓我有勇氣面對各個荊棘。我的生命與敘說的交會成為這份論文,我帶著勇氣和淚水披荊斬棘尋找生命的出口與入口,就在我和生命的源頭產生連結之際,我也找回了愛與信任。

    The thesis is a journey for me to get closer to and accept myself. From being abandoned shortly after I was born, I explored my life along the timeline, walked through the ups and downs in my life again, and interpreted my past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at levels. Through self-narrative, I re-interpreted my relationships and entanglements with my birth parents and adopted parents and finally accepted that it’s my destiny. In the past, I always tried to get rid of the haze in my life and thought the hurt was gone. But in this journey of self-narrative, I felt clearly that the wounds and regrets have never gone. Through looking at significant events that have brought happiness or sadness to my life, I started to learn how to love and accept myself and to gain new,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by seeing the other side of my story.
    I realize that have been paying a lot of attention on how people see me since I was little. I’ve lived a life just in order to fit people’s expectation. I became a person who lost her being. The self-narrative process, though difficult in itself, enabled a truthful presentation of my imperfections. Through digesting and reforming the words of my story, I faced my inner wound and turned the darkness into power, and gradually I have come to accept and love who I am. I found myself in my story and became the owner of my life. I used to feel that love and trust were missing in the family of origin, the adopted family, and the married family. However, after I accomplished the narrative journey, I discovered that I have got a lot of love and care in my life which helped me to have courage to face each obstacle in my life. My life journey and my self-narrative are interwoven into the fabrics of this thesis, in which I overcame the obstacles with courage and tears to find the meaning of my life. When I was reconnected with the source of my life, I also found love and trust.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寫故事的緣起 1 第二章 愛與別離 5 第一節 落地:發芽、移植 5 第二節 枝葉,散落一地 13 第三節 供給我養分的家人 18 第三章 迎向曙光 27 第一節 在陽光中重新茁壯 27 第二節 開花結果 44 第四章 故事的再看見 55 第一節 翻轉弱勢與自卑 58 第二節 解構家庭對我的影響 65 第三節 從接納到整合 75 第五章 我與自我敘說的相會 83 第一節 我的自我敘說之旅 83 第二節 老師相伴接觸故事的歷程 87 參考文獻 91 中文部分 91 英文部分 93 附錄 95 附錄一 道德重整簡介 95

    王以仁(2010)。婚姻與家庭:配偶及家人間的溝通和調適。臺北市:心理。
    李佩怡(2013)。榮格個體化思想—由負傷到療癒的整合之道。臺北市:天馬。
    李正源(2008)。羞愧感:完形治療取向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67,39-44。
    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43-170)。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利翠珊(2007)。華人已婚女性代間矛盾情感之特色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4),357-386。
    邱珍琬(2003)。親職教育。臺北市:五南。
    林芳如(2007)。養女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女性被收養者的自我認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林宛臻(2014)。圓夢求學路--一位養女的生命故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胡台麗(1990)。芋仔與番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107-132。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臺北市:巨流。
    孫民儀(2015)。愛上當爸媽這件事:0到3歲嬰幼兒心理學。臺北市:早安財經。
    高永盛(2010)。另類的冒險-「冒險諮商」專業實踐之自我敘說。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翁開誠(2002) 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陳金定(2008)。青少年親子依附、基本心理需求與羞愧感因果模式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0 (2),241-260。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張淑卿(2013)。復健、輔具與臺灣小兒麻痺病患生活經驗(1950s~1970s)。 臺灣史研究,20(2),123-174。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楊雅婷(2014)。從害怕到自由:關係的自我敘說。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廖玲玲(2006)。「我當媽媽了!」-----新手媽媽初任母職歷程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新北市:印刻。
    謝曉雯(2001)。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蘇絢慧(2009)。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台北:寶瓶文化。
    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社會認同(原作者:Richard Jenkins)。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6)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Riessman, C. K)。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白麗芳譯(2000)。兩種不同的愛:收養篇(原作者:Komar, M. D)。臺北市:城邦。(原著出版年:2000)
    朱侃如譯(1999)。榮格心靈地圖(原作者:Murray Stein)。新北市:立諸文化。
    孟祥森譯(1993)。愛的藝術(原作者:Erich Fromm)。臺北市:志文。(原著出版年:1956)
    易之新譯(2002)。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原作者:Yalom, I.)。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2)
    易之新譯(2007)。存在心理治療(下)自由、孤獨、無意義(原作者:Yalom, I.)。 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0)
    莎薇塔譯(2010)。當靜心與諮商相遇(原作者:Svagito R. Liebermeister)。臺北市: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2009)
    陳登義譯(2006)。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原作者:Lavinia
    Gomez)。臺北市:五南。
    張婷婷譯(2014)。母親這種病(原作者:岡田尊司)。臺北市:時報。(原著出版年:2012)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7)。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原作者:Benjamin F. Carbtree, William L. Miller)。臺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2003)
    鄭王英、趙家玉譯 (1993):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原作者:John Bradshaw)。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2010)。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原作者:J. Yang, A. Milliren, M. Blage)。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2009)
    趙可式譯(1993)。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原作者:Viktor Emil Frankl)。臺北市:光啟。(原著出版年:1989)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net. New York: Basic Books.

    下載圖示
    QR CODE